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帅和金帅在苹果新品种选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众多文献资料,综述了元帅和金帅在苹果选育种中的地位和作用:①以元帅和金帅为种质,通过杂交育种、实生选种和芽变选种等途径,已选育出数百个新品种(系),其中不少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主栽优良品种,元帅和金帅的出现对增加世界苹果优良品种及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②元帅和金帅在抗病、抗寒等特定性状的育种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③根据苹果育种实践和性状遗传分析,证明元帅和金帅是能够把优良基因传递给后代的宝贵种质材料,建议今后进一步利用这两个品种开展杂交育种和芽变选种工作,以便充分发挥它们的优良种质作用。  相似文献   

2.
《宁夏农学院学报》2010,(2):F0003-F0003
新品种吴红苹果属实生苗选育(见本刊“苹果新品种吴红的特性研究”一文),易成花,花期晚于富士、金冠,树体连年结果,丰产性强(图1),抗苹果斑点落叶病能力优于金冠等品种。果实中大型,平均单果质量150g左右,果形指数近1;果皮红色鲜艳(图2),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苹果     
日本的苹果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罗闰良明治时代,日本政府从海外(主要是美国)引进了大量苹果品种,用于栽培和作育种材料。本世纪30年代早期,日本首次选育出新品种,如今栽培的大多是国内培育的品种。1961年育成的富士,对日本苹果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90及1...  相似文献   

4.
我国育成苹果品种的系谱分析及其育种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收集并分析了1951—2019年我国报道育成的273个苹果品种(不含砧木)的资料,对这些苹果品种的亲本组成及亲本选配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绘制以主要品种为亲本育成品种的系谱图,以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苹果的育种成果。在我国选育的273个苹果品种中,通过杂交获得的品种最多(145个,53.11%),其次是芽变品种(111个,40.65%),实生选育品种(15个,5.50%)和诱变品种(2个,0.73%)。根据品种特性分类,育成苹果品种中,红皮品种最多(240个,占87.91%),其次是绿皮品种(19个,6.96%)和黄皮品种(14个,5.13%)。大果(≥200 g)、中果(100—200 g)和小果(≤100 g的小果)品种分别占57.14%、35.53%和7.73%。果实成熟期早、中和晚熟品种分别占24.54%、32.97%和42.49%。273个育成的苹果品种中,有耐贮品种(83个,30.40%)、抗寒品种(78个,28.57%)、短枝型品种(34个,12.45%)、柱型品种(8个,2.93%)和红肉品种(4个,1.47%)。分析亲本来源明确的262个品种,表明这些品种由103个亲本育成,包括3个国内地方品种,63个国外引进品种和37个衍生品种。通过系谱分析发现,苹果骨干亲本为‘富士’‘金冠’‘元帅’和‘嘎啦’,分别衍生104、64、36和24个品种。杂交和芽变是选育苹果品种的主要途径,亲本性状优良或不同地理来源的亲本组合更容易选育出优良品种。在此基础上,剖析我苹果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生物技术在系谱分析上的应用进行展望。本文为制定苹果育种计划和亲本的选配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苹果新品种     
王芳 《油气储运》2005,(5):12-12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针对我国苹果主栽品种多为国外引进品种,只跟踪不创新,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被动落后状态的实际,历经二十多年的杂交育种、实生选种、芽变选种和引种选优等工作,选育出八个优良品种(系)。同时,系统研究了八个品种(系)的综合经济性状,掌握了生长结果习性。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学研究》2010,31(2):F0003-F0003
新品种吴红苹果属实生苗选育(见本刊“苹果新品种吴红的特性研究”一文),易成花,花期晚于富士、金冠,树体连年结果,丰产性强(图1),抗苹果斑点落叶病能力优于金冠等品种。果实中大型,平均单果质量150g左右,果形指数近1;果皮红色鲜艳(图2),  相似文献   

