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引导农户从事农业绿色生产,结合对外部性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分析,基于对黑龙江省13市47村698个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农户认知对农业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机制,并将环境规制作为调节变量,探究环境规制对农户认知—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仅为59%,还有很大提升空间;2)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农业面源污染危害认知和农业绿色发展前景认知均对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另外农户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培训对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正向影响,年龄、非农收入占比对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负向影响;3)激励性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农业面源污染危害认知—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约束性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农业绿色发展前景认知—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因此,提出加强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培训、加大绿色生产财政补贴力度、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惩罚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绿色农业增收,提高种植户绿色生产经济绩效,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蓝莓种植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绿色生产效益和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作为应变量,电商参与决策、电商参与模式和电商参与程度作为自变量,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等8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绿色生产技术采纳作为中介变量,并构建Tobit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测模型,开展了电商参与对蓝莓种植户绿色生产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商参与决策、电商参与模式、电商参与程度显著正向影响蓝莓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益和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且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电商宣传力度,提高种植户参与电商意识;合理引导电商参与,发展多元化电商;加强绿色生产技术带头作用,促进绿色生产转变。  相似文献   

3.
探究欠发达地区政策激励和农户认知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规律,为提升耕地保护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指向、促进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提供参考。以辽宁省朝阳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Tobit模型探讨政策激励、农户认知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农户认知在政策激励影响农户耕地保护意愿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激励中的秸秆还田政策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他激励方式没有发挥作用。农户认知中,对耕地用途的认知、土地流转或建立新型经营主体认知、秸秆还田认知、有机肥和高效低毒农药认知、绿色生产技术培训认知、低碳生活方式认知与耕地保护意愿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农业补贴政策认知与耕地保护意愿无相关关系。农户的耕地生态保护认知在政策激励与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中发挥中介效应,但农户耕地数量质量保护认知没有起到中介效应。因此,应该强化地方政府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权威性和监督考核力度来提升政策效果,也要结合农户需求完善政策激励手段,充分发挥宣传培训等的政策效力,并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调整补贴力度和形式,从而降低农户耕地保护的实施成本,提高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重视农户认...  相似文献   

4.
陈厚华  徐进  李梅芳 《农学学报》2023,13(7):94-100
基于山东省烟台市405名苹果种植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对绿色生产行为采纳对收入的影响效应以及新媒体营销对绿色生产行为增收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讨论了绿色生产行为采纳对不同收入农户的影响差异和机制。研究发现,绿色生产行为采纳可以显著提升苹果种植户收入,即绿色生产行为采纳对农户增收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于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显著高于中高收入农户;新媒体营销是促进苹果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增收的中介变量,其间接影响占比为53.49%,表示农户采纳新媒体营销的渠道越多,对于农户增收效应的正向影响越强。因此,增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增收效应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新媒体营销参与,强化政策帮扶精准度,以期实现农户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5.
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增收效应:基于质量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技术创新与应用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质量经济学视角分析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增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全国范围内1 946个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对此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具有增收效应,在反事实框架下,采纳绿色生产技术可以使农户家庭总收入提升18.37%,家庭纯收入提升27.93%。不同绿色生产技术中,节水灌溉技术采纳的增收效应最为明显;不同农户中,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对农业兼业户的增收效应高于非农业兼业户,对普通农户的增收效应高于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质认证和政策支持是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增收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渠道拓展的作用不明显。针对此,提出加快健全绿色生产技术的宣传推广机制,通过示范效应和政策支持等提升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意愿和能力,完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增收路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30个省份2007—2019年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实证检验表明:农业保险是影响化肥施用的重要因素;农业保险对化肥减量施用具有显著的总效应和总间接效应,且农业保险对化肥减施主要发挥间接作用;农业保险对化肥减施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说明农业保险不仅可以引导规模经营、调整种植结构,而且可以通过中介效应来减少化肥施用,而收入效应表现为减量但不显著。建议在坚持"保主粮"为主、兼具"保特色"的承保方针基础上,通过加强对规模经营主体的保费补贴力度、提高保障水平、转变财政支农方式等措施加强农业保险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7.
