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交林纯林中毛竹出笋退笋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出笋量的逻辑斯谛 ( L ogistic)模型研究了出笋量随时间增长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出笋前期 (前 1 0 d)出笋数占总数的 1 5%左右 ,出笋中期 (第 1 0~ 2 0天 )占 75%,出笋末期 (第2 0天以后 )占 1 0 %;对退笋特征的观察及其规律的研究得出 :出笋前后期退笋数量少但退笋率高 ,而出笋中期退笋数量多但退笋率低 .小于 1 0 cm的浅鞭竹笋多属退化笋 .纯林中的出笋比混交林中的出笋持续天数短 ,退笋率高 ,为此混交林更有利于竹笋的生长 .出笋退笋规律可用来指导生产 ,为留养和挖取竹笋数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立竹结构和施肥对笋用苦竹林笋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苦竹笋用林立竹结构和施肥试验,采用2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苦竹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立竹结构对出笋数量和笋产量有显著影响,当密度达11 250株/hm2、一年生与二至三年生竹比例为1∶2时,苦竹林的笋产量达最大值;施肥能提高苦竹林的出笋数量和笋产量,但施肥量过大时会产生肥害,使竹林产笋量下降,施N、P、K混合肥1 250 kg/hm2、N∶P∶K为3∶2∶1时笋产量最高;施肥量对笋产量的影响大于N、P、K比例对笋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乡土笋用竹种在杭州市余杭区的种植表现,2016—2017年引种花秆早竹、白哺鸡竹、石竹(又称灰竹)、黄甜竹、细叶早竹、黄槽刚竹、红哺鸡竹与高节竹8个乡土笋用竹种进行品比试验,调查出笋时间、出笋数量、成竹数量、新竹与母竹胸径等数据。结果表明,黄槽刚竹出笋时间较晚,可作早竹出笋的后续补充;白哺鸡竹与黄甜竹竹笋鲜食品质较佳,可作为优良笋用竹种进一步试种、推广;各乡土笋用竹种均可在2~3 a完成郁闭成林,投入生产使用早。  相似文献   

4.
黄甜竹笋期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黄甜竹的出笋、成竹、退笋规律。结果表明:闽东地区黄甜竹的出笋期为3月下旬至5月上旬,盛期出现在4月中旬;前期和中期出笋多,成竹数也多,且成竹质量好,而后期(开始出笋30d以后)出笋数少,成竹数与少,且成竹质量差;竹笋(幼竹)高生长遵循Logistic曲线,退笋比例与竹笋着生深度呈负相关,且营养不良造成的弱退是退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钱生炎 《新农村》2006,(3):14-14
毛竹三笋指春笋、鞭笋、冬笋。近年来,由于春笋产量不高,质量下降,价格下跌,经济效益不高,所以,一向以生产春笋为主的毛竹笋用林逐步向生产春笋、鞭笋、冬笋并重方向发展。做到冬季挖冬笋、春季挖春笋、夏季挖鞭笋,从而明显提高了毛竹笋用林的经济效益。1.毛竹“三笋”高产的立  相似文献   

6.
对引种优良笋用竹出退笋及其产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笋用竹的最适生境,通过采用不同生境的梯度试验,不同海拔不同竹种笋期(包括)形态特征,出退笋,竹笋-幼竹生长,笋体重量)连续定株观测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桐梓县引种的优良笋用竹各竹种的出退笋,竹笋-幼竹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及初产估算,结果表明,3个引种点,4个主要竹种的笋期逐年趋向于与原产地相一致,反映出各竹种已逐渐适应而顺利生长,同一竹种不同海拔的笋期 海拔升高而推迟,退笋主要出现在发笋盛期与末期,由于平均每穴发笋的增长率以及每支鲜笋重量大小不同,因此不同竹种,不同海拔之间的产量有差异,经测算,各竹种郁痫 后的平均产量可达200kg.667m^-1,其中早竹可达300kg667m^-2。  相似文献   

