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酚A对体外培养家蚕生精囊形成精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环境有害物质对家蚕生殖发育的影响,利用家蚕生精囊(spermatocyst)体外培养系统,研究塑料工业广泛使用的化合物双酚A(BPA)对体外培养家蚕生精囊精子形成的影响。在5龄第4天家蚕生精囊体外培养体系中添加100μg/mLBPA,可使生精囊全部不能伸长,绝大多数在72 h内死亡;添加10μg/mL BPA时,生精囊培养72 h后表现出明显伸长障碍,有核精子束数量减少且长度短;添加1μg/mL BPA时,有核精子束数量减少且长度短,还出现一些退化膨大的生精囊。在上蔟第2天的家蚕生精囊体外培养体系中添加0.1μg/mL BPA,可对无核精子形成产生毒性效应,明显影响到有核精子束的形成及精子束的浓缩成熟。实验结果显示:较低浓度的BPA对家蚕精子形成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上蔟第2天的家蚕生精囊体外培养体系对低浓度BPA的毒性反应敏感,可应用于家蚕以及昆虫的生殖毒理体外研究实验。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从毒性病理学角度探讨双酚A(BPA)暴露对青春期前雌性大鼠生殖器官发育的影响,为研究BPA雌激素样作用提供组织形态学依据。选用21日龄雌性大鼠,经不同浓度的BPA暴露后,检测大鼠脏器指数、血清雌二醇水平,观察子宫和卵巢形态结构。结果显示,BPA给予7 d后与对照组比较,BPA 180 mg/(kg·bw)组大鼠子宫和卵巢指数升高(P<0.05),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P<0.05)。光镜观察发现,BPA试验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增厚、内膜细胞形态改变,卵巢初级和次级卵泡数量增多。病理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 BPA 180 mg/(kg·bw)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内腔面积及外腔直径、总卵泡数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BPA短期大剂量暴露可促进青春期前雌性大鼠子宫和卵巢发育,其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3.
双酚A(BPA)是一种常见的环境类雌激素,对动物产生生殖毒性。为了探究长期双酚A暴露对卵巢发育的影响,将孕0 d昆明小鼠(8周龄,体质量25~30 g,SPF级)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A组每天饮水给予蒸馏水(0.00 mg/kg BPA)作为对照组,B组每天饮水给与0.05 mg/kg BPA,C组每天饮水给与0.50 mg/kg BPA,D组每天饮水给与5.00 mg/kg BPA,E组每天饮水给与10.00 mg/kg BPA,F组每天饮水给与20.00 mg/kg BPA,G组每天饮水给与50.00 mg/kg BPA。BPA饮水自母鼠孕0 d到仔鼠45 d性成熟,共计63 d。结果显示,BPA剂量≥0.50 mg/kg时,仔鼠血清和卵巢中BPA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仔鼠卵巢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变化和病理损伤。TUNEL结果显示,染毒BPA≥10.00 mg/kg时卵巢颗粒细胞发生细胞凋亡(P0.05)。当染毒BPA剂量≥0.50 mg/kg时仔鼠卵巢ERα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低剂量BPA (0.05~10.00 mg/kg)显著降低ERβ表达,较高剂量(20.00~50.00 mg/kg)显著增加ERβ表达。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BPA影响了卵巢核糖体通路,其中核糖体蛋白L21、Sa表达基因显著下调,核糖体蛋白L3、S2、L7a、S26、L26表达基因显著上调。这些基因的改变可能会导致胚胎生殖系统发育受阻和卵巢早熟。荧光定量PCR验证了转录组结果。本研究证实长期低剂量BPA暴露不会导致性成熟期小鼠卵巢器官指数变化和明显病理损伤,但会导致卵巢细胞凋亡和ER表达异常,BPA的生殖毒性可能与核糖体功能蛋白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黄芩苷对双酚A(Bisphenol A,BPA)所致子代小鼠生殖毒性的缓解作用。本试验将60只昆明孕鼠随机分为A、B、C共3组,每组20只。A组为对照组,孕鼠妊娠1~14d灌胃生理盐水同时饲喂普通鼠粮;B组为BPA组,孕鼠妊娠1~7d给予生理盐水,妊娠8~14d给予500mg/kg BPA;C组为黄芩苷+BPA组,孕鼠妊娠1~7d灌胃1mg/kg黄芩苷,妊娠8~14d给予500mg/kg BPA,待孕鼠自然分娩。观察记录仔鼠死亡情况。至仔鼠8周龄剖杀,分离血清,摘取睾丸或卵巢,ELISA试剂盒分析仔鼠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或睾丸组织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仔鼠睾丸或卵巢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黄芩苷能够降低BPA致子代小鼠死亡率,升高仔鼠T(♂)、LH(♀)含量,降低仔鼠(♀)E2水平(P0.05)。