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黑老虎,别名冷饭团、臭饭团、过山龙藤等。属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木质常绿藤本野生水果植物,全株无毛。黑老虎雌雄同株异花,原生于我国西南部原始森林,目前在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分布。黑老虎生长势较强,年生长量大,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其根茎部萌发不定根,地  相似文献   

2.
通过收集6个黑老虎种源,以五味子酯甲为标准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年生不同种源黑老虎根、茎中总木脂素的含量,结合苗木生长态势综合评价最佳种源。结果表明:6个种源间根部总木脂素含量均值排序为怀化龙盛昌江乐东陵水万宁,万宁种源和龙盛、怀化种源之间差异显著;茎部总木脂素含量均值排序为龙盛万宁昌江怀化乐东陵水,种源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评价,在2年生的6个黑老虎种源中,怀化种源长势和总木脂素含量表现最佳,对后续黑老虎加工利用、选择优良种源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黑老虎为集药、食、观赏等为一体的大型木质藤本植物,十分珍贵。云南的黑老虎种质资源丰富,但野生资源十分稀少,尚未进行人工培育。本文通过从贵州引进由野生变为栽培种的黑老虎分别在昆明和蒙自2地开展引种栽培研究,引种栽培4年中观察黑老虎对环境的适应、生长和生殖的变化。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生长1年后的幼藤能耐昆明和蒙自的冬季低温,正常成活;在昆明和蒙自全光照下引种栽培的黑老虎能正常开花结实,幼年期仅有1-2年,后代能育成正常植株。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黑老虎在昆明和蒙自露天引种栽培成功,在2地开展黑老虎的人工培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通道侗族自治县黑老虎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介绍了黑老虎的产业价值,分析了黑老虎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了一条适合黑老虎产业提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后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黑老虎的工厂化育苗及遗传转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田培养和温室盆栽的黑老虎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消毒方式对黑老虎带芽茎段消毒效果的影响,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下外植体的腋芽诱导和增殖效果,找到适合培养黑老虎带芽茎段的最佳培养基。【结果】各处理中大田黑老虎带芽茎段的消毒效果均较差,腋芽成活率均为0。剪掉大田黑老虎地上部分的茎段,然后移栽到花盆中,放在温室内培养,待新梢长出后,取半木质化的带芽茎段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这样可以解决黑老虎外植体消毒难的问题。适宜的黑老虎带芽茎段消毒方法为75%酒精浸泡2 min+0.1%HgCl2浸泡处理45 min,采用该方法消毒后污染率可以控制在18.5%之内,腋芽诱导率可达59.8%。适宜的黑老虎带芽茎段初代培养基配方为1/2 MS+2.0 mg/L6-BA+0.2 mg/L IAA,在该培养基上腋芽诱导率可达46.2%;最佳继代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1/2 MS+3.0 mg/L6-BA+0.1 mg/L 3-IBA,在该培养基上腋芽增殖系数可达8.5。【结论】以温室盆栽植株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可显著降低污染率,提高腋芽萌发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查阅、样地调查、人物访谈等方法,对海南、湖南、广西、广东等部分地区的黑老虎资源分布区域、生长状况和资源蕴藏量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黑老虎资源多分布于林下地区,集中于南坡、溪水旁,植被以灌木草本为主,高大乔木稀少;在海南尖峰岭、吊罗山、霸王岭等林区都有分布,野生资源蕴藏量仅有110.462t,湖南、广西、广东等部分地区的黑老虎资源是148.22t。黑老虎资源保护性利用和野生抚育亟待进行,以保证药材的持续供应。  相似文献   

