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佳廷  刘春泉  冯敏  余刚  刘志凌 《核农学报》2007,21(2):164-167,155
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螺旋藻粉的杀菌效果及对其主要营养活性成分、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6.0 kGy辐照处理后,螺旋藻粉样品中微生物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当剂量为4.0~8.0 kGy时,对螺旋藻中矿物质(除Se)和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螺旋藻中多糖含量随剂量增加有所增加,经6.0和8.0 kGy辐照后多糖分别增加了9%和27.2%;SOD、POD活性在辐照后有所降低,藻胆蛋白、藻蓝蛋白和维生素含量则明显下降;剂量达6 kGy以上时,藻胆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4.0、6.0、8.0 kGy剂量辐照后VC分别减少了40.6%、62.8%和14.1%,VA分别减少了36.3%、17.6%和17.0%,VE分别减少了25.8%、61.7%和52.6%。综合试验结果,提出螺旋藻粉辐照杀菌的适宜剂量范围为4.0~6.0 kGy。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螺旋藻的藻蓝蛋白含量,针对其真空干燥工艺中3个主要干燥因素(物料厚度、干燥温度和干燥真空度),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数据采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3种干燥因素与藻蓝蛋白含量之间的函数模型。通过脊岭分析,确定钝顶螺旋藻的最佳真空干燥工艺条件为:物料厚度3 mm,干燥温度45 ℃,干燥真空度0.08 MPa,在此优化干燥条件下螺旋藻粉中的藻蓝蛋白含量达12.5000×10-3 mg/mL。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葡萄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以巨峰葡萄为原料,分离葡萄皮和籽中的游离酚与结合酚,采用HPLC法分析其组成及含量,并通过DPPH和FRAP法比较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葡萄皮游离酚以儿茶素为主,籽游离酚以儿茶素和表儿茶素为主;葡萄皮和籽中结合酚均以绿原酸和表儿茶素为主;4种多酚均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其活性大小为籽游离酚皮游离酚皮结合酚籽结合酚。本研究结果为葡萄加工副产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螺旋藻富集同化无机硒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亚硒酸钠做为螺旋藻富硒的来源,研究了亚硒酸钠梯度浓度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生长及其富硒量的影响,并采用75Se标记的Na2SeO3示踪方法,对富硒螺旋藻含硒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硒浓度超过360g/mL时,螺旋藻的生长即受抑制,硒浓度为46g/mL时,表现出促进螺旋藻生长的趋势,而硒浓度为184g/mL时,螺旋藻可达到最高富硒量,平均为659.9ng/mg。富硒螺旋藻中结合在大分子上的有机硒达到70%以上,其中主要是含硒蛋白质,含量可达50%以上,主要以硒代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形式存在,分别占含硒蛋白的40%和20%。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提高成熟温度对牦牛乳硬质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质降解与苦味程度的影响,本文研究了5、10、15℃成熟牦牛乳硬质干酪在1~6个月成熟过程中p H值4.6可溶性氮含量、12%TCA可溶性氮含量、5%PTA可溶性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和苦味程度的变化,并利用RP-HPLC对p H值4.6可溶性氮提取物肽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温度和时间显著影响干酪成熟过程中以p H值4.6可溶性氮含量、12%TCA可溶性氮含量、5%PTA可溶性氮含量、游离氨基酸等所体现的蛋白质降解程度。提高成熟温度导致p H值4.6可溶性氮含量、12%TCA可溶性氮含量、5%PTA可溶性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等增加,特别是15℃在成熟早期能较快增加干酪12%TCA可溶性氮含量、5%PTA可溶性氮含量。RP-HPLC分析显示从5℃提高到15℃时,干酪p H值4.6可溶性氮提取物亲水性肽含量增加,疏水性肽含量降低。除5、10、15℃成熟2个月干酪具有非常轻微的苦味之外,15℃成熟干酪比5、10℃成熟干酪具有较强苦感,成熟4个月后,10、15℃成熟干酪具有中等较强苦味,且差异不显著(P≥0.05)。该研究为加快牦牛乳硬质干酪成熟提供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现有的用于农业作物生长监测数据的特征优化方法—局部保持投影(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LPP)只保留局部信息,同时存在未考虑样本类别信息导致特征提取时误分类,准确率与数据优化效率并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进型LPP方法,并将其用于作物生长特征的优化。首先将样本利用二维主成分分析(two-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2DPCA)进行初步降维,保留原样本数据中的整体空间信息;然后提出优化的2类子图—聚集子图和分离子图,用来描述不同类别数据之间的关联信息;然后提出优化的2类子图对不同类别数据间的远近关系进行描述;最后采用改进型LPP算法,将数据进一步投影到低维空间,提取样本的局部信息,完成样本特征优化。试验分析表明,改进型LPP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最高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准确率能够达到96%以上,使精度达到最高的最优维数比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二维主成分分析2种算法降低了25%以上,同时算法运行效率比PCA与2DPCA算法提升32.4%与8.3%,整体性能比基本LPP算法更为优越,能够适应农作物多维数据的优化处理。