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几种新型茎叶除草剂在冬小麦田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参试药剂的适宜剂量为15%麦极可湿性粉剂300.0g/hm2,5%AF-296乳油225~300mL/hm2,10%AF-296乳油225~300mL/hm2,10%AF-407乳油450mL/hm2,3.6%阔世玛300g/hm2;7.5%啶磺草胺187.5g/hm2单用较93.75g/hm2防效好,添加助剂后对阔叶草的防效可提高5个百分点;8.5%啶磺草胺.双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50~450g/hm2处理对以看麦娘为主并混生菵草的禾本科杂草防效达70%左右,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为85%~97%;于春季、冬前喷施药剂防效有差异,但对作物产量均未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麦施达对冬小麦田苯磺隆除草剂抗性或疑似抗性阔叶杂草及其他恶性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使用技术及对小麦的安全性,于2011年2月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麦施达对小麦田恶性阔叶杂草猪殃殃等有明显的防除效果。在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旬)阔叶杂草生长旺盛期,施用45.9%麦施达悬乳剂750 mL/hm2,对水450 kg均匀喷雾,防效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述,在小麦田禾本科杂草2~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用50 g/L炔草酸·唑啉草酯乳油 30~60 g/hm2(有效成分),对水450 L喷施,对小麦田杂草高效,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剂量的40%2甲·辛酰溴乳油中添加相同剂量的三硅氧烷助剂和水,配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喷雾处理后观察其对胡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40%2甲·辛酰溴乳油1500 mL/hm2对水675 kg/hm2,加入225 g 三硅氧烷助剂,药后45 d 对胡麻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为100%,较不加三硅氧烷助剂分别提高6.38和4.88百分点.用药量1200、1275 mL/hm2,对水675 kg/hm2,加入225 g 三硅氧烷助剂,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2%以上,较不加三硅氧烷助剂降低15%~20%的用药量. 在 1500 mL/hm240%2甲·辛酰溴乳油中加入225 g 三硅氧烷助剂,对水450~900 kg/hm2的株防效均达96%以上,表明添加三硅氧烷助剂可以降低30%~50%的用水量  相似文献   

5.
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防除小麦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对麦田中主要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小麦田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对麦田繁缕、猪殃殃等阔叶杂草和硬草等禾本科杂草都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小麦有轻微伤害,对小麦产量没有影响。防除麦田繁缕、硬草等杂草建议用量为:冬前225~300g/hm2,春季300~375g/hm2;防除麦田猪殃殃等杂草,建议在春季进行,用药量为300~375g/hm2。  相似文献   

6.
5种除草剂对玉米田间杂草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露地玉米田于玉米5叶1心期喷施5种除草剂,结果表明,以38%稳拿静悬浮剂975 mL/hm2+助剂2400 mL/hm2防除效果最好,药后3 d阔叶杂草和麦青的中毒比例均最高,分别为98.3%和60.0%;药后7d对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均为100%,对麦青的株防效为96.2%.  相似文献   

7.
骠马6.9%乳剂防除直播稻田千金药效与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骠马6.9%水乳剂用量在450mL/hm2以上时对直播稻田千金有良好的防效,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特效性;但对水稻安全性差,600mL/hm2处理区可见明显药害。建议在直播稻田使用时,以300~450mL/hm2对水450~600kg/hm2均匀喷雾,杜绝重喷。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春季使用使阔得对水麦田阔叶杂草老鹳草的防除效果,在2月下旬采用不同剂量的使阔得对小麦田老鹳草进行了防除试验。结果表明:使阔得春季使用,对老鹳草效果较好,对稻茬菜效果一般,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推荐用于小麦田防除老鹳草等阔叶杂草。防除老鹳草为主,年前植株较小时,用量180~225g/hm2,春季植株较大时300g/hm2;防除稻茬菜为主时,用量不得少于300g/hm2。  相似文献   

