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金露梅扦插苗为材料,通过浇灌不同浓度Na_2SO_4溶液,研究了盐胁迫对金露梅叶片中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及重要耐盐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Na_2SO_4胁迫的不断增强,金露梅叶片中SOD活性、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呈下降趋势;P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降后升趋势;而叶绿素a/b比值未呈现单一变化规律。相关性表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POD活性、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与SOD活性呈正相关,丙二醛含量与SOD活性呈负相关,而与POD活性呈正相关,说明Na_2SO_4胁迫下,丙二醛的大量积累降低了SOD的活性,加速了叶绿素的降解;而对POD活性无明显影响。综上分析可知,金露梅对Na_2SO_4盐具有一定的忍耐能力,适宜在盐渍化程度低的地区进行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广玉兰黄化叶片叶绿素含量及POD、SOD、MDA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叶片黄化越严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就越少,叶绿素a、b的比值随着叶片的黄化加重而增大;POD、SOD酶活性随着叶片黄化程度降低,其抗氧化性降低;MDA的含量随黄化程度的加大而增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航天搭载诱变对美国石竹SP1代植株叶宽和生理特性的关系,利用"第21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美国石竹种子,返回地面后进行种植。根据植株叶宽进行聚类分析,按照聚类分析分类结果对各项生理指标分类统计;结果表明:三类株系之间叶绿素a、叶绿素b与叶绿素a/b几乎没有变化;SOD活性、CAT活性、MAD含量与叶宽成负相关关系,而POD活性与其反之;脯氨酸含量与其既不是正向关系也不是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广玉兰黄化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POD、SOD、MDA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叶片失绿黄化程度的加重,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均明显降低,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效率。POD、SOD酶活性随着叶片黄化程度加重而降低,其抗氧化能力下降;MDA的含量随黄化程度的加大而增高,影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及关键酶活性,最终使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大分子发生交联聚合,使其失去正常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条件下,研究光强对粗壮女贞光合日变化及其他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100%、80%、65%、40%条件下,Pn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自然光照下,粗壮女贞平均Pn在一天中保持较高,SOD和POD的活性较低,叶绿素总量较光照40%条件下较低。光照40%条件下,Pn在一天中始终处于最低水平,SOD和POD的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综合比较各参数,光照40%最适合粗壮女贞生长。  相似文献   

6.
保定市河道公路绿化树种毛白杨的抗重金属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保定市河道公路不同年龄毛白杨根际土壤重金属及毛白杨各器官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膜透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道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污染区毛白杨SOD活性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随着年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CAT活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化趋势不一致,而细胞膜透性随着年龄增加变化不明显;污染区不同年龄毛白杨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膜透性的化感指数变化趋势不一致;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污染区毛白杨抗重金属特性分析得出,不同年龄毛白杨抗重金属能力表现为3年生10年生20年生30年生,表明较大树龄的毛白杨抗重金属的能力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节土壤酸碱度,研究不同土壤pH值对多叶羽扇豆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叶羽扇豆植株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叶片黄花率降低,叶绿素含量升高;POD活性升高,叶片内SOD活性的影响呈升高降低的趋势,2年生植株较1年生植株影响更为明显。土壤pH对多叶羽扇豆叶绿素a/b比值及CAT活性的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东兴桂、西江桂及清化桂(Cinnamomum cassia)3个优良肉桂种源的1年生苗木为研究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浓度的(0、2.5、5、7.5、10 g/kg)Na Cl处理对各种源肉桂幼苗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不同处理间,大部分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随着Na Cl胁迫程度的增加,3个肉桂种源的苗高、地径净生长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含量均下降,叶绿素a/b与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保护酶SOD、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丙二醛(MDA)也呈现相似的趋势。以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种源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清化桂、西江桂、东兴桂。  相似文献   

9.