研究结果为现代精准农业信息监测过程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砾石是各种水文和侵蚀等过程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土壤退化和生态系统恶化的一个标志,反过来土壤中的砾石和地表砾石也影响到各种各样的侵蚀过程。研究基于北京山区3块农用地地表砾石覆盖度和分层(0-2,2-5,5-10,10-15,15-20 cm)砾石重量百分含量数据,对地表砾石覆盖度和砾石重量百分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表砾石覆盖度和砾石重量百分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相关系数和采样深度存在负相关,表层砾石百分含量和地表砾石覆盖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底层好;梯田和自然坡两种不同状态下,砾石覆盖度同表层砾石重量百分含量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砾石覆盖度与大粒径(6~20,20~60 mm)砾石百分含量的相关系数较小粒径(2~6 mm)好,砾石覆盖度与粒径〉2 mm的砾石重量百分含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棉花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抗旱型棉花品种新陆早7号和新陆早24号幼苗为试材,研究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棉花幼苗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总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新陆早7号和新陆早24号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 51.67%和74.22%;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分别降低50.65%和72.95%;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分别降低 43.11%和68.36%;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在处理4d达到最大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56.96%和34.12%;总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1.39%和8.43%;内肽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15.76%和165.06%;铵离子含量分别增加了92.29%和111.56%。干旱胁迫使新陆早7号在胁迫前期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慢,后期增加快;新陆早24号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新陆早7号则相反。复水后,新陆早7号 NR、GS、GOGAT和GDH等活性恢复较快,内肽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铵离子、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氮含量下降也较快。试验表明,抗旱棉花品种具有较强的铵离子同化能力,增加渗透调节物质游离氨基酸含量,特别是脯氨酸含量增强其耐旱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植物灌丛沙丘表面沉积物粒度变化及其固沙能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沙区不同类型植物灌丛沙丘地表沉积物环境敏感粒度组分体积百分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精确描述地表风沙运动过程,为快速比较不同植物种固沙能力和沙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采用激光衍射法对乌兰布和沙漠内部5种荒漠植物灌丛沙丘地表沉积物粒度差异进行测定,以粒级-标准偏差法对风沙环境敏感组分进行提取,根据敏感组分体积百分含量变化对植物固沙能力进行评价,并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拟合了敏感组分体积百分含量对植株形态指标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沙鞭、沙蓬、芦苇样地表层沙物质分布同裸沙丘均为单峰型,白刺和油蒿为双峰型。植被分布区沙丘表层沉积物中沙、细沙减少,极细沙和粉粒增加,沉积物颗粒分选性变差,频率曲线趋于正偏,峰度值降低。整体而言,颗粒组成由细到粗依次为:白刺油蒿芦苇沙蓬沙鞭裸沙丘。乌兰布和沙漠地表沉积物存在1.45~76和76~456μm 2个环境敏感粒度组分,中值分别为57.3和193.6μm,分别命名为细组分和粗组分,细组分对应风沙流中的悬移质,粗组分为跃移质。环境敏感组分在各植物覆盖下差异显著,细组分体积百分含量变化为:白刺油蒿沙蓬芦苇沙鞭裸沙丘,粗组分体积百分含量变化相反,植株对风动力的阻滞能力相应降低。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细组分体积百分含量与株高、冠幅、分枝数呈正相关关系,与疏透度呈负相关关系,表层沉积物中细组分体积百分含量越高的植物灌丛,影响其体积百分含量多少的因素越复杂。  相似文献   

10.
大米降压肽酶法制备工艺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大米蛋白制备大米降压肽,确定碱性蛋白酶水解终点为水解度18.17%。采用9种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大米降压肽,结果显示NKA型树脂对大米降压肽的吸附效果较好,大米降压肽中灰分含量由脱盐前的16.64%减少到脱盐后的2.32%。对大米降压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溶解性进行分析,大米降压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38~1461之间;在pH 3~11的范围内,大米降压肽的溶解度在97.6%左右。  相似文献   

11.
