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侧柏荒山沟壑造林技术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88年,我们在永寿县进行了陕西黄土高原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及适地适树研究中间试验推广,荒山沟壑造林总面积1万多亩,其中侧柏造林面积为2780亩,占造林总面积近30%,居其它树种之首。平均成活率为87.4%,保存率81.2%。1985年春季营造的侧柏林,4年平均高生长1.21m,地径1.81cm,最高达2.2m,地径3.2cm。现将5年来侧柏造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侧柏材质优良,适生能力强,是干旱石质山区,尤其是低山石灰岩阳坡造林的优良先锋树种。但长期以来,豫北太行山区侧柏造林成活率一直很低,平均只有30—50%,达不到造林要求。针对这种情况,1987—1990年,我们在总结各地侧柏造林经验的基础上,参照营养钵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开展了侧柏营养钵苗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3.
王彩梅 《防护林科技》2004,(2):21-21,71
通过对山西吉县壶口林场马家岭作业点侧柏封土保护抗旱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侧柏封土栽植在6月中旬顺水平阶走势向同一方向弯曲30°左右(顺同一方活土稳固其根茎处,使其恢复直立状态,正常生长。启封成活率最高达94.6%;坡度对侧柏成活率无大的影响。侧柏封土保护抗旱造林,使得一次栽植成活率平均达向弯是为了启封方便),拿锹的人就可在附近挖些活为了对6月不同的启封时间侧柏成活率的状况进行92.3%,比未封栽植提高了23.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侧柏容器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柏是黄土高原的乡土树种,也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普遍采用的重要造林树种。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以及容器育苗技术的普及推广,侧柏容器苗的需求量和育苗面积快速增多,造林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造林过程中也经常发生因对苗木保护、栽植方法等技术环节把握不当而导致的造林成效不高,甚至完全失败的现象。1985年以来,我们先后在永寿、麟游等地进行侧柏造林试验及大面积推广工作,侧柏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平均达95%以上,保存率在90%左右,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就主要方面总结如下。1 移植墩苗苗木是造林的基本材料,容器苗造林同样…  相似文献   

5.
侧柏是一个优良的荒山造林树种,但是由于干旱缺水成活率不高。在盐湖区解州林场进行了侧柏造林后薄膜覆盖试验,证明侧柏荒山造林后利用薄膜覆盖可以提高成活率34%。  相似文献   

6.
3个不同树种造林试验调查表明 :侧柏耐干旱、耐瘠薄 ,是解决干旱地区石质山地造林的优良树种。选用 1~ 2年生苗木 ,雨季无风天气蘸泥浆栽植 ,压石块保墒 ,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5 %。  相似文献   

7.
通过2001~2010年的土石山地侧柏造林实践进行的研究,实验表明:雨季造林可以显著提高侧柏造林成活率,在这一地区造林的侧柏苗高度以0.8~1.5m为宜,春季覆膜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地温,提高成活率,应推广应用。营养袋侧柏由于苗木较小,虽然成活率高但保存率较低,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造林应慎重应用。  相似文献   

8.
长岭县民营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长岭县进行了民营樟子松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造林季节上要坚持春季、雨季结合进行,造林方法上采用了容器育苗和窄缝法造林,在科尔沁沙地条件下平均成活率达58.5%。容器法雨季造林成活率最高,达92.8%。  相似文献   

9.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是柏科侧属常绿乔木,是北方地区冬季主要常绿树种。该树耐干旱、瘠薄,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常规育苗一般以春季大田和春季塑料容器袋育苗为主,翌年雨季造林,出圃时间需16个月以上。为了缩短育苗周期,加速荒山造林绿化进度,我们进行了侧柏晚秋快速育苗试验,出圃时间10个月,大大缩短了育苗时间,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针叶树新造幼林风干问题,用侧柏苗进行了“雨、秋季适当深栽,培土埋苗,翌春及时刨土透气”的抗风干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抗风干措施造林成活率达93.66%,比常规造林成活率提高5.87个百分点,保存率达90.15%,比常规造林提高37.36个百分点;用侧柏、油松苗进行抗风干示范造林,成活率分别达93.23%和95.34%,保存率分别为88.08%和91.25%;试验、示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侧柏不同整地方式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侧柏不同整地方式造林试验陈进,马亚思,袁斌,韩昭侠(宝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陕西宝鸡721000)在陇县干旱阳坡春季侧柏造林中,采用三种不同的整地方式,即鱼鳞坑整地、燕翅形整地、地膜覆盖等。燕翅形整地指在鱼鳞坑(规格60cm×40cm×40cm)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合理整地、适时造林和应用新技术等措施,选择耐旱性较强的侧柏、刺槐、苦楝在铜山县石灰岩山地造林,并分析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侧柏和刺槐造林平均成活率为80%以上,苦楝成活率偏低,仅59.1%;3个树种中刺槐的生长量最大,其次是苦楝,侧柏生长最慢;3个树种雨季造林与春季造林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侧柏在荒山荒地造林中应用很广,其推广价值很大,而加快侧柏育苗速度、缩短育苗时间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采用新方法培育侧柏苗木,不仅可以缩短圃地育苗时间,春季育苗雨季即可出圃造林,还能提高苗木质量和产量,加快荒山绿化步伐.  相似文献   