7.
周年供笋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给出四季均衡产笋的竹种配置模型及其周年笋基地营建措施,实现周年供笋、常年加工的新格局。历时5 a,通过对21种优良散、丛生笋用竹的笋期、繁殖力、出笋成竹率、产量特性、笋体理化性能、品质、适生范围及经营效益的综合测试、多点比较和数学评判,研究给出了浙南及其气候相似地区的周年供笋模式。其理想构筑竹种为雷竹、红竹、角竹、黄甜竹、绿竹、吊丝单及毛竹,诸竹适度面积配比4:4:4:3:5:6:4.该模式竹林具有笋期全年相衔、丰产优质、高效之特性。其4~5年生林分,投入产出比1:6.58,盛产竹林年收益10500元/hm~2.  相似文献   

8.
毛竹不同施肥处理出笋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婷  胡亮  郭晓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89-9490
[目的]研究毛竹不同施肥处理对出笋的影响,为毛竹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毛竹需肥规律,对江西省奉新县石喿下林场的毛竹林结合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进行施肥试验。[结果]经过3年大年的调查,2001年各小区竹笋平均地径显著大于1997和1999年竹笋的平均地径,分别是其1.08和1.09倍。N1P1K2施肥处理明显增加毛竹出笋数和笋地径。K2处理的出笋数和笋平均地径高于其他处理的出笋数和笋平均地径。[结论]在毛竹林内施肥能增加笋的地径。K肥能有效提高毛竹出笋数和笋地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梯度金佛山方竹林土壤化学计量、笋产量特征及关系,阐明其对海拔变化的响应规律。【方法】选取四川盆地南缘古蔺县3种海拔梯度(1 400~1 600 m、1 600~1 800 m和1 800~2 000 m)金佛山方竹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笋产量,计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①随海拔升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呈增加趋势(13.03~65.35 g/kg,1.63~5.57 g/kg,0.2~1.27 g/kg),全钾含量随海拔梯度升高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12.69~19.90 g/kg)。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在高海拔地区含量处于高水平,而全钾在不同海拔分布均处于中等水平。②随海拔升高,土壤C/N、C/P和N/P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8.17~13.57,52.99~131.66,4.56~9.77),不同海拔梯度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化学计量特征较土壤养分含量对海拔变化的响应敏感,该区主要缺磷区域集中在低海拔地区,相对富磷区域集中在高海拔地区。③笋产量随海拔梯度升高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496.88~1 966.88 kg/hm~2),笋产量与全磷、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水解性氮呈显著正相关,与C/P、N/P呈极显著负相关,金佛山方竹林土壤磷含量是影响笋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3个海拔土壤养分、土壤化学计量比和笋产量差异明显,1800~2000m立地条件下笋产量较高,土壤磷含量对笋产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广德县的食用竹笋是该县的传统特产,有天目山余脉和黄山余脉两大竹笋产区,主要笋用竹包括水竹、红壳竹、早竹、刚竹、毛竹和雷竹等竹种。全县现有竹林6.0万hm2,其中,多数笋用林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竹林衰败,产量低的问题日趋明显。笔者就笋用林低产复壮技术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1.
毛竹是一种优良的竹笋两用品种,笋期长,产量高,在各类竹笋中所占比重最大。秋季,毛竹鞭上的笋芽分化、膨大,自10月至翌年2月,在土中的毛笋叫冬笋。4~5月出土的笋叫春笋。6-9月间挖取鞭梢幼嫩部分称为鞭笋。所以,毛竹一年四季均可产笋。一般经营较好的毛竹笋用林,亩产笋可达500-1000公斤,集约经营的产量更高。利用现有毛竹林进行笋用林改造,重点抓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12.
护笋养竹是竹林更新复壮、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林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适时养护、适当挖笋、合理留笋、护笋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护笋养竹技术,促进新竹安全成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覆盖栽培竹林生理生态变化机制,为现代竹林定向培育和衰退竹林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比设计和相关性分析,研究覆盖0年(对照)、1年、3年、6年、9年、12年雷竹林出笋规律及其与温度的相关性。【结果】各竹林以覆盖1年竹林出笋最早,笋期最长,笋产量最高,达16 633.93kg/hm2;覆盖3年、6年、9年、12年竹林笋产量分别为:15 422.97、12 004.90、11 652.36和10 288.25kg/hm2;对照竹林出笋最晚,笋期最短,笋产量仅8 173.60kg/hm2;各竹林出笋与气温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对照竹林与气温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值)达0.866;除覆盖1年、12年竹林,各竹林出笋与地温正相关水平不显著,但r值均在0.650以上。【结论】覆盖能提前笋芽萌发,延长笋期,提高笋产量,但随覆盖年限加长,笋产量持续下降,这与地下茎笋芽萌发能力降低有很大关系。此时,需要创新培育技术,重点开展竹林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以促进实现竹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4.
苦竹笋肉质肥厚,营养丰富,是笋农增收的特色项目。四川峨眉山市川主乡笋农已实现亩产鲜苦竹笋1千千克以上,收入5000元以上。要进一步提高产量、多出壮笋,使苦竹笋年年出笋不歇年,就要抓好嫩笋采罢的笋林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彭赛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783-5785
[目的]为黄甜竹高效培育奠定技术基础。[方法]研究了不同地面覆盖物及覆盖厚度对黄甜竹林分土壤化学性质及生产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未做人为覆盖的自然状态)相比,谷糠、稻草和厩肥等3种地面覆盖物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0~20 cm土壤有机质、全N、全P、水解N、速效P、速效K的含量,其中厩肥覆盖处理的培肥能力最高。谷糠、稻草和厩肥等3种地面覆盖物处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黄甜竹林的出笋量,延长了笋期,促进了黄甜竹的生长。[结论]3种覆盖方式对黄甜竹出笋量及生长的影响效果依次为厩肥谷糠稻草。就覆盖厚度差异而言,覆盖厚度6 cm对黄甜竹出笋量及生长的影响效果优于覆盖3 cm处理。  相似文献   

