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可为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紫花白为试验材料,分别设:对照(CK)、氮磷(NP,N 120.0 kg/hm2、P2O5105.0 kg/hm2)、氮钾(NK,N 120.0 kg/hm2、K2O 120.0kg/hm2)、磷钾(PK,P2O5105.0 kg/hm2、K2O 120.0 kg/hm2)、氮磷钾(NPK,N 120.0 kg/hm2、P2O5105.0 kg/hm2、K2O 120.0 kg/hm2)5种不同施肥处理,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5种施肥处理马铃薯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块茎产量(鲜)均表现为NPK〉PK〉NK〉NP〉CK,NPK处理较PK、NK、NP处理全株及块茎干物质积累速率都明显提高,达到0.05显著水平。5种处理单株茎叶总干物重为NPK〉NP〉NK〉PK〉CK,分配于地上茎叶的干物质率为NPK〉NP〉NK〉CK〉PK,分配于块茎的干物质率则为PK〉CK〉NK〉NP〉NPK。[结论]氮磷钾配施有利于促进马铃薯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地下部块茎形成与增长;在其他2种养分配合施用基础上,增施氮肥对地上茎叶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磷肥次之,钾肥最小。而对地下块茎的促进作用则以钾肥效应最大,磷肥次之,氮肥最小。  相似文献   

2.
大田旱作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对兰州百合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PK和NK处理比对照CK增产3.2%和7.0%,NP处理比对照CK减产2.6%,化肥种类对兰州百合产量的影响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NPK处理较对照CK增产36.1%(P<0.05)。兰州百合为喜钾作物,适量施用钾肥可以提高其产量、总糖和粗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肥对百色烟稻轮作区烤烟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百色烟稻轮作区烤烟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对氮磷钾吸收量NPK处理最多,不施肥最少,其他依次为NP,NK,PK处理;不施氮处理氮磷钾的吸收强度在66~80 d达到最高,施氮处理则在51~65 d达到最高;每生产100 kg干烟叶,烤烟对氮、磷、钾的平均需要量分别为4.07,0.65,8.46 kg;不同氮磷钾组合以氮磷钾配施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较为协调,烟叶评吸得分高,而不施肥烟叶质量差;百色烟稻轮作区氮肥利用率高,磷、钾肥偏低。因此,百色烟稻轮作区应做到氮肥早施,合理施用磷、钾肥,以提高其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施肥与猕猴桃产量、品质的关系,优化施肥配方,为确定施肥量提供依据。【方法】以"华优"猕猴桃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条件(氮磷钾有机肥配施(NPK+M)、氮磷钾配施(NPK)、减氮(PK+0.5N)、减磷(NK+0.5P)、减钾(NP+0.5K)、减量氮磷钾配施(0.5NPK)、增量氮磷钾配施(1.5NPK))对猕猴桃产量和品质及树体营养的影响。【结果】氮磷钾有机肥配施处理猕猴桃产量较各减量施肥处理提高了11.7%~31.8%。过量施肥并不能有效提高果实产量,且对纯收益存在负面影响。氮磷钾有机肥配施处理可提升树体营养状况,改善果实口感和品质,其Vc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较各减量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6.9%~18.7%,33.5%~44.8%。【结论】氮磷钾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是猕猴桃果园养分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伊犁河谷玉米产量效应的影响,揭示氮磷钾素对玉米叶绿素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机制,于2020年在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以玉米'京玉16'为供试品种,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施氮肥(PK)、不施磷肥(NK)、不施钾肥(NP)、氮磷钾肥(NPK)4个试验处理,分析了4种施肥处理对玉米株高、叶绿素含量、干物...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养分高效且稳定性好的小麦基因型材料,对连续多年(1991-2001)的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施(NP)、氮钾配施(NK)、磷钾配施(PK)、氮磷钾配施(NPK)6种施肥处理下的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产量构成在年际间的变化幅度及变异系数(CV)均受施肥方式影响,缺素施肥处理(N、NP、NK、PK)中豫麦13亲缘系、临汾7203、郑州941以及豫麦47群体穗数、穗粒数在年际间变化较大;NPK处理中临汾7203、郑州941群体穗数及豫麦47穗粒数在年际间变化依然较大;各基因型小麦的千粒重在6种施肥处理中年际间变化均较大。6种施肥处理中临汾7203、郑州941以及豫麦47群体穗数CV较小,而豫麦13亲缘系、郑麦9023则在NPK处理中CV较小;缺素施肥处理中各基因型小麦穗粒数CV均较大;千粒重CV仅有临汾7203的NP处理、豫麦47的NK处理和郑麦9023的CK、NP、NPK处理略高,其他基因型小麦较小。