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草还田条件下双季稻机耕生产技术的推广有赖于对该条件下病虫草发生和水稻产量形成影响知识的获得,以稻草不还田为对照,设置稻草全量还田和稻草烧灰还田处理,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稻草还田对机耕双季稻病虫草发生和产量的影响。在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条件下,未施药区3个处理早稻主要病虫草为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晚稻主要病虫草为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Nilaparvata lugens)、鸭舌草和稗草。在肥水管理相同的条件下,2012—2013年稻草还田对早、晚稻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发生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增加杂草发生密度。与稻草不还田比较,2012—2013年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早、晚稻平均增产8.2%和8.6%,稻草烧灰还田处理平均增产5.9%和3.5%。在病虫草发生初期,选用适当的农药可有效控制稻草还田处理水稻病虫草发生,2012—2013年早、晚稻平均增产7.0%和12.9%。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机械化还田是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实践表明,早稻秸秆适合机械化全量还田利用,晚稻秸秆由于草量大、韧性强、腐解难,可以部分还田。1.大中型拖拉机稻草还田作业①使用半喂入收割机机械收割水稻、切碎稻草。要求收割后稻草切碎长度5~10厘米、留茬高度≤10厘米,切碎质量直接影响秸秆还田质量,为此切碎刀片要齐全、锋利。②匀草。收割作业时,收割机无抛撒装置或抛撒质量不高,可以人工匀草。③犁耕、秸秆还田作业。选用大中型拖拉机(55千瓦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早稻稻草的高效还田方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早稻稻草还田方式对晚稻产量、钾素农学效应、植株吸钾量和钾素利用率的影响,为南方稻田晚稻生产中如何利用早稻稻草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稻草焚烧(SI)或稻草覆盖(SM)还田提高了钾素农学效应、产值、增产值和产投比,稻草覆盖(SM)还田还提高了吸钾总量和钾素利用率。通过计算农田钾素表观平衡,发现除稻草留高桩(HN)处理外的所有处理都出现了钾素亏缺,稻草全部焚烧(SI)、稻草留高桩部分焚烧(HI)和稻草覆盖(SM)处理钾素亏缺量小于稻草不还田(AK)处理。综合考虑产量、经济效益和钾素利用率等因素,南方双季稻区早稻稻草覆盖还田是最优的还田方式,对减少晚稻化学钾肥投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还田后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变化,对合理利用冬闲稻田,发展冬季覆盖作物,以及科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处理(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免耕直播油菜-双季稻、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冬闲-双季稻)残茬还田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后,早、晚稻分蘖期至成熟期,各处理植株根系、茎、叶干质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早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处理穗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晚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处理穗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早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31.45,37.30,15.25,28.60万/hm2,结实率分别增加4.83%、12.29%、11.35%和8.39%,千粒质量分别增加0.87,0.31,0.54,0.93 g,产量分别增加420.70,424.72,282.76,317.25 kg/hm2;晚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30.20,33.55,13.45,36.90万/hm2,结实率分别增加2.38%、5.03%、1.56%和6.05%,千粒质量分别增加0.63,0.72,0.38,0.78 g,产量分别增加248.28,427.60,179.32,455.18 kg/hm2。在双季稻田种植冬季覆盖作物,采用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秸秆直接还田作肥料,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事实证明,这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我省许多地区,农民群众素有稻草还田的习惯,特别是在双季稻区,将早稻稻草直接还田作晚稻基肥,是解决晚稻肥源不足,促进全年平衡增产的一条途径。今后,随着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稻草还田无疑有着广阔的前途。  相似文献   

6.
以南方双季稻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策略对早稻及晚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与当地习惯施氮量相比,氮肥减施(早稻约18%,晚稻约15%)并不显著影响早稻及晚稻的产量;与当地农民习惯施氮量相比,氮肥减施处理可提高晚稻的氮素积累。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氮肥适当后移有利于早稻及晚稻对氮素的吸收。早稻及晚稻减氮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均高于习惯施肥处理,氮肥后移有利于早稻及晚稻氮肥利用率的提高。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适当减氮并加大追肥比例既能稳定双季稻产量,又能促进稻株氮素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使用秸秆促腐菌剂可进一步提高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7.
刘如清 《湖南农业》2006,(10):14-14
1.晚稻留高桩、冬绿肥直播还田在晚稻收获前将红花草、满园花、蔬菜等种子均匀直播于晚稻田中,晚稻采用留高桩或机械收割使其稻草还田。其中留桩高度40厘米~45厘米,约80%稻草还田;机械收割的100%稻草还田。及时排干田面水并维持湿润状态,掌握晚稻收割前7天~10天直播种子,晚稻  相似文献   

8.
