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酶法催化蓖麻油生产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酶法催化蓖麻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条件。[方法]从种植蓖麻试验地土壤中分离出1株脂肪酶产生菌(Pseudomonassp.)H-4,以其发酵液制备的固定化酶为催化剂,催化蓖麻油与甲醇转酯化生产生物柴油,研究该酶的转酯能力。[结果]薄层检测和气相色谱检测表明,该脂肪酶具有催化蓖麻油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蓖麻油酸甲酯的功能。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酯交换率不断升高。甲醇分3次加入,酯交换率最高(78%)。反应温度40℃,酯交换率最高(81%)。酶添加量0.6 g,酯交换率最高(85%)。[结论]在醇油摩尔比3∶1,甲醇分3次加入,固定化酶添加量0.6 g,反应温度40℃,150 r/min条件下反应10 h,油脂的酯交换率达85%。  相似文献   

2.
为探寻环保低耗的柴油生产工艺,以乌桕梓酸化油为原料,利用固定化细菌A007脂肪酶催化甘油三脂的水解反应和固定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催化游离脂肪酸的酯化反应将其转化为生物柴油.结果表明,水解反应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底物浓度60%(wt)、酶用量100 U/g,在此条件下反应12 h后甘油三脂水解率可达94%;酯化反应的最适底物摩尔比(甲醇/FFA)为5∶1,在30℃、酶用量为100 U/g的反应条件下,通过"酯化-脱水-再酯化"可使FFA的总酯化率达到98%以上.该工艺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凯泰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火锅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火锅废油为原料,甲醇为酰基受体,凯泰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生物酶法催化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油,在醇油摩尔比为4.0∶1.0、分3次添加甲醇、脂肪酶用量20.0%(m/m,下同)、正己烷用量10%(m/m,下同)、水用量10%(m/m,下同)、水浴温度50℃、振荡速度100 r/min的摇瓶体系中,反应24 h,生物柴油产率达83.75%;在醇油摩尔比为3.0∶1.0、分3次投加甲醇、脂肪酶用量25.0%、正己烷用量11%、水用量10%、水浴温度48℃下,于高径比为12.5∶1.0、柱流速为0.6 mL/min的固定床装置中,反应24 h,生物柴油产率达80.95%。经减压蒸馏后的生物柴油的理化指标基本达到国内0#柴油标准,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同固定化载体,进行了适合生物柴油生产的脂肪酶固定化载体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以壳聚糖微球的固定率和甲醇耐受力相对较好,其最适给酶量为30 mg,固定化时间为8.0 h,pH值为7.0,固定化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5.
主要考察了水的添加量、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有机溶剂的添加、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甲醇流加方式对生物柴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酶基因工程菌NJY-1-69产脂肪酶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水的添加量为0.15%,醇油摩尔比为3∶1,催化剂用量14%,反应温度30 ℃,反应时间36 h,甲醇流加方式是分3次加入,获得的生物柴油最高转化率为89%.  相似文献   

