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瓜类实蝇是湖南省瓜类作物重大害虫,主要有南亚果实蝇、具条实蝇和瓜实蝇等。由于其成虫飞翔能力强、幼虫蛀入瓜果内为害,化学防治效果不佳,适合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一、种类识别二、发生与为害瓜类实蝇在湖南省一年发生5~6代,4—11月发生为害,6—9月是为害高峰期。成虫产卵于果实内,幼虫孵化后取食果肉,形成虫瓜。受害瓜先局部变黄,逐渐腐烂变臭,继而掉落。  相似文献   

2.
瓜实蝇是一种世界性的检疫性害虫,严重危害瓜类蔬菜和水果的品质与产量。近几年瓜实蝇在宁乡县苦瓜上为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该县苦瓜产业的发展。2015年和2016年采用引诱剂和黄板监测了宁乡县苦瓜园区瓜实蝇成虫发生动态,同时结合套袋技术监测了瓜实蝇幼虫发生动态,以期明确宁乡县瓜实蝇在蔬菜类瓜果上的发生规律,为瓜实蝇的预测及后期综合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宁乡县苦瓜园区瓜实蝇成虫始见期发生在6月上旬,高峰期年际变化较大,但主高峰期集中在9月中旬,结束期多发生在10月中旬左右。  相似文献   

3.
正瓜实蝇又被称为瓜蛆,是苦瓜、冬瓜、南瓜、黄瓜、丝瓜等瓜类蔬菜重要害虫,在湖南尤以苦瓜、丝瓜受害更为严重。瓜实蝇以成虫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一个瓜实蝇雌虫可产卵数十粒至百余粒,幼虫孵化后即在瓜内取食为害,使受害瓜刺伤处局部变黄,畸形下陷,果皮变硬,最后全瓜腐烂变臭,剖开瓜可看见瓜内有数条蛆虫(瓜实蝇幼虫),瓜条完全丧失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在瓜实蝇成虫在瓜条  相似文献   

4.
瓜实蝇是瓜类蔬菜上的重要害虫,近几年在泽州县大面积发生为害且呈加重趋势。该虫的为害情况是:成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即钻入瓜内取食,受害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品质下降。瓜实蝇以老熟幼虫从受害瓜中弹出,入土化蛹,以蛹在土壤中越冬,  相似文献   

5.
正橘小实蝇是多种果树上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年发生3~11代,周年均可发生,世代重叠明显,发生为害严重。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湖南、江西、浙江、四川、重庆等橘小实蝇的主要发生区及其他橘小实蝇发生地区均为防控重点区域。防控措施如下。一、成虫监测  相似文献   

6.
<正>瓜实蝇别名瓜蛆、瓜大实蝇、"针蜂"。主要危害苦瓜、黄瓜、丝瓜、冬瓜等瓜类作物,一年发生五六代,世代重叠严重,以6月~8月危害最重。危害症状成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即钻进瓜内取食,将瓜蛀食成蜂窝状,受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实蝇在同一生境中能为害同一寄主,为明确南瓜实蝇和瓜实蝇成虫种间互作关系。实验室条件下,在4种寄主植物上以不同的种群数量单独或混合饲养南瓜实蝇和瓜实蝇成虫,研究2种实蝇种群单雌产卵次数的变化情况,分析2种实蝇的生殖能力竞争。结果表明:在南瓜实蝇和瓜实蝇混合种群中,南瓜实蝇和瓜实蝇雌成虫在4∶12、6∶10和8∶8的种群比例下,南瓜实蝇在4种寄主上的产卵次数均大于瓜实蝇;在南瓜实蝇单一种群和两种实蝇混合种群中,南瓜实蝇雌成虫数在南瓜上为6和8头、在苦瓜上为8头、在冬瓜上为4和8头、在黄瓜上为4头时,单一种群中南瓜实蝇单雌产卵次数显著小于相同个体数的混合种群;在瓜实蝇单一种群和两种实蝇混合种群中,瓜实蝇雌成虫数分别为4、6、8、10和12头时,4种寄主上单一种群瓜实蝇单雌产卵次数与相同个体数的混合种群无显著差异。混合种群中南瓜实蝇在4种寄主上表现出明显的产卵竞争优势,而瓜实蝇则无明显影响;南瓜实蝇和瓜实蝇分别对南瓜和黄瓜有明显的嗜好。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南瓜实蝇与瓜实蝇成虫的产卵选择性及种间竞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湖南瓜类蔬菜上南亚实蝇(Zeugodacustau(Walker))和瓜实蝇(Zeugodacuscucurbitae(Coquillett))的发生概况,2020年6—8月于23个市(县、区)的52块瓜菜地,用诱蝇酮(4-对-乙酰基氧基苯基-2–丁酮、Cue)和诱蝇醚(甲基丁香酚、Me)监测实蝇类昆虫的发生;通过野外调查和室温饲养推断优势种南亚实蝇的生活年史;2021年于攸县混合菜地用Cue诱捕成虫,每日记录诱捕数量,并分析其与关键气象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瓜菜地可诱捕到南亚实蝇、瓜实蝇、具条实蝇(Zeugodacusscutellatus(Hendel))、橘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和一种棍腹实蝇(Dacussp.)共5种昆虫;南亚实蝇分布广泛,为优势种;瓜实蝇仅在局部地区为主要害虫;南亚实蝇在湖南一年发生3~5代,世代重叠,第1~2代成虫(即第2~3代幼虫)为主害代,第3代成虫(即第4代幼虫)次之;攸县混合菜地实蝇成虫季节动态呈单峰型,高峰期在9月中、下旬;日最高温度≥15℃时始见成虫活动,日最高温度为33.4℃时诱捕量最大,越远离...  相似文献   

