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蜂在每年的“春分”和“清明节”前后 ,正是中蜂分蜂的季节。经常看到中蜂从空中飞过或飞来 ,只要方法得当就能收到 ,可与本场蜂群进行杂交 ,改良蜂种 ,提高经济效益。本人经过几年的具体实践有所收获。现将具体做法简单介绍给各位蜂友仅供参考。1、收捕正在飞逃的蜂团。只要蜂团从上空飞过 ,可立即抓一把泥砂向蜂团撒去 ,撒去的泥砂有可能击中蜂王 ,蜂王受到泥砂的击中 ,就会落于附近的树上 ,没有树木便落于草丛中 ,飞行的蜜蜂便会停止飞行 ,而结团于蜂王处 ,这时便可用收蜂笼或草帽等将蜂团收捕放到蜂箱中。这是一位农村老太太告诉我的…  相似文献   

2.
当发现中蜂正飞逃时,应立即赶在蜂群前头的方向进行拦截,抢占地面制高地形,用细泥沙迎头连续撒向蜂群,逼使蜂群迅速下降,大约只需几分钟,蜂群就急速下降在附近结团。蜂群结团有几种情形:1、如果蜂团集结在低矮较小的树枝上,可把树枝割下,把蜂团过入蜂箱,操作很容易。2、如果蜂团集结在较高粗壮的树杆高,不能割,可用竹杆捆住有蜜的蜂脾(草帽窝里涂上蜜也可用),靠近蜂团的上方,让蜜蜂上脾,大部分蜜蜂上了脾,可放下检查蜂王是否上了脾,如蜂王上了脾,放入蜂箱中,剩下的蜜蜂很快就飞入箱中。3、如果蜂群集结在灌木丛中,不好收捕,可以先寻找蜂王,…  相似文献   

3.
首先点燃一支烟,再靠近分蜂蜂团,把一只手放于分蜂团的下沿。这时,吸一口烟后,用手向上打击一下蜂团,蜂团会出现骚乱现象,再马上用嘴吹出这口烟,由于烟雾的刺激,蜂王会从蜂团内跑到外围。收捕者看准蜂王,捕捉住即可。如果一次没有成功,蜂王还会进入分蜂团的中心,可以待分  相似文献   

4.
养蜂要做好人工分蜂和蜜蜂的合并工作.怎样做好?笔者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供蜂友们参考. 1人工分蜂 人工分蜂又称人工分群,它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生产的基本方法,用培育的产卵蜂王、成熟王台或者储备蜂王以及一部分带蜂子脾或蜜睥组成新蜂群.人工分蜂能按计划,在最适宜的时期繁殖新蜂群.个别蜂群发生"分蜂热"时,可以及时采取人工分蜂的方法把蜂群分开,能够制止蜂群发生自然分蜂,避免收捕的麻烦和分蜂群飞逃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蜂群分蜂有前兆,蜂王会在分蜂前发出"嗡嗡"的叫声;其次,工蜂在巢门口结团,不积极采集。此时,要及时检查蜂箱,采取相应措施,将分蜂消除在萌芽状态,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捕收分蜂团。一、捕捉蜂王法分出去的蜂团一旦落到某处,蜂王活动最为活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引起蜜蜂分蜂主要是环境因素、季节因素和蜂群因素;蜂王物质不足、工蜂营养过剩和环境温度偏高等导致工蜂卵巢发育的因素。提出了分蜂热阶段的划分和解除、分蜂热的简单控制及自然分蜂群团集以后的收捕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蜂群的周年生活中,分蜂是最为壮观的群体行为。与意蜂相比,中蜂较为显著的特点是自然分蜂性强。春夏分蜂之季对新分群的收捕不仅可以壮大自己的养蜂场,也是养蜂的一大乐趣。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总结了几种收捕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1震落法新分蜂群通常集结于附近的小树、低矮的房檐上形成蜂团、如果此时蜂团集结近似椭球状。表明蜂王已经集结在蜂群中了。准备好收蜂笼(草帽也可),所准备的收蜂笼或草帽应使其顶部不透光、开口较大。把收蜂笼置于椭球状蜂团的正下方,开口向上。出其不意地震动树枝,或用手刮下房檐上的蜂团,使其落在下方的收蜂笼里,然后轻轻地、慢慢地倒转收蜂笼。此时,蜜蜂就会结团在收蜂笼中了。呆在原地不动,等待一些时间,待大部分的蜜蜂上了收蜂笼后,就可以过箱饲养了。这种方法省时、方便、易于操作。2驱赶法如果新分群在小溪旁、小河旁或水搪边的小树上结团时,收捕应尽量避免蜜蜂落入水中被淹死。这时,可以把收蜂笼用铁丝或钉子固定在蜂群的上方,使其一边挨着有蜜蜂的树枝,采来几根带叶子的小树枝,轻轻地用它拨动蜂团,不时地用石头或小木棍震动有蜜蜂的树枝。这样,蜜蜂就会沿着收蜂笼的一边向上移动。待大部分的蜜蜂入了收蜂笼形成蜂团时,就可以移...  相似文献   