刘佳  田云  邓家林 《核农学报》2020,34(7):1397-1408
为了解榆叶梅(Prumus triloba Lindl.)在短期碱胁迫下的分子响应机制,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TM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在0、1、3、6、12 h碱胁迫下的叶片进行了de novo转录组测序,以此鉴定与碱胁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结果表明,从5 960万条raw reads中获得了约5 300万条高质量clean reads,经从头组装后获得了124 786条榆叶梅unigenes。基于8 948个 unigenes差异表达(DEGs), GO富集分析发现,其中有28个基因可能在早期碱胁迫响应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KEGG富集分析发现,不同碱处理时间下的KEGG途径(pathways)具有显著差异。对7个碱性胁迫反应相关基因进行RT-qPCR验证,所得基因的表达模式与RNA-Seq数据结果一致,证实了RNA-Seq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首次对碱胁迫下的榆叶梅叶片进行了转录组分析,获得的序列数据极大地丰富了榆叶梅可利用的基因资源,深入了解了榆叶梅碱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同时为研究以榆叶梅为砧木的中国李(Prunus salicina)在碱胁迫下的适应机制奠定了分子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羊栖菜粉为吸附剂,研究羊栖菜粉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考察羊栖菜对重金属铜的吸附能力,以扩展羊栖菜的综合利用范围。采用控制变量法考察pH值、吸附剂浓度、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因素对水溶液中Cu2+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模拟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试验考察羊栖菜粉对Cu2+的吸附特性,并采用SEM、FTIR等方法初步分析了羊栖菜粉对Cu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35℃、初始浓度50 mg·L-1、吸附剂浓度1 g·L-1条件下,羊栖菜粉对Cu2+的去除率可达89.27%。当吸附时间为10 min时,Cu2+去除率达总去除率的90%以上;当吸附时间为60 min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羊栖菜粉吸附Cu2+的动力学数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99 0以上。Langmuir可以很好地拟合热力学试验得到的平衡数据,理论最大吸附容量为71.17 mg·g-1。羊栖菜粉对Cu2+的吸附有多种反应参与,参与络合反应的官能团主要有-OH、-NH、-COO-。羊栖菜粉对Cu2+的去除率较高,吸附性能良好,可通过解吸实现吸附剂的再生。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由气候变化、浅海海水污染加剧等因素造成的铜藻爆发性漂浮增殖现象,明确铜藻的漂浮生长机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HPLC-QqQ-MS)技术建立11种色素(岩藻黄素、角黄素、玉米黄质、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ε-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和 ζ-胡萝卜素)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生态型及不同部位的铜藻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0种色素,其中东极岛漂浮型铜藻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而叶黄素、玉米黄质和岩藻黄素含量最低;定生型铜藻的色素总量是漂浮型铜藻的1.6倍;铜藻气囊中含有大量的叶黄素、岩藻黄素、玉米黄质、叶绿素a和叶绿素b等5种色素。本研究建立了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定量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铜藻中的10种色素种类和含量分布规律,为铜藻的健康、可控利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在最佳收集时间段内不同时间点的软壳蟹和硬壳蟹营养与风味物质的差异,本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气质联用(GS-MS)方法比较了拟穴青蟹硬壳蟹与蜕壳后0~48 h软壳蟹肌肉和肝胰腺2种组织中水分、灰分、氨基酸、矿物质元素、脂肪酸及挥发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软壳蟹2种组织在蜕壳0 h水分含量最高,硬壳蟹灰分含量显著(P<0.05)高于各时间点软壳蟹。除肝胰腺中胱氨酸和丙氨酸外,2种组织硬壳蟹其他氨基酸含量均高于软壳蟹,其中亮氨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在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分别有12和14种氨基酸含量均在蜕壳后6 h最高。软壳蟹2种组织Ca、Mg和Fe含量高于硬壳蟹,但差异不显著;蜕壳0 h 软壳蟹肝胰腺组织中C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0.05)。蜕壳后24 h软壳蟹肌肉和0 h肝胰腺组织中∑PUFA均高于其他时间点。2种组织中挥发性物质包括烷烃类、醛类、酮类、醇类、芳香烃类、酯类、酚类和醚类化合物,总体相对含量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综上比较,拟穴青蟹软壳蟹蜕壳后0~6 h肝胰腺和肌肉比其他时间点更具营养、风味更加,是制取软壳蟹最佳时间。本研究结果为软壳蟹生产、营养和风味评价、市场价值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乙烯反应传感蛋白在乙烯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负调控因子使下游的CTR1失活,并激活之后的一系列反应。为明确青花菜ERS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特点,本研究以青花菜为试验材料,在克隆乙烯反应传感蛋白基因BoERS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分析,以明确其在核盘菌和根肿菌侵染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BoERS的基因组DNA全长为1 928 bp,含有1个长度为68 bp的内含子;编码区全长为1 860 bp,编码619个氨基酸,编码蛋白有4个跨膜结构域、1个GAF结构域和1个HisKA结构域。序列比对结果表明,BoERS与芸薹属ERS序列的差异最小,在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分支,但与萝卜属、盐芥属和拟南芥属植物ERS序列的差异较大,在系统发育树上处于不同的分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oERS的表达受核盘菌的诱导,36 h时表达量最大,为对照的3.53倍,但BoERS的表达不受根肿菌的诱导。