HE染色结果表明,BPA组仔鼠睾丸组织损伤严重,间质细胞减少,卵巢组织结构空泡逐渐增多,颗粒数量逐渐减少。黄芩苷能改善BPA引起的睾丸及卵巢组织损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PA对仔鼠睾丸或卵巢Bax蛋白表达无影响,但对睾丸或卵巢Bcl-2蛋白表达有降低作用。预先给于黄芩苷后能够升高仔鼠睾丸或卵巢Bcl-2蛋白表达,但对Bax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免疫荧光结果发现,BPA升高仔鼠睾丸或卵巢组织中Bax阳性蛋白表达,降低Bcl-2阳性蛋白表达。黄芩苷降低睾丸或卵巢Bax蛋白表达,升高睾丸或卵巢Bcl-2蛋白表达。本试验结果表明,孕鼠妊娠期给予黄芩苷降低BPA引起的子代小鼠死亡率,平衡生殖激素水平和睾丸/卵巢中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缓解BPA染毒孕鼠对子代小鼠所致的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5.
双酚A(BPA)是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EDCs)之一,在食品包装、个人护理用品、收银机收据和医疗设备中随处可见,对机体产生负面影响。BPA作为一种弱外源性雌激素,能够结合经典的核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并激活它们,这种激活会干扰正常的激素信号传导,影响卵巢功能和卵泡发育,从而导致月经周期不稳定和生殖问题。BPA还会干扰子宫内膜的正常发育和增殖,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和胚胎着床等问题,对雌性生殖系统产生严重的毒性影响。到目前为止,BPA已经在水生环境、污水、自来水、土壤、灰尘和空气中被检测到,对人类和动物都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6.
污染物对水貂的生殖毒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水貂的繁殖性能直接关系着养殖者的收入;另一方面,污染物对水貂的生殖毒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其对人类及其它动物生殖性能的影响。文中综述了污染物对水貂生殖毒性实验的一些研究成果,旨在为水貂养殖及饲料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更为适用的环境重金属污染物急性毒性的检测方法,实现重金属毒性控制,对用于重金属毒性评价的重组发光细菌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环境中污染物的组分十分复杂,仅仅研究污染物单一组分的毒性不能完全反映环境中污染物所致风险。因此,需要选择相关模型对两种或者多种组分引起的联合毒性进行研究。目前,较为常用的模型主要有相互作用(interaction,IAI)模型、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CA)模型、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ddition,IA)模型、两阶段预测(two stage prediction,TSP)模型等,其中CA模型和IA模型应用较为广泛。论文综述了CA、IA、TSP模型(由CA和IA模型发展而来)的基本原理、评价标准及其在农药、化学混合物、金属混合物等在联合毒性预测方面的应用,并对该类模型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人类生存的环境、药物之间联合应用等的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二噁英免疫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引起多种疾病,这些疾病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机体长期暴露于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所引起的。二噁英是非人为生产,没有任何用途,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的一类环境持续污染物,具有致畸性、致癌性、免疫毒性、神经和行为毒性及生殖和发育毒性等,不仅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严重威胁。该文主要介绍了二噁英对哺乳动物及人类免疫系统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双酚A(BPA)是广泛存在的雌激素样化学物质.在啮齿类动物中,BPA可以由母体快速传递给胎儿,围产期脑和神经系统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为了探讨围产期BPA暴露对探究行为的影响,分别给不同组别的处于围产期的母鼠口服2 μg/(kg·bw)和200 μg/(kg·bw)BPA,待雄性小鼠达70日龄时进行新笼子行为检测.结果表明,雄性小鼠的探究水平增加,其中,BPA200组小鼠的探究能力显著提高,虽然BPA2组小鼠的探究能力没有达到显著提高,但是与对照组雄鼠相比,BPA2组小鼠的探究频次也呈增多趋势.说明围产期BPA暴露可以增加雄鼠的探究能力,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是剂量依赖式的.  相似文献   

11.