以6个葡萄品种(系)1a生植株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平水分胁迫下葡萄叶片POD和SOD活性,MDA、叶绿素及脯氨酸含量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强,6个葡萄品种(系)植株叶片MDA含量呈现增高趋势;叶绿素含量呈现减少趋势;POD和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变化主要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综合评价为抗旱性强弱顺序为:温宿红葡萄〉新郁〉无核白〉SP522〉无核白鸡心〉火焰无核。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金叶女贞的光合能力,以女贞为对照,采用比色法和光合仪测定法,研究了金叶女贞的光合色素特性及光合性能。光合色素的测定结果表明:金叶女贞的各种色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女贞,但其类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却显著高于女贞,且其叶绿素a与b的含量比极高。离体光合色素的光降解速率的实验结果表明:金叶女贞叶绿素a的光稳定性低于女贞,但其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对光的稳定性却远远高于女贞。光合仪的测定结果表明:金叶女贞单位量光合色素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高于女贞,其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均低于女贞。在综合分析所有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绿竹容器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模拟干旱环境下水分亏缺对绿竹容器苗主要营养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绿竹规模化育苗栽培制定适宜的经营管理及节水灌溉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绿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苗控水方式,测定分析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绿竹叶片及根系抗氧化酶、膜脂渗透性、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重,绿竹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下降,各处理间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复水后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升高,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达到差异显著(P0.05),但类胡萝卜素差异不显著(P0.05);干旱胁迫下,根系活力呈明显下降趋势,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SS)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CK)下降14.35%、33.31%,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复水后,根系活力均明显升高,分别达到了CK处理根系活力的96.75%、73.84%;干旱胁迫下,根系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在复水后均呈现一定下降趋势,表现为中度干旱胁迫后复水(MS-CK)降低程度高于重度干旱胁迫后复水(SS-CK),各处理间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结论]模拟干旱环境下,增加干旱胁迫程度,绿竹的根系活力及叶片色素含量呈显著降低,MDA含量及SOD、CAT、POD活性均升高。复水后,根系活力及叶片色素含量较干旱胁迫时有所提高,MDA含量及SOD、CAT、POD活性有明显下降,不同干旱程度补偿能力不同,表现为中度干旱胁迫后复水高于重度干旱胁迫后复水,且不同营养器官对于解除干旱后消除活性氧及修复适应能力也不尽相同。绿竹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负相关,而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以及MDA含量均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0(ck)、2、4、6、8、10 g/L的硅酸钠溶液处理1~2年生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苗木和滇润楠(Machilus yunnanensis)苗木,对硅酸钠胁迫下苗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6 g/L硅酸钠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2种苗木膜透性(M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6~10g/L硅酸钠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MP、MDA、SOD、POD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S、SP、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在0~10 g/L范围内随硅酸钠浓度的增加总是保持在-个水平含量上,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一定的硅酸钠浓度范围内,可以促进苗木的生长,保护苗木细胞不受伤害;相反,高浓度的硅酸钠对苗木的生长起到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模拟干旱环境下伐桩注水对毛竹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模拟干旱环境下注水伐桩对1、2和3年生毛竹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毛竹的适应性经营管理及毛竹林节水灌溉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毛竹林中选取面积相同(10 m×20 m)的样地9块,以1、2和3年生毛竹为试验材料,采用覆盖薄膜模拟干旱环境,对各样地四周进行挖沟切鞭处理,以阻断周边土壤水分的运输,试验设置CK(0个伐桩注水)、T1(12个伐桩注水)和T2(18个伐桩注水)3个灌水量处理,每个处理均进行3次重复,研究不同数量注水伐桩下3个年龄毛竹的生理响应。[结果]试验表明,在模拟干旱环境下,随着注水伐桩数量的减少,3个年龄毛竹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显著下降,1、2和3年生毛竹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最大降幅分别达到74.35%和73.08%、59.14%和36.62%及60.47%和61.54%;毛竹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1年生和3年生毛竹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2年生毛竹叶片叶绿素a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个年龄毛竹叶片叶绿素a/b差异均不显著(P0.05);毛竹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上升,且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同时发现3个年龄毛竹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与注水伐桩数量正相关,而叶片MDA含量及SOD、CAT和POD活性与注水伐桩数量负相关。[结论]模拟干旱环境下,增加注水伐桩可以使1、2和3年生毛竹光合蒸腾能力提高,光合产物积累增加,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升高,叶片MDA含量及SOD、CAT和POD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曾谛  何介南 《绿色科技》2023,(5):177-181
