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分析VIPR-1基因是否能作为鹌鹑早期生长性状的相关分子标记或者候选基因,以中国黄羽鹌鹑、中国白羽鹌鹑、朝鲜鹌鹑3个蛋用鹌鹑品种作为实验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和测序技术检测VIPR-1基因的外显子6-7的多态性,并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蛋用鹌鹑早期生长性状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在3个蛋用鹌鹑品种中的VIPR-1基因外显子6-7区域共检测出15个SNP位点,分别为A94G、G97T、C201T、A204G、A233G、C260G、A299T、C354T、A355G、C378T、C407G、A425C、A543G、G585T、A586G。对HpyCH4IV位点(A355G)进行酶切分析,可以检测到3种基因型即AA(285 bp/811 bp)、AG(285 bp/811 bp/1 096 bp)和GG(1 096 bp)。中国黄羽鹌鹑和中国白羽鹌鹑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27、0.636、0.136和0.087、0.609、0.304。朝鲜鹌鹑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5和0.765。1~4周龄时,VIPR-1基因的HpyCH4IV位点与中国黄羽鹌鹑的日增重、体重、胫长、胸宽、胸深、胸骨长、胫围有显著关联性(P<0.05)。HpyCH4IV位点与中国白羽鹌鹑的胫围有显著关联性(P<0.05)。HpyCH4IV位点与朝鲜鹌鹑的体重、胸宽、胸深有显著关联性(P<0.05)。5~7周龄时,VIPR-1基因的HpyCH4IV位点与中国黄羽鹌鹑的体重、胸骨长、胫长、体长、胸宽、胸深、胫围、日增重和相对生长率均有显著的关联性(P<0.05)。HpyCH4IV位点与中国白羽鹌鹑的日增重和相对生长均有显著的关联性(P<0.05)。HpyCH4IV位点与朝鲜鹌鹑的体重有显著的关联性(P<0.05)。综上研究表明,VIPR-1基因外显子6-7的HpyCH4IV位点(A355G)对蛋用鹌鹑的早期生长性状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1(ESR1)的多态性对鹌鹑早期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PCR-RFLP法,对3个鹌鹑群体(中国黄羽鹌鹑、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的ESR1基因外显子1进行多态性检测,并与鹌鹑早期生长性能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ESR1基因外显子1在3个鹌鹑群体中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分别为TT、CC、CT基因型,ESR1基因外显子1在中国黄羽鹌鹑、北京白羽鹌鹑、朝鲜鹌鹑中的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15、0.600、0.723,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88、0.014、0.015,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97、0.386、0.262。关联分析表明,ESR1基因外显子1与朝鲜鹌鹑的胫长、胸骨长、体长、胫围有相关性(P0.05),与中国黄羽鹌鹑的体质量、胫长、胸深、体长、胸骨长有相关性(P0.05),与北京白羽鹌鹑的体质量有相关性(P0.05)。以上结果提示,ESR1基因外显子1可作为候选基因应用于蛋用鹌鹑早期生长性能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3.
采用PCR-SSCP法与DNA直接测序技术相结合,对90只樱桃谷鸭DRD1基因编码区572~980 bp区域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多态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樱桃谷鸭DRD1基因编码区572~980 bp区域内检测到6种基因型AA、BB、CC、AB、AC和BC,3个等位基因A、B和C,基因型CC和等位基因C分别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222和0.6667,多态信息含量为0.4489,属中度多态位点,基因型分布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1),序列比对发现2个沉默突变A765T和A912G.最小二乘法分析显示,AB基因型的胫长显著高于BB和BC基因型,AB基因型的胫围显著高于BC基因型,其余各性状各基因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结果揭示,该多态座位可能是鸭的胫长和胫围的一个标记辅助选择位点.  相似文献   

4.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基因是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s)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效应器,对机体生长发育进程中有重要影响。为探讨IGF-1R基因多态性与蛋用鹌鹑体尺性状的相关性,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中国黄羽鹌鹑、北京白羽鹌鹑、朝鲜鹌鹑3种蛋用鹌鹑的IGF-1R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对IGF-1R基因的多态性与鹌鹑体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蛋用鹌鹑群体中检测到IGF-1R基因A57GA72T两个突变位点,A57G位点发生了A/G碱基突变,有AAAGGG三种基因型;A72T位点发生了A/T碱基突变,有AAATTT三种基因型。中国黄羽鹌鹑的A57G位点对胫长、胸骨长和胫围有显著影响(P<0.05),A72T位点对体质量和胸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GAA对体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AAA对胫长、胸骨长、胫围有明显影响(P<0.05)。北京白羽鹌鹑的A57G位点对体质量、胫长、体长、胫围有显著影响(P<0.05),A72T位点对胸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AAA对体质量和胸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AATGGAAGGAT对胫长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GGAA对胸深有显著影响(P<0.05)。朝鲜鹌鹑的A57G位点对体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A72T位点对胸骨长和胫围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GAA对体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GAT对胫长和胸宽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IGF-1R基因可以作为候选基因应用于蛋用鹌鹑体尺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5.