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BoERS基因功能鉴定和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Resolu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hort-chain peptides (M(r) = 200-1000) and free amino acids were demonstrated by the use of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with 9-fluorenylmethyl chloroformate (Fmoc) followed by reverse-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interfaced with a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er (ESI-MS). At pH 10, in addition to derivatization at the N terminus, epsilon-NH(2) and OH groups of lysine and tyrosine residues, respectively, were also derivatized. Fmoc derivatives showed at least 2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ionization potential in the presence of trifluoroacetic acid. The detection levels for both the free amino acid and peptide derivatives were in a few hundred picomoles compared to 10-50 nmol for the underivatized samples. The mass spectra of the peptides before or after derivatization showed the presence of only singly charged ions. However,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of the derivatized peptides showed predominance of b-type ions that are relatively less complicated in assigning the peptide sequence.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高压脉冲电场(PEF)在酒精发酵工业上的实际应用,本研究以酿酒酵母为试验材料,在设定脉宽、频率、作用时间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以电场强度为唯一变量,分别采用电场强度为1、6 kV·cm-1的PEF对酵母进行预处理。通过检测发酵底液中酵母生长量、葡萄糖消耗量和乙醇产出量的变化,探究PEF对酿酒酵母发酵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2 h发酵后,在电场强度为1 kV·cm-1的PEF刺激作用下,酿酒酵母葡萄糖消耗量提高了10.18%,乙醇产出量提高了11.05%;当电场强度为6 kV·cm-1时,葡萄糖消耗量和乙醇产出量均降低。本研究结果为提高酿酒酵母的发酵能力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葛晓鸣  顾伟  徐永健 《核农学报》2019,33(2):322-329
为了探讨大海马蛋白质的高效利用方法,本试验将脱脂大海马粉经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联合消解后,酶解液(PH)经超滤膜分离为5组分(PH-Ⅰ、PH-Ⅱ、PH-Ⅲ、PH-Ⅳ、PH-Ⅴ),结合各组分的氨基酸组成,回归分析了各组分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氨基酸组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酶解液经超滤膜分离的5组分中PH-Ⅴ(<2 500 Da)抗氧化能力较强,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为34.2%±0.1%,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为29.2%±0.1%,Fe3+还原力为0.28%±0.1%。海马酶解多肽各组成中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低于亲水性氨基酸,但疏水性氨基酸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极性氨基酸和非极性氨基酸可通过协同作用来增强海马多肽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且每个单位极性氨基酸的抗氧能力是非极性氨基酸的1.2倍,每个单位芳香族氨基酸的抗氧化能力是脂肪族氨基酸的2倍。本研究不仅制备了一类具有开发价值的抗氧化多肽,并且分析了多肽抗氧化能力与氨基酸组成的相关关系,为大海马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抗菌肽hepcidin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T-PCR方法,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肝脏中克隆获得了hepcidin 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hepcidin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和不同细菌感染后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颡鱼hepcidin的cDNA片段(GenBank登陆号EU257703)长为282bp,编码93个氨基酸,由信号肽(23个氨基酸)、前肽(45个氨基酸)和成熟肽(25个氨基酸)组成,成熟肽含有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cys)残基,可形成4个链内二硫键。与已报道的其他鲶形目鱼类hepcidin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0-82%,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69-71%。RT-PCR半定量分析显示黄颡鱼hepcidin基因在不同组织中普遍表达,其中肝脏表达水平最高,头肾、肠道、肌肉、脑、胃、鳃、心脏、卵巢表达次之,皮肤、脾脏、肾脏表达较低。感染嗜水单胞菌和腊样芽孢杆菌的黄颡鱼,肝脏hepcidin mRNA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0.
WD40蛋白质为真核生物中一种常见蛋白质,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多种生物过程,在蛋白质-蛋白质及蛋白质-DNA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系统分析黑果枸杞WD40蛋白质家族成员,本研究以黑果枸杞青色期、转色期和成熟期3个发育时期的果实转录组测序数据为基础,结合Nr、Nt、Pfam、KOG/COG、Swiss-prot、KEGG及GO 7个数据库和NCBI网站,对黑果枸杞WD40蛋白质编码基因进行筛选注释。结果表明,共得到77个黑果枸杞WD40蛋白质家族成员,黑果枸杞WD40蛋白质结构域组成多样,且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黑果枸杞WD40蛋白质家族成员多位于细胞核及细胞质中;黑果枸杞和拟南芥WD40蛋白质共建的系统进化树可分为五个亚家族;WD40蛋白质家族成员编码基因随果实发育的表达模式表明,黑果枸杞WD40蛋白质家族成员可能参与了其果实花青素的变化调控。本研究结果为枸杞WD40蛋白质的分离及功能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