16.
垦复对糙花少穗竹出笋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垦复对糙花少穗竹林出笋和生长规律的影响,分别选择垦复6、2a的样地各一处及一处未垦复样地进行出笋、高生长、幼竹生物量累积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垦复竹林相比,垦复竹林不同程度地延长了出笋期。垦复6a的竹林笋质量和产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地,退笋率低于其他样地,垦复促进了竹林产量的提高。垦复对糙花少穗竹幼竹高生长影响明显,尤其对高生长速生期的影响较大,明显促进了幼竹高生长过程中生物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17.
毛竹冬笋春笋鞭笋三笋高产高效培育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市在毛竹笋用林、笋竹两用林建设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3年全市竹笋总产量达17.95万t,其中毛竹笋12.06万t,原笋总产值达2.741亿元,其中毛竹笋产值1.469亿元。宁波市毛竹林面积较大,但毛竹冬笋春笋鞭笋三笋高产高效笋用林还不多,毛竹冬笋春笋鞭笋三笋高产高效的培育关键技术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黄甜竹的开发利用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 Wen)为竹亚科酸竹属植物,俗称甜笋竹、甜竹,是福建特有竹种之一。黄甜竹笋期早,发笋率高,笋质优良、味甜、质脆、无涩味,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磷、钙含量,是已知笋中营养成分最为丰富的一种,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黄甜竹适于山区栽培,许多地区农家的房前屋后均有栽植,是很有开发潜力的新的笋用竹种。天然黄甜竹林分布于福建省永泰、闺侯、连江、闽清、尤溪、古田及莆田一带,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丘陵,常组成纯林,或与其他树木形成混交林。  相似文献   

19.
竹产业是宣州区林业的重要产业之一。本文总结了宣城市宣州区毛竹覆盖技术的推广情况,并从选择适宜毛竹林地、加强现有竹林管理、覆盖技术要点、科学采收竹笋等方面总结了毛竹笋覆盖催笋技术,毛竹笋用林采用覆盖技术后,竹笋产量和产值均可得到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 毛竹林是靠竹鞭发笋长成新竹进行繁殖的。因此,处理好竹笋的挖掘与留养关系,运用正确的挖笋技术,是保证毛竹林高产稳产和优质高效的关键。现介绍毛竹材用林的挖笋技术诀窍,供参考。 (一)不挖壮冬笋冬笋和春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由竹鞭上的隐芽发育而成的。冬笋是春笋的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