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1 毫秒
1.
黑颈鹤(Grus nigriouis)是我国特有珍惜禽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且在世界红皮书中被列为濒危物种.近十几年来,西宁动物园作为国内第1家人工条件下饲养繁殖黑颈鹤的基地,已形成黑颈鹤繁殖种群,先后繁殖成活27只黑颈鹤,并支援给上海、深圳、济南、廊坊、天津、厦门等地动物园,与东部发达地区互结友好城市.而且在已取得该项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在黑颈鹤的饲养繁殖、行为、生理、生化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现将西宁动物园黑颈鹤的饲养与繁殖技术介绍如下,共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A然保护区黑颈鹤繁殖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7年4月-2009年10月,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鹤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黑颈鹤每年4月迁徙至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繁殖,常活动于沼泽、湖泊、湿地一带,每年迁徙至保护区的黑颈鹤约30~40只,至10月中旬离去.通常一雄一雌制,迁徙时集中后成群离去.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留期约为180d左右.  相似文献   

3.
2007年4月-2009年10月,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鹤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黑颈鹤每年4月迁徙至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繁殖,常活动于沼泽、湖泊、湿地一带,每年迁徙至保护区的黑颈鹤约30-40只.至10月中旬离去。通常一雄一雌制,迁徙时集中后成群离去。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留期约为180d左右。  相似文献   

4.
张敬 《野生动物》2000,21(1):40-42
世界现存15种鹤类,其中7种是濒临灭绝种,黑颈鹤就是其中之一.黑颈鹤生活在高原,繁殖地在我国青藏、四川和甘肃,繁殖区海拔3000~5000m.甚至更高.北京地区属平原地带,自然条件与黑颈鹤的原产地差异很大,因此,饲养繁殖黑颈鹤有一定难度.1996年5月~8月,北京动物园开展了对黑颈鹤的育雏研究,现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北京动物园有黑颈鹤3对(2号对、  相似文献   

5.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世界稀有珍贵野禽。在我国主要栖息繁殖在青藏高原的淡水湖泊及沼泽地区。解放以来,在我国动物园供观赏的珍禽异兽越来越多。野生珍贵禽兽的饲养,繁殖生态和疾病治疗是增加禽兽数量、减少死亡的三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在国内对黑颈鹤的野外考查、繁殖生态和种间杂交等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但有关黑颈鹤血液学方面的材料还未见报导。血液学检查是临床诊疗不可缺少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测定其血液学指标能给兽医临床提供必要的理论根据。为此,我们对西宁人民公园动物园的四只黑颈鹤作了体温和血液常规指标测定。鉴于样  相似文献   

6.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在新疆主要分布在与青海、西藏相邻的阿尔金山、东昆仑山地区。2011年9–11月,我们对该地区黑颈鹤的种群分布、数量变化、行为活动及生存状况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利用样点调查法和直接计数法,对黑颈鹤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记录。在若羌县(祁曼塔格乡、铁木里克乡)和且末县(吐拉牧场、车尔臣河流域)等地区的湿地中,都观察到有黑颈鹤分布。在依协克帕提湿地(37°15′–37°23′N,90°11′–90°20′E,海拔3903m)最多一次记录到126只黑颈鹤集群,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黑颈鹤180–200只左右。结合早期的科学考察记录,推测整个新疆的黑颈鹤数量在260只以上。10月中旬,黑颈鹤开始大规模集群,10月29日达到最大值并开始迁徙,11月6日黑颈鹤全部迁徙离开。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黑颈鹤的时间分配和昼间活动节律进行了系统观察。我们将黑颈鹤的日间行为分为8种类型,各行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取食(58.9%)、理羽(13.2%)、警戒(9.5%)、行走(8.2%)、飞行(3.5%)、休息(3.4%)、鸣叫(2.7%)和其他(0.6%)。  相似文献   

