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丹泠 《绿色科技》2023,(13):228-231+242
2022年选用3种不同规格基质袋,相同基质培育杉木扦插容器苗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规格基质袋对杉木扦插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9 cm×10 cm规格基质袋杉木扦插容器苗生长表现最优,其苗高、地径均值分别为30.3 cm、4.2 mm,苗高依次为4.5 cm×10 cm和4.5 cm×8 cm规格基质袋,苗高均值分别为22.8和17.3 cm,地径依次为4.5cm×8 cm和4.5cm×10 cm规格基质袋,地径均值分别为3.2和3.0mm; 9cm×10cm规格基质袋杉木扦插容器苗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和总干重最重,其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和总干重均值分别为4.8、1.2和5.9 g,茎叶干重依次为4.5cm×10 cm和4.5cm×8 cm规格基质袋,茎叶干重均值分别为2.9和2.7 g,根部干重依次为4.5cm×8 cm和4.5cm×10 cm规格基质袋,根部干重均值分别为0.9和0.7 g, 4.5cm×10 cm和4.5cm×8 cm规格基质袋杉木扦插容器苗总干重相同;不同规格基质袋杉木扦插苗质量指数QI值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张运根 《绿色科技》2021,(7):50-51,54
为探究不同品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轻型基质容器苗生长表现,以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容器苗和红心杉种子园实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以红心杉种子园实生容器苗为对照(CK),于2020年12月测定了各品种苗木生长量、生物量和测算苗木质量指数QI值,分析了不同品种杉木容器苗生长表现差异,结果表明: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相对对照(CK)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相比分别增长了3.8%、16.6%和70.6%;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容器苗相对对照(CK)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相比分别增长了15.1%、16.1%和27.5%,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QI值最大,其次为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容器苗,最小为对照(CK),综合分析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3.
用椰糠、泥炭土、塘泥、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与南方普遍用作育苗基质的黄心土进行不同体积比或质量比混合作为育苗基质,开展江南油杉容器苗育苗基质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南方培育江南油杉的理想育苗基质.结果表明:育苗基质对江南油杉容器苗有较显著的影响,对苗木苗期的主要生长指标苗高、地径、根粗、保存率和生物量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较适合南方培育江南油杉容器苗的基质配方体积比为黄心土66.7%+椰糠33.3%,其次是黄心土50%+椰糠50%和黄心土80%+塘泥20%.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黄心土为基础,选用泥炭土、椰糠、蘑菇渣3种常用轻基质材料,设置不同比例组成15种基质配方,通过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处理下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的苗高、地径、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生物量、根冠比、根系生长,评价其育苗效果,确定培养基最优配比。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处理组Z7(黄心土:泥炭土:椰糠=2:1:1)、处理组Z14(黄心土:椰糠=1:4)、处理组Z5(黄心土:椰糠=4:1)的洋紫荆容器苗综合评价值为0.75,0.63和0.55,Z3(椰糠=1)、Z13(黄心土:泥炭土=1:4)、Z6(黄心土:蘑菇渣=4:1)的洋紫荆容器苗综合评价值为0.32,0.39和0.43。综上所述,黄心土:泥炭土:椰糠=2:1:1的基质配比是洋紫荆容器苗最为理想的轻型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质对印度紫檀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心土中添加椰糠、泥炭土、塘泥、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进行不同体积比或质量比混合作为育苗基质,培育印度紫檀容器苗,旨在筛选出适宜的育苗基质。结果表明,育苗基质对印度紫檀容器苗苗高、地径、侧根数、侧根长、根瘤菌、生物量、叶面积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等指标的影响非常显著。综合分析评价各项指标,筛选出较适合印度紫檀容器育苗的培育基质为黄心土70%+塘泥30%、黄心土99.5%+钙镁磷肥0.5%、黄心土50%+椰糠50%和黄心土99.75%+钙镁磷肥0.25%。  相似文献   

6.
在提升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轻基质容器育苗方法的基础上,从生长量、生物量,生长量区间分布,苗木质量等级评价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等方面,探究1年生杉木实生轻基质容器苗和裸根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轻基质容器苗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分别为40.87、0.50 cm,均达到Ⅰ级苗出圃标准;裸根苗平均苗高43.35 cm,达Ⅰ级苗出圃标准,平均地径0.54 cm,仅达到Ⅱ级苗出圃标准。轻基质容器苗和裸根苗苗高分别有73.3%、74.2%分布在30~50 cm范围,苗高分布差异较小;轻基质容器苗地径有78.0%分布在0.3~0.6 cm范围,裸根苗仅为62.4%,说明轻基质容器苗地径生长更加均匀。轻基质容器苗侧根数量以及根冠比显著高于裸根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沙床培育,可获得高质量等级和高出圃率的杉木轻基质容器苗。  相似文献   