猪POU1F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分析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获得猪POU1F1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信息,揭示其在不同品种中的分布特点,阐明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克隆、DNA测序和PCR-RFLP技术进行POU1F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分析,利用一般线形模型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在POU1F1基因1.5 kb的启动子区域内发现5个多态位点;其中,5 bp短片段插入或缺失突变的A等位基因频率在引入品种猪中最高,在培育品种中中等,在中国地方品种最低。一般线形模型分析表明,该多态位点与猪的生长性状存在显著相关。多重比较分析发现,AA基因型个体的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显著高于AB和BB基因型个体(P<0.05),而AB和BB基因型个体的体高、胸围和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AB基因型个体的体长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结论】5 bp短片段插入或缺失突变的A等位基因是生长性状的优势等位基因,是生长性状可能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
利用PCR—PstⅠ—RFLP技术对德化黑鸡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的5′端调控区进行多态性分析,并探讨了多态性与产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调控区的扩增产物用PstⅠ酶切检测出3种基因型AA、AB、BB。利用最小二乘分析研究了该多态位点对产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多态位点对开产日龄没有显著影响,对240日龄产蛋数和3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AA基因型的240日龄产蛋数和300日龄产蛋数显著高于AB基因型和BB基因型,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AB基因型的240日龄产蛋数和300日龄产蛋数高于BB基因型,但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多态性,为松辽白鹅的选种与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照鹅PRLR基因5′调控区序列设计引物,运用PCR-SSCP技术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得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AA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占主要优势;在PRLR基因5′调控区80处发生了单碱基突变(A→G)。[结论]PRLR基因5′调控区存在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8.
以黔北麻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对RERG基因的第3、4外显示和部分第5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在第3外显子处发现了1个SNP(C264A),进一步将该SNP位点与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B型个体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深、胸宽、管围均大于AA型和BB型个体。AA型和BB型个体的体重、体高、胸围与AB型个体差异极显著,AA型个体与BB型个体的体长差异显著,AA型个体与AB型个体的体长差异极显著。研究显示,RERG基因对黔北麻羊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牛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第2、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单核苷酸的多态性(SNPs),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6个牛群体(鲁西牛、鲁杂牛(鲁西牛×西门塔尔牛)、南阳牛、夏南牛、郏县红牛、秦川牛)共779头3~4岁左右母牛为研究材料,通过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牛MyoG基因上存在的SNPs,并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yoG基因第2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不存在多态性,第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测序结果表明该突变位于3-′UTR 2 109位点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各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斜长均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鲁西牛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尻长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郏县红牛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高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3种基因型对其他体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MyoG基因对黄牛体尺性状有一定影响,可作为黄牛体尺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择对肉质性状有影响的优势基因型作为遗传标记,为草原红牛的继续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运用PCR-SSCP方法对草原红牛H-FABP基因5′-调控区进行研究,分析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草原红牛H-FABP基因5′-调控区136位点一个T碱基的插入突变,142位点发生了G-A转换。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剪切力在AA和AB、BB基因型间差异极显著(P〈0.01),AB与BB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肉质性状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H-FABP基因对草原红牛嫩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126只欧拉型藏羊GH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并与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H基因在5′端侧翼序列存在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χ2检验表明,该群体在这一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多态信息含量为0.152 2,属于低度多态(PIC0.25).与藏绵羊的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EF077162)相比,B等位基因在86bp、87bp处分别发生T→C和G→A的突变.关联分析表明:欧拉型藏羊BB基因型个体的体长、体高显著高于AA型和AB型(P0.05),不同基因型之间体重、胸深、胸宽、管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旨在明确鹌鹑ESRα基因外显子多态性与其产蛋性能的关联性,为鹌鹑产蛋性能候选基因的确立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依据。选取健康蛋用黑羽鹌鹑为研究对象,开产后进行生产性能的持续统计(60d)。PCR-SSCP法对鹌鹑雌激素受体α亚基(ESRα)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ESRα基因Exon 1、3、4、6和8中均存在多态性。Exon 1在开产日龄上,CD基因型与CC和DD基因型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Exon 8在开产蛋质量中,CD与DD和CC基因型差异显著。表明ESRα基因对蛋用黑羽鹌鹑产蛋性状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R-SSCP技术,对70羽济宁百日鸡进行了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基因的多态性检测,并对多态性位点进行了克隆测序,统计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早期产蛋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济宁百日鸡FSHβ基因的exon2未发现多态性位点;在exon3区域的2540处发现一个A→C的单核苷酸突变位点。与早期产蛋性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SHβ基因exon3区域的BB型鸡的开产日龄早于AB型和AA型鸡;AB型鸡的43周产蛋量多于AA型和BB型鸡,AA型鸡的畸形蛋数少于AB型和BB型鸡,但三者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MSTN基因作为影响鸡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DNA测序和PCR-SSCP技术分析MST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鸡的生产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共发现2个SNP位点(G2100A和G2283A),其中G2283A位点DD基因型16周龄的体质量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1),并显著高于CD基因型(P0.05),CC基因型300日龄产蛋数极显著的高于DD基因型(P0.05)。G2100A位点AA和AB基因型的开产日龄显著早于BB基因型(P0.05)。对基因型组合进行分析,发现AA×DD基因型组合16周龄体质量、20周龄体质量、300日龄体质量最高,可作为影响鸡生长性状的优秀基因型组合。  相似文献   

15.