7.
黑颈鹤是我国特产的珍贵禽鸟,在全世界现有的十五种鹤中它是最后被发现的一种(科学记载始见于1876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高原鹤。它繁殖在青藏高原,秋迁云贵高原等地越冬。贵州省西北部威宁县境内的草海,是一个高原淡水湖泊,这里水草繁茂,是黑颈鹤越冬的良好场所。去冬今春迁来越冬的黑颈鹤己多达300余只。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越冬的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进行了三个冬季的数量调查,结果确认日喀则地区是黑颈鹤最为重要的越冬地。在一些年份,这里越冬的黑颈鹤可占其世界种群的39%。计数的最高数量为2007年1月份的4240只,最低为2009年2月的2636只。幼鹤新增率(100只鹤类中幼鹤的数量)最低为2010年1月的8.2,最高为2007年1月份的11.3。在3个冬季,黑颈鹤分布最为集中的是拉孜至彭措林之间60km长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为了评估距日喀则市西约50km的谢通门铜矿对黑颈鹤带来的潜在影响,我们在铜矿投产前对日喀则市和下布曲河谷之间的研究区重点进行了监测,在这个研究区记录到820±83只鹤(SE;n=8)。随着谢通门铜矿渐趋开工,雅鲁藏布江北岸的交通和和经济将会快速发展,由此极有可能导致北岸黑颈鹤分布区的移位,使得黑颈鹤离开北岸到附近其它适宜栖息的地方。基于我们调查的结果,建议把矿区附近的黑颈鹤数量集中的3个地区(包括聂日雄乡的聂日雄和甲庆则村以及下布曲河谷)纳入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保护区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黑颈鹤神奇的魅力在于它喜欢在世界上海拔最高而又最远离人烟的地方不丹王国和中国的青藏高原(亦称西藏高原)繁殖和越冬。因此,人们对世界15种鹤中的黑颈鹤了解最少不足为怪。70年代中期,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才使不丹、中国、印度的科学工作者和自然保护工作者对这种罕见的鹤类的分布和习性进行调查。黑颈鹤的巢沿海拔2956m至4907m之间的湖泊、河流和浅水湿地分布。秋季向南和东南迁徙到海拔1828m至390lm的区域。在中国的藏南、云南、贵州和不丹越冬。50年代位于不丹东部的印度Apa Tani山谷有三、四十只越冬的黑颈鹤,而现在一只也见不到了。89年2月,国  相似文献   

10.
云南昭通地区越冬的黑颈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德辉 《野生动物》1998,19(6):21-21
云南昭通地区是黑颈鹤越冬的王要栖息地之一。1995/96年冬季共发现有1000只左右个体在10个地点越冬栖息.越冬集群有家族、同种和异种三种类型。成功比为8:1。目前辽些分布点的沼泽湿地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云南省政府正筹划在该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1.
黑颈鹤是鹤类中唯一的高原种(郑作新,1980年),属于国家第一类保护动物。对于它的生态学研究,过去只有少数零星的报导。笔者曾在青藏高原对其繁殖生态进行过观察(吕宗宝等,1980年)。因它是迁徙鸟,为了进一步对它研究,于1980年和1981年的11月至12月在云南、贵州等地区进行越冬调查,现报导如下: 一、栖息环境云南和贵州地处高原,位于我国四川盆  相似文献   

12.
黑颈鹤(Grus nigricllis )是我国一类保护珍禽,属世界稀有珍贵野禽。灰鹤(Grus grus)是我国二类保护珍禽。它们均是季节性迁徒鸟类,在威宁草海越冬期约为5—9个月。黑颈鹤和灰鹤在我国动物园是观赏珍禽,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各地对野鹤的人工饲养、繁殖的研究逐渐增多起来。鹤类生理指标的测定,对于鹤类的人工驯化饲养,提高繁殖能力,了解其健康状况、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项研究工作在我国极少报导,为此,笔者先后对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饲养的黑颈鹤2只和灰鹤12只,进行了体温、呼吸、心跳、血液常规等项指标的测定,为鹤类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供科研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丹顶鹤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属于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丹顶鹤属于晚成鸟,且原产地光照、气候与广州地区差别很大,在南方地区圈养丹顶鹤成功繁殖的先例极少。近年来,我园随着孵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对丹顶鹤繁殖育幼进行了尝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4年我园丹顶鹤成功繁殖8羽,其中人工孵化、育雏6羽,亲鸟自然孵化、育雏2羽,继2013年成功繁殖9羽的基础上再获佳绩,且在人工授精、人  相似文献   