旨在研究猪睾丸支持细胞(ST)暴露于环境雌激素双酚A(BPA)不同时间后的基因表达谱变化。本研究将猪ST细胞设为C、B两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C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细胞暴露于50μmol·L-1浓度的BPA。BPA暴露6、24 h后,收集C6、B6、C24、B24组细胞总RNA样品,构建测序文库,通过双端150 bp测序方法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对组装数据进行功能注释、差异基因分析以及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Real-time PCR方法对关键差异基因表达进行验证。BPA暴露24 h后差异基因数量(6 928个)较BPA暴露6 h差异基因数量(3 940个)明显增加。编码分泌型磷蛋白1的SPP1基因在BPA暴露6 h后表达增加,但在BPA暴露24 h后表达降低。管腔结合蛋白编码基因BIP、泛素B编码基因UBB、泛素C编码基因UBC、鸟氨酸脱羧酶1编码基因ODC1表达量在BPA暴露6和24 h后均显著上调。富集分析结果表明,BPA暴露6 h后,TNF信号通路富集差异倍数最高,...  相似文献   

12.
T-2毒素是最具毒性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是农产品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饮食摄入是人类接触T-2毒素最常见的途径。T-2毒素暴露导致许多病理状况,如神经紊乱、心血管改变、免疫抑制和皮肤炎症。然而,T-2毒素导致的神经毒性尚不清楚,为了更全面地把握T-2毒素的神经毒性研究现状,本文对T-2毒素诱导神经毒性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双酚A对雌鼠探究能力和运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酚A(BPA)是合成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的单体,大量用于食品、饮料的包装,也用于牙齿填充剂以及其他塑料制品.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使得环境中存在高水平的BPA,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对人类潜在的影响.为了探讨国产期BPA暴露对脑和行为发育的影响,让母鼠从怀孕的第3天到小鼠出生后第21天口服2,200μg/kg BPA,待雌性小鼠70日龄进行新笼子行为检测.结果表明,雌性小鼠的探究行为下降,其中,BPA 200组小鼠的探究能力显著下降;雌鼠的移动行为持续总时间和频次也发生变化,BPA 200组小鼠的移动行为持续总时间和频次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明显减少.说明围产期BPA暴露可以降低雌鼠的探究能力和运动性,并且这种效应可能是一种雌激素样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镉的免疫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毒物引起的人类和动物疾病日益受到重视.镉是一种蓄积性强且广泛存在的有毒金属污染物,其经消化道及呼吸道进入机体后,对人和动物具有多器官、组织和细胞毒性,被美国毒理管理委员会(ATSDR)列为第6位危及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国内外学者对镉的免疫毒理进行了大量研究,肯定了镉的免疫毒性.现将近年来有关镉免疫毒性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镉化合物是环境中存在的毒性最强的污染物之一,进入机体后,对生物组织器官有着广泛的毒性损伤作用,尤其是肝脏和肾脏。姜黄素是从植物姜黄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能。近年研究发现,姜黄素对镉诱导的肝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论文综述了姜黄素对镉诱导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其相关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姜黄素的保护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与奶牛乳脂相关的基因在奶牛乳腺组织中表达量的多少对奶牛的乳脂率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C4BPA(complement component 4binding protein,alpha)基因是通过对高乳脂奶牛及低乳脂奶牛的乳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选择出的差异基因。