以金叶女贞与鸦胆子为试材,探究了其土壤重金属污染下的光合特性,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地区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地的植物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叶女贞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大于叶绿素b,在鸦胆子中表现为对叶绿素b的影响大于叶绿素a;鸦胆子在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与表观量子效率指标上均高于金叶女贞,表明其更能适应土壤重金属污染;金叶女贞与鸦胆子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之间存在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存在负相关,非气孔因素是限制两者光合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甲醛胁迫对3种室内观赏植物的生理生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甲醛胁迫后黄常山、短梗大参和袖珍椰子3种室内观赏植物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甲醛胁迫后3种植物的生理生化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当甲醛浓度达到最高值288mg/m3时,与对照相比,黄常山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升高64%,MDA含量升高178%,叶绿素含量降低51%,SOD与POD活性分别降低26%和55%;短梗大参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升高10%,MDA含量升高19%,叶绿素含量降低43%,SOD与POD活性分别降低24%和25%;袖珍椰子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升高9%,MDA含量降低24%,叶绿素含量降低30%,SOD与POD活性分别增加41%和36%。以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基础,采用隶属函数法对3种植物的甲醛抗性进行综合评判,其抗性由强至弱为:袖珍椰子>短梗大参>黄常山。  相似文献   

16.
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外源SA对Cr6+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及CAT的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丙二醛及叶绿素含量等逆境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5mmol/L和1.0mmol/L的Cr~(6+)组合处理能显著提高幼苗中叶绿素的含量和SOD、POD及CAT的活性,而降低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暗示一定浓度的外源SA可能通过激活抗氧化酶SOD、POD及CAT的活性,加快活性氧物质的清除速度,缓解重金属胁迫对幼苗叶片造成的氧化损伤,进而提高紫花苜蓿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下佛甲草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佛甲草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佛甲草组织中MDA,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SOD和POD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植物组织中SOD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在严重干旱胁迫下SOD和POD活性有所下降。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干旱处理使叶绿素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在严重干旱时,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8.
选取德化县3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毛竹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自然越冬以及抗寒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毛竹抗寒性与抗寒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毛竹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POD活性、SOD活性以及MDA含量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物质均与毛竹抗寒性能相关,毛竹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并且随着生长发育的成熟其抗寒能力逐渐提高。毛竹是禾本科竹亚科的多年生常绿植物,是极为重要的可再生林业资源,也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19.
黎凤金 《绿色科技》2024,(5):144-147
为探究不同品种油茶耐盐性生理机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区为试验地点,设置“岑软2号”“岑软3号”“赣兴48”3个品种油茶处理,对不同品种油茶叶片色素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3个方面进行评估,比较了不同品种油茶耐盐性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油茶盐碱胁迫下叶片色素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盐碱胁迫会导致油茶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降低,其中,“岑软3号”油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下降幅度最大;“岑软2号”“岑软3号”油茶会增加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以抵御胁迫,而“赣兴48”油茶会减少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赣兴48”油茶更易受到氧化胁迫,从而产生更高的MDA含量;“岑软2号”“岑软3号”油茶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更有效地对抗盐碱胁迫导致的氧化伤害,其SOD活性上升幅度最大。研究可为油茶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盐碱土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优良种源苗木对人工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抗寒能力的2个马尾松优良种源针叶为材料,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内源保护酶系统以及膜脂反应产物等生化指标,分析各指标与抗寒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寒性强的种源具有较强的光合代谢能力,叶绿素含量随温度的下降呈现总体升高趋势;根据4和0℃时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可判断抗寒性大小,正值较强负值较弱;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大则抗寒能力较差;SOD对0℃以上低温敏感,属冷害敏感型调节酶,0℃以上低温前达到的活性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抗寒性越强;POD对0℃以下低温敏感,属冻害型调节酶,0℃以下低温时活性升高越快,持续时间越长,抗寒性越强.SOD的启动时间早,POD启动晚.MDA含量越低,峰值出现的时间越晚其抗寒性越强.以上6个指标在低温逆境胁迫下相互协调,共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