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Brachyury基因是T-box基因家族编码的一种转录因子,该基因已经在包括腔肠动物在内的许多动物中发现。Brachyury基因在调控生物体胚胎发育、细胞迁移等许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功能还涉及胚胎发育过程中器官形成等生理过程。研究发现,人类肿瘤疾病、动物脊索发育、动物尾型的畸形生长都与Brachyury基因有直接联系。主要就Brachyury基因与肿瘤疾病、动物短尾性状形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繁殖性状是畜禽的重要生产性能之一,直接影响养殖成本与经济效益。与繁殖相关的性状通常受基因调控,其中Smads基因对繁殖性状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Smads基因编码的Smads蛋白是TGF-β超家族中重要的调节因子,也是TGF-β/Smad信号通路中将信号传递至细胞核内的关键信号分子。Smads基因参与调节颗粒细胞的增殖、凋亡等过程,并且调控畜禽卵巢的功能、卵泡的生长发育及激素的合成分泌,从而影响畜禽的繁殖性状。文章介绍了Smads基因的结构和生物学作用,并综述了Smads基因对畜禽繁殖性状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Smads基因对繁殖性状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作为胰岛素类激素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广泛参与机体众多生理代谢过程,在癌症发生、神经调节、糖代谢疾病、骨质疏松、肌肉发育和脂肪沉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功能行使主要通过与受体IGF1R和IGF2R结合或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和IGF2BPs竞争性结合发挥功能。鉴于IGF2基因在肌肉发育和脂肪沉积中的重要作用,发掘IGF2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并解析其内在调控机理,在畜牧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众多IGF2基因遗传变异与动物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可能通过影响IGF2基因印记、甲基化状态、转录因子结合或miRNA靶向结合型转录后调控等方式发挥作用。因此,文章综述了IGF2基因表达调控模式,包括IGF2与其受体的调控关系,基因印记与miRNA参与的表观遗传调控,转录因子对其的调节作用,遗传变异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IGF2基因在动物生长发育调控相关研究中提供相应的借鉴,为分子育种提供有效线索。  相似文献   

4.
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是重要的核转录因子。ADD1不但是脂肪分化过程中重要的转录因子,同时还可以调控与脂肪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在人类和老鼠的研究发现ADD1基因与肝脏、脾脏等非脂肪组织的脂肪沉积有明确的连锁关系。实验研究提示:ADD1基因可能是影响动物肉质性状和屠体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5.
羊毛是养殖业重要的畜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角蛋白关联蛋白(KAPs)是羊毛纤维主要的蛋白质成分,包含诸多亚家族,构成了羊毛的主体,同时也决定了羊毛的各类经济性状。羊毛生长发育过程中角蛋白关联蛋白基因(KRTAPs)受到各种转录因子调控,KRTAPs表达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和时空性,转录因子是KRTAPs表达的核心调控因素。本文主要从KAPs分类及其家族基因与羊毛性状的关系、转录因子AP-1的分类和功能以及KRTAPs启动子区域AP-1结合位点的预测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探究羊毛组分及其基因相关功能和羊毛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Snail家族基因编码具有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通过结合下游基因参与了多个生理水平的调控,在上皮-间质转化、胚胎发育、免疫调节、癌细胞迁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Snail家族基因参与了脂肪的生成和脂代谢过程,同时也是肌生成决定因子(MyoD)的下游靶基因,也可能参与了肌肉发育调控。因此,Snail家族基因在脂肪生成、肌肉发育及脂代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影响哺乳动物特别是农业动物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一类重要候选功能基因。作者介绍了Snail家族基因及其蛋白结构和基本生物学功能,简述了Snail家族参与Wnt/β-catenin、Notch 等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式,总结了Snail家族基因在哺乳动物脂肪生成和肌肉发育中的作用和调控方式。然而,目前关于Snail家族基因在协同参与哺乳动物脂肪生成和肌肉发育中扮演的角色仍待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一般认为发挥转录抑制作用的Snail家族近年来也被发现具有转录激活作用,这种作用是如何实现的仍未知。因此,Snail家族基因在调控动物脂肪生成和肌肉发育过程中的协同作用、脂肪生成和脂肪水解过程的动态调控及其转录激活作用的发挥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为解析Snail家族基因在肉质性状形成过程中的遗传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卵泡刺激素β亚基基因多态性与动物繁殖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卵泡刺激素(FSH)是调控动物繁殖活动的重要垂体激素之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FSHβ亚基基因多态性与动物繁殖性能显著相关,主要集中在与猪繁殖性状的分子相关的分子标记研究方面,研究结果发现,FSHβ亚基基因对猪产仔数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研究FSHβ亚基基因功能区的突变对其蛋白功能及对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猪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受体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核酸受体,具有转录调控蛋白质的功能,对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作用。