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板栗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河北省迁西地区10个板栗品种(系)叶片解剖结构及气孔特征,了解其水分适应机制,比较其抗旱性,为迁西地区筛选抗旱板栗品种(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板红(DBH)、燕龙(YL)、紫晶(ZJ)、迁西早红(QXZH)、燕山短枝(YSDZ)、燕山早丰(YSZF)、紫珀(ZP)、燕奎(YK)、迁西晚红(QXWH)、迁西壮栗(QXZL)等10个板栗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石蜡切片法及指甲油印迹法,比较叶片厚度、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开口大小等15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对10个供试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10个板栗品种15项指标反映板栗抗旱性能力的顺序为: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气孔开张宽度气孔密度气孔开张长度气孔长度=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气孔宽度上表皮角质层厚度。运用隶属函数值法,结合各指标所占权重对各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评价,得到10个板栗品种(系)抗旱性的顺序为:大板红紫晶燕龙燕奎燕山短枝燕山早丰紫珀迁西晚红迁西早红迁西壮栗。经聚类分析,将10个板栗品种(系)分为3类:抗旱性强的有紫晶、大板红、燕龙、燕奎,抗旱性中等的有紫珀、燕山短枝、燕山早丰、迁西晚红,抗旱性弱的有迁西早红、迁西壮栗。【结论】叶片解剖结构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板栗的抗旱特性,可用于其抗旱性鉴定。10个板栗品种(系)中,紫晶、大板红、燕龙、燕奎抗旱性最强,可在迁西地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不同品种(系)油梨果实品质差异,以富尔特、桂研10号、GYL-1、GYL-2、GYL-3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共12个品质指标,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客观、准确地分析油梨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不同品种(系)油梨果实品质性状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在4.39%~40.68%之间,以粗脂肪含量的变异程度最大,含水量变异程度最小。②通过隶属函数值分析,不同油梨品种果实品质优劣依次表现为GYL-2>富尔特>桂研10号>GYL-1>GYL-4。③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100%,决定第1主成分的主要为可滴定酸含量、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决定第2主成分的主要为粗脂肪含量、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和可食率;果形指数和果实纵径对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第4主成分主要反映指标维生素C含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分值,不同品种(系)排名为GYL-2>富尔特>桂研10号>GYL-1>GYL-4。④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油梨品种(系)被分成3类,其中GYL-2、富尔特、桂研10号的果实品质优于GYL-1和GYL-4。综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即品种GYL-2果实品质最好,富尔特次之,GYL-4最差。研究结果揭示了5个油梨品种(系)果实品质的差异,建立了一套适合油梨果实品质评价的方法,为贵州油梨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10种板栗盆栽实生苗木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干旱胁迫方法,测定干旱胁迫40 d后与抗旱性相关生理指标、根系形态指标等。运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比较各指标反映抗旱能力,综合评价10种板栗抗旱性。结果表明,各指标反映抗旱能力从高到低顺序为:POD、根系长度、根分支数、根系表面积、根尖数、可溶性糖含量、根系体积、SOD、根系直径、根冠比、MDA。10种板栗抗旱性排序为:大板红(DBH)紫晶(ZJ)燕龙(YL)燕奎(YK)燕山短枝(YSDZ)燕山早丰(YSZF)紫珀(ZP)迁西晚红(QXWH)迁西早红(QXZH)迁西壮栗(QXZL)。此评价结果与干旱胁迫结束时植株形态表现基本一致。因此,DBH、ZJ可作为抗旱板栗砧木品种在迁西地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倒置嫁接方法在南方地区的应用效果及北方板栗品种在南方引种的适应性,为板栗资源利用及大树换冠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燕丽、燕龙、燕紫和迁西42号4个北方板栗品种穗条为试材,采用正置嫁接和倒置嫁接两种嫁接方式,研究板栗幼树叶片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赤霉素(Gibberellins,GA3)、玉米素核苷(Trans-Zeatin-riboside,ZR)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等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例,以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等光合特征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倒置嫁接下板栗叶片生长型指标IAA含量和IAA/ABA低于正置嫁接,其中燕丽、燕龙、燕紫和迁西42号4个板栗品种倒置嫁接叶片的IAA含量分别比正置嫁接显著低57.35%、22.67%、7.55%和43.47%(P<0.05,下同),IAA/ABA分别比正置嫁接低22.61%、19.00%、25.70%和26.47%.除燕紫外,其他板栗品种的叶片ABA含量也表现为倒置嫁接低于正置嫁接,燕丽和迁西42号倒置嫁接叶片ABA含量分别比正置嫁接低44.97%和23.20%.ZR含量与ABA含量相似,除燕紫外其他品种均表现为倒置嫁接低于正置嫁指,燕丽和燕龙倒置嫁接叶片ZR含量分别比正置嫁接低33.14%和24.20%.叶片Pn、Gs、Tr和WUE在倒置嫁接下均低于正置嫁接,且与生长型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值呈显著正相关.GA3含量受到嫁接方法单因素影响较小,受品种特性和交互作用影响极显著(P<0.0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4个板栗品种生长势和适应性,综合评分排序为燕龙>燕丽>迁西42号>燕紫.[结论]倒置嫁接使板栗枝条生长势放缓,对抑制徒长有一定的作用.燕龙和燕丽嫁接后树体营养生长较快,且在南方气候环境种植适应性较好,而迁西42号和燕紫生长势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5.