14.
2种保水剂对北京南口风沙区侧柏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南口风沙区人工种植的侧柏苗为研究对象,对造林时施用2种保水剂及其剂量的处理与不同浇水量的对照处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造林初期,施用保水剂可使成活率达90%以上,与浇水量高1倍的对照相差无几,施用2种保水剂后第2年春季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了84.7~119.4 g·kg-1,2种对照处理的保存率比保水剂处理的降低了7.78~25.56个百分点,从而降低了浇水和苗木补植所带来的成本;同时保水剂的施用也显著地提高了侧柏的初期生长量.研究中所选定的不同保水剂及其剂量对侧柏苗生长的影响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侧柏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与塑料袋容器苗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枣庄市山亭区4个试验点的侧柏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与塑料袋容器苗造林的对比试验表明: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的侧柏造林成活率为98.5%,比塑料袋容器苗造林提高55.4%;与塑料袋容器苗的树高、地径、新梢生长量相比较,分别提高47.8%、39.2%和21.4%;从造林成本来说,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比塑料袋苗低。因此,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是荒山造林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石质山地大规格侧柏苗造林相关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取较大的鱼鳞坑整地规格、容器苗和裸根苗蘸保水剂泥浆等技术措施,使用苗高120 cm、地径1.0 cm以上的大规格侧柏苗,造林成活率可以达到85%以上的国家造林标准。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北方风沙肆虐的沙滩地很多,造林比较困难.如何提高这类地区造林的成活率,一直是令林业工作者大伤脑筋的问题.为了加快这类地区的绿化速度,1987年春季我们在沙滩地上试验营造了一片刺槐、侧柏混交林,用的  相似文献   

18.
干旱瘠薄山地侧柏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侧柏不同育苗时间对苗木高生长的影响、不同材料的育苗容器对造林损失率的影响、侧柏容器苗与裸根苗在瘠薄山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土质、纸质、塑料3种材料的容器中,以塑料容器苗造林时损失率最低,效果最好。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比裸根苗造林成活率高60%左右。  相似文献   

19.
<正> 以往在我省石质山地多采用侧柏造林。不仅树种单一,而且由于侧柏生长慢,造林后易遭羊群、毒蛾危害,致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较低,严重影响了山地造林的进展速度。为丰富石质山造林树种,探讨铅笔柏适生范,围加速石质山绿化进程,我们于1978年在肖县凤虎山林场的所里山、藏马峪、郭楼等石质山地营造了铅笔柏、侧柏对比试验林。经调查,1978年铅笔柏造林成活率为95%,侧柏为62%;1983年调查,6年生时,山坡上、中、下部平均生长情况:铅笔柏高2.59米,地径7.18厘米,侧柏高1.32米,地径3.83厘米。铅笔柏高、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正> 长岛县地处渤海湾,属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年均降水量为560.5mm;山地为棕壤土,结构疏松,质地粗,土层薄,蓄水性差,生产力低。主要造林树种有黑松、刺槐和侧柏。近几年,由于天气干旱,造林地又都是岛上的骨头山,常规造林成活率不超过10%。为此,自1987年开始,我们试用大容器苗造林,在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情况下,造林成活率仍达94%以上。1 试验材科和方法1.1 试验材料:造林采用3~4年生侧柏苗,苗高1.1~1.5m,地径2.5cm左右。容器为紫穗槐条编的苹果筐及装化肥用的普通编织袋。苹果筐上口直径为50cm,底径40cm,高4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