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农业装备驾驶室虚拟人机工程学设计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等典型农业装备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元件类型、元件、元件特征参数的“顶层、中间层、底层”三层驾驶室人机界面评价指标体系;利用OpenGL参数化模型设计方法和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研究了驾驶室分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客观评价方法与基于虚拟漫游交互的主观评价方法;基于VS.NET 开发系统和Multigen Vega Prime仿真平台,开发了农业装备驾驶室虚拟人机工程学设计与评价系统。对某国产拖拉机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所开发系统的客观评价和虚拟试验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可作为一种设计和评价农业装备驾驶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齿轮虚拟参数化造型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逆向二次开发三维CAD软件的理念,利用三维CAD软件所具有的宏记录的功能,开发者避免了编写大量的程序代码,只要修改宏文件即可,降低了开发难度。通过应用Visual Basic(VB)程序语言,基于三维机械CAD软件SolidWorks2000平台,开发齿轮三维虚拟参数化造型设计系统的实例,介绍了应用该方法逆向开发三维CAD软件的全过程。解决了工业生产中齿轮三维虚拟造型设计的难题,并且提供了一种对三维CAD软件开发的方法,提高开发CAD软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该文结合当前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介绍了ISO11783标准中第6部分虚拟终端的主要功能特点,并对它和各工作组的通讯进行了必要说明,在此基础上,给出采用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来实现工作组对象池数据封装格式描述的方法,为各个ECU(电控单元)与虚拟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了所需的灵活性,而且方便了对ECU采集数据的组织和修改。此外也为总线上各设备ECU的开发提供了统一规范、方便快捷的信息处理流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缩短农业机械智能化网络总线系统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型的可视化水稻生长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气象因子、土壤条件、品种参数和栽培措施等基础数据的支持下,通过耦合水稻生长模拟模型、形态结构建成模型和虚拟显示模型及策略分析评价模型、气象资料生成模型、品种参数调试模型,利用计算机软构件技术和动态图形技术,建立了基于模型的可视化水稻生长系统。系统在.NET平台上运用C#语言进行开发,接入OpenGL作图工具,初步实现了不同生态环境、品种类型、生产技术条件下水稻生长的动态模拟和逼真显示,具有数据管理、生长模拟、方案评估、因苗预测、时空分析、系统帮助等功能。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提升农作生长系统表达的数字化和可视化水平,为虚拟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虚拟仪器技术在疲劳试验机功能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SVF-1E-01型电液伺服拉压疲劳试验机的测试精度、简化试验操作,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对其进行了改造。采用研祥工控集团的PCL-812pg多功能数据采集接口卡,在WIN98操作系统平台下,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环境Delphi5.0集成,设计了虚拟示波器及虚拟信号发生(合成)器。改进后的系统功能包括:模拟信号的采集与显示、单一及多路合成信号的产生及输出等。软件系统具有形象、直观、操作方便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控制信号精度较高,可以满足试验的要求。整个软、硬件系统接入拉压疲劳试验机中,完成该疲劳试验机  相似文献   

6.
基于形态模型的小麦器官和单株虚拟生长系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更加直观的展示小麦的整个生长过程,同时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持,将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技术应用于小麦植株的形态建成,通过对小麦形态数据的定量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小麦形态建成模拟模型,包括叶片形态建成子模型(包括叶长、叶形、叶面积、叶片空中伸展曲线、茎叶夹角、叶色和叶片衰亡)、茎形态建成子模型(包括茎长和茎粗)、叶鞘形态建成子模型(包括叶鞘长和叶鞘粗)和麦穗形态建成子模型(包括穗长和麦芒)等。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已有小麦生长模拟模型WheatGrow,在Microsoft Visual C++平台上利用OpenGL构建了基于形态模型的小麦虚拟生长系统(WVGS),初步实现了小麦生长过程的可视化表达。建立的模型库主要包括形态模型、生长模型、可视化模型以及场景控制模型四部分。所建数据库主要存储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品种参数。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模拟小麦形态特征,能较逼真的实现小麦生长过程的虚拟显示。  相似文献   

7.