雌激素广泛的生理作用必须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才能发挥。综述了ESR基因的结构与定位,ESR的生物学功能,以及ESR基因多态性与猪繁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家禽的繁殖性状主要包括产蛋数、蛋重、蛋品品质。一般认为畜禽的繁殖性状是受到多基因控制的门阈性状或数量性状,因此探究与繁殖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对于提高家禽繁殖能力十分重要。目前认为,与家禽繁殖性状相关的基因主要包括脂肪调控、生殖激素受体基因等。文章旨在总结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繁殖性状的基因,对脂肪代谢调控基因和已发现的调控家禽生殖激素受体基因进行概述,探究不同基因在家禽繁殖功能的作用,对其调控机理进行解释,以期对家禽繁殖性能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是重要的核转录因子。ADD1不但是脂肪分化过程中重要的转录因子,同时还可以调控与脂肪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在人类和老鼠的研究发现ADD1基因与肝脏、脾脏等非脂肪组织的脂肪沉积有明确的连锁关系。实验研究提示:ADD1基因可能是影响动物肉质性状和屠体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1.
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是蛋白磷酸酶2C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2C,PP2C)家族中的一员,可以靶向调控机体内多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如p53、MAPK和Chk1/Chk2等,在动物细胞周期、增殖、分化、凋亡、衰老、自噬及DNA损伤修复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Wip1基因缺失会使小鼠生殖激素水平失衡,且该基因通过ATM、Wnt、凋亡和炎症等信号通路影响精子生成过程,导致雄性动物繁殖力下降。此外,Wip1基因还可通过动态平衡调节DNA损伤反应和去磷酸化作用来影响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从而调控雌性动物的生殖。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其与炎症反应和肿瘤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Wip1基因缺失会使病原体敏感性增强,影响T细胞、B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迁移及凋亡,进而导致炎症反应。作为原癌基因,Wip1基因通过调控各种信号分子影响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进程及细胞凋亡等,参与肿瘤发生。因此,Wip1基因在动物繁殖调控和免疫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Wip1基因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其调控动物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主要综述了Wip1基因对动物繁殖及免疫的调节作用,以期为家畜育种、疾病防治及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促卵泡激素FSH及其受体在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激素生成以及睾丸的精子生成中起关键的调节作用。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与家养动物的繁殖能力有密切关系。提高家畜产仔率是确保我国动物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向。已有研究表明,FSHR基因对动物的卵巢卵泡生长发育和精子发生具有巨大的调控作用,并且该基因与家养动物的繁殖性状,繁殖能力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文章旨在介绍FSHR的结构,表达和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家养动物(牛,绵羊,山羊,猪和鸡)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并且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绵羊Luman/CREB3募集因子(CREBRF)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其在绵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探究CREBRF基因在绵羊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绵羊卵巢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和克隆绵羊CREBRF基因完整CDS区序列,并进行相似性比对、系统进化树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REBRF基因在绵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绵羊CREBRF基因CDS区序列全长1 920 bp,编码639个氨基酸。相似性比对结果表明,绵羊CREBRF氨基酸序列与山羊、牛、人、小鼠、猪、犬、马、鸡、鸭和斑马鱼的相似性分别为99.8%、99.1%、95.4%、93.6%、98.3%、97.5%、98.4%、88.0%、87.5%和61.3%。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绵羊与山羊、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斑马鱼亲缘关系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绵羊CREBRF蛋白分子式为C3126 H4914 N858 O1056 S21,分子质量为72.08 ku,等电点(pI)为4.77,半衰期为30 h,肽链N-端为蛋氨酸(Met),不稳定系数为54.83;CREBRF蛋白存在于细胞核内,不具备跨膜性,无信号肽,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CREBRF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47.57%)为主,其次为α-螺旋(37.09%)。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REBRF基因在绵羊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心脏、肾脏和卵巢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结论】 本试验获得了绵羊CREBRF基因CDS区全长序列,并初步研究了其组织表达规律,为研究绵羊胚胎发育的调控机制及提高繁殖力等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4.
