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土壤隔离栽培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光温室中,以黄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塑料薄膜隔离栽培(PS)、秸秆深埋隔离栽培(CS)和普通土壤栽培(CK)3种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的土壤隔离方式对日光温室生产中黄瓜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冬茬塑料薄膜隔离栽培、秸秆深埋隔离栽培的灌溉水量分别比对照减少43.5%和15.9%,黄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9.2%和3.1%:黄瓜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93.2%和22.6%;冬春茬塑料薄膜隔离栽培、秸秆深埋隔离栽培的灌水量分别比对照减少24.3%和19.3%,黄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1%和12.5%:昔瓜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9.0%和39.4%.  相似文献   

2.
一、浅、湿、干间歇灌溉的好处 (1)提高灌溉水的生产效益。灌溉水的生产效益是指每消耗1m3灌溉水所生产的稻谷重量。据灌区试验结果,浅湿干间歇灌溉使灌溉水的生产效益同淹灌的0. gkg提高到1.3kg,节约用水19.2%~22%,可增产6.7%,效益提高4.2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模式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为了提高灌溉水效率,所有的灌溉农田都采用了喷灌和滴灌现代灌溉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使灌溉水平均利用率达到90%,滴灌面积占其全部灌溉面积的2/3。提高灌溉水利用率采取的其他措施还有:水量计量、水价政策、灌溉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和遥控、水肥同步施用。  相似文献   

4.
节水灌溉对节水抗旱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生理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明节水抗旱水稻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形成特点及生理基础。【方法】2个节水抗旱品种旱优113(杂交籼稻)和旱优8号(杂交粳稻)及2个当地高产品种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籼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种植于土培池和大田,自移栽后10 d至成熟设置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处理。【结果】与常规灌溉相比,当地高产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显著降低,两种灌溉方式间的节水抗旱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节水灌溉显著减少灌溉水量,提高灌溉水生产力(产量/灌溉水量),节水抗旱品种灌溉水生产力增幅大于当地高产品种。与当地高产品种相比较,节水抗旱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的相对分蘖数和每穗颖花数(节水灌溉分蘖数或颖花数/常规灌溉分蘖数或颖花数)较多,结实率较高;整个生育期绿叶面积持续期长,抽穗期根重较高、抽穗后根系氧化力、根系和叶片中细胞分裂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剑叶光合速率和籽粒中蔗糖合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茎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运转率和收获指数较高。土培池与大田试验结果趋势一致。【结论】在节水灌溉条件下节水抗旱品种比当地高产品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节水抗旱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较好的根系性能和地上部植株较强的生理活性是其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节水灌溉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灌溉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80%以上,如果全国灌区的灌溉用水利用率提高3%,每年可节约110亿立方米,相当于中线南水北调工程每年的引水量。如果全国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率提高1.5%,节省的水量就可以解决当前工业和生活的缺水问题。我国灌区灌溉水的利用率只达到40%,与发达国家70-80%的差距很大,可见,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非常重要,节水的潜力也很大。  相似文献   

6.
大豆丰产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水资源贫乏,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丰产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大豆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本试验利用盆栽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积分回归统计分析结果,揭示了大豆需水变化规律,大豆灌溉水量、时间与产量效应关系,明确灌溉水量在不同时期的生产价值,确定了大豆各生育阶段适宜土壤水分标准和灌溉指标。  相似文献   

7.
国外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景社 《世界农业》1994,(7):29-30,16
国外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吴景社(四)加强灌溉水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据ICID调查表明,在世界范围内,渠系的输水效率在30—90%之间,田间供水效率在35%—75%之间,整个渠系的用水效率大致为10%—50%。亚...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发生与灌溉水含盐量有密切关系。试验通过调节灌溉水含盐量的方法,观察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发生规律。试验表明: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发病率是随着灌溉水含盐量的增加而提高。灌溉水含氯化钠低于0.05%时,大白菜基本不发生干烧心病,而超过0.15%时发病严重。当灌溉水中氯化钠含量超过0.15%时,不适于大白菜种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更好地为风沙土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灌溉水量条件下风沙土地区膜下滴灌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灌溉水量对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和单株地上干物质重等营养生长指标影响较小;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穗粒重、穗重等产量构成性状和产量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灌溉水量为75%Er时产量最高,达到7.67t/hm3;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线性下降,25%ET时WUE最大,为1.30kg/m3。[结论]在风沙土地区,玉米膜下滴灌灌溉水量宜控制在25%ET~75%ET。  相似文献   