库尔勒香梨杂交品种(系)果实品质测定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库尔勒香梨杂交品种(系)果实品质主要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测定了新梨1号、新梨6号、新梨7号等10个香梨杂交品种(系)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肉硬度、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石细胞、糖酸比等10个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各品质指标进行分析,建立了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库尔勒香梨杂交品种(系)多个果实品质指标之间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和密切相关性.经主成分分析,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9.859%;通过聚类分析,10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聚成了6类,最终将品质指标简化为单果重、果形指数、果肉硬度、糖酸比、维生素C、可滴定酸6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可以反映香梨杂交品种(系)果实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通过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各品种(系)的综合得分并排序,结果为:84-4-170、新梨1号、82-27-20综合果实品质较优,新梨8号、新梨9号、新梨6号、新梨7号综合果实品质中等,84-1-91、84-5-58、84-4-112综合果实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省迁西地区板栗主栽品种燕山早丰'和大板红'为材料,选用燕山地区8 个优良品种(系)进行授粉 试验,通过调查不同授粉组合产量和测定果实品质等指标,并采用直接排序法和平均隶属度法进行评价,筛选最适 授粉组合。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采用直接排序法对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燕山早丰'授粉组合中只有燕 山早丰'迁西15 号'和燕山早丰'大板红'排在对照之前,而大板红'授粉组合中优于对照的有大板红' 迁西14 号'大板红'遵玉'大板红'迁西15 号'大板红'燕龙'大板红'燕山早丰';采用平均 隶属度法对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燕山早丰'迁西15 号'燕山早丰'大板红'和燕山早丰'遵 玉'排在对照之前,而大板红'授粉组合排名与直接排序法非常相近。综合分析认为:在迁西地区燕山早丰'的 最适授粉亲本为迁西15 号'和大板红';大板红'的最适授粉亲本为迁西14 号'遵玉'和迁西15 号'。   相似文献   

7.
芒果果实品质评价因子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简化芒果品质评价因素,为制定芒果品质评价指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对广西栽培的18个芒果品种的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风味等19个主要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芒果果实品质简化评价因子。【结果】芒果的多个品质指标变量间存在相对独立性和密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后提取出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特征向量较大、水分含量特征向量绝对值较大等7个主成分,系统聚类分析后19个品质指标聚类简化成糖酸比、果肉色泽(L^*)、维生素C(Vc)、果实硬度等9个代表性指标,经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合并规则综合评价,筛选出红芒6号、紫花芒、桂热82号、桂热120号和香芒5个品种为品质较优品种。【结论】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可用于简化芒果果实品质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
引进16个鲜食枣品种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引进鲜食枣品种果实品质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测定16个引进鲜食枣品种果实的主要品质指标,分析研究16个品种果实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引进的16个鲜食枣品种果实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筛选。【结果】鲜食枣果实12个品质指标之间存在相对独立性和密切相关性;根据主成分分析主因子综合得分,16种引进鲜食枣品种综合排名前5位的鲜食枣品种依次为葫芦枣、赞1、赞晶、赞皇鲜食和陕西鸡蛋枣,延川条枣、圆铃1号和金丝蜜枣排名居后。【结论】主成分分析将16个鲜食枣品种12种果实品质简化为7种关键因子指标,建立针对公式样品品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将供试16种引进鲜食枣品种分为三大类群。最终确定供试16种引进鲜食枣品种果实综合排名前5位的鲜食枣品种依次为葫芦枣、赞1、赞晶、赞皇鲜食和陕西鸡蛋枣,延川条枣、圆铃1号和金丝蜜枣排名居后。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可溶性糖成分及含量差异特征,综合评价果实甜度,为板栗产业高甜度品种选择、培育和特异资源利用提供依据。以32个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为材料,采用“板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的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采后40 d可溶性糖相关的11个性状开展系统调查,并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1)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均值为24.33%,总糖含量(Total soluble sugar,TSS)均值为20.80%,整体甜度较优。2)板栗果实11项甜度指标在主栽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可用于综合评价板栗甜度;其中可溶性总糖的变异程度显著低于各可溶性糖成分和生化甜度的变异程度,各个可溶性糖成分和含量间的差异是板栗品种多样甜度的主要来源。3)相关性分析中6种可溶性糖成分间无显著相关性,指标间较为独立。4)32个品种聚为3类不同甜度的等级,高甜类型(HS)有9个品种,D值为0.50以上;中甜类型(MS)有18个品种,D值为0.30~0.50;低甜类型(S)有5个品种,D值为0.30以下。本研究结果为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甜度、等级划分与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贵州奈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为贵州奈李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12个种植区的成熟奈李果实为试材,测定果皮色泽、果形指数和硬度等8个外观品质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等16个营养成分指标,在此基础上对24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3个外观品质主成分(X1~X3),累积贡献率达81.74%,外观品质评价模型X=0.408X1+0.230X2+0.180X3;提取到5个营养指标主成分(Y1~Y5),累积贡献率达86.81%,其评价模型Y=0.284Y1+0.240Y2+0.146Y3+0.110Y4+0.089Y5;综合24个指标分析提取到6个主成分(Z1~Z6),累积贡献率达89.94%,奈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Z=0.240Z1+0.227Z2+0.147Z3+0.121Z4+0.091Z5+0.073Z6;在类间距离为15时,12份奈李被聚为4类,4号、5号、3号、7号和8号聚为第1类,第2类包括1号、2号、9号、10号和12号,6号和11号分别归入第3类和第4类;第1类外观品质较优,第3类和第4类营养品质较优。【结论】12份奈李综合品质依次为3号>8号>5号>6号>4号>11号>7号>9号>10号>2号>1号>12号。  相似文献   