不同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南方双季稻田稻季无草翻耕冬季休闲(CK)、周年稻草焚烧还田翻耕(BST)、稻季稻草覆盖免耕冬季高桩(SNTH)、稻季稻草覆盖免耕冬季翻埋(SNTB)和稻季稻草翻耕还田冬季稻草翻埋(STB)5种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进行观测,分析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特征及其温室效应,旨在探索双季稻田CH4减排最佳的稻草还田方式及土壤耕作调控技术模式。结果表明:早、晚稻季CH4排放总量分别占全年CH4排放总量的43.9%和52.1%,冬闲季CH4排放比例很小,仅为4.0%;稻草还田显著增加了周年CH4排放总量(P<0.05),增加幅度为25.9%~92.8%(P<0.05),与STB处理相比,SNTH处理和SNTB处理均能显著降低CH4排放(P<0.05);不同稻草还田处理周年CH4温室效应大小顺序为:STB>BST>SNTB>SNTH>CK。可以看出,双季稻田稻季稻草覆盖免耕还田、冬季翻埋稻草还田或留桩还田能显著减缓因稻草直接还田CH4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在南方双季稻区是一项可行的CH4周年减排的稻草还田调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1 水稻秸秆翻埋还田技术模式a.技术路线秋季联合收获机收获水稻+稻草粉碎还田(或双轴水田旋耕机进行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秋季耕翻→春季灌水泡田→耙地或埋茬起浆→机械插秧。b.技术要点采用带有秸秆粉碎功能的水稻收获机收获水稻,秸秆粉碎后均匀覆盖地表,或用双轴水田旋耕机于秋季水稻收获后适时进行秸秆粉碎作业,粉碎后秸秆均匀覆盖地表。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10cm,残茬高度小于15cm;采用水田型翻地犁进行耕翻作业,达到扣垡严密、深浅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绿肥与稻草联合还田对机插双季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以中嘉早17和H优518为试验品种,于2013—2014年进行了不施肥(CK)、不施肥+绿肥还田+稻草还田(CK+GM+RS)、单施化肥(NPK)、化肥+绿肥还田+稻草还田(NPK+GM+RS)机插双季稻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论CK还是NPK模式下,GM+RS处理均能够促进水稻生长,显著提高机插双季稻的产量;与NPK相比,NPK+GM+RS处理显著增加了早、晚稻的有效穗(增幅1.75%和1.51%)、每穗粒数(增幅1.82%和1.46%)和产量(增幅5.39%和2.56%),显著增加了成穗率(增幅10.44%和2.07%)、总干物质量(增幅5.69%和7.01%)、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增幅5.10%和7.10%)以及抽穗至成熟期群体生长率(增幅5.21%和4.51%)。综上所述,绿肥与稻草联合还田能够促进机插水稻生长前期分蘖早发,改善生长中后期群体质量,最终显著提高机插双季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大量研究表明有机培肥对提高作物产量、土壤肥力以及农田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对有机肥在化肥减量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利用豆科绿肥生物固氮和稻草富含钾素的特点,以明确双季稻系统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联合还田在减少化学氮钾肥用量上的效果。于2013—2014年开展田间试验,设置无肥对照、单施化肥(NPK)、在NPK的基础上,冬种紫云英联合双季稻草还田(GM+RS)、冬种紫云英联合稻草还田下,NK肥在NPK的基础上减少20%,P不变(G+S-20%)、冬种紫云英联合稻草还田下,NK肥在NPK的基础上减少40%,P不变(G+S-40%)等5个处理,以明确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下NK肥减量施用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GM+RS处理的早晚稻产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但仅在2014年的早稻季存在显著差异。NPK与G+S-20%处理的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G+S-20%处理甚至显著提高了2014年的早稻产量。与NPK处理相比,除2014年的早稻外,G+S-40%处理有降低水稻产量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有机肥处理主要是通过有效穗数影响水稻产量。NPK和G+S-20%处理的N素吸收量无显著差异。与NPK相比,G+S-40%处理降低了2013年早晚稻的N素吸收,但差异不显著。但是,2014年G+S-40%处理早晚稻的N素吸收均显著低于NPK处理。与NPK处理相比,G+S-20%和G+S-40%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早稻地上部的PK吸收量,晚稻季差异不显著或者有降低趋势。因此,冬种紫云英和双季稻草还田具有显著的节肥效果,而且冬种紫云英和双季稻草还田下有进一步降低早稻化学P肥和K肥用量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连续4年田间定位试验,探究紫云英与稻草翻压还田替代部分化肥对双季稻产量以及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方法】开展双季稻田间定位试验,测定早、晚稻产量及连续试验4年后的土壤有机碳和土壤高活性、中活性、活性及非活性有机碳含量,计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试验设6个处理:(1)冬闲+氮、磷、钾化肥(CF);(2)翻压紫云英+氮、磷、钾化肥(MV);(3)冬闲+稻草低量还田+氮、磷、钾化肥(RSl);(4)冬闲+稻草高量还田+氮、磷、钾化肥(RSh);(5)翻压紫云英+稻草低量还田+氮、磷、钾化肥(MV+RSl);(6)翻压紫云英+稻草高量还田+氮、磷、钾化肥MV+RSh)。晚稻收获后,采集0—15 cm耕层土壤,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高活性(33 mmol·L-1)、中活性(167 mmol·L-1)、活性(333 mmol·L-1)有机碳含量。【结果】等氮磷钾养分投入量下,MV+RSh处理的双季稻产量与CF、RSl处理差异显著,其他处理间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双季稻总产量RSl处理最高,为13 347 kg·hm-2,MV+RSh处理最低...  相似文献   

13.