9.
稻喜防除直播稻田杂草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稻喜防除直播稻田杂草效果,结果表明:喷施稻喜1 500~2 700 mL/hm2对直播田千金子、稗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等的防效好于50%二氯喹啉酸675 g/hm2+10%吡嘧磺隆300 g/hm2,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0.
杂交谷子适宜除草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张杂谷8号为试材,研究了12.5%拿扑净、44%谷友可湿性粉剂、72%2甲4氯可湿性粉剂和2,4-D丁酯对谷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筛选适宜谷子的除草剂种类。结果表明:谷苗4叶期喷施拿扑净,可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平均防效为88.63%;阔叶杂草4~5叶期喷施2甲4氯,可有效防除阔叶杂草,平均防效达96.75%。2种药剂结合使用,能达到理想的谷田杂草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1.
黑龙港地区谷-草一年两作种植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从生育期和草产量上对12个饲用小黑麦品种进行了筛选,研究了3个优良谷子品种在3个播期条件下的谷草产量和籽粒产量效益,而后对谷-草一年两作种植模式的小黑麦品种和谷子品种进行了组装,并分析了该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简化栽培谷子品种懒谷3号产量较高,且管理简单,便于推广应用,是该种植模式的首选谷子品种;饲用小黑麦品种NTH1048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较高,适合作为饲用型小黑麦种植。采用懒谷3号+NTH1048谷-草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节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洛阳丘陵旱地谷子种植效益分析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洛阳有代表性的丘陵旱薄地和丘陵旱肥地,调查了谷子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并与同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如果选用谷子新品种,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将是玉米的2.6~2.8倍;即便是生产上种植普通谷子品种,效益也与种植玉米相当,且免去了清理玉米秸秆的巨大劳动量。结合偃师(丘陵旱薄地)、宜阳(丘陵旱肥地)谷子示范县的谷子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调查了不同种植情况下(种植时间、茬口、谷子品种、施肥情况、留苗密度)的谷子产量,总结了适合洛阳谷子生产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辽西地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形成谷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升辽西地区谷子生产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以燕谷1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制约谷子生产的氮肥施用量(因素A)、磷肥施用量(因素B)和种植密度(因素C)3个关键技术进行了不同水平组合的籽粒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研究,以明确谷子生产上的最佳施肥方案与合理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燕谷16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顺序均为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种植密度,其中,氮肥是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种植密度是影响谷子叶面积指数和穗粒重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条件下,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的因素组合均为A2B3C1,即氮肥施用量187.50kg/hm2、磷肥施用量131.25kg/hm2、种植密度30.0万株/hm2时谷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达到了5363.79kg/hm2和14514.9元/hm2。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谷子种植优势区域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北省是谷子生产大省,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谷子的经济效益。文章针对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的分散性和区域优势作.用发挥欠佳等情况,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河北省农产品成本资料汇编》的谷子数据,选取合适的指标,采用比较效益模型(密切值法)对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进行优势区域分析,最后得出黑龙港低平原地区、太行山丘陵区、燕山丘...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播量与水肥(N、P、K)耦合效应对秋闲田饲用谷子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以冀谷18为材料,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分、磷肥等对水分利用率有重要影响,其中水分对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氮肥、钾肥、播量等没有明显影响;播量与水肥耦合的显著项及其强弱顺序为:钾肥+播量>氮肥+磷肥>水分+磷肥>水分+播量>水分+钾肥,其它各项没明显影响。构建了数学模型Y=44.26-1.311x1-2.298x2-3.682x3-6.401x4-34.540x5+0.273x1x3+0.118x1x4+0.843x1x5-1.948x2x3+6.631x4x5,明确了以经济效益为考核指标的最优方案:土壤含水量保持10%、饲用谷子播量15 kg/hm2。该方案水分利用率为26.24 g/kg,干草产量折合13980.90 kg/hm2,经济效益为13830.90元/hm2,较产草量最高的优化组合增收3063.73元/hm2,增幅22.15%,较水分利用率最高的优化组合增收6215.15元/hm2,增幅44.94%,为秋闲田饲用谷子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决 44%谷友 WP 在推广中的药效不佳或药害问题。[方法]采用四因素四水平和三因素二水平的正交试验和新复极差法统计分析,针对施药剂量、喷灌水量、整地质量、土壤墒情等影响因素进行了 44%谷友(单嘧·扑灭)WP 防控杂草及其对谷子产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7个试验因素对44%谷友WP防控杂草效果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施药剂量、灌溉水量、整地质量、土壤墒情还是影响谷子产量的最重要因素。根据谷子产量和经济效益,确定了44%谷友WP经济、安全、高效防控谷田杂草技术的最优方案:44%谷友WP的剂量为1 800 g/hm2,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处理;耕耙地要坚实;土壤含水量要达到 15%;药后不进行喷灌;在 45 天高药效持续期内能有效控制谷田杂草,尤其是双子叶杂草。[结论]该研究将为谷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确保谷子丰产丰收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谷子在全膜双垄沟穴播技术条件下的水分效应、温度效应及其经济效益,提高水分利用率,对谷子全膜双垄沟穴播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膜覆盖比半膜覆盖平均增温1.3oc左右,比露地种植平均增温1.9℃左右。全膜覆盖水分利用效率较半膜覆盖提高1.65kg/(mm·hm^2),提高了20%,较露地种植提高2.85kg/(mm·hm^2),提高了40.4%。  相似文献   