为了研究C4BPA基因在奶牛乳脂合成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以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利用乳成分分析仪检测15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乳脂率,挑选出高乳脂奶牛与低乳脂奶牛各3头(P0.05),提取乳腺组织总RNA,反转录成cDNA,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奶牛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量,并利用SPSS软件对不同奶牛乳腺组织中C4BPA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C4BPA基因在不同奶牛乳腺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高乳脂奶牛及低乳脂奶牛的乳腺组织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为进一步对C4BPA基因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由于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数量日益增多以及农牧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环境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对畜禽生产性能和畜产品品质的影响日益严重,本文论述了环境污染物对畜禽毒害的形式和环境污染物的剂量效应与毒性测定方法,对于消除环境中有害物质,生产绿色食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双酚A(BPA)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环境雌激素,长期暴露或接触会影响动物的生殖功能。为了探究持续低剂量暴露BPA对雄鼠生殖器官和功能的影响,将妊娠0 d孕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2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05 mg·kg~(-1)·d~(-1) BPA组,0.50 mg·kg~(-1)·d~(-1) BPA组,5.00 mg·kg~(-1)·d~(-1) BPA组,10.00 mg·kg~(-1)·d~(-1) BPA组,20.00 mg·kg~(-1)·d~(-1) BPA组, 50.00 mg·kg~(-1)·d~(-1) BPA组。自母鼠怀孕0 d起持续饮水染毒BPA至哺乳期结束,仔鼠21 d断奶后直接以继续饮水染毒至45日龄性成熟期,共染毒63 d。子代雄鼠于45 d处死。结果显示,染毒BPA剂量大于等于10.00 mg·kg~(-1)·d~(-1)时雄鼠血清BPA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染毒BPA剂量大于等于20.00 mg·kg~(-1)·d~(-1)时睾丸组织BPA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H&E染色和睾丸器官指数测定结果显示染毒BPA剂量10.00 mg·kg~(-1)·d~(-1)以上导致睾丸生精小管萎缩,小管间隙变大,50.00 mg·kg~(-1)·d~(-1)以上导致子代雄鼠睾丸指数显著增大(P<0.05)。染毒BPA剂量在0.50 mg·kg~(-1)·d~(-1)以上时睾丸精子活力与密度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5),而各染毒组精子畸形率均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染毒BPA剂量在0.50 mg·kg~(-1)·d~(-1)以上时睾丸生殖细胞核DNA损伤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染毒BPA剂量在0.05 mg·kg~(-1)·d~(-1)以上时睾丸雄激素受体(AR)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染毒BPA可导致雄鼠睾丸剪切体U1亚基蛋白质C合成基因Snrpc和剪切体通用载体组件编码基因Hnrnpu均显著下调,使得mRNA的转录后修饰第一步即无法进行,剪切体功能受阻可能是BPA影响睾丸发育的重要原因。荧光定量PCR证实了转录组结果,并进一步证明了Hnrnpu对BPA的敏感性大于Snrpc。  相似文献   

19.
论生态环境与畜禽健康——环境污染对畜禽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由于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数量日益增多以及农牧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环境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对畜禽生产性能和畜产品品质的影响日益严重,本文论述了环境污染物对畜禽毒害的形式和环境污染物的剂量效应与毒性测定方法,对于消除环境中有害物质,生产绿色食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围产期暴露于双酚A,探讨其对C57BL/6J小鼠成年后社会性以及性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让处于围产期的母鼠口服200 μg/(kg·bw)BPA,待雄性小鼠70日龄时进行异性社会互作行为检测.[结果]发现BPA处理的雄鼠对异性刺激鼠亲密行为无明显变化;但是和对照组相比,BPA处理的雄鼠爬胯行为明显减少.[结论]表明围产期BPA暴露减弱了雄鼠的性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