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鞠方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40-3240,3242
多倍体育种逐渐成为蔬菜作物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概述了多倍体育种领域中多倍体的产生途径、特征及其多倍体育种在蔬菜作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多倍体育种逐渐成为园艺作物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概述了多倍体育种领域中多倍体的产生途径、特征及其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猕猴桃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猕猴桃多倍体育种意义、多倍体育种方法及其应用现状等方面对猕猴桃多倍体育种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猕猴桃多倍体育种在耐贮性、抗逆性、增大果等猕猴桃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存在更大的潜力。随着多倍体育种研究的不断深入,猕猴桃多倍体育种与应用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蔬菜多倍体育种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多倍体在蔬菜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蔬菜多倍体育种已有70余年的历史,但迄今仅有西瓜、萝卜、白菜、马铃薯等少数多倍体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多倍体植物自身特点和育种技术相对落后仍然是限制多倍体育种发展的主要问题。系统地介绍了蔬菜多倍体形成的途径,重点讨论了蔬菜多倍体育种中存在的障碍及其克服方法,并分析总结了蔬菜多倍体的成功应用,展望了蔬菜多倍体育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蔬菜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我国蔬菜多倍体育种研究在蔬菜多倍体诱导与鉴定方法、蔬菜多倍体育种与应用等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目前蔬菜多倍体育种中尚存在的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蔬菜多倍体育种水平的对策,即选择适宜的诱变材料、提高蔬菜多倍体的孕性、扩大多倍体原始材料的选择范围、完善诱导方法与技术、多倍体育种与其它育种方法的结合等。  相似文献   