14.
刘威 《猪业科学》2002,19(8):57-58
2000年3月,应荷兰菲斯顿鹤类养殖场的邀请,与天津动物园的专业人员一起到荷兰对其人工饲养的原产于我国的丹顶鹤、黑颈鹤及原产于非洲的红面鹤、蓝鹤等二十几种鹤的饲养、繁殖情况进行考察,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特别是在丹顶鹤的繁殖、孵化方面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共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林子 《野生动物》2006,27(5):25-26
青海省玉树州的隆宝湖地区,山青水美,景色秀丽.是世界珍禽黑颈鹤的故乡、因为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生存在高原上的鹤类.且因数量极少成为“濒危”物种而引起人们格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隆宝滩黑颈鹤育幼期种群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颈鹤是世界15种鹤中最引人关注的一种,因为它是鹤类中唯一的高原种类,繁殖区基本上局限于青藏高原,越冬区不低于海拔2,000公尺;另一个原因则是迄今为止它是人们最少了解的。这几年来,开始对黑颈鹤的分布、数量、繁殖初期的配对、产卵、育雏和越冬等方面作了一些调查、研究,但育幼期的情况和繁殖地种群行为等尚属空白,繁殖地栖息条件也不清楚。有鉴于此,现将我们在1984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0月-2010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大海子越冬的黑颈鹤(Grus nigricollus)种群进行了越冬时间分配和日间活动节律的研究。取食是黑颈鹤越冬期间最主要的行为,占(52.84±5.59)%,其次为警戒(19.85±3.64)%、搜寻(10.84±2.24)%和休整(9.24±6.41)%,其余行为依次为:行走(2.79±(0.66)%、飞行(2.56±1.63)%、争斗(1.45±0.48)%、其他(0.43±0.28)%。越冬期间黑颈鹤日间(9:00-18:00)行为呈现出上午和下午取食双峰、中午休息高峰的规律性变化。结合地理环境,提出马树黑颈鹤两个取食高峰与草海和大山包黑颈鹤种群间的差异性及其原因,并分析了马树越冬的黑颈鹤种群与在贵州草海越冬的黑颈鹤种群间在取食行为比例、警戒行为比例所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Przealski)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鹤类之一。仅分布于我国的西藏、青海、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的局部地区,而青藏高原是黑颈鹤的主要繁殖地。在青海省农林局的主持下,我们于1978年至1979年,先后对青海省十多个县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主要采用路线统计和样方统计方,法并通过访问了解,调查其分布与数量。由于黑颈鹤是国家第一类保护动物,所以仅采集了三号标本(公、母、幼)。现将分布与数量的资料加以整理报导如下: 一、黑颈鹤的分布黑颈鹤在青海的分布较广,但数量不多。主要分布在高山草甸沼泽和芦苇沼泽地  相似文献   

19.
在草海越冬的黑颈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颈鹤 (Grus nigricollis)是我国稀有的珍禽,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为了加强保护,1984年1月我们对在贵州省威宁县草海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资料整理报道如下。一、黑颈鹤越冬习性概述为搞好数量调查工作,首先我们对黑颈鹤的越冬习性进行观察,初步掌握了黑颈鹤在草海的分布和活动规律。 1.迁来时间:在草海越冬的鹤类有黑颈鹤和灰鹤(Grus grus lilfordi)两种。当地农民对其迁徙时间有旬谚语:“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农历)实际上,由于每年的气候条件的差异,鹤类的来去时闻也不尽相同。一般是10月下旬迁至草海,翌  相似文献   

20.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世界上已知的15种鹤类中唯一生活在高原的一种,是我国特产珍稀鹤类之一,它繁殖于青海、西藏、新疆、四川、甘肃等局部地区,秋季南迁到云南省的永胜、丽江、中甸等县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