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金线莲茎段为试验材料,得到无菌的诱导芽体。通过萌发的芽体上的茎尖和茎段分别诱导愈伤组织和原球茎,建立金线莲的无菌培养体系,筛选出金线莲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金线莲茎段诱导芽体萌发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BA 1.5 mg/L+香蕉汁100 g/L+NAA0.5 mg/L,茎尖诱导原球茎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BA 2.0 mg/L+NAA 0.3 mg/L+HyponcexⅠ3.0 g/L,原球茎继代增殖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BA 2.0 mg/L+NAA 0.3 mg/L+香蕉汁100 g/L+AC 0.2%,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BA 2.0 mg/L+NAA 0.2 mg/L+香蕉汁100 g/L,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BA 3.0 mg/L+NAA 0.5 mg/L+KT 1.0 mg/L+香蕉汁100 g/L+AC 0.2%,幼苗生根培养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 1.0 mg/L+NAA 0.3 mg/L+AC 0.2%。   相似文献   

2.
以甜叶菊无菌苗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对甜叶菊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甜叶菊的组织培养优于叶片外植体。茎段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丛生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5 mgL NAA+3%蔗糖+0.7%琼脂;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大量元素浓度对丛生芽的增殖影响最大,其次是6-BA、蔗糖,NAA的影响较小;生根最适培养基为MS+0.25 mgL IBA+0.2 mgL NAA+3%蔗糖+0.7%琼脂+0.3 mgL活性炭,添加低浓度活性炭的可明显提高生根率。   相似文献   

3.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皮石斛种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方式、培养基配方对于外植体生长的影响,探索最适于原球茎分化诱导、壮苗生长和生根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有利于原球茎分化诱导的培养基配方是1/2 MS+2.0 mg/L BA+0.2 mg/L NAA;适合壮苗生长的培养基配方是MS+3.0 mg/L BA+1.0 mg/L NAA+1.0 mg/L KT+3%香蕉;适合幼苗生根的培养基配方是12MS+0.5 mgL NAA+3%香蕉+0.5%活性碳。   相似文献   

4.
仙客来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姿 《农业工程》2013,3(2):77-80
将仙客来的叶片、叶柄、茎段等作外植体,采用不同消毒剂种类和不同消毒时间,研究了仙客来外植体的消毒。分别从外植体种类、基本培养基类型、NAA与6-BA激素配比3方面对仙客来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做了研究。采用多因子正交试验筛选仙客来丛生芽增殖最佳条件,以及活性炭对仙客来生根所起的作用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的消毒比氯化汞效果更好,用2%的次氯酸钠浸泡外植体10 min为最佳消毒时间;叶片作为外植体更易于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以MS为宜,诱导愈伤组织和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2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1.0 mg/L+NAA0.2 mg/L,适合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 mg/L+3%蔗糖+7 g/L琼脂+活性炭0.5 g/L。   相似文献   

5.
以桔梗茎段为外植体,通过不定芽诱导与生根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以桔梗茎、叶为外植体,研究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结果表明:茎段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以MS+6-BA 1.0 mgL+NAA 0.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以12MS+IAA 1.0 mgL+NAA 0.5 mgL最佳;茎、叶外植体均可成功诱导愈伤组织,其中以茎诱导率最高,最适培养基MS+2,4-D 1.0 mgL+6-BA 0.2 mgL。愈伤组织均可分化培养成完整植株,为桔梗优良株系的繁育和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非洲紫罗兰为试验材料,以其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MS+6-BA 2.0mg/L+NAA 0.5mg/L培养基配方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出愈率可达73.9%,暗培养不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在培养基MS+6-BA 1.0mg/L+NAA 0.1mg/L中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分化系数最高可达14.0;MS+NAA 0.5mg/L+IAA 0.5mg/L培养基可使生根率达到100%,平均单株生根数达12.4。   相似文献   