交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与我国水稻生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1978—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和水稻生产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在多维要素框架下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化对水稻生产的综合作用路径。研究表明:1)水稻产量经历了波动增加、快速减少和平稳增加的阶段,公路里程数和农业机械投入则先平稳后快速增长;2)各省水稻产量、公路里程数、农业机械投入的差异明显,水稻生产主要分界线发生了自"秦岭淮河线"向"400 mm等降水量线"的转变;3)公路里程数和农业机械投入增加均可显著促进水稻产量增加,且公路里程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条作用路径。因此,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和农业机械化生产要素配置是提高水稻生产能力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消费者参与意愿,推进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本土化发展,基于820份消费者调查问卷,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绿色认知对消费者参与CSA意愿的影响,以及感知价值在绿色认知和消费者参与CSA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污染认知、绿色农产品认知和绿色政策认知对消费者参与CSA的意愿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其中,绿色农产品认知的影响最明显。2)功能价值、服务价值和环境价值在农业污染认知、绿色农产品认知、绿色政策认知和消费者参与CSA意愿之间均具有正向显著中介作用,其中,功能价值的中介效应值最高。因此,应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发展,这不仅能够提高消费者的绿色认知水平,促使其形成绿色消费意识,增强其参与CSA的主动性,而且还能够促使生产者完善CSA农场的经营管理,并使其与消费者建立互信关系,进而提升消费者对CSA的感知价值。基于此,才能提升消费者参与CSA的意愿,并为CSA的本土化发展构建稳固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9.
农业绿色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农业绿色生产行为上。基于对肥西县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资本禀赋、绿色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禀赋显著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其中,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正相关,经济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负相关;资本禀赋通过绿色认知间接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其中,环境知识在自然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责任意识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原因,缓解当前农业环境污染现状,基于甘肃省730户有施用有机肥意愿的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从社会资本视角实证探究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并验证了信息可得性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户社会资本越丰富,其有机肥施用意愿向行为转化的可能性越强。2)社会资本各维度均显著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现象,且影响方向为负,影响效应从大到小依次是社会规范(13.1%)、社会网络(4.7%)、社会信任(4.1%)。3)信息可得性在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中均具有中介效应,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既可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信息可得性产生间接影响。社会资本和信息可得性是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促进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向行为转化的过程中,应重视农户社会资本的积累,加大对其社会资本的培育力度;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的来源,加大信息获取渠道的数量,增加农户的信息可得性,为农户提供有关绿色生产的相关知识,让绿色生产深入农户心中。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户信息素养对其绿色生产水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对于农户信息素养和绿色生产效率关系的考察研究还相对匮乏。为了帮助农户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适应绿色农业发展的趋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利用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共计64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等方法,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了农户信息素养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首先,农户信息素养对绿色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着信息素养的不断积累,其影响进一步增强;2)机制分析揭示了绿色生产行为是农户信息素养提高绿色生产效率的重要中介路径;3)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户信息素养的影响产生了正向的调节作用,强化了信息素养对绿色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据此,为促进农业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建议提高农户的信息素养水平,引导农户参与绿色生产行为培训,同时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措施有望在释放农户绿色发展潜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蒲江县农户扩大柑橘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促进蒲江县柑橘产业发展。以蒲江县208份柑橘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扩大柑橘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户种植年限,参加柑橘种植技术培训,柑橘销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占比,购入农业保险,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政府政策对农户扩大柑橘种植规模有显著影响。提出强化柑橘种植技能培训,提升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增强农户参保意识,提高农户投保积极性;加强合作社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大农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推动支农政策落实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耕地低碳利用对于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建立资本禀赋、技术认知的理论分析模型和研究假说,利用湖北省347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在测度农户资本禀赋、耕地低碳利用技术认知的基础上,采用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就资本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耕地低碳利用意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资本禀赋不仅对农户耕地低碳利用意愿在1%水平上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还会通过技术认知这一中介变量在1%水平上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环境素养在农户自我效能认知和耕地低碳利用意愿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建议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3个角度提升农户的资本禀赋,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农户对耕地低碳利用的认知水平,提高农户环境素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有机肥的使用与推广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旨在探究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GIP)种植户使用有机肥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农民使用有机肥行为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地理标志农产品种植户使用有机肥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结构化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使用Amos.22进行数据分析和实证检验。