Good food intake behavior is the basis of maintaining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nimal and improving production performance.Olfaction and taste are two important senses in the progress of animal food intake.They are determined by olfactory receptor genes and taste receptor genes respectively,which are relatively large gene family in mammalian genomes.They express not only in the sense organs,but also widely in the respiratory,digestive,reproductive and other system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sumption of mutton and sheep breeding in China.It gave an overview of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olfaction,taste and their receptor gene.Finally,the function and mechanism of olfaction and taste in animal food intake,and the utilization in livestock production were expounded.This paper provided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sense of olfaction and taste in animal food feeding especially in sheep.  相似文献   

15.
轩俊丽  张莉  杜立新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2):3231-3238
良好的采食行为是动物机体维持生长发育和提高生产性能的基础,而嗅觉和味觉是动物采食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种感官感受,它们分别由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基因决定,这些受体基因家族是哺乳动物基因组中较大的基因家族,不仅在感觉器官中表达,还广泛表达于呼吸、消化、生殖等系统中。作者对中国羊肉消费和羊的饲养情况,当前嗅觉、味觉及其受体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嗅觉和味觉在动物采食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嗅觉和味觉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研究嗅觉和味觉在动物采食尤其是羊上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铁蛋白为机体内贮存铁的可溶性蛋白,人血清铁蛋白是机体含铁量的间接标记物,用于诊断缺铁性贫血。铁蛋白重链1(FHC)是铁蛋白的一种亚基,在氧化应激、病毒性肝炎、肿瘤细胞、视网膜的保护、少突胶质细胞的成熟、猪蓝耳病等方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就FHC基因表达调控及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基因作为动物抗病育种的遗传标记奠定基础,为免疫治疗、癌症预防与监控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瘦素(leptin,LEP)是白色脂肪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在哺乳动物中,LEP是一种16-ku的肽类激素,在能量平衡的神经内分泌和外周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反应体脂含量和调节体重、摄食的重要信号因子。在人类疾病方面,LEP基因的表达对很多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尤其是LEP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和乳腺癌等疾病;在畜牧生产上,LEP基因的表达对牛、羊和猪的采食和生长性状影响显著。为了加深对LEP基因的认识,作者对LEP基因的结构及LEP的分布、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总结,并对近几年LEP基因在疾病和畜牧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牛MHC(BoLA)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MHC(BoLA)不仅与移植排斥反应和免疫反应有关,而且还与一些经济性状有关.该文简述了BoLA的分布、结构、功能和基本特征,并且介绍了BoLA基因与主要经济性状如生产性能和疾病的关系,并对其作为动物育种遗传标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MHC作为遗传标记,通过标记辅助选择进行抗病育种可以培育出高产、抗病力强的家畜品种.  相似文献   

19.
人和动物脂肪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遗传因素。磷酸酪氨酸互作结构域1(PID1)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基因,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细胞生长和成脂过程中直接作用,在脂肪组织中都出现PID1的高表达现象,这就提示了PID1基因和脂肪沉积存在关系。本文将系统介绍PID1基因结构、编码产物特征以及其对肥胖影响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