应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理论以及有限单元理论,结合相关软件,研发了基于SPH的土壤高速切削仿真系统。以潜土逆转旋耕为例,应用该系统虚拟定量地研究了土壤高速切削过程,以揭示土壤-机器系统的作用机理。并且通过高速摄影试验验证了仿真系统的正确性。该系统的开发对于耕作机具(如各式旋转耕耘机和犁)的改进和创新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果树仿形喷雾的虚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鉴于很多研究者只通过试验来定性地研究各种过程参量对喷雾质量的影响,为此作者基于已有的实际试验数据,提出了从理论上对喷雾进行虚拟研究,构建三维空间中的喷雾数学模型,实现了虚拟系统,并对虚拟的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喷雾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难以描述的过程。模型能虚拟实际中雾滴在果树中的飞行情况,能够反映实际喷雾的关键元素,可以仿真喷雾沉积分布的趋势。虚拟喷雾模型中设置不同的喷嘴高度,得到的沉积率的趋势一样,说明喷雾高度的变化对结果没有太大的影响。喷雾模型可对开发果树仿形喷雾预测系统或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在三峡工程开工建设7a之后的2000年.运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采用DEM、影像正射校正、多源影像数据融合、多层次信息提取等技术方法,对整个库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纪之末两期的土地利用状况、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保持治理等进行了全面的动态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平台开发完成。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挖掘铲计算机辅助分析与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马铃薯挖掘铲工作阻力大这一难题,采用参数化特征造型软件Inventor进行挖掘铲虚拟设计,基于土壤与铲体作用动力学分析,建立了挖掘铲牵引阻力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Computer Aided Analysis,CAA)手段,使用Visual Basic语言编程实现了挖掘铲牵引阻力与前进速度、铲面倾角、挖掘深度、工作幅宽等主要影响因素的模拟试验,最终确定了挖掘铲设计参数,并在虚拟装配体中进行参数调整改进模型。土槽台架试验结果与计算机模拟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CAA过程和模拟试验的有效性,田间收获试验结果显示马铃薯收获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验证了挖掘铲几何参数的合理性。研究结果为其它农机具研究设计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水土流失研究中,坡面径流流速是径流计算、土壤侵蚀预报中不可缺少的水动力参数。目前尚没有广泛应用的测量径流流速的仪器,该研究从两相流理论出发,基于相关流速测量理论,采用Lab 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研制了一套径流流速在线测量系统,包括红外光电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PCI-6040E数据采集卡以及使用Lab VIEW开发的相关测量软件等。采用室内模拟水槽试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适用的泥沙含量范围为0~250 kg/m3,以染料示踪法测得流速作为标准值进行标定试验,系统最大相对误差为4.14%;基于相关流速理论所建立的虚拟仪器系统测量坡面径流流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液压挖掘机驾驶模拟器土方作业仿真中缺乏时变负载——土壤切削阻力,基于Delta3D视景仿真引擎和多体动力学实时交互软件Vortex搭建了系统软件框架,实现了挖掘机车辆动力学特性的真实模拟,并建立了铲斗与土壤的交互仿真平台。根据挖掘机铲斗的实际作业情况,将土壤假定为刚塑性体,并引入地形倾角、加速力、土壤对铲斗侧面摩擦力等参数,推导并修正了Reece提出的土壤切削基本方程,实现了土方作业中土壤动态切削的可视实时仿真。将模型导入到某驾驶模拟器中,进行3次交互作业,获得了土壤相对于铲斗的切削阻力,并对影响切削阻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仿真平台逼真度高、交互性强,实现了铲斗与土壤交互作业具有物理学行为的拟实模拟,可为操作培训人员和产品开发人员提供可视化和交互性的手段,提高培训效果和产品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3.
