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17、2018年连续2年利用7口0.4 hm~2(6亩)对虾养殖池在淡水条件下进行了鲻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试验结果:鲻鱼放养规格48~80 g/尾,放养密度为75~225尾/hm~2,收获鲻鱼规格为420~520 g/尾。2017年,南美白对虾单养池(对照池)产量为6 090 kg/hm~2,6口鱼虾混养池产量分别比对虾单养池高540~1 590 kg/hm~2,平均单产提高1 012.5 kg/hm~2;2018年对虾单养池产量5 790 kg/hm~2,6口混养池南美白对虾产量分别比对虾单养池高795~1 515 kg/hm~2,平均单产提高1 170 kg/hm~2。2017年6口鱼虾混养池养殖收益分别比对虾单养池高50 100~64 500元/hm~2,平均收益提高65 145元/hm~2;2018年6口鱼虾混养池的养殖收益分别比对虾单养池高28 500~55 950元/hm~2,平均收益提高40 365元/hm~2。池塘水质方面,养殖中后期,鱼虾混养池的氨氮、亚硝酸氮等水质指标明显低于对虾单养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鱼类品种混养在对虾池中,对于改善池塘水质,增加养殖收益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帆布池精养南美白对虾两茬养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帆布池养殖第一茬对虾单产为8.14 kg/m~2,第二茬对虾单产为7.83 kg/m~2,两茬利润达到288.83元/m~2。帆布池两茬精养南美白对虾新模式实现节地、环保,更达到一定规模投入、收入稳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改良了池塘水质环境,预防了疾病的发生和避免了虾蟹相残,使以虾为主的虾、蟹、藻混养试验池与对虾单养对照池的对虾成活率大体接近。试验塘和对照塘均养两造,试验塘年亩均综合产量222.05kg;亩均产值6085.13元,亩均盈利2472.61元。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 2 0 0 1年 5月 15日至 2 0 0 1年 11月 2 0日利用六口池塘进行的一年两茬主养全雄太阳鲈商品鱼的试验结果。六口池塘分为两个组 ,A组三口池塘面积均为 667m2 ,B组三个池塘面积均为13 3 4m2 。鱼放养前每 667m2 施用大草 50 0kg培育水质 ,并投喂粗蛋白质含量为 3 3 %的配合饲料。第一茬在5月 15日每 667m2 放养规格为 6~ 8cm ,平均体重为 4 6g的全雄太阳鲈鱼种 2 50 0尾 ,8月 15日起捕出售太阳鲈。迅速干池消毒后返回白鲢等套养鱼到池塘中 ,并于 8月 2 0日再放养 10~ 12cm (10g左右 )全雄太阳鲈鱼种 2 0 0 0尾 / 667m2 ,养至 11月 2 0日起捕。两茬养殖试验结果显示 :六口池塘全年共产商品鱼 7542 9kg ,其中全雄太阳鲈 642 8 7kg ,每 667m2 净产 688 9kg ,六口池塘平均每月 667m2 产值 14 70 6元 ,纯利润 5890元。饲料系数为 1 82~ 1 91。  相似文献   

5.
长毛对虾具有耐高温、抗病力强等优点,是南方沿海对虾养殖的优良品种,并且从放养到起捕的养殖时间方面与中国对虾养殖有合理穿插安排的机会。这给人们一个启示,就是在南方沿海可以进行多品种、多茬对虾养殖。浙江省乐清县于1989年进行了三茬养虾的试验。其中4月~11月安排中国对虾与长毛对虾双茬养殖,11月~翌年的2月安排养白虾。在养虾的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一些养殖户,因地制宜,整修和改造半咸淡水对虾池(或鱼池),用来放养欧洲鳗,取得了一定成效,1996年5月18日,澄海市海边一水产养殖场(该场的水源盐度范围在10‰-25‰),利用一口0.37hm2的对虾池,投放规格每公斤80多尾的欧洲鳗隔年鳗种20355尾,经饲养至1997年4月10日,首次起捕2450kg,7350尾;于6月6日,第二次起捕1485kg,7425尾,其中规格鳗门一6尾/kg)有1080kg,100-200g的405kg,当天返池存鳗240kg,4360尾。在这一年零十三天的饲养过程中,共投鳗料6390kg,饲料系数为1.62,成活率达95.6…  相似文献   

7.
利用塑料大棚暂养早繁对虾苗,可使对虾提早放养,提早起捕,并可开展二茬养虾和虾池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提高对虾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为此,我们于1990年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塑料大棚暂养早繁虾苗试验,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二口池塘中培育鱼种,亩放养量等同,其中鲤鱼种占80.0%,试验池1.5亩,对照池1.4亩,除添加0.3%的甜菜碱外,试验池与对照池饲料配方完全相同。试验为期100天。结果为:试验池、对照池亩产量分别为235.49kg、209.69kg,亩利润分别为548.26元、437.8元,投入产出比别为1:1.31、1:1.26。饲料系数分别为1.92、2.15;饲料经济效率提高6.38%,本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 甜菜碱可以起到诱食促生长作用,并且从经济效益上讲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宁海县西店镇樟树村养虾专业户高方正,由于科学养虾,注意适时投饵、精心管理、及时治病,21亩虾塘两茬养殖获利15万元,成为该县养虾高产户。高方正第一茬养殖的中国对虾获利2万元;笫二茬养殖长毛对虾,放养虾苗150万  相似文献   