7.
黑老虎实生容器苗苗木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人工培育藤本植物黑老虎的苗木质量问题,采用相同培育措施下不同种源8月龄的黑老虎实生容器苗的藤高和地径作为其苗木质量的数量评价指标。利用藤高、地径标准化值总和的一维图和SPSS聚类树状图互为参考,对黑老虎苗木进行逐步分级、修正达到最终分级,提出黑老虎不同种源的实生容器苗合格苗木标准为:屏边种源,H≥44.4 cm,D≥0.39 cm;河口种源,H≥22.2 cm,D≥0.40 cm;普文种源,H≥24.1 cm,D≥0.48 cm;景东种源,H14.7 cm,D≥0.38 cm;勐海种源,H21.2 cm,D≥0.41 cm;大渡岗种源,H19.0cm,D≥0.47 cm。不同黑老虎种源苗木在相同培育条件下藤高、地径差异极显著,出圃苗木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李里  王静  宋亚倩  孙然  陆俊  杨奥 《经济林研究》2020,38(3):237-244
【目的】研究黑老虎果皮和种子的抗氧化、抑菌和抑酶活性,为黑老虎果实副产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南通道大红、紫黑2个品种黑老虎的果皮和种子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制备其提取液。通过测定其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鼠伤寒沙门氏菌、枯草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试验菌种,采用打孔法测定其抑菌活性,采用刃天青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通过计算提取液对酪氨酸酶、α-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来评价提取液的抑酶活性。【结果】黑老虎果皮和种子醇提物抗氧化活性为(0.12±0.04)~(0.39±0.02)μmol/g,且果皮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种子。2种黑老虎品种果皮提取液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枯草杆菌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大红果皮的抑菌效果最好,在试验质量浓度(500 g/L)条件下,提取液对2种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1.90±0.04)和(11.38±0.02) mm,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为31.25 g/L。果皮和种子提取液对酪氨酸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均呈量效关系,其中紫黑果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达到了(93.92±2.47)%,大红果皮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62.96±0.95)%和(71.68±1.25)%。【结论】黑老虎果皮和种子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可作为一种功能食品原料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湖南省通道县黑老虎常见栽培品系果肉果汁中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的变异情况,增进对黑老虎各品系特性的了解,为黑老虎水果型优良种质的筛选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0个黑老虎品系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别测定其果肉果汁中灰分、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总糖、还原糖、总酸、维生素C和17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分析其基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主要营养成分间的相关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0个黑老虎品系果肉果汁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0个品系间果肉果汁中灰分、蛋白质、总糖、还原糖、总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17种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 <0.01)。蛋白质含量,TD41的显著最高,其次为TD44的,两者均超过10 mg·g-1;TD43、TD41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在35 mg·g-1以上,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系的;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以TD51和TD43的为最高;TD43、TD50和TD58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接近80 mg·g-...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凤城市郊区北五味子园杂草种群分布情况的调查和实施不同覆盖措施清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凤城市郊区五味子园杂草具有鲜明的季节特性和杂草分布不均匀特性,杂草滋生数量较大,对五味子植株生产影响较大;杂草主要通过草籽和串根繁殖;不同覆盖措施间控制杂草的效果差异极显著,以覆双层黑地膜取得的效果最好,杂草比对照减少99.80%。采取双层黑地膜覆盖技术是有效控制五味子园杂草滋生蔓延的最佳措施,能够达到彻底控制杂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黑老虎林业剩余物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0月,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黑老虎种植基地选择‘大红’‘紫黑’‘虎绿’3个品系2年生黑老虎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各品系根、茎、叶进行精油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精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3个品系黑老虎各器官精油提取率为0.114%~0.543%,其中‘大红’各器官精油提取率为0.144%~0.472%,‘紫黑’各器官精油提取率为0.122%~0.543%,‘虎绿’各器官精油提取率为0.141%~0.439%,均表现为根精油提取率最高,茎精油提取率最低。累计鉴定挥发性成分116种,其中‘大红’根、茎、叶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53、36、45种,‘紫黑’根、茎、叶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58、36、51种,‘虎绿’根、茎、叶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58、51、45种。3个品系黑老虎根、茎、叶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烃类为主,有16~36种,相对含量为56.24%~78.05%,代表成分有β-石竹烯、α-蒎烯、Δ-杜松烯、左旋-β-蒎烯等;其次为醇类,有7~14种,相对含量为8.71%~32.31%,代表成分有γ-桉叶醇、橙花叔醇、Α-毕橙茄醇等。【结论】不同品系黑老虎各器官精油提取率、精油成分及其含量均有显著差异,黑老虎根精油的提取率、精油挥发性成分数量均高于同一品系的茎和叶。此外,黑老虎精油中石竹烯、蒎烯等的相对含量较高,为药品或化工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黑老虎果实发育及种子油脂积累规律,可为其果实发育期的栽培管理和种子油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观测黑老虎果实发育的8个不同时期果实和种子表型、横纵径、形状指数;并利用索氏抽提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法和气相色谱法,观测种子含油量、油体形状和分布、脂肪酸组分。【结果】黑老虎果实发育期为110天左右,发育期分为青果期(14~56 DAF)、转色期(56~84 DAF)、红果期(84~112 DAF)3个阶段(DAF:花后天数)。果实和种子的横纵径、质量生长曲线均呈单“S”型变化规律,符合Logistic回归模型,决定系数高达0.967 2~0.998 6。14~98 DAF为果实生长期,横纵径和质量快速增加,成熟时果实横径为115.99 mm、纵径为105.65 mm、单果质量为526.08 g;14~84 DAF为种子生长期,成熟时黑老虎种子横径为12.38 mm、纵径为14.26 mm、种子百粒质量为47.85 g。种子油脂积累规律呈“慢—快—慢”变化,青果期积累缓慢、转色期快速积累、红果期积累减缓,油脂积累方程为y=56.261 2·(1+e6.582 ...  相似文献   