7.
为高效培育黄樟壮苗,本文以黄心土、稻谷壳和泥炭土为育苗基质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置19种基质配方,来进行无纺布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通过对1年生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侧根生长情况、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的测定和分析,综合评价值及育苗基质成本等条件来筛选出适宜培育黄樟容器苗的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黄樟适宜的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稻谷壳:黄心土=7:2:1,使用该基质配方培育的1年生黄樟容器苗平均苗高可达86.2 cm,平均地径可达0.80 cm.  相似文献   

8.
林狄显 《防护林科技》2022,(1):30-31,66
以珍贵树种贝壳杉(Agathis dammara)种子为试验材料,选用红心土、泥炭土、钙镁磷肥为基质,研究了不同贮种时长、不同基质配比对贝壳杉出苗率和容器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贮种时长对贝壳杉种子出苗率有显著影响,随采随播能大幅提高出苗率;不同基质配比对贝壳杉苗高、地径、高径比、主根长和≥5 cmⅠ级侧根数有显著影响,除≥5 cmⅠ级侧根数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考虑到既要方便搬运又能提高造林成活率,39%红心土+60%泥炭土+1%钙镁磷肥的基质配比更适合培育贝壳杉容器苗。  相似文献   

9.
不同基质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乐东拟单性木兰芽苗移栽到装有5种不同配方基质的容器中,通过对其1年生容器苗的成活率、株高、地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进行定期测定,研究不同基质中乐东拟单性木兰1年生容器苗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苗在5种不同基质中的成活率及株高、地径生长量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在黄土∶泥炭土∶珍珠岩(4∶2∶1)基质中的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苗成活率最高,达98%;在泥炭土基质中的成活率最低,仅为65%。在5种基质中,以黄土∶泥炭土∶珍珠岩∶磷肥(8∶4∶2∶1)为基质的1年生容器苗株高、地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为最大。  相似文献   

10.
对采用沙床育苗法培育的杉木轻基质容器苗的生长量、生物量、根系形态和出圃率等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轻基质容器苗地径、侧根数、高径比在贝江河林场、西山林场和咸水林场等3个种子园的良种苗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轻基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侧根数、地下鲜重、根冠比和出圃率分别为37.3 cm、5.5 mm、13.5条、5.1 g、0.29和94.5%,表明轻基质容器苗根系发达,出圃率高,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良种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沙床培育轻基质容器苗技术利于培育出高质量和高出圃率的良种壮苗,宜在苗木培育与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以黄心土、泥炭土、椰糠3种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比成不同育苗基质,设置为A1、A2、A3和CK 4个水平,采用大杯容器(14 cm×16 cm)、小杯容器(12 cm×14 cm)2种不同规格的育苗容器,开展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杯容器苗的成活率比小杯容器苗成活率高1.6%;不同配比育苗基质对红锥苗高、地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研究通过泡沫容器轻基质试验,筛选适合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苗木培育的轻基质配方。研究结果表明:除不同配方基质间根系表面积在 α=0.1 水平上差异显著外,苗木生长、生物量及根系性状配方基质间、不同油茶材料间在 α=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根据生长量、生物量和根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将配方基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泥炭土 70% + 珍珠岩 30%(B1)、椰糠 60%+ 珍珠岩 30% + 黄心土 10%(B2)、椰糠 75%+ 黄心土 25%(B3),第二类是泥炭土 50% + 椰糠 40%+ 黄心土 10%(B4),第三类是纯 黄心土(B5)。配方基质 B2、B3,苗木生长好,适应性强;配方基质纯黄心土,苗木生长较差,适应性一般;而配方基质 B1、B4,1 a 生时保存率极低,苗木适应性差。在油茶轻基质材料中,椰糠是一种育苗效果较好材料。移苗半年生时,除扦插苗保存率较低为 67.8%,普通油茶 C. deifera、高州油茶 C. drupifera、广宁红山茶 C. semiserrata 种子苗保存率都在 80% 以上,至一年时,高州油茶扦插苗和广宁红花油茶保存率仅为 38.0%、45.7%,总体上看,1 a 生苗木保存率偏低。轻基质材料育苗时,使用泡沫育苗容器,其孔口直径应大于 7 cm,容器高大于 14 cm,管理要精细,做好基质保湿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垂珠花苗木质量和成活率,对垂珠花播种实生苗采用不同基质配比移栽进行了对比试验,同时采用不同容器培育苗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垂珠花幼苗移栽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的影响都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容器规格培育对垂珠花苗木成活率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对苗木生长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采用基质为处理Ⅲ(70%黄心土+25%泥炭土+5%钙镁磷)基质,使用■16 cm×16 cm的容器袋处理的垂珠花苗木成活率达到98%,平均地径4.24 mm,平均苗高35.02 mm,为垂珠花育苗的适宜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  相似文献   