10.
每年对虾起捕到次年放养这段时间,虾塘空置无用,笔者根据调查认为:空闲虾塘完全可以再第二次养殖鱼虾及蛤蜊等。方法是:对虾一起捕,虾塘马上用石灰水或漂白粉消毒,2—3天后将塘内脏水冲净,並注入新水至池水50公分以上,以后池水深度保持1.5米以上。因起捕后的虾塘残饵较多,水质较肥,第二次养殖的鱼虾等一般不用投饵,也不需要化费基建、机械等费用,因此虾塘第二次养殖具有投资少、周期短、效益明显的特点。去年,赣榆县城东乡白庄村王功通承包的136亩,在对虾起捕后,于9月15日前后又放养了梭鱼苗和小白虾,当年腊月中旬一次性起捕鱼虾1500多公斤,纯收入14,580元,每亩平均获利110余元。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棚精养斑节对虾技术不断调整和优化,总结了大棚清塘、投放优质SPF虾苗、饲料强化、生物制剂调节水质、病害综合防控和适时起捕等养殖技术,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第二茬大棚接力精养斑节对虾技术,2019年单产达到24675 kg/hm2,利润84万元/hm2。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总产量16.5万吨;养殖水面14.5万公顷;单产1138公斤/公顷。中国的对虾养殖在世界上居首位,北方地区主要以半精养方式在池塘中进行,养殖品种为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每年收获一次,产量颇高。一般于5月放养,10月起捕。约有10%的池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温岭县发挥科技优势,开展虾塘综合利用,实施一年轮养二茬虾增产效益好。今年该县在1800亩对虾养殖塘内实施中国对虾和长毛对虾二茬轮养,同时又在4900亩养殖面积内以对虾为主、混养缢蛏。所养的一茬虾已于7月底收捕完毕,  相似文献   

14.
充气养殖中国对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兴 《齐鲁渔业》1995,12(3):12-13
在60亩试验池中,通过充气、改善水质等措施,获得亩产对虾153kg,比对照池提高26.4%;平均尾重25.1g,比对照池提高26.1%;平均每亩利税9993,比对照池提高46.3%。1994年3月鉴定认为,本技术属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怀头鲇早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头鲇是近年来开发成功的名优濒危鱼类。该鱼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又因生长快、适温广、抗病力强、起捕率高、养殖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养殖者青睐。目前,虽然怀头鲇的人工繁殖已取得成功,但是都与自然繁殖时间同步。待培育出成鱼养殖所需的夏花,已到6月底或7月初,成鱼养殖期只有80d左右,出池平均规格只能达到1kg左右(售价为16元/kg)。若能早繁20d,则生长期可延长到100d以上,出池平均规格能达到1.5kg左右(售价为20元/kg)。因此,养早繁苗可提高出池规格和售价,进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灌南县水产养殖公司于1996年用一只1.4公顷的对虾池试养核子蟹。从4月初到6月初,先后收购1.2万只平均只重25克的蟹苗入池放养。在投饵管理上,初期主要靠池中的天然饵料;4月底开始投喂切碎的新鲜小杂鱼,投饵量5%左右;夏季8%左右;每次脱壳前投饵10%上下;夏季过后,水温在20~26C时,投饵量在10~15%之间,且天气好时投饵比阴天略多。到9月中旬,梭子蟹个体平均重达260克,大的可达500克,部分蟹开始生殖脱壳。经100多天养殖,投喂小杂鱼已5吨,共起捕成蟹1982.5公斤,成活率67%,销售额9.51万元,获纯利6万元。平均亩产90公…  相似文献   

17.
在盐碱地一个面积为2871m^2的鱼池中,配置4个网箱.分别放养罗非鱼、淡水白鲳和鲤,箱外放养鲢、草鱼和鲤。试验结果:罗非鱼箱(20m^2)出鱼525kg.平均单产26.3kg/m^2,淡水白鲳箱(12m^2)出鱼400kg,平均单产33.3kg/m^2,鲤鱼箱两个(各12m^2)分别出鱼488.5kg和522kg,平均单产为40.7kg/m^2和43.5kg/m^2。箱外出鲢516kg,草鱼130kg,鲤1125kg。总计全池出鱼3706.5kg,亩产鱼862kg,每亩纯盈利2173.85元。试验证明:池塘配置网箱养鱼.可同池主养几种鱼,起捕容易,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18.
今年,温州市对虾养殖已由单季养殖逐步创造条件向双季、三季养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虾塘利用率。第一季中国对虾养殖,面积2万多亩,3月21日~4月25日放养,经两个多月精心管理,最大个体8.9厘米,一般6~7厘米,长势喜人。第二季养长毛对虾于第一季虾起捕后放养。截止6月10日全市约有1500亩虾塘陆续起捕上市,一般亩产20~30公斤,高的40~45公斤,长毛对虾苗可通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霞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2—2004年在长春镇介石村进行了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成试验。通过池塘选址和建设、清池消毒.基础饵料培养.苗种选择放养.饵料投喂.水质管理等措施,该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年来,用3.75hm^2的试验池,平均布苗密度160万尾/hm^2,每茬虾经过3—4个月饲养,成活率达78.5%、商品虾规格为77—95尾/kg.饵料系数1.21.共获商品虾54230kg.创产值1103440元,盈利(未扣除同定资产投资)453440元,平均单位面积产量14461kg/hm^2,利润达12.09万元hm^2/茬。  相似文献   

20.
江山 《科学养鱼》2016,(5):26-27
正南美白对虾属热带虾类,从虾苗放养至商品虾上市一般生长周期100天左右,常规养殖情况下,活虾都在3个月左右时间内起捕销售,集中上市虾价较低,大部分虾需速冻后供应市场,鲜虾口感下降。2014年起阜宁县开始推广该技术,利用大棚反季节一年养殖多茬虾,能常年保证市场有鲜活虾供应,活虾销售价格是露天常规养虾的1倍左右。该模式采取开池搭建塑料大棚,一年能养两到三茬南美白对虾,由于错开季节销售活虾,亩产值达2万元,亩纯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