9.
正瓜实蝇又名针蜂、瓜蛆,属于双翅目实蝇科钻蛀性害虫。瓜实蝇对露天种植的苦瓜为害相当严重,已成为苦瓜的"头号杀手"。直接为害苦瓜的是瓜实蝇的幼虫,其成虫在苦瓜中产卵发育成幼虫,使用内吸型农药防治效果不理想。一、为害特点成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即在瓜内取食,受害苦瓜先是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大量落瓜,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品质下降。幼虫老熟,钻出果实,  相似文献   

10.
正瓜实蝇在湖南省一年发生8~10代,没有越冬现象,全年可观察到成虫。瓜实蝇主要危害丝瓜、苦瓜、冬瓜、南瓜、黄瓜等瓜果类蔬菜,近几年湖南省的蔬菜基地普遍发生,并且危害越来越严重。瓜实蝇以成虫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1个瓜实蝇雌虫产卵数十至百余粒,幼虫孵化后即在瓜内取食为害。受害瓜果表皮初期有一个小针孔,针孔周边有水浸状腐烂小斑,然后局部变黄,畸形下陷,果皮变硬,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巍山县梨园蛀果害虫的监测调查,发现橘小实蝇是为害梨果的主要害虫,7~8月是其为害高峰期,海拔越高,橘小实蝇成虫始见期越晚。甲基丁香酚实蝇诱剂对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较好。针对橘小实蝇的为害特点及消长规律,提出把橘小实蝇为害率控制在5%以内的以防治成虫为主,综合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柑橘小实蝇起源于热带、亚热带有害生物,曾被认为是果蔬“头号杀手”。台州橘区在2007年首次报道发现柑橘小实蝇后,连续3年在局部橘园为害特别严重。但2010年后却很难想见柑橘小实蝇的为害,为探讨柑橘小实蝇为何不能在台州长期定殖原因,根据其生活习性,分析提出了柑橘小实蝇成虫群迁集中为害的可能性,以及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寄主植物和土壤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这对相似生态区柑橘小实蝇的检疫防控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顺党 《云南农业》2008,(12):15-15
瓜实蝇为双翅目实蝇科,别名针蜂、瓜蛆等,主要危害苦瓜、冬瓜、南瓜、黄瓜、丝瓜等瓜类作物,其中在苦瓜上危害尤其重,防治不及时几乎绝收,在德宏以前少量发生,2007年在栽培的苦瓜上危害严重,产量几乎减少了近一半,近年来瓜实蝇已成为德宏苦瓜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着苦瓜的产量与品质。瓜实蝇的防治用常规杀虫药效果不是很理想,要综合利用各种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苦瓜是福建省主要的瓜菜种植种类之一,苦瓜病虫害发生严重。为害福建省苦瓜生产的病虫害种类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瓜实蝇、瓜绢螟、瓜蚜等,总结苦瓜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橘小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生活周期短等特点,主要为害李、桃、梨、柑橘、番石榴、柿子、西瓜、甜瓜等20多种果树、瓜类,目前已成为果树、瓜类生产上为害较为严重的害虫之一。一、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橘小实蝇以雌虫将卵产于果皮下,卵孵化后幼虫啃食果肉,造成果实腐烂或未熟先黄脱落,严重影响果实的经济价值。橘小实蝇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介绍了永新县苦瓜瓜实蝇发生危害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发生特点,并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毒饵防治及药剂防治等5个方面对苦瓜瓜实蝇提出了防控对策,以期为苦瓜瓜实蝇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进行稳黏诱集丝瓜瓜实蝇成虫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稳黏和猎蝇对瓜实蝇有一定的诱集效果,稳黏对雄性瓜实蝇的诱集效果明显,但对雌性瓜实蝇效果不大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玉林市位于广西桂东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22℃。蔬菜栽培以露地栽培为主,蔬菜主要有黄瓜、苦瓜、丝瓜、毛节瓜、冬瓜等,适宜栽培季节为3~10月,栽培制度及茬口安排较复杂,害虫发生规律较复杂,虫害防治不好对瓜类产量和品质都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多年栽培实践及调查了解,发现玉林市为害瓜类蔬菜虫害主要有瓜实蝇、瓜绢螟、黄守瓜、瓜蓟马、红蜘蛛等,其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长阳县瓜类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瓜实蝇危害日趋严重。简述了长阳县瓜实蝇的发生现状及生活习性,并介绍了7种常用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籽瓜白粉病是阿勒泰地区籽瓜常见且很容易发生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瓜类作物,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生。该病分布广,危害较重,在瓜类生长中后期为害更严重,一旦感染,病菌蔓延很快。如不及时防治,会引起瓜叶枯焦,果实生长缓慢,瓜藤早衰,影响瓜类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