植物立体可视化模拟系统原型StereoPlants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虚拟植物可视化研究的深入,植物群体以及复杂的植物器官或微观显微结构模拟已成为趋势。目前植物模拟中可视化结果展示方式多是对渲染的图像进行平面显示,不便于对大场景植物群体或复杂微观显微结构可视化结果的认知。为此,该文提出并实现了一个立体显示植物模拟的系统原型,该系统完成植物可视化立体内容的生成到立体展现,系统的软件部分基于跨平台的FLTK界面库与OpenGL图形库完成植物模拟立体可视化架构,支持对现有的基于该图形库的可视化模拟模型的移植,硬件部分由计算机与被动式立体展示系统组成。为了测试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立体可视化框架上移植现有植物根系可视化模拟,结果显示,该立体显示植物模拟系统原型可生动地、沉浸地立体显示植物可视化模拟。该原型系统使得植物群体以及复杂的植物器官或微观显微结构的可视化更直观、更容易被认知。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与精耕细作的农业精神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目前传播方式的限制阻碍了农耕文化与精神的传播和发展,鉴于此,提出一种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虚拟农耕场景智能展示平台的方法。该研究提出的模型交互控制观察算法,精确地实现了模型的旋转与缩放查看;针对目前虚拟场景路径漫游中漫游物体角度不能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物体朝向变化的虚拟场景漫游算法,使得路径虚拟漫游更贴合人的浏览角度。该研究基于Unity3D平台,采用3d Max建模工具,以C#为脚本语言设计并开发虚拟农耕场景智能展示平台。试验结果表明:虚拟农耕场景融合了交互与漫游技术,可还原古代农耕场景,宣传介绍典型生产技艺,为文化的展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联合收割机制动系统虚拟样机仿真及试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农业机械产品快速设计系统中,农业车辆的制动性能应满足一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该文采用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研究联合收割机制动系统性能的方法,可为农机专业底盘制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评价提供参考。该文研究对象是前轮液压钳盘式制动系统,首先依据国产某型联合收割机参数,应用Pro/E建立整车及制动器三维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导入ADAMS/View中建立整车和制动系统虚拟样机,并依据实测数据配置仿真模型属性,选定Ⅱ挡10 km/h、Ⅲ挡20 km/h 2种典型工况对虚拟样机进行制动性能仿真。对比硬路面条件下仿真和实车试验性能分析结果,踏板力实测95.6 N时,车辆III挡速度下,制动盘上接触力为4 272 N,制动距离为7.83 m,与踏板力为100 N时仿真结论(接触力为4 827 N和制动距离为7.398 m)较一致,表明该虚拟样机研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农用运输车辆售后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为管理与快速分析农用运输车辆售后三包索赔信息而开发的信息管理与分析软件。该文介绍了系统的开发思路及主要结构,介绍了整车及零件可靠性的数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嵌入式Win CE平台上虚拟仪器软件开发的技术瓶颈问题——由于个人电脑和高级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平台差异性,嵌入式平台下的虚拟仪器开发存在着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高速通讯、跨平台链接库调用等技术难题,该文在ARM11平台和Win CE操作系统环境下,对CAN总线通讯和虚拟仪器触摸板模块(Lab VIEW touch panel module)进行了技术开发方法研究,介绍了嵌入式平台下CAN总线通讯机理及实现方法,开发了底层驱动和动态链接库,实现了嵌入式Win CE平台下CAN数据无缝链接交换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六行打包式棉花收获机为应用对象,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嵌入式虚拟仪器智能监控系统,并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拉尔垦区建设兵团农一师棉田进行了实地测试和功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虚拟仪器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多个CAN节点间的数据通信,可以完成对棉花收获机的工作状态在线监控和故障报警。该文为虚拟仪器技术在嵌入式平台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法,对于大型智能机械装备自动化和信息化监控仪器开发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云计算中虚拟机的在线迁移技术,说明了什么是虚拟机的在线迁移,并通过目前流行虚拟软件VMware中VMotion的迁移过程,阐述了虚拟机在线迁移过程中所完成的任务、注意事项和需要考虑的种种因素。  相似文献   

19.
雷宏洲 《计算机与农业》2008,(1):107-108,121
Jaya实践教学是Jaya程序设计能力的训练,它的内容包括三个阶段:基础语言实践,核心API应用实践,项目开发实践.按照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实验平台:Java教学实验平台和Java应用软件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