开展连续5年大田定位试验,研究减量施肥下不同紫云英与稻草利用处理对洞庭湖地区紫潮泥双季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F100)相比,不同紫云英、稻草利用处理均能促进水稻增产、稳产,其中紫云英与稻草协同利用的增产效果优于紫云英或稻草单独利用,协同利用处理中又以晚稻高茬稻草还田冬种紫云英(F80+HR+A)处理的效果更好。F80+HR+A处理的早、晚稻,5年平均产量较F100分别增产20.2%、11.9%,稻谷纯收益增加13.7%,边际成本报酬率为3.4元/元。早稻株高、每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和晚稻株高、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的增加是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晚稻留高茬还田冬种紫云英,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还可以获得较佳经济收益,减少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14.
1.晚稻留高桩冬绿肥直播还田。在晚稻收获前将红花草、满园花、腊菜等种子均匀直插于晚稻田中,晚稻采用留高桩或机械收割还田。其中留桩高度40~45cm,约80%稻草还田;机械收割的100%稻草还田。及时排干田面水并维持湿润状态,掌握晚稻收割前7~10天直播种籽。晚稻收割后即开沟沥水,冬干期适当灌水为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改变施肥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有效方法,也是节本增效的新技术。一、还田方式1.低留茬全量还田使用带有秸秆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并将碎秸秆均匀铺撒于田中,然后进行耕整地作业。2.高留茬全量还田联合收割机在进行收获作业时,切割留茬高度为15~25厘米,秸秆均匀铺散田中,再进行耕整地作业。或同法收获水稻,仅对局部进行秸秆还田和播种联合作业,隔行不处理的秸秆,让其自然风化还田。  相似文献   

16.
以常规稻合丰占为材料,开展田间裂区试验,主因素设稻草不还田和全部稻草还田2种处理,副因素设冬闲和冬种绿肥并全部还田2种处理,研究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及其互作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和稻田CH4排放的影响,以期为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栽培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稻草全量还田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平均增产4.8%,主要原因是稻草还田促进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增加了每穗粒数,但稻草还田极显著增加稻田CH4排放量,平均增幅为41.8%;冬种紫云英绿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平均增产3.6%,同时稻田CH4排放量也增加,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无论是对水稻产量还是稻田CH4排放,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处理之间的互作效应均不显著,表明二者的作用是相互独立的。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CH4排放的表现,冬种紫云英绿肥可作为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1.晚稻留高桩冬绿肥直播还田在晚稻收获前将红花草、满园花、腊菜等种子均匀直播于晚稻田中,晚稻采用留高桩或机械收割还田.其中留桩高度40厘米~45厘米,约80%稻草还田;机械收割的100%稻草还田.及时排干田面水并维持湿润状态,掌握晚稻收割前7天~10天直播种籽.晚稻收割后即开沟沥水,冬干期适当灌水为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8.
辉锋 《湖南农业》2005,(9):15-15
1.晚稻留高桩冬绿肥直播还田 在晚稻收获前将红花草、满园花、腊菜等种子均匀直播于晚稻田中,晚稻采用留高桩或机械收割还田。其中留桩高度40厘米~45厘米,约80%稻草还田;机械收割的100%稻草还田。及时排干田面水并维持湿润状态,掌握晚稻收割前7天~10天直播种籽。晚稻收割后即开沟沥水,冬干期适当灌水为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潜育化稻田土壤上进行了双季稻免耕抛秧稻草还田种植模式和当地习惯翻耕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示范,从水稻产量、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上比较分析了两种种植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种植模式相比,双季稻免耕抛秧稻草还田种植模式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稻谷产值,降低了化肥投入成本,减少了翻耕成本,提高了种植双季水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腐秆剂在稻草还田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翻耕稻草还田与免耕稻草覆盖还田两种耕作方式,研究了施用不同稻草腐秆剂对晚稻生长发育、水稻产量及改土培肥的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翻耕稻草还H还是免耕稻草覆盖还田,与对照比较,晚稻生育期都略有推迟,但晚稻穗部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水稻产量呈显著增产的趋势,与对照相比的增产效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比稻草还田平均增产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