8.
甘筱中 《蜜蜂杂志》2006,26(8):32-32
实践证明,流蜜期到来,蜂群出现了强烈的“分蜂热”靠多次毁台保住群势夺高产是徒劳的。因为分蜂不得逞的工蜂吃饱蜜后结团静止于箱内或巢门踏板,不采蜜、不造脾,很快体色变黑、衰老。笔者认为像这样的蜂群养蜂人应顺其自然,让其分蜂飞出后再收捕,效果就大不相同了。下面谈谈本蜂场使用的中蜂自然分蜂后收捕三法,供有兴趣的蜂友参考。1中蜂自然分蜂飞出蜂团的收捕法1.1人能靠近蜂团的收捕法中蜂自然分蜂时,飞出来的蜂一般是在树上、屋檐下结团。如人能靠近蜂团,则先给蜂团用清水喷雾,使蜂团安静,然后拿来草帽一顶,草帽内涂些蜜更好,紧靠在蜂…  相似文献   

9.
蜜蜂的记忆力很强 ,如蜜蜂对蜂巢的位置记得非常清楚 ,即使原蜂箱有较大距离的变动 ,外勤蜂仍能在原位上寻找 ;可是一经自然分蜂组织成新群后 ,蜜蜂就会把老巢彻底忘掉。据此特性 ,笔者曾多次利用自然分蜂群组织交尾群 ,收到了满意效果。当蜂群因自然分蜂飞逃聚团时 ,选几张有蜜的巢脾 ,放置在一空巢箱内 ,将此蜂箱放在分蜂团的附近 ,把分蜂团收捕入箱 ,找到蜂王 ,用王笼暂时关闭在蜂路中 ,盖上箱盖 ,打开巢门 ,招引工蜂聚集。待分蜂群稳定后 ,选择 2张蜜粉脾放入由巢箱组成的交尾箱中 ( 1家或多家 ) ,把收集到的分蜂群蜜蜂分配到交尾箱内 ,…  相似文献   

10.
养蜂群数较多的人,每年夏末秋初难免有数群会发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飞逃的蜜蜂中有老王带蜂分出,也有处女王带蜂分出。一般新分群在蜂场附近的树枝上或灌木丛中结团,结团超过3米高的蜂团就不好收了。下面介绍我历年来收捕自然分蜂团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合同分蜂”的收捕与处理分蜂季节,蜂场上发生两群或多群同时分蜂,混合后结成一个较大的蜂团,多只蜂王在内,这种情况姑称之为“合同分蜂”。若与邻近蜂场的分出群混在一起,还易引起纠纷。收捕与处理:①收捕后根据蜂数多少查看有几只蜂王,然后分别放入蜂箱内,每箱...  相似文献   

12.
小经验     
使用隔王板,防止伤王不要长期使用隔王板,以免伤王。如在主要花期流蜜时,为了多产蜜,可适时使用。花期将过,隔王板就可及时取下,以便蜂王产卵。尤其在炎热的长夏,仍把蜂王限制在隔王板禁区小圈内,所有巢脾都被花粉圈蜜挤压,蜂王无地产卵,会招致死亡。还有在长期取浆中,使用隔王板,也应给蜂王调整巢脾产卵,避免蜂势减退或伤王。收蜂先收王收捕逃蜂时,必须先收下蜂王。只要收下蜂王,其余蜂团,用竿一捅,其蜂自然而下,一举而成。但应注意两点:一、收下蜂王入箱时,必须用复布盖严,防止再逃。二、收捕蜂团时,必须一气收入,不可因一时难收,便加中止。不然,再收时不但难  相似文献   

13.
新书讯     
转眼又是秋季分蜂的时节,据一位老养蜂人的介绍,本人在春季分蜂时经过实践,认为下述方法在分蜂季节收捕中蜂非常有效,现在介绍给蜂友们,对中蜂有兴趣的蜂友不妨试一试。分蜂季节,当蜂群将要分蜂时,会有一些侦察蜂外出寻找“新家”。如果侦察到蜂巢,并且条件比较适合,侦察蜂会返回原群,再带一些蜜蜂去“考察”;若都认为可以,就会有几只蜂在“新家”看守,等时机成熟,蜂王就会带领蜂群来投居。若想收捕中蜂,可事先在背风向阳且又比较隐蔽的地方放置好蜂箱,做好一个小纸筒,当遇到侦察蜂时,仔细观察其行动。当侦察蜂钻进某个小洞时,用纸筒罩住,待…  相似文献   

