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云南小粒咖啡生豆为试材,采用传统浸泡法探讨水温、料液比、焙炒度对咖啡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提取率随水温升高而升高,当水温超过90℃时,咖啡提取率升高趋势不明显;咖啡提取率和咖啡因含量均随料液比增加而升高,当料液比为1:14~1:15时,二者趋近饱和;咖啡提取率随焙炒度加深而升高,但杯品口感明显下降。综合考虑得出试验最佳工艺参数:水温95~100℃,料液比1:14~1:15,焙炒度中度。  相似文献   

2.
番茄红素萃取优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书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45-13546
[目的]考察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因素,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溶剂法萃取番茄红素,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溶剂种类和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以氯仿-丙酮(2∶1)混合液为提取剂提取番茄红素的提取率最高,石油醚为提取剂提取番茄红素的提取率最低。提取温度低于70℃,随着温度升高番茄红素的提取率明显增加,高于70℃时,其提取率趋于恒定。在提取初始阶段,番茄红素提取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8,0 min以后其提取率趋于稳定。当pH=6.0时,番茄红素提取率最高。当液料比小于4∶1时,番茄红素提取率随液料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加;当液料比大于4∶1时,番茄红素的提取率反而下降。[结论]以氯仿-丙酮(2∶1)混合液为提取剂,液料比为4∶1,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80 min,pH=6.0时,番茄红素的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微波-碱水浸提银杏叶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银杏叶黄酮的提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微波效应,用氢氧化钙溶液提取银杏叶黄酮,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在0.5~2.0 min内,黄酮提取率随微波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银杏叶含水量在10~20 ml内,黄酮提取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黄酮提取率随液料比的增加而增加,液料比在16∶1~25∶1时,提取率基本恒定。在90~95℃内,黄酮提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在30~50 min内,黄酮提取率随浸提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各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温度〉微波时间〉含水量〉pH值〉提取时间〉液料比。[结论]微波-碱水浸提银杏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银杏叶5 g、微波功率100%、微波时间2.5 min、含水量25ml、液料比12∶1、浸提温度95℃、浸提2次、每次60 min、pH值为9,黄酮的提取率达93.6%。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以水为溶媒提取滁菊花精粉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从而得出用水提取滁菊花精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随着粒度的减小,滁菊花精粉的提取率增大。当粒度小于850μm时,滁菊花精粉的提取率趋于稳定。随着料液比的增大,滁菊花精粉的提取率增大,当料液比大于1 g∶25 ml时,其提取率的增加不明显。在开始阶段,随着温度的升高,滁菊花精粉的提取率显著增大,80℃时其提取率最大。滁菊花精粉的提取率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50~70 min后提取率趋于稳定。各因素对滁菊花精粉提取率的影响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试验得出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 g∶30 ml,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60 min。[结论]以水为溶媒提取滁菊花精粉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正交方法研究溶剂法提取葡萄籽油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葡萄籽油的提取提供依据。[方法]以干燥葡萄籽粉为原料,选择石油醚、乙醚、丙酮、甲醇、氯仿、乙酸乙酯为提取剂筛选最佳提取剂。以石油醚为提取剂,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3个因素(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水平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石油醚对葡萄籽油的提取率最高,可达20%左右。丙酮浸提效果最差。随着料液比升高,油脂提取率增加,但当料液比大于1∶8时,油脂提取率增加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出油率呈上升趋势,在75~85℃范围内显著增加,在85℃以上变化不大。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结论]葡萄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石油醚为提取剂,85℃提取3.5 h,料液比为1∶8。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葡萄籽油的生产、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葡萄籽油,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石油醚作溶剂时,葡萄籽油提取率最高。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提取率增加,超过3 h后提取率的增加趋势不明显。料液比为1∶8(g/ml)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葡萄籽油提取率增大,50~60℃时增幅较大。各因素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结论]石油醚作溶剂时,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8(g/ml),提取温度70℃,该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14.85%。  相似文献   

7.
番茄红素萃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乙酸乙酯的浸提效果最好,故选用乙酸乙酯作为浸提溶剂。随着液料比的升高,番茄红素提取率增加,当液料比大于4∶1(ml/g)时,色素提取率增加缓慢。当pH值小于6时,随着pH值的增大,色素提取率增加;当pH值大于6时,随着pH值的增大,色素提取率降低。各因素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液料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结论]番茄红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4∶1(ml/g),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45℃,提取次数3次,该条件下,番茄红素的提取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8.
万寿菊中叶黄素酯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叶黄素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万寿菊为材料,研究不同溶剂(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乙醚、石油醚)、料液比(g/ml)(1∶5、1∶10、1∶15)、万寿菊粒度(20、40、60、80目)和浸提时间对叶黄素酯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乙醚的提取效果最好,其次为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乙醇的提取效果最差 当万寿菊粒度≤60目时,叶黄素酯的提取率随粒度的减小而增加,当粒度为80目时,提取率下降 在20~60 min内,叶黄素酯的提取率随提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60~80 min内,提取率随提取时间的延长增加缓慢,在80~240min内,提取率随提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结论]万寿菊中叶黄素酯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醚为提取剂,万寿菊粒度60目,料液比1∶5,提取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帮玉  杨新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845-846,935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山楂叶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对影响超声波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多个因子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并对超声波法和传统方法提取山楂叶总黄酮进行试验比较。[结果]70%乙醇超声波提取总黄酮得率最高。总黄酮得率在20~40min内,随提取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加,40~50 min内趋于平衡。总黄酮得率在料液比(g∶ml,下同)1∶16~1∶20时增加较快,1∶28时略有所下降。总黄酮得率在40~6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50~60℃时增幅较大,超过6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结论]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1(g)∶20(ml),温度70℃,时间50 min,2次,总黄酮的得率可高达98.87%;超声波提取总黄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提取柿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曼萍  梁静  周蓉  熊汉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08-9709,9726
研究超声波提取柿叶中总黄酮的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柿叶中总黄酮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柿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增大,当乙醇浓度超过60%后提取率下降。总黄酮提取率随料液比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料液比达1∶20时,增加幅度明显减缓;总黄酮提取率随超声波提取时间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但趋势不明显。影响柿叶总黄酮提取率因素的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最佳提取工艺是乙醇浓度60%,超声波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1∶25,总黄酮得率为3.54%。与常规回流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柿叶中总黄酮的得率提高77%,并缩短了提取时间,降低了提取溶剂的用量。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成本低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