杨红  张勇  何琦  李俊  张雄  彭松 《广东农业科学》2016,43(6):156-162
以贵州特有鸡种高脚鸡、矮脚鸡和百宜黑鸡为试验对象,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等方法检测了NKX2-5基因T563C、C675T位点在3个试验鸡群中不同基因型与胫长的关联性。T563C与胫长关联分析表明,高脚鸡群体中TT基因型个体胫长显著高于CC型,百宜黑鸡群体中TT基因型显著高于CT型,矮脚鸡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胫长差异不显著;C675T突变位点在3个鸡种中只有CC和CT两种基因型,且各鸡种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胫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与瑶山鸡体尺、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的关联性,从分子标记角度对瑶山鸡进行选育,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瑶山鸡,同时为家禽MyoG基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50日龄出栏的健康瑶山鸡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对瑶山鸡MyoG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利用DNAStar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MyoG基因SNP位点,通过RNAfold对瑶山鸡MyoG基因突变前后的mRNA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并以SPSS 18.0分析SNP位点与瑶山鸡体尺、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在瑶山鸡MyoG基因第3外显子上发现1个SNP位点(T17C位点),属于同义突变,存在3种基因型(CC型、CT型和TT型);T为优势等位基因,CT为优势基因型;有效等位基因数(Ne)接近2.00;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5,呈中度多态(0.25P>0.05)。MyoG基因T17C位点突变致使其mRN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其最小自由能由-452.60 kcal/mol降至-465.24 kcal/mol。不同基因型瑶山鸡生长、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种基因型瑶山鸡在体尺、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大部分呈现相同规律,其中胸宽与胸深在不同基因型瑶山鸡中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瑶山鸡MyoG基因T17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属于同义突变,并未引起氨基酸及其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明显变化,但其多态性对瑶山鸡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有一定影响,因此可作为瑶山鸡分子选育的候选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GH基因与绵羊的生长发育性能的关系,采用PCR-RFLP的方法分析了GH基因内含子Ⅱ的PvuⅡ位点在5个绵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并与绵羊体质量和体尺等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H基因内含子Ⅱ的PvuⅡ位点在5个绵羊中检测到两种基因型即AB基因型(264 bp/429 bp/693 bp)和BB基因型(264 bp/429 bp)。大尾寒羊、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湖羊、杜泊羊的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86、0.750、0.424、0.471、0.459,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14、0.250、0.576、0.529、0.541。湖羊的GH基因内含子Ⅱ的PvuⅡ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y平衡状态(P<0.05),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杜泊羊的GH基因内含子Ⅱ的的PvuⅡ位点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y平衡状态(P<0.01)。关联分析表明,AB基因型绵羊的体质量、体长、胸宽、臀端高、管围、尻高、颈长等指标显著大于BB基因型绵羊(P<0.05)。研究表明,GH基因内含子Ⅱ的PvuⅡ位点对绵羊的生长发育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PCR-RFLPs方法,分析了88头大白母猪ESR、PRLR二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仔猪生长性能、乳头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二个位点在大白母猪中存在多态性;该试验中,PRLR位点不同基因型对产仔性能影响是AB>BB;ESR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对产仔性能影响是BB>AB>AA;二个基因位对仔猪生长性能和乳头数不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RFLP(MspⅠ)方法分析了湖北白猪杂交后代共计228头猪的MyoG基因外显子2、3及内含子2和5′-端调控区域遗传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了杂交后代MyoG基因型对相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CR1MspⅠ-RFLP位点上,杂交后代的优势基因型为AA型,没有发现纯合BB型;在PCR2MspⅠ-RFLP位点上,杂交后代表现为单态,没有发现梅山猪特异性MspⅠ多态性酶切位点;不同基因型间个体初生重、20日龄重、日增重、瘦肉率、肌内脂肪含量等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五指山猪H-FABP基因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指山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和测序技术相结合,对五指山猪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进行多态检测,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体质量、体高、体长、胸围)的相关性.在五指山猪H-FABP基因Exon2中发现了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AA、AB、BB,对其中的纯合子AA、BB进行测序,发现Exon2的第30、120位点处发生了突变,都是由碱基C→T的转换造成的,并且导致脯氨酸突变为亮氨酸,苏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AA、AB、BB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2%、66.7%、18.1%,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8.6%和51.4%.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8月龄体质量、体长和10月龄胸围AB与AA、BB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其余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