7.
以紫背菜茎段为外植体,通过不定芽诱导及生根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以无菌苗根茎叶为外植体,研究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结果表明:茎段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以MS+6-BA 1.0 mgL+NAA 0.2 mgL+3.0%蔗糖为佳。试管苗生根培养在12MS添加NAA浓度0~1.2 mgL范围内均可,但NAA浓度增加时,诱导生根时间可缩短。3种外植体均可成功诱导愈伤组织,以根外植体诱导率最高,培养基为MS+6-BA 0.3 mgL+2,4-D 1.0 mgL+4.5%蔗糖。愈伤组织分化培养仅得到不定根。   相似文献   

8.
以郁金香"红色印象"鳞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不同层鳞片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MS+NAA1.0 mg/L+6-BA0.5 mg/L,诱导率达31.7%,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MS+1.0mg/L 6-BA+0.2mg/L NAA,诱导率达6.7%。内层鳞片对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10%。  相似文献   

9.
以走马胎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光照、pH值和添加物对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研究表明:培养基WPM+2.0 mg/L BAP+0.2 mg/L NAA+0.2 mg/L 2,4-D最有利于走马胎茎段腋芽的诱导;培养基WPM+2.0 mg/L BAP+0.2 mg/L NAA有利于走马胎腋芽的不定芽诱导和增殖;走马胎腋芽增殖的最佳pH值为6.0,当培养光照达到100 μmol/(m·s)时,最有利于走马胎不定芽生长;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 g/L蛋白胨、50 g/L椰汁和50 g/L香蕉,均有壮芽的效果,其中香蕉的效果最佳。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是MS+2.0 mg/L IBA+0.5 mg/L NAA,生根率达93.3%,根系生长良好,移栽至椰糠∶河沙=2∶1的混合基质中,走马胎生长良好,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10.
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 simplicifolia),为马鞭草科多年生落叶灌木,茎匍匐地面,落地生根,其深根系统(≥60 cm)增强了其应对炎热干燥沙丘环境的能力,具有固沙、蓄水、改土、保墒等功能。其果实味辛、苦,微寒,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湿痹痛等功效。无性繁殖技术既可保持母树优良性状,又可避免育苗受到种子质量影响,是解决濒危特性植物的重要扩繁手段。为探索组织培养技术在单叶蔓荆种苗上的应用,本文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以当年生单叶蔓荆茎段作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消毒时间、消毒试剂浓度、不同激素浓度对外植体消毒效果、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0.1%升汞对蔓荆茎段消毒7分钟,在MS+1.5mg/L 6-BA+0.25mg/L NAA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为单叶蔓荆无菌体系建立最佳方案,MS+1.0mg/L6-BA+0.10mg/LNAA为最适增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陈红艳  杨平  鲍菊  蔡甫格  张领 《农业工程》2015,5(5):132-135
将野生旱半夏置于35 ℃的高温条件下处理21 d后剥取茎尖分生组织,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野生旱半夏脱毒试管苗。通过对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诱导、增殖和生根系列培养基优化选择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旱半夏茎尖分生组织培育试管苗的最佳诱导培养基组合为MS+6BA 2.0 mgL+NAA 0.3 mgL,增殖培养基组合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生根培养基组合为MS+NAA 0.15 mgL。   相似文献   

12.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铁皮石斛快繁体系,以铁皮石斛茎段、叶片为外植体,设计离体培养不同阶段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使用70%乙醇进行表面灭菌处理30 s后,再用0.1%氯化汞溶液消毒9 min是最适宜铁皮石斛茎段的消毒方法;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很大差异,以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达到了83.3%;最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2 mgL NAA;适合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试验确定了最适培养条件,并成功获得了大量的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和幼苗,为铁皮石斛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生姜0.1~0.3mm生长点为外植体,进行了茎尖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每升培养基附加3mg6-BA、0.1mgNAA,为最适诱导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MS+6-BA0.4mg.L-1+NAA0.1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1/2MS+NAA0.04mg.L-1。经瓶内炼苗后,移栽至基质中,注意防虫,防止病毒再次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