10.
限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1~1993年在临汾市乔李村粮田3队进行冬小麦限水灌溉试验,提出减少灌溉次数(即灌溉量),只在关键时期进行灌溉,就可使冬小麦节水与增产的目标同时实现。冬小麦灌溉量减少33.0%~66.7%,产量只减少6.3%~12.3%,灌溉水生产效率提高33.3%~127.8%。因此,根据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临汾地区限水灌溉制度应为:在正常年份,一水条件下,浇足冬水;二水条件下浇好越冬水和浇足拔节水;存充足灌溉条件时要采取限水灌溉,节约水资源,应浇好越冬水,浇足拔节水,少浇孕穗水,小麦亩产可达到4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大田试验和盆栽模拟试验,对南方水稻的浅沟渗灌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气候条件下,当粘质水稻土的含水量为饱和田间持水量的75%时,土壤水分渗透速率达115cm/h,说明浅沟渗灌栽培完全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与常规淹灌栽培相比,通过浅沟渗灌技术,可以大量节省水稻栽培的用水量并显著提高产量,早稻、晚稻浅沟渗灌栽培可分别节水50%和40%,可分别增产约12%和8%。在晚稻盆栽模拟试验条件下,由于缺乏地下水的补充,节水率仅有38%。在总节水量中,减少蒸腾量节水约占1/4、减少蒸发量节水约占1/4、减少渗漏量节水约占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田间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变化及棉花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根据不同灌溉定额和不同灌水次数设计了12个处理,在灌水前1 d利用中子土壤水分仪测定宽、窄行的10、20、40、60、80和100 cm深度处中子数,灌水间隔1 d后重复此过程,然后将中子数转换为土壤含水率,同时将不同处理条件下棉花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率进行对比.[结果]灌水次数为16次,不同灌溉定额处理下,10 cm深度处灌水前后宽窄行土壤含水率变化不明显.灌水次数为10次,灌溉定额为4 500、5 100 m3/hm2时,棉花生长区域土壤水分出现了深层渗漏,而其它处理条件下,均未出现深层渗漏.灌溉定额为3 900 m3/hm2,灌水次数为16次的处理产量最高,灌溉定额为4 500 m3/hm2的处理节水效率达到11.8;,在灌水次数为16、13次时,减产幅度仅为5.5;和3.1;.灌溉定额为3 900 m3/hm2的2、10处理水分生产率较高,均在1.6 kg/m3以上.[结论]灌溉定额越大,灌水次数越少,灌水后宽窄行含水率增大趋势越明显,越容易出现深层渗漏.灌溉定额越大,产量并不是越高,其灌溉水分生产率也不是很好,而中等灌溉定额的产量较高,灌溉水分生产率也是最好的.因此,设计灌溉制度时,应尽量选择中等灌溉定额和灌水次数,同时达到提高产量和节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南疆地面灌溉条件下棉花生育期不同灌溉定额的土壤水分动态、棉株叶片水势动态、棉花耗水规律以及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全生育期灌溉定额345mm,每次灌水量60~75mm,土壤供水明显不足,叶片水势下降较快,棉株生育受到抑制,减产严重;灌溉定额480mlTl,每次灌水量90~105mm,在15d左右的灌水周期内,土壤供水适宜,棉株生长稳健,产量与充分灌溉相当,水分生产效率显著高于低量灌溉和充分灌溉;灌溉定额615mm,每次灌水量105~135mm,土壤水分偏多,棉株生长过旺,与适量灌溉相比并没有增产效果,且耗水量加大、水分生产效率下降。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南疆棉区合理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等灌溉量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为研究对象,于2015—2021年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管式水分仪测定窄行、根区和宽行下0—50 cm土层水分含量,研究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土壤水分分布状况及其对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膜下滴灌优先补充窄行和根区的土壤水分,而细流沟灌优先补充宽行表层的土壤水分。而玉米耗水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范围内,膜下滴灌的窄行和根区0—30 cm土层水分含量均高于细流沟灌;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灌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减小,40—50 cm土层水分动态受灌溉方式影响较小。膜下滴灌较细流沟灌可显著促进玉米在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生长,提高叶面积指数。开花期膜下滴灌玉米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较细流沟灌平均增加4.3%和8.3%,成熟期平均增加4.9%和15.1%。开花期和成熟期玉米总生物量均为膜下滴灌>细流沟灌处理,开花期增加12.2%,成熟期增加11.5%。膜下滴灌处理的玉米干物质转移量、干物质转移率和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贡献率均显著高于细流沟灌处理,分别增加17...  相似文献   