14.
<正>蜂群在12℃时开始结团,这时蜂团松散;0℃以下蜂团紧密。越冬蜂团内部温度在24℃左右,蜂团外围保持在7℃左右。蜜蜂吃蜜产热,蜂团内部热量向外传递,通过蜂团外围蜂与内部蜜蜂互相拥挤换位活动来实现,随着饲料消耗蜂团也随之移动。越冬蜂群的蜂脾关系很重要,小群蜂多于脾,强群蜂脾相称,否则越冬期间会出现剥皮死蜂。大雪前后冷空气来临前做最后一次紧脾,将王笼向蜂团中央移位或放出蜂王。越冬蜂在半蜜脾上结  相似文献   

15.
小经验试试看1.利用蜂王信息素收捕分蜂团分蜂季节,当分蜂团冲出巢门,在空中漫天旋飞之时,赶紧找一个铁纱王笼(注意不要用竹塑王宠),从就近任意一个小蜂群中捉一只蜂王,关入王笼,然后将王笼扣在一张有零星存蜜的蜜脾上,将蜜脾绑在竹杆上,伸向天空,尽量靠近旋...  相似文献   

16.
张河勇 《蜜蜂杂志》2020,40(4):26-27
春末夏初,繁花似锦,天气温和,是分蜂的旺季。蜂友们在外出时,有时会在离家很远的路旁、树干、岩石或房前屋后等场所,偶遇结团很低的分蜂团。这类分蜂团,虽然结团并不高,无须架梯或攀爬,即可收蜂。但终因是偶遇,没有随身携带任何收蜂工具,又离家较远,甚至远至跨乡镇、县市,不便再回家去拿,或者不划算去拿收蜂工具,只能将原本唾手可得的蜂团,忍痛割爱,实在可惜。有时虽然不忍放弃,等回家取来收蜂工具,返回欲收捕蜂团时,由于路途遥远,耽误时间过长,又加之气温高,蜂团早已一去不复返,或已开始散团,再度远走高飞了。  相似文献   

17.
将淘汰或分蜂换出的老王放入2块重叠的铁纱内盖空隙内,再放在蜂群上保存,蜜蜂会经铁纱饲喂蜂王。自然分蜂时趁飞出的蜜蜂结团之前把存有老王的铁纱盖取出放在蜂群飞舞密集处,也可手托有王铁纱盖站在蜜蜂飞舞密集处,这样飞舞的蜜蜂会很快聚集在铁纱盖上,避免了上树收捕的劳累。如蜜蜂已结团在较高的树上,人又上不去,可在长竹竿巾,将“风油精”洒在毛巾上伸入蜂团驱顶端绑上小毛巾,将“风油精”洒在毛巾上伸入蜂团驱散蜜蜂,按照前法把存有老王的铁纱盖放在蜜蜂飞舞的地方招引蜜蜂结团。收捕自然分蜂又一法——活王诱捕@张绪林!贵州省岑巩县水…  相似文献   

18.
收捕分蜂群告初学养蜂人二三事1.在自然分蜂团缀附近树梢后,养蜂人先仰看蜂团是否紊乱不安,再看蜂团下面有无死蜂。如果上面紊乱不安,下面也有死蜂,那么这蜂团中一定有双王。收蜂后一定要把双王分开,或择优弃劣,进行处理。2.收下满脾的蜂团后,应先看有无蜂王。...  相似文献   

19.
李宗厚 《蜜蜂杂志》2018,(11):I0005-I0005
5月4日中午,我正在检查蜂,刚端下继箱,只听“哄”的一声,这箱蜂逃跑了,一时间满天蜂乱飞,不一会儿都落在附近的1棵大树上,在大树枝上结团。我找来竹竿,绑上收蜂袋,怎奈树太高,蜂团在树干上,只收下一小部分。我一查看有蜂王,根据以往的经验,只要收到蜂王,其余的蜂会自动进箱。  相似文献   

20.
徐子成 《蜜蜂杂志》2012,32(4):25-25
过去养中蜂的人见中蜂好分蜂,竞将交尾成功并产卵的中蜂王进行剪翅。如今养西蜂的人怕西蜂分蜂,也将交尾成功并产卵的蜂王进行剪翅。不论是中蜂蜂王剪翅,还是西蜂蜂王剪翅;不论是剪去蜂王翅膀的1/2,还是剪去蜂王翅膀的1/3,都是怕已达“分蜂热”蜂群的蜂王带蜂飞逃,借以减轻养蜂人收捕飞逃蜂之苦,我认为这看似养蜂人之喜,实则养蜂人之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