18.
宁夏海原地区位于干旱地带,谷子是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当前谷子种植面临水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宁夏海原地区“张杂谷13号”谷子进行3种不同类型地膜(渗水地膜、生物降解膜和全降解生物智能地膜)、不同覆盖技术(半膜覆盖、全膜覆盖)的处理,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谷子生长发育、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常规地膜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谷子根系发育快,植株生长健壮,产量显著高于其它技术。因此宁夏海原地区谷子进行常规地膜全膜覆盖栽培后增产明显,经济效益高,可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乙羧氟草醚在浙江、山东两地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规律。结果表明,乙羧氟草醚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添加浓度在0.01~0.50 mg/kg范围内,回收率为88.8%~102.2%,变异系数为2.44%~5.77%。乙羧氟草醚在浙江、山东两地棉叶中的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0.628 8e-0.3933T和C=0.410 2e-0.3852T,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0.119 2e-0.5343T和C=0.010 7e-0.2715T;在两地棉叶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76 d和1.80 d,在两地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30 d和2.55 d。10%乙羧氟草醚乳油用于棉花田除草,施药剂量(有效成分)为60~90 g/hm2,施药1次,收获期棉子及土壤中乙羧氟草醚残留量均低于0.01 mg/kg。拟推荐我国棉花(棉子)中乙羧氟草醚的最高残留限量(MRL)为0.01 mg/kg。  相似文献   

20.
在科尔沁沙地南缘,以仁用杏//花生/玉米/花生//仁用杏(A1模式)、仁用杏//谷子/玉米/谷子//仁用杏(A2模式)、仁用杏//大豆/玉米/大豆//仁用杏(A3模式)、仁用杏//玉米//仁用杏(B1模式)、仁用杏//花生//仁用杏(B2模式)、仁用杏//谷子//仁用杏(B3模式)、仁用杏//大豆//仁用杏(B4模式)7种果粮立体复合种植模式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并评价了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玉米病虫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表现为B1模式〉A2模式〉A3模式〉A1模式;A模式较B模式能够显著降低矮棵作物花生和大豆的病虫害发生率。玉米产量顺序为A1模式〉A3模式〉A2模式〉B1模式。A模式较B模式,矮棵作物(花生、谷子、大豆)产量略有降低,但减产幅度均〈5%,差异不显著。从经济效益分析,A1模式和B2模式的经济效益较高。由此认为,A1模式和B2模式表现较好,适宜在风沙半干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