15.
1998年4月,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开始应用滴灌技术,在沙漠中进行营造生态经济复合林的研究,至今已有4个年头。通过滴灌造林实验,摸索出了在沙漠中适宜栽种的经济树种和防沙、治沙树种;通过比较滴灌地和常规灌溉地栽植树木的成活、生长、挂果、节水、用工和土地利用等情况,得出了应用滴灌技术可以在沙漠中营造生态经济复合林的结论,并同时总结出一些滴灌造林经验。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淮北涡河流域砂姜黑土区域降水特征和土壤水文物理性质与土壤易发生干旱的关系,对开发地下水和补充灌溉的几种方式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补充灌溉有良好地调节土壤水分的作用,缓解了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保证了作物高产对水分的需求,提高了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因此,适时地补充灌溉具有保证作物高产、提高效益和节水、节肥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不同春季储水灌溉定额下啤酒大麦出苗率、生长发育动态、土壤水分变化、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并结合气象资料比较不同灌水处理的优越性,分析不同春季储水灌溉定额对土壤水分、降水利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冬季储水灌改为春季储水灌从技术层面上切实可行;在适宜灌水定额条件下,采用春季储水灌溉技术较冬季储水灌溉技术可减少储水灌灌溉水量75 mm,减少土壤蒸发37.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6.2%。在实际大麦种植生产中应以春季储水灌定额75 mm,生育期灌水5次,灌水定额75 mm为宜,这样不仅可节约有限水资源,还可提高地温及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有机葡萄栽培中实施精量灌溉,提高果实品质,尝试利用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技术。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综合集成了先进的监测设备、网络技术和专家知识经验,能够完成对土壤墒情的实时监测与灌溉决策。将这项技术在上海市奉贤区的1个有机葡萄种植园进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均每亩增收26%,葡萄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2~3Brix,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0%,同时劳动生产率提高40%,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布设和调试方法等内容,并结合葡萄各生长期的需水量,对1个大棚1年内的土壤墒情监测数据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干旱荒漠地区葡萄滴灌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试验就荒漠地区葡萄灌溉方式、灌溉量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表明,荒漠地区使用滴灌比沟灌能够减少用水量50%以上,产量提高17%,含糖量提高1.9%。经过相同时间后,滴灌土壤含水量高于沟灌1.9%-2.5%。通过观察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确定葡萄单次的最佳灌溉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分配的调节效应,揭示不同土壤水分对棉花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为干旱区发展节水高产高效农业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选用对水分反应敏感性不同的新陆早10号和新陆早13号为试验材料。控制0~60 cm土壤相对含水量滴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55%、70%和85%,滴水上限均为田间持水量,采用气体交换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花铃期不同土壤水分对叶片光合速率、14C光合产物运转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滴水下限为55%处理土壤轻度水分亏缺,叶片光合速率低,地上部光合物质累积量少,14C光合产物输出较快、向蕾铃分配比例增加;滴水下限为70%和85%处理叶片光合速率高,地上部光合物质累积量大,但85%处理14C光合产物向营养器官分配的比例过大,最终籽棉产量以70%处理最高,85%处理次之,55%处理最低。籽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为55%>70%>85%;不同品种对土壤水分的响应不同,新陆早10号在55%和70%条件下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新陆早13号,85%条件下显著高于新陆早13号。【结论】土壤水分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分配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花铃期滴水下限在70%~85%有利于实现棉花高产,在55%~70%范围内,棉株能通过适应性调节,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依据不同品种对土壤水分响应的差异,结合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可控性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灌溉制度,对实现滴灌棉田节水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