7.
抗锈高产种质汕油27在花生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汕油27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抗锈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种,由该品种衍生的许多品种在不同时期成为中国南方花生产区的当家种或推广良种。为了了解该优良种质在花生新品种选育中的作用,剖析了以汕油27作为直接或间接亲本选育的后代优良品种的系谱、遗传特性以及与汕油27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由汕油27作为直接亲本先后衍生出优良花生新品种5个,进而由这些品种又衍生出的通过审定(或在省级区试中表现较突出)的花生新品种17个;在这22个优良衍生品种中,通过国家审定的有6个,包括粤油223、粤油79、粤油7号、粤油9号、汕油21和湛油30;所有衍生品种都保持了汕油27高产、抗锈病等优良特性。因此,作者认为汕油27是一个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优良中心亲本;选准中心亲本对提高花生育种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苹果矮化砧木选育概况及今后育种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苹果矮化砧木选育概况及今后育种方向杨进(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66100)自60年代以来,我国果树育种单位利用引进的M系苹果矮砧与当地苹果实生砧术进行杂交育种,结合系统选种和诱变育种,选育出一大批优良矮砧品种,并大面积应用于苹果矮化栽培,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9.
(一)苹果新品种华富1985年,在苹果品种富士开花期,于小孢子发育单核期,将富士花药接种在培养基中培养。1986年春季将花药培养试管苗移栽到育种圃,同时嫩梢高接在国光树上。1993年富士花药培养植株开花结果,选出优良单株,最终选育成苹果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  相似文献   

10.
八月富士王是青岛市果茶花卉工作站、莱西市良种繁育场从国外引进品种中选育出的富士系早熟苹果新品种.经莱西市良种繁育场5年栽培观察,该品种具有成熟早、品质好、挂果时间长、贮存期长、丰产、抗性及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绿化型菊花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丁慧清,张道旭,姚远,赵若兰(辽宁省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辽宁省农科院原子能所自1986年以后从国内外搜集了200多个菊花品种,其中以日本小菊胭脂红为亲本,通过杂交、辐射及组培等手段选育出29个绿化型菊花新品种。克服了...  相似文献   

12.
李玉斌 《河南农业》2019,(20):22-23
本文简要介绍富士苹果的来源、富士苹果在我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和选育情况,并简要介绍一些代表性品种特别是一些日本、欧洲、美国的富士苹果品种以及近10年我国选育的一些代表品种。通过梳理当前的富士苹果品种,了解其来源和关系,为科学种植富士苹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白色金针菇F21—2是以浙江省江山市规模栽培的江山白菇(F21—1)为育种亲本材料,选择农艺性状、产量等表现较好的江山自菇子实体为组织分离对象,进行逐年的系统选育、定向筛选,选育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该品种适应能力强,菌丝更耐高温,且种性稳定,是一个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并在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三项突破.单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4.
小麦新品种云麦49(原编号012-2)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多年杂交选育而出的田麦新品种,组合为953-3317/33170。该品种于1999年至2001年由田麦选种圃提供参加产量鉴定试验,因田间表现突出,被提升参加2001年至2003年品种比较试验,产量位居试验前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 继80年代末育出国内领先的苹果新品种“烟富三”之后,烟台市牟平区观水新优苗木科研所又选育出新优品种“早熟富士王”。经省、市果树专家鉴定,并查新,“早熟富士王”的综合性状明显优于目前世界上最优品种“红将军”,达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6.
生态因子对苹果果实Ca、K含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成龄富士、金冠和红星苹果树为试材,对苹果主要区不同省份(山西、北京、辽宁、山东)苹果果实Ca,K含量的差异及生态因子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同一气候区内,不同品种果实的Ca含量不同,依次为富士>金冠>红星;而不同品种果实的K含量无显著差异。生态因子、栽培管理水平对苹果果实Ca、K的含量及其品质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金冠苹果后代又一优良新品种岳帅YueShuai——ANewVarietyofGoldenDeliciousAppleHybridProgeny近年,我们通过杂交育种等途径,选育出多个有希望的苹果优良品系,尤其是以金冠苹果为亲本其杂种后代的入选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正>晋富2号苹果晋富2号是宫腾富士苹果的条红芽变新品种,由山西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和果树研究所共同选育,2007年通过了山西沾果树新品种审定。该品种果实条红着色,色相整齐,含糖量咼,风味品质优良,果实综合品质优于宫藤富士,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晚熟红富士栽培的优良品种。2009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全国最大的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江苏省丰县,近年选育出一种富士芽变优新品种——丰富一号,目前已发展1万多亩。  相似文献   

20.
杨梅分布广泛,生态环境多样,由于自然杂交、自然突变,产生了许多性状多异的品种、品系与类型。阐述了浙江省近年来通过实生选种选育的"慈荠"、"黑晶"等8个新品种(系)的选育过程、经济性状及生物学特性,以供杨梅生产及品种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