6.
橡胶树多倍体诱导机制和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倍体育种作为橡胶树育种的重要手段,曾引起育种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从获得橡胶树多倍体的机制和途径方面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讨论橡胶树多倍体育种面临的问题;提出橡胶树多倍体育种的研究方向,为橡胶树多倍体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7.
多倍体是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的显著特征.高等植物中多倍体约70%以上,多倍体表现的营养体增大、营养成分增加等特征,是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的目的所在.多倍体育种现在广泛应用于生产与育种研究中.近年来,研究者通过自然突变、有性杂交和物理化学诱变育种等手段进行柑橘多倍体研究,已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本文综述了柑橘多倍体研究的进展概况,展望了柑橘育种的未来发展,并对柑橘多倍体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领域中育种技术,多倍体的特征及鉴定方法等研究现状,展望了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对果树多倍体的育种途径和倍性鉴定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果树多倍体的育种途径鉴定方法,指出了多倍体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更好地指导果树多倍体育种技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果树多倍体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倍体的倍性鉴定是果树多倍体育种的重要环节。本文对鉴定多倍体的常用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总结,以期为多倍体鉴定和多倍体育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最适宜火力楠苗木生长的氮(N)、磷(P)、钾(K)肥料配比,为火力楠壮苗培育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选取当年生火力楠实生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N、P、K施肥配比处理火力楠苗木生理指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生长指标(苗高、地径)的变化规律。[结果]以N 470 mg/株、P 46 mg/株、K 306 mg/株处理对火力楠苗高、地径促进作用最显著;电导率则以N 705 mg/株、P 23 mg/株、K 102 mg/株处理最优;可溶性蛋白含量以N 705 mg/株、P 69 mg/株、K 204 mg/株和N 705 mg/株、P 46mg/株、K 102 mg/株处理最高,N 235 mg/株、P 69 mg/株、K 306 mg/株处理最低;叶绿素含量以N 235 mg/株、P 23 mg/株、K 102 mg/株,N235 mg/株、P 46 mg/株、K 204 mg/株,N 235 mg/株、P 69 mg/株、K 306 mg/株,N 470 mg/株、P 23 mg/株、K 204 mg/株处理效果最好,而N705 mg/株、P 23 mg/株、K 306 mg/株,N 705 mg/株、P 46 mg/株、K 102 mg/株,N 705 mg/株、P 69 mg/株、K 204 mg/株处理效果相对较差。[结论]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火力楠苗木培育、矮化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大别山马宗岭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山马宗岭自然保护区资源较为丰富,经济植物较多,现已知种子植物138科、547属、1192种。论述了马宗岭植物资源的基本特点,提出了马宗岭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根据资源的用途,将其分为材用、药用、观赏、果类、纤维、牧草和饲料、蜜源、芳香、油脂、淀粉、杀虫和灭菌等11类,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Ⅲ.株高遗传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矮败小麦为母本经姊妹交,测交、回交以及轮回群体中开放授粉获得有关分离世代群体。通过计算其群体株高平均数、方差和遗传力,以及亲子间株高相关系数,对矮败小麦株高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矮败小麦株高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但不育株、可育株间株高差异显著,不育株一般40cm左右,且株高遗传变异相对较小。不同遗传背景对可育株株高影响显著,而对不育株影响甚微。对可育株株高选择,早代进行效果较好。矮败小麦不育株与不同株高的父本杂交,后代可育株株高呈现偏父正态分布,且半矮秆植株的分离频率相对较高。回交世代中,回交父本对后代可育株影响较大,而对不育株影响较小。随着回交世代增加,可育株株高越来越接近父本。经4~5代回交后,两者之间几乎无甚差别。由于矮败不育株有利于接受群体中较矮植株的花粉,在轮回选择中,应用矮败小麦能够有效地控制群体株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分子生学在植物理学上的广泛应用,许多病原物的无毒基因和植物抗病基因被克隆出来,加深了对植物抗病基因的功能和植特邀同机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应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对19个胡麻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考种数据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分茎数、单株结果数、单株果重变异系数较大,株高与工艺长度、分茎数与单株结果数、单株果重与单株结果数、单株果重与分茎数均呈极显著相关;而千粒重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19个胡麻品系的综合性状聚类分析分为四大类群,其中第一类(9、19、5和16号品系)和第三类(10和12号品系)表现良好,值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对来自于中国黄淮海大豆产区、北方大豆产区和南方大豆产区的316个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育成品种的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明显不及农家品种,而其它性状如主茎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优于农家品种。以育成品种和农家品种分别所作的相关分析表明,主茎荚数、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均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主茎节数与株高、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分枝数与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或非显著正相关,但与主茎荚数呈负向显著相关;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粒重正向显著相关,与单株粒数负相关显著。通过比较和分析,就百粒重、生育期和株高筛选出一些具有极端值的品种,可以用作品种选育的亲本和大豆分子育种如转基因受体或分子标记作图群体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7.
居住区植物造景与风水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风水学理论在古代植物造景中的应用,包括植物种植方位、植物的象征意义、植物配置的均衡性及植物的季相变化等内容,并将这些理论结合运用到现代居住区植物造景中。  相似文献   

18.
对来自世界各地的50份油用型红花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0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粒重的影响顺序是单株有效果球数,总果球数,单株无效果球数,百粒重,总分枝数,二级分枝数,一级分枝数,株高,分枝高,顶花球直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单株有效果球数,总果球数,单株无效果球数,百粒重,顶花球直径是影响单株粒重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有效果球数,单株总果球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较大,是红花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综合考虑,单株产量高的油用型红花株型应是:株高和分枝数适中,单株有效果球数和总果球数多,无效果球少,顶果球直径和百粒重较大者。  相似文献   

19.
对太原市碑林公园现有植物种类进行调查,探讨了其植物配置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太原碑林公园共有34科60属67种植物,以被子植物种类较多;碑林公园中植物种类不甚丰富,以蔷薇科植物种类最多,应用频率最高,其次是蝶形花科植物;园中草本植物种类不多,藤本植物更有待于开发利用,地被植物的利用更显单一。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合理增加地被植物的应用;合理配比树种观赏特性与季相景观;将植物配置与历史文化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0.
北京松山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松山有维管束植物109科413属783种及变种,有4个新变型。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亚区。以温带分布类型为主。植物群落有9个类型。已知有用资源植物有11类,以药用植物种类最多,有326种,其次是油脂植物、纤维植物、鞣料植物等,用材树木只有53种,但真正能作用材的树种不过20种。对42种重要资源植物的蕴藏量进行了估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