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环境友好"淡水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当前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病毒病害,尤其是白斑综合症高发并流行的状况,在环境友好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了对虾养殖的生物保障——零交换水系统的设想的养殖试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实验证明,在一定的养殖密度条件下,可以实现水交换接近于零的设想,而不影响对虾的生长和产量。  相似文献   

2.
2006年,我县与上海奉贤区水产站合作试验养殖南美白对虾,由于经验不足,养殖后期对虾发生桃拉综合症,对虾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将对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做简单介绍,供养殖者参考。南美白对虾的病害按病原种类划分,主要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等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中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综合症、桃拉病毒综合症(TSV)。当前,频繁暴发的南美白对虾病毒病给虾农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养虾业的发展,因此,做好南美白对虾病毒病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谢卫  邱波 《内陆水产》2005,30(12):35-35
南美白对虾以其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广盐性、适宜高密度养殖等优点。可在我国南北方沿海海水、半咸水、淡水进行大面积养殖。近年来,随着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密度越来越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也愈来愈严重。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甲壳薄,出肉率高,肉质鲜美,味好,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是迄今为止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前几年,我国南方沿海各省纷纷开展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探索南美白对虾在我省的养殖前景,我们于2004年5月23日至10月25日在郑州市进行了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试验。放苗210万尾,用颗粒饲料15吨,在35亩池塘中收获南美白对虾11万公斤,成活率50.2%。  相似文献   

6.
目前,正值南美白对虾的收获季节,滨城区水产局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于10月28日组织一部分有养殖条件的渔农到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进行参观,并由虾农现场介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现状、养殖产量、产值、效益等,同时,还简单介绍了养殖技术、销售等状况,有效地提升了渔农养虾的积极性,为明年我区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上新台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利用大棚进行养殖成为了一种新的模式。通过利用大棚,不但可以解决养殖温度问题,也实现了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都可以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增加了南美白对虾养殖时间,提高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产量。基于对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的了解,以及春秋季大棚养殖方式的特点,我们应认真总结春秋季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经验,并积极探索养殖管理技术,确保春秋季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春秋季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8.
孙逢明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5,30(11):41-42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范围广、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加之繁殖育苗技术已基本成熟,因此近年来在杭州市养殖发展很快。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隐患逐渐暴露出来。主要是病害问题。2004年,杭州南美白对虾红体病流行十分严重。导致了许多养虾场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为了促进南美白对虾健康持续发展,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养殖实践经验.就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沧州市自1999年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无论是海水池塘养殖还是盐碱地池塘养殖,都获得了很大成功,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在我省位居前列,养殖技术也日益成熟。自2005年开始,人们探索利用盐田汪子养殖南美白对虾,因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个大味美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售价高出池塘养殖产品。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病毒性病害严重地影响了对虾养殖的产量,我国近年引进的南美白对虾也因白斑病毒综合症和图拉病毒综合症等导致不少地方失收,为此各地都在寻求防治方法。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位于珠江口,淡水资源丰富,采用“淡化+有益微生物”实行半封闭养殖南美白对虾,连续三年大面积获得丰收,为有同类条件的养殖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中pH值的影响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应范围广的特点,这是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的基本原因。但随着养殖密度与产量的提高以及养殖年限的延长,南美白对虾疾病流行日趋严重。造成南美白对虾疾病的原因很多,水质恶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而pH值又是影响水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病毒性病害严重地影响了对虾养殖的产量,我国近年引进的南美白对虾也因白斑病毒综合症和图拉病毒综合症等导致不少地方失收,为此各地都在寻求防治方法.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位于珠江口,淡水资源丰富,采用"淡化+有益微生物"实行半封闭养殖南美白对虾,连续三年大面积获得丰收,为有同类条件的养殖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群杰 《内陆水产》2002,27(11):21-22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虾类养殖新品种。由于该虾生长快、适应性较强、品质好,并且在淡水中养殖也可以达到比较高的产量,近年来在我省引进和推广以后,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广泛认同,养殖规模日趋扩大,产量成倍增长。针对当前南美白对虾养殖热潮,本文通过总结我站基地实施“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的经验和教训,从苗种质量、水质管理、饲料质量这3个方面来对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1苗种质量近几年来,南美白对虾在我国引进和养殖的范围不断扩大,面积不断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4.
南美白对虾是重要的养殖虾类,目前国内养殖模式比较多是单茬养殖,主要是因为受到区域性气候的限制,所以养殖茬数较少。为了充分发挥南美白对虾养殖的优势,探索南美白对虾健康高效养殖模式,进一步提高单位产量,提高养殖设施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我们在两茬养殖的基础上,采用三级池暂养的方法,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六茬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15.
团头鲂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是指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内混养一定数量的团头鲂,利用鱼类的生活习性,清除南美白对虾的残饵、排泄物及病死虾,改善养殖水环境和对虾养殖池底质条件,维持生态平衡,同时在养殖期间利用非特异性免疫制剂提高鱼虾自身免疫力,减少细菌病的发生和抑制对虾病毒病的暴发和流行。天津市武清区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是精养鲤鱼以及鲤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近年天津地区养殖鲤鱼频发病毒性疾病,南美白对虾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也较为严重,再加上鲤鱼市场价格较低,导致养殖鲤和南美白对虾经济效益较差。为了突破养殖困境,我们在天津市武清区开展了团头鲂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试验,为解决武清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防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上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3大种类之一。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其防治的研究显得日趋重要。综述了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的特点、病害类型和病理特征,并对南美白对虾病害的控制和综合防治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桃拉病与亚硝酸盐中毒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入秋以来,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出现了较严重的病害,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一带陆续出现较大规模的病害情况,据笔者调查,造成大面积死虾的主要原因是桃拉病毒综合症和亚硝酸盐中毒症。特别是冬棚虾,亚硝酸盐中毒个案为数不少,轻则食欲减退、生长缓慢,重则引起大批死亡。由于两者的表观症状较为相似,难以区别,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会导致更大的损失。现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对南美白对虾的桃拉病毒病和亚硝酸盐中毒症作如下总结,以供参考。一、桃拉病毒症与亚硝酸盐中毒症的主要区别1.表观症状的区别桃拉病毒综合症(…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易发生病害,单一品种的养殖风险越来越大。为了减少南美白对虾塘内病菌、病毒的传染,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调整养殖模式,我们于2008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塘搭养漠斑牙鲆养殖技术试验。经过一个养殖季节的实施和管理,获得了理想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养殖现状据农业部渔业局统计:2005年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0.16万公顷,产量40.76万吨,占对虾养殖面积、产量别为44.10%、65.30%。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主要集在南海的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2005年养殖面5.92万公顷,产量36.50万吨,占全国南美白对虾养面积、产量分别为58.27%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少数优良养殖对虾品种之一,自1988首次引进我国,1994年生产性育苗和养殖成功以来,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在全国沿海一带迅速扩张,成为我国对虾主要养殖品种之一;随着上世纪末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的成功,在我国淡水养殖地区也掀起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的热潮,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