14.
杜洋文  程军勇  邓先珍 《经济林研究》2021,39(1):227-233,241
[目的]筛选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方,为培育优质容器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和复合肥为基质材料,按不同比例配制成6种混合基质,将15 cm高的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移栽至装填基质的容器袋中,统计和测定1年生容器苗的成活率、株高、地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鲜质量、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质量、根冠比、根长...  相似文献   

15.
基质对侧柏网袋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泥炭土、炭化稻壳、珍珠岩、蛭石为原料,按体积配比制成9种不同配比基质,开展侧柏网袋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上生长的网袋容器苗,在苗高、地径的生长量和根系生物量上差异显著,以泥炭土50%、珍珠岩40%、蛭石10%为基质,培育的侧柏网袋容器苗苗高、地径的生长量和根系生物量均优于其他基质。侧柏高生长过程符合"S"型生长曲线,用Logistic生长曲线对侧柏苗高进行拟合,求一阶和三阶导数,得到生长快增期为46d,即播种后第36~78d,这一时段是培育侧柏壮苗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6.
李新招 《福建林业》2021,(2):42-44,48
为探寻适宜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pubescen苗木繁育的基质配比,以黄心土、珍珠岩、树皮、谷壳、泥炭土等原料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5种基质,开展毛红椿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毛红椿芽苗移栽至不同基质培养1a后,不同基质配比间的毛红椿苗高、地径生长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基质配比以黄心土 10%+泥炭土 3...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在福建沙县富口镇苗圃,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培育闽楠经济型大容器苗的轻基质配方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辅助基质种类对闽楠2年生大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及单株生物量积累,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等无显著影响;辅助基质比例对闽楠的苗高、地径、苗木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根冠比有着极显著影响;辅助基质种类与比例间交互作用对闽楠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冠比和品质指数均存在显著影响;但对苗木的地下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多目标决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泥炭土∶珍珠岩=0.7∶0.3或泥炭土∶木屑=0.8∶0.2或泥炭土∶谷壳=0.7∶0.3(均为体积比)的基质比例为经济型优化配方,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容器育苗轻基质成本,提高林区易获取轻基质比例,将泥炭、蛭石、珍珠岩、发酵牛粪、发酵松鳞、发酵木屑、砻糠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7种不同配方基质,每立方米基质施加N、P2O5、K2O含量分别为18%、6%和12%的控释肥4 kg,研究其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1年生实生容器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1年生实生容器苗苗高、地径生长量和成活率均有显著影响,综合生长性状和成本,筛选出适合培育1年生杉木和湿地松实生容器苗的最优基质配方均为泥炭∶珍珠岩∶发酵牛粪∶发酵木屑∶发酵松鳞=0.3∶0.1∶0.2∶0.15∶0.25。尽管筛选的配方与传统配方(泥炭∶蛭石∶珍珠岩=0.4∶0.3∶0.3)在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育苗成本降低了25%。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地区杉木和湿地松容器苗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轻基质与黄心土两种不同基质育苗效果,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桃花心木 (Swietenia mahagoni)、闽楠(Phoebe bournei)、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红桂木(Artocarpus nitidus) 5 个主要造林树种,开展轻基质与黄心土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轻基质苗保存率总体比黄心土苗高 1 个百分点;轻基质苗高、径生长量明显优于黄心土苗,平均苗高高出 16.3 cm,平均地径高出 0.3 cm;生 长节律比较显示:芽苗移栽后,轻基质苗比黄心土苗恢复快,高、径生长快,且苗木整齐均匀,轻基质 苗高和地径的变异系数分别比黄心土苗低 1 个和 5 个百分点。因此认为轻基质育出的种苗质量高。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南平开展杉木高世代良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与裸根苗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当年年底容器苗的平均成活率为94.11%,比裸根苗高1.68%,两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造林后6年,容器苗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和保存率分别是8.71cm、5.43m和93.11%,比裸根苗高17.57%、13.46%和2.07%,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杉木高世代良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不仅造林当年成活率高,造林后6年的保存率和幼林生长量也有较大优势,宜在杉木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