11.
基于SSR标记的燕山板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筛选出的21对SSR引物对7个燕山板栗群体142份资源和1个太行山板栗群体9份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不同群体的聚类树状图和主坐标分析图,旨在为燕山板栗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明晰和创新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1对引物共检测到71个等位变异位点,变异范围为2~6,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3.38个等位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614 5~0.972 3,平均0.866 8。8个板栗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总遗传多样性指数Ht、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指数Hs分别为1.457 8、0.309 9、0.468 0、0.306 2和0.291 2,说明燕山板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度较高,其中遵化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最高,为97.18%,青龙和迁西群体次之,分别为95.77%和94.37%,表明遵化、迁西一带是燕山板栗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UPGMA聚类分析表明,迁西和宽城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大,亲缘关系最近;怀柔和邢台(太行山)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小,遗传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图和主坐标分析图可将燕山板栗主产区青龙、迁西、宽城、兴隆、遵化和怀柔群体资源划为1类,而处于太行山区邢台群体为1类,说明燕山板栗和外来品种存在明显的差异,各群体的遗传关系和地理来源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金柑品种果实基础品质和营养物质的差异,以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橘圃的6个金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15个主要品质指标、20个功能成分指标和17个氨基酸营养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温光橘的果实品质较好,滑皮金柑类黄酮总量最高,温光橘和滑皮金柑酚酸总量较高,宁波罗纹和融安金柑氨基...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栽培板栗品种永丰1号、云富、云良为母本,北方型板栗品种燕山红栗、燕龙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试验。通过对其果实含糖量(可溶性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板栗花粉直感效应研究,以改善板栗的食用和加工品质。结果表明:以北方2个品种为父本授粉云南3个品种所结果实的含糖量显著高于其自然授粉和自花授粉的南方品种,在果实含糖量上具有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欧李果实品质评价的方法。【方法】选取引种到成都地区的9个欧李品种,对12项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转化,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主成分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前4个主成分值与相应权重之积的累加和,得到综合分值。【结果】欧李果实的各品质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单果重与可溶性蛋白之间,可食率与含水率之间,可滴定酸与固酸比、糖酸比之间,固酸比与糖酸比之间相关性达极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6.515%;第1主成分为口感因子,方差贡献率为50.126%;第2主成分为质量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6.028%;第3主成分为可食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1.159%;第4主成分为营养因子,方差贡献率为9.203%。建立了不同欧李品种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模型:F=0.579 4F_1+0.185 2F_2+0.129 0F_3+0.106 3F4。果实综合品质排序为:燕山2号>农大7号>燕山1号>京欧1号>鲁1>内蒙大>蒙艳早红>鲁2>16-8。其中,燕山2号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优,可考虑作为引种成都地区的优良经济果树品种。【结论】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为欧李的引种与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08~2009年度和2009~2010年度参加山东省区试的297个品种(系)的小麦品质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小麦整体的品质指标,可以提取三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为蛋白质量因子(含面筋指数、沉淀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第2主成分为磨粉因子(含硬度指数、出粉率、吸水量、白度),第3主成分为蛋白数量因子(含湿面筋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三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两年分别为77%和82%,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两年分别高达34.453%和36.291%,说明面筋指数、沉淀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是影响小麦品质的主要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评价小麦的综合品质,2009~2010年度96个样品中的泰农7058、05428、泰山4173、山农71等品种(系)得分较高,说明品质表现突出。同时综合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不同指标的特征值大小和可操作性,提出在育种早期面筋指数、沉淀值和硬度指数可间接评价小麦品质。用R型聚类将10个品质性状聚为四类,其中三类性状(面粉白度另成一类)所包含的指标和主成分分析的三个主成分所包含的指标基本吻合。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2009-2010年度96个样品进行了Q型聚类,其中第Ⅲ类群包括的6个品种(系)各类指标较高,结果和主成分综合评分中得出的品质较好的品种(系)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主成分分析可以用于小麦品种(系)品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8个鲜食番茄品种在生长和品质上的差异,为喜好地区推荐不同种类番茄。