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梨大国,但不同产区的梨品质差异较大.文章从梨园土壤营养、土壤对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梨园土壤管理等3个方面综述了梨园土壤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梨园土壤pH值、有机质及钙含量与梨品质的关系,指出土壤覆盖和施肥是改善梨园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梨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今后应加强对梨园土壤的系统研究,建立梨园生态平衡施肥技术体系,为促进我国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土壤调理剂对梨产量、品质及梨园土壤的影响,在梨园习惯施肥的基础上设计0、50、75、100、125 kg(666.7m~2用量)不同用量处理。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梨产量,每666.7m~2施用100 kg时产量最高,比对照提高40.51%;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梨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同时提高了梨园土壤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锌含量。综合以上分析,本试验条件下梨园每666.7m~2施用土壤调理剂75 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对德化县早熟梨园土壤调查结果表明:土壤普遍酸化,有机质含量总体偏低,速效氮含量相对较丰富,部分梨园土壤速效磷、速效钾、代换性钙或代换性镁含量较低,土壤缺硼的现象比较普遍。综合梨园土壤肥力、施肥现状,通过多年简比试验确定早熟梨配方施肥推荐方案,并提出早熟梨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省桐庐县钟山乡翠冠梨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施肥方式,研究不同微生物肥料对梨园土壤理化性状、梨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初始土壤相比较,CK和各微生物肥料处理均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与CK相比较,施用土壤调理剂类型的微生物肥料处理T1和T2能显著提高土壤pH,但土壤调理剂T1处理的土壤全氮及氮、磷、钾等速效养分均要低于对照,而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T3和T4降低了土壤pH,显著提高了土壤EC值,也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测定梨的产量和品质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类型的微生物肥料处理T1和T2较大的提高了梨产量,其中T1处理产量最大,平均单株产量达到50.38 kg,而且提高了果实品质,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分别达到8.0%、10.0%和17.02,高于CK和其他处理,而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T3和T4对于梨产量无显著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的栽培条件下,每株施用7.5 kg土壤调理剂类型的微生物肥料并与复合肥配施更有利于提高梨树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鲁沙梨是个旧市鸡街镇的传统名优梨种,是当地山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当地农业部门大力发展无公害鲁沙梨水果生产基地和技术推广培训,并于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检验.但是,在鲁沙梨的施肥和土壤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多数村民仍然根据经验进行.其中,在施肥方面存在重基肥,轻追肥,氮肥过量,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协调,有机肥施用偏少且过于随意等问题;在土壤管理上,仍多以梨园清耕制为主,导致果园地表裸露,土壤结构破坏,土壤保肥保水能力逐年下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当地果业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梨树需肥特点,提出了鲁沙梨无公害平衡施肥措施和梨园生草、覆草等培土技术,旨在提高鲁沙梨的产量、品质及产值,提升鲁沙梨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梨主产区梨园土壤养分和叶片营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山西省梨主产区梨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以期为梨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对山西省梨主产区59个梨园土壤养分状况和叶片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梨园叶片营养元素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山西省调查的大多数梨园土壤pH值略高,有机质含量普遍低,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锰含量相对适宜,有效铁含量较低;50%的梨园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效铜含量偏低;少数梨园土壤有效锌含量较低。大多数梨园叶片氮、铁和锰元素较丰富,磷和铜元素相对适宜,钾和锌元素缺乏。梨园叶片中的氮、磷、钾、铁、锰、铜、锌与土壤中相对应的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正负相关性,但相关性都不显著。在山西省梨主产区应增施有机肥,并采用叶片诊断为主、土壤测定为辅的方法制定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是我国产梨大省,梨栽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但多数梨园土壤管理比较粗放,存在土壤结构退化、肥力低下等问题。以近年来梨园土壤综合调查结果为依据,对河北省梨主产区的地下管理和土壤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土壤改良建议,以期为河北省梨园土壤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促进全省梨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沼液的还田利用及梨树的精准施肥,以4年生苏翠1号梨树为研究对象,研究沼液不同施用方式对梨园土壤及梨果产量品质的影响.共设置常规施肥、沼液水肥一体化及沼液漫灌3个处理.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沼液漫灌处理,沼液水肥一体化处理梨果产量及品质显著提高,且土壤氮养分累积显著减少;沼液水肥一体化相较于常规施肥可节约43%的化肥,并能减少土壤氮养分累积;但不同施肥处理梨树一年生新稍数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梨树沼液水肥一体化不仅实现了沼液的轻减化、精准化施用,也显著提高了梨果产量及品质,为梨树的精准施肥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给上海地区梨园生草的草种选择和栽培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特进行了不同生草种类对上海梨园土壤养分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梨园生草栽培的三种生草中,大叶黄花苜蓿的干重占鲜重的比例最低、有机碳含量最高,大叶黄花苜蓿和白三叶的全氮含量较高;种植大叶黄花苜蓿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紫云英对土壤中磷的活化能力强于大叶黄花苜蓿和白三叶草,而白三叶草和大叶黄花苜蓿提高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的能力强于紫云英;短期内生草栽培对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专用控释BB肥对红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专用控释BB肥一次施肥技术在减少肥料用量和施肥次数后比常规施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益,可增产6.0kg/株,增产幅度达12.2%,主要品质指标糖酸比提高6.64%,梨的产量、品质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