【结论】研究发现: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感知政策有效性和知识对农户使用有机肥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在主观规范对使用有机肥意愿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在知识对使用有机肥意愿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社会网络与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利用东北三省741户玉米种植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社会网络—环境素养—化肥过量施用”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bootstrap多重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环境素养的中介作用,探究社会网络抑制农户过量施用化肥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对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的影响包括直接负向影响和通过环境素养产生的间接负向影响。2)社会网络对环境知识、环境技能、环境认知、环境态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只有环境技能、环境认知和环境态度能显著抑制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3)社会网络能够通过提高环境技能、增强环境认知以及改变环境态度来抑制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环境技能的中介抑制效应最强,而环境知识的中介抑制效应不显著。因此,加强农村社会网络建设、转变农业技术培训的内容与形式、加大农业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对增强农户的化学品减量意识、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10—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评估三产融合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三产融合水平分别提升了10.65%和27.49%,且总体上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的趋势;(2)三产融合能够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投入要素的绿色效率提升方面,而对农业绿色技术推广发挥的促进作用不明显;(3)三产融合能够通过改变劳动力要素在产业之间的配置来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二者之间存在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重门槛效应。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三产融合的过程中既要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也要注重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进而从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和技术推广方面提升其农业生态效益;(2)要充分利用产业融合以促进生产要素在三产之间渗透、交叉、重组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破解农业生产过程中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紧缺的难题;(3)农村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应侧重于农村劳动力转出大省,提升其农村劳动力的吸附能力,进一...  相似文献   

17.
引导农户持续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改良、环境改善、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黑龙江省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因素,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结果表明:73%的农户存在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年龄、经营耕地规模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有显著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比、是否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担任村干部、有机肥的可获得性、有机肥施用政策认知、化肥施用危害认知有显著负向影响;年龄、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比、经营耕地规模、是否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与行为悖离的深层根本原因,并通过有机肥的可获得性导致农户有机肥施用政策认知和化肥施用危害认知存在差异,进而最终导致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相悖离。因此,从政府、市场、农户三个维度提出提高有机肥施用广度与深度、提高有机肥的供给能力、提高农户绿色生产认知能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对猕猴桃种植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行为特征及动机进行研究,进而以规范分析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猕猴桃种植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加入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动机是为了顺利地将猕猴桃销售出去,获得生产技术、种苗等服务的动机较为次要,是否入社主要取决于农户对上述动机满足程度的预期,而该预期主要受到农户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比例,以及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农业生产中,农户的生产行为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文章采用多水平模型研究农户的生产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研究的相关结果表明:除了农户的个体特征以外,村庄的特征对农户的生产行为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村庄举办农业种植技术培训以及村庄周围存在方便打工的地方对农户减少施用化肥农药的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而村庄水利条件的便捷对农户减少施用化肥的意愿存在显著负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拓宽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渠道等引导农户生产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落户意愿是推动户籍人口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当下各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积极性不高,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并不乐观。基于推拉理论,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采用二元 Logit 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探讨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总体较低,占比为48.91%,农业转移人口拥有承包地与宅基地的比例分别为61.40%和71.71%。土地资源禀赋显著抑制了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落户意愿,农业转移人口的身份认同、社会交往状况在土地资源禀赋影响进城落户意愿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效应,社会保障状况发挥着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将会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落户意愿。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设计,消除阻碍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体制障碍;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土地为农业转移人口留条退路,增强社会结构的弹性,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