[方法]以京番308(JF308)、京番309(JF309)、原味1号(YW1)、光辉201(GH201)、亚蔬006(YS006)、亚蔬12(YS12)、京采6号(JC6)、京采8号(JC8)为试验品种,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法对品质指标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长和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生长和品质指标变异系数显示不同鲜食品种番茄在生长和品质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对番茄氨基酸聚类分析表明,品种之间氨基酸含量和组成存在显著差异,JF309、YW1、YS006和JC6的氨基酸总含量相对较高,YS006的甜味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YW1的芳香族氨基酸含量最高。通过对不同鲜食番茄品种品质指标进行熵权Topsis评价法分析,得出酪氨酸和糖酸比可以作为品种生长和品质的评价因子,YW1和YS006的品质指标相对最佳。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1.095%。根据综合得分显示YW1的综合评分最高,YS006次之,说明二者的综合表现最佳。[结论]综上所述,YW1和YS006可以作为优良品种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适合陕北地区基质栽培的高品质樱桃番茄品种,解决该地区适宜基质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缺乏的问题。【方法】以15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各品种果实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硬度、单果质量、单株产量、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番茄红素、可溶性总糖含量等13项指标,比较各品种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对樱桃番茄各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适合陕北地区基质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结果】不同樱桃番茄品种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为13.60%~54.1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纵径、横径呈极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番茄红素、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糖酸比、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果质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4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3.408%,其中影响樱桃番茄综合品质的因子分别为质量因子(单果质量、单株产量)、果形因子(纵径、果形指数)、营养因子(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和口感因子(可滴定酸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排名前5的品种为黄金贝(0.662)、浙樱粉1号(0.526)、红玉(0.483)、粉贝贝(0.374)和粉佳人(0.334);运用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筛选出综合排名前5的品种为红玉(0.638)、粉佳人(0.587)、紫贝贝(0.551)、浙樱粉1号(0.539)和黄金贝(0.504)。主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黄金贝、粉佳人、浙樱粉1号、红玉等4个樱桃番茄品种的综合品质优于其他品种,适于陕北地区基质栽培。  相似文献   

18.
冯勇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2):180-185
为科学评价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品质指标,建立猕猴桃品质评价体系,本试验选取9个不同品种猕猴桃为原料,采用国标和农业标准测定其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重金属污染等15项指标,分析其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猕猴桃品质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猕猴桃品质指标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品质指标变异系数各不相同,表明不同品种的猕猴桃品质之间呈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15项品质指标反映9种不同猕猴桃品质指标可以用6个主成分表示,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182%;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知,单果质量、维生素C含量、单宁含量、总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Ca含量、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作为综合评价猕猴桃品质优劣的关键性指标.在9种不同猕猴桃品种中,以黄金果的综合品质最佳,翠香的综合品质最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方法获得的试验研究结果为消费有选择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品质优良的猕猴桃品种提供参考依据,对猕猴桃栽培、选择优良品种、提升产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北京野生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北京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的驯化栽培价值,构建野生软枣猕猴桃品质综合评价体系,采集怀柔地区野生软枣猕猴桃11个样本的果实,以市售的栽培猕猴桃果实为对照,测定了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Vc含量、总酚含量和黄酮含量8个果实品质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对测定的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测定果实的DPPH抗氧化活性,探究其与果实的Vc、总酚和黄酮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将8个品质指标综合成3个主成分因子,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4.71%,样本S9和S6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为优。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果实的Vc含量、总酚黄酮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指数分别为0.783 5、0.897 2和0.004,说明野生软枣猕猴桃的DPPH抗氧化作用与Vc和总酚含量相关性高,与黄酮类物质含量不相关。野生软枣猕猴桃个体间果实品质差异大,评价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是果实的总酚含量、Vc含量、固酸比、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  相似文献   

20.
选取12个日本甜柿品种的果实性状、SPAD、果实品质等12项性状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日本甜柿不同品种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选取的4个有效主成分反映出了全部指标79.934 6%的信息,计算出各主成分的因子得分,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了12个日本甜柿品种性状表现的综合得分,筛选出了阳丰、富有和次郎3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日本甜柿品种.该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与生产实际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