除亲缘系豫麦13和郑州8998外,其他基因型小麦年际间产量变化趋势在6种施肥处理中相近,且均在施氮肥处理中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结构在黄泥田土壤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施肥结构。在云南省通海县龚杨村实施11a的定位施肥田间小区试验,研究①不施肥(CK)、②氮磷钾化肥配施(NPK)、③农家肥氮化肥配施(OM+N)、④农家肥氮磷化肥配施(OM+NP)、⑤农家肥氮钾化肥配施(OM+NK)、⑥农家肥氮磷钾化肥配施(OM+NPK)等6种施肥结构对水稻、蚕豆高产、稳产、肥料贡献率和持续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稻平均产量OM+NP〉OM+NPK〉NPK〉OM+NK〉OM+N〉CK,蚕豆平均产量NPK〉OM+NPK〉OM+NP〉OM+NK〉OM+N〉CK;不同施肥结构肥料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OM+NP〉OM+NPK〉NPK〉OM+NK〉OM+N依次为32.1%30.2%27.8%27.6%27%,不同施肥结构肥料对蚕豆产量的贡献率NPK〉OM+NPK〉OM+NP〉OM+NK〉OM+N依次为18.4%16.3%14.3%13.6%13.3%。在水稻上以农家肥与氮磷化肥配施和农家肥与氮磷钾肥配施2种施肥结构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较大,但两者之间差异不大;次之的依次是氮磷钾肥配施,农家肥与氮钾肥配施和农家肥氮肥配施3种施肥结构肥料,但这3种施肥结构间肥料贡献率差异不大。在蚕豆上肥料贡献率较好的3种施肥结构依次为氮磷钾化肥配施,农家肥与氮磷钾肥配施和农家肥与氮磷化肥配施。  相似文献   

8.
宁乡市晚稻配方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宁乡市晚稻产量、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常规施肥还是配方施肥,对晚稻产量影响最明显的是氮肥,其次是钾肥,磷肥的影响最小。配方施肥籽粒产量最高为7 008 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424.5 kg/hm~2,增幅6.4%。晚稻100 kg经济产量氮养分吸收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配方施肥100 kg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99、0.62和1.15 kg。配方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57.70%、32.63%和49.70%,分别比常规施肥高25.16、2.03和3.8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长期施肥下紫色土小麦肥料利用率及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7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紫色土小麦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以及长期不同施肥对肥料养分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小麦的氮、磷、钾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0.35%,12.94%和21.10%,是最佳施肥配合;非N配合的PK处理小麦对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均较低,即在不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和钾肥是无效的.同时在不施用磷肥的情况下,NK配施处理其钾肥的当季利用率也很低.氮肥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氮肥的累积效应不明显,而NP和NK处理的氮肥利用率累积效应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磷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的磷肥的累积利用率有增加的趋势,说明磷肥具有一定的后效,但时间越长磷肥的后效越不明显,PK处理磷肥的累积效应明显,但累积利用率较低,而NP处理的磷肥累积利用率变化较为稳定;钾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和NK处理钾肥的累积利用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后3年的增加趋势趋向于稳定.在肥料的增产效应上,1 kg氮、磷、钾肥(N,P2O5,K2O)的平均增产量分别是11.13,8.77和6.75 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农田小麦NPK肥料的利用率.[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个处理:NPK、NP、PK、NK和缓释肥料,比较NPK平衡施肥和施用缓释肥2种施肥方式的差异.[结果]土壤中残存速效养分、小麦产量及生物产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NPK平衡施用有助于小麦增产,较NP、PK、NK处理分别提高了9.6%、11.3%、33.8%.同时NPK处理中N、P、K肥料利用率较缓释肥处理均有所增加.[结论]选择适宜的施肥模式是该地区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典型黑土春玉米化学肥料养分利用效率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化学肥料投入和提高肥料养分利用效率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农业举措。鉴于化学肥料不合理施用引起的黑土肥力下降和酸化,开展黑土化学肥料减少投入和肥料养分利用效率变化研究,有利于实现黑土化学肥料的科学施用。【方法】于2013—2016年在典型黑土区开展连续4年肥料投入试验,设置了不施肥(CK)、缺氮(PK)、缺磷(NK)、缺钾(NP)、氮磷钾配施处理(NPK)。