13.
延生健体植物─—五味子权律当今时代,到大自然中去探寻开发长寿新药,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正是这一新潮流,使五味子逐渐从单纯的中药品种中脱颖而出,进入延生健体的药物之列。五味子是落叶缠绕藤本植物,长达8米,自然攀生于黑桦、白桦、山杨和蒙古栎等树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北五味子园采取双层黑地膜、单层白膜、覆盖稻草、覆细沙、单层黑地膜、双层白地膜和对照无覆盖等7个不同土壤覆盖措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覆盖措施对北五味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双层黑地膜较其他6个试验处理在产量上差异显著,产量最高,与对照相比,覆双层黑地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8.1%,单层黑膜覆盖提高24.0%,覆单层白膜提高13.6%,覆双层白膜提高12.9%,覆稻草提高2.5%,覆沙提高2%。  相似文献   

15.
北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sis (Tuncz .) Baill .]也称五味子,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因果实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而得名。北五味子主产地为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俄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韩国和日本东北部也有分布[1]。北五味子属约30种,主产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我国约有19种,美国东南部有1种分布。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有2种五味子: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 Baill .]及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 .),前者收载为五味子(俗称北五味子),后者收载为南五味子。《本草纲目》中记载:“五味子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者为良”[2]。北五味子自古以来就受到我国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是著名的滋补性中药,以果实和种子入药,有效成分为木脂素类化合物,还含有萜类、有机酸、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北五味子具有降酶保肝、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抗爱滋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等作用[1,3]。北五味子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为第三代新兴果品,其果实在国际上已成为一种新兴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4]。北五味子育种与栽培技术的研究,是解决扩大北五味子资源量的措施之一。为了保护野生资源和满足越来越大的生产需要,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始重视北五味子的人工栽培研究,系统地开展了规范化栽培、资源收藏评价、新品种选育研究;并选育出我国第一个北五味子无性系新品种“红珍珠”[5]。因为没有成熟的无性繁殖体系,这一优良品种得不到推广。  相似文献   

16.
北五味子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药食兼用树种,主产东北三省山区,其中辽宁所产五味子以产量大、质量佳而著称,国内外市场畅销.北五味子全身是宝,其果实是常用大宗名贵中药材,有效成分为木脂素,还含挥发油约3%,柠檬酸12%,苹果酸10%及少量酒石酸和单糖类.种子含脂肪油33%、挥发油1.6%、五味子素、五味子醇、Vc、Ve等.果实还可制做五味子酒、五味子茶、五味子蜜、五味子饮料等一系列保健食品.其枝蔓、根茎和花、叶都具有强烈香气,可制做调味剂和化妆品.另外五味子幼芽嫩叶食疗价值很高,是餐桌上的美味山野菜.北五味子可谓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野生经济植物,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辽宁东部山区,包括宽甸、抚顺、桓仁、本溪、新宾等地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北五味子的人工栽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保护野生北五味子资源、提高本地区经济效益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五味子(shisand rachinensisc Turcz)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是著名的中药材,它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五味子以果实入药,桨果肉质,球形,深红色,可治肺、咳喘、泄痢、盗汗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保健意识的提高,对五味子开发利用引起重视,开始了育苗、栽培等各项研究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幅源辽阔。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为立体开发、多种经营提供了基础。一、自然资源情况1、地上资源分布初步查明全区可利用江河湖泡等水面资源1.1万亩。草原面积近1.8千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3千万亩。野生浆果资源面积188万亩。有笃斯越桔、越桔、水葡萄、北五味子、刺玫果、黑穗醋粟、悬钩子,山丁子、山里红等十几个品种,储藏量1.1亿公  相似文献   

19.
华中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木脂索类,有明显的促进肝糖元生成、降低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保护肝细胞的作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华中五味子的根、茎、叶与果实中木脂素的代表物质五味子甲素及五味子乙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华中五味子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均含有五昧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其中根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为最高,分别达1.464%和1.644%,其次从高到低依次为果实(甲索和乙素含量分别为0.201 3%和0.117 4%)、新梢愈伤组织(甲素和乙素含量分别为0.047 45%和0.021 48%)、新梢(甲素和乙素含量分别为0.0366 2%和0.0183 1%)、1~2年生藤茎(甲素和乙素含量分别为0.026 97%和0.010 75%)与叶.五味子甲素及乙素在根中的含量远高于果实,根作为果实的替代入药部位具有可利用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Schisandra chinensisBaill.)。因果实具有甘、酸、辛、苦、咸五味而得名。果实既可入药也可用于酿酒、制汁生产饮料,具有滋肺、涩精、止汗、止泻、生津、益智、安神之功效。五味子天然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混交林及灌木丛中,为落叶木质藤本野生果树。五味子是一种抗寒性很强的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