6.
使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IM和Novozym 435作为催化剂,以转换率为指标,在真空度30 mbar、80℃、无溶剂和无添加水的反应条件下,探讨反应时间、酶添加量、甾醇添加量对酯交换生物合成甾醇酯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对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IM作为催化剂条件进行优化。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真空度30 mbar、反应时间48 h、酶添加量1.0%、甾醇添加量6.3%,转换率为97.65%。使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IM作为催化剂条件下,甾醇与油酸甲酯进行酯交换,即使重复使用10次后仍保持90%以上转换率,脂肪酶Novozym 435仍保持40%以上转换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降低生产成本,寻找新的生物柴油生产工艺。[方法]以废大豆油为原料,先用脂肪酶水解大豆油,使其酸值达到(160±5)mgKOH/g油;然后以大豆油脂肪酸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采用两步酯化法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两步酯化法过程中浓硫酸用量、甲醇用量及流速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第1步酯化甲醇的质量分数为80%,浓硫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7%,反应温度为(338±2)K;第2步循环酯化通入甲醇的流速为1.1 ml/min,反应温度为(375±5)K,大豆油脂肪酸甲酯化的转化率达到最高,为99.52%。[结论]研究可为制备生物柴油使用新的原料和途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脂肪酶可以通过高效催化动植物油脂发生转酯反应得到生物柴油,而固定化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脂肪酶的使用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方法】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海藻酸钠包埋和新型环氧交联剂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交联联合法固定脂肪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共同确定脂肪酶的固定化方案。【结果】最佳固定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5%,给酶量400 U/mL海藻酸钠溶液,氯化钙5%,固定20 min,以0.35%的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25℃条件下交联1 h,由此制备得到酶活约为84.90 U/g的固定化酶。【结论】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 8.5,比游离酶增大0.5 U,最适反应温度40℃,与游离酶相比保持不变。热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同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与TLIM混合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研究了脂肪酶的用量与混合比例、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与温度、摇床速度、甲醇的添加方式对转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脂肪酶用量为废油质量的8%,Novozym435与TLIM混合比3:1,醇油摩尔比1:1,反应时间19h、反应温度45℃、摇床速度200r·min-1,甲醇采用两步法添加,甲酯转化率达到85.7%,脂肪酶在连续反应266h后,催化活性基本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脂肪酶催化大豆油与辛酸甲酯的酯交换反应,分析了酯交换反应后反应物的成分。结果表明:在加酶量16%,反应温度42℃,底物摩尔比8∶1,叔丁醇作为溶剂反应16 h的条件下,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酯交换反应程度最高,此时辛酸插入率最高达到59.45 moL%。同时,产物中还检测到了棕榈酸甲酯(14.58 moL%)、油酸甲酯(21.36 moL%)、亚油酸甲酯(45.44 moL%),以及少量的硬脂酸甲酯(5.28 moL%)和亚麻酸甲酯(2.56 moL%),这些长链脂肪酸甲酯都是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高附加值的生物柴油有效降低了酶法合成功能脂质的成本,增强了该工艺规模化操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分析了桐油的脂肪酸成分,研究了桐油转化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测定了桐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桐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27.32,其主要成分为含有18个碳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α-桐酸是其脂肪酸的主要成分(75.033%)。酯交换法制备桐油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与桐油的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为桐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0 min,平均转化率为82.8%。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桐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除运动粘度、酸值较高外,基本符合0#矿物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刘金岭  张朝晖  王金鹿  李建明  张平 《油气储运》2012,31(1):57-60,85,86
以册子岛30×104吨级原油码头及航道为例,通过分析原油码头水域深度、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和大型油轮靠泊、离泊以及接卸作业等情况下的主要风险因素,提出了原油码头接卸作业安全预防措施。总结了大型原油码头在油轮接卸作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监控中心、引航员、码头操作员等应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及卸油前后船方、码头和码头操作员应执行的全方位安全管理工作。研究认为,制定可行的风险控制对策可有效降低大型油轮的作业风险,遏制重大航行和污染事故,保障原油码头接卸作业及港口航运安全。  相似文献   

15.
塔河超深层中质油对稠油降粘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业  敬加强  陈朝刚  代科敏 《油气储运》2012,31(7):504-506,511,94
针对塔河油田超深层油藏地质特点和原油性质,以TK1073、TH10227及TH12312井稠油和4种塔河稀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变学方法,测试分析原油的流变特性及粘温特性,评价不同塔河稠油分别掺入不同量的一厂DK4、一联、1#和2#混合油4种塔河稀油的降粘效果,探讨轻质油及混配中质油对塔河稠油降粘的适应性,以达到扩大稀油源、节约轻质油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TK1073与TH12312井稠油属超稠油,TH10227井稠油属特稠油,其生产与集输必须采取掺稀等降粘措施;一厂DK4轻质油、一联中质油及1#混合中质油对塔河稠油掺稀降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2#混合中质油则相对较差。实际应用证实了室内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茶籽油与橄榄油营养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油和橄榄油是以"营养、保健、天然"闻名于世界的两种植物油脂,它们的理化特性指标相似,脂肪酸组成也极为相近.该文分别介绍了茶油和橄榄油的理化特性以及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