测定了作物产量、养分吸收、土壤无机氮、速效磷、速效钾。【结果】黑龙江春玉米年产量10 t·hm -2左右,除2013年外,2014—2016年各年份NPK处理春玉米产量、地上部氮磷钾养分吸收显著(P<0.05)高于CK或PK处理产量。除2016年磷素农学效率外,NPK处理肥料氮磷钾养分回收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逐年升高。2013—2016年期间,肥料平均氮磷钾回收率分别为45.8%、6.1%和3.5%,农学效率分别为23.2、7.2和5.0 kg·kg -1,偏生产力分别为58.3、133.2和97.7 kg·kg -1。土壤矿质氮测试显示春玉米收获后到次年播种前冻融交替促进土壤有机氮素矿化。4年养分平衡计算的平均值显示NPK处理氮磷施用量基本与春玉米养分吸收量一致,土壤氮磷总体处于平衡状态,作物地上部钾素奢侈吸收导致土壤钾素处于亏缺状态。 【结论】典型黑土区连续4年试验显示,在产量保持稳定的条件下,磷、钾肥能大幅减少,提高磷钾肥利用效率,而不施化学氮肥仅能维持第一年产量,随后的年份里氮肥利用效率提高和产量降低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水稻主产区开展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摸清元江县常规施肥下水稻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现状及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构建水稻施肥模型,为大面积水稻增产和农民增收服务。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每形成100 kg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0.97 kg、0.23 kg和0.75 kg,测土配方施肥每形成100 kg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0.9 kg、0.19 kg和0.75 kg。常规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12.94%、8.98%和24.74%,测土配方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15.16%、6.31%和23.61%,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提高2.22%、磷钾肥利用率分别降低了2.67%和1.13%。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素花党参干物质量、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党参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增产率达42.8%;缺氮和缺钾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缺磷处理,对党参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钾氮磷。在整个生育期,党参茎叶、根部干物质累积量先升高后降低,施肥处理以NPK干物质累积量最高,NK次之,NP最低。随着生育期推进,党参根部氮、钾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规律,磷含量表现为降低-升高-升高,整个生育期内党参根部氮、磷、钾含量为氮钾磷。因此,素花党参苗期需肥不多,可适当少施,盛花期吸收量剧增,应适当补施氮、磷、钾肥以满足根部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以旱作免耕条件下燕麦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单施钾肥(K)、氮磷肥配施(NP)和氮磷钾肥配施(NPK)6个处理,研究其对旱作免耕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及燕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旱作免耕燕麦田的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在燕麦生育期内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高低顺序均表现为氮磷钾肥配施>氮磷肥配施>单施氮肥>单施磷肥>单施钾肥>不施肥,土壤微生物量磷高低顺序表现为氮磷钾肥配施>氮磷肥配施>单施磷肥>单施氮肥>单施钾肥>不施肥,其中氮磷钾肥配施和氮磷肥配施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与不施肥处理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施肥处理产量表现为氮磷钾肥配施>氮磷肥配施>单施氮肥>单施磷肥>单施钾肥>不施肥,除单施磷肥和单施钾肥处理外,其他处理均与不施肥处理显著差异,其中氮磷钾肥配施处理产量最高,为2 238.25 kg/hm2,较对照增产24.3%.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处理对优质杂交油菜产量及相关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明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优质杂交油菜赣油杂3号产量及相关经济性状的影响,为优质杂交油菜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NPKB施肥处理,赣油杂3号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87.7%;NPK处理比对照增产165.7%;NKB处理比对照增产151.4%;NPB处理比对照增产125.7%;PKB处理比对照增产25.7%。氮磷钾硼施用量充足,杂交油菜产量相应提高,氮素对产量影响最大,钾素、磷素次之,缺硼对杂交油菜产量影响也较大;说明氮磷钾硼肥缺一不可。各施肥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油菜生物学产量,特别是NKB施肥处理能大幅度提高油菜干物质重。  相似文献   

16.
直播油菜施肥适宜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娟 《农家顾问》2008,(9):26-26
采用田间试验探讨直播油菜氮磷钾肥(NPK)效应及肥料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显著提高了油菜产量,三因素增产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油菜各器官养分含量和积累量随相应养分的施用明显提高;试验条件下.纯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用量每公顷分别为180千克、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为探明新疆地区冬小麦肥料利用率现状,优化养分管理方法提供参考数据和技术支撑。喀什地区泽普县小麦育种基地田间小区试验,设置空白、PK、NK、NP、NPK、NPK+商品有机肥、NPK+腐植酸、NPK+氨基酸等试验,共8个处理,测定冬小麦生长发育性状、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等。结果表明:(1)NPK处理产量7 740 kg/hm2,NPK配施有机肥处理比NPK处理分别增产11.4%、47.8%和2.6%;(2)NPK处理每形成100 kg小麦籽粒需氮(N)2.66 kg、磷(P205)0.43 kg、钾(K20)2.54 kg,施用有机肥处理冬小麦籽粒养分吸收量均高于单施化肥;(3)NPK+氨基酸处理氮、磷、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20.53、31.59和68.44 kg/kg,均高于其它处理;(4)冬小麦NPK处理氮、磷、钾肥的养分利用率分别为35.62%、11.85%和31.32%,配施有机肥的氮磷钾肥利用率比单施化肥利用率氮肥分别提高了2.76%、9.41%、8.44%;磷肥分别提高了2.56%、0.7%、3.71%...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处理对富士苹果产量、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渭北旱塬不同施肥处理对富士苹果产量、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通过连续3年(2010—2013年)的田间试验,比较5种不同施肥处理(MNPK、NPK、PK、NK、NP)对苹果产量、品质、贮藏性能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同时分析不同处理苹果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3年平均产量顺序为MNPKNPKNP≥NKPK,MNPK处理苹果产量为41.14t/hm2,年均产值为23.87万元/hm2,较NPK处理增产7.77%,纯收益增加1.93万元/hm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迟,所有处理果实硬度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贮藏末期果实软化率分别为18.33%(MNPK)、19.86%(NPK)、26.86%(PK)、28.15%(NK)、23.44%(NP);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逐渐增大,贮藏一定时间后基本保持稳定。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含量随贮藏时间延迟呈逐渐降低趋势。同时期内MNPK和NPK处理果实耐贮品质优于其他处理。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随贮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NP和NK处理腐烂率较高,分别达13.11%和12.29%。土壤有机质变化则主要表现在MNPK和NPK处理的表层土壤,3年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3.6%和9.2%。  相似文献   

19.
依托潮土区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化肥施用模式下甘薯生物量、养分吸收与分配的规律。结果表明:NP和NPK处理均能显著增加甘薯的蔓长、分枝数、地上部和块根生物量,以NPK处理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甘薯地上部和块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均表现为NPKNPNCK;NP处理出现土壤钾素的亏缺,而N处理土壤氮盈余量最高(86.64 kg/hm~2)。因此在甘薯生产中应当重视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20.
进行夏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较之缺素处理,氮磷钾处理的产量明显升高,缺氮处理的产量居末位,养分元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氮、磷、钾;而氮磷钾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佳,且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6.27%。就氮、磷、钾肥利用率而言,其在配方施肥、常规施肥中的数值分别为27.8%、30.0%、30.2%,25.4%、10.3%、1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