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选用聚磷酸氢铵(APP)、磷酸二氢氨盐(MAP)及硼酸与硼砂合剂(SBX)3种阻燃剂,采用常压浸渍法处理竹片,通过氧指数、锥形量热法考察了3种阻燃剂对竹片阻燃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阻燃竹片的涂饰性能及阻燃剂的流失行为。结果表明,3种阻燃剂均可提高竹片的极限氧指数,MAP处理竹片的极限氧指数最高;正交试验得出优选浸渍工艺为:20%阻燃剂浓度、40℃浸渍温度和0.5 h浸渍时间。锥形量热测试结果表明,3种阻燃剂均能有效降低热释放速率、热释放总量,并抑制发烟,SBX处理竹材的综合性能最佳。涂饰性测试表明,SBX阻燃剂不影响竹片表面的漆膜附着力,而APP和MAP阻燃处理使竹片表面漆膜附着力显著下降。流失性测试表明3种阻燃剂抗流失性较差,SBX处理竹片相对较好,14 d流失率为53%。  相似文献   

2.
随着竹材的广泛应用,对其阻燃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分析竹材的主要化学组成,探讨竹材的燃烧特性,阐述了常见的竹材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硼系阻燃剂、磷氮硼复合型阻燃剂、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和树脂阻燃剂的应用现状及阻燃机理,总结了锥形量热仪法、极限氧指数法、热分析法等阻燃效果评价的测试表征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竹材阻燃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采用3种磷酸铵盐(APP、DAP、MAP)分别与硼酸/硼砂复配化合物(SBX)进行复配,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条进行加压浸渍处理,利用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比较分析了阻燃剂对竹材的热解行为及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处理竹材的热降解过程发生改变,起始降解温度降低,高温热解区间缩短,残余质量分数增加58%~74%。3种复配阻燃剂处理竹材燃烧后都能形成致密炭层,具有良好的阻燃和抑烟性能,其中MAP/SBX复配阻燃剂的阻燃效果最佳,阻燃处理竹材的热释放速率和发烟速率大幅度降低,热释放总量降低48.49%,发烟总量降低84.92%。  相似文献   

4.
竹质材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易燃材料,阻燃处理可以增强其耐火性能。文中概述了竹质材料的易燃特性和燃烧机理,总结了浸注法、表面涂覆法、化学改性法等阻燃剂处理的常用工艺,综述了磷氮系阻燃剂、磷氮硼复合系阻燃剂、树脂阻燃剂和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的阻燃特点,并展望了竹质材料的阻燃研究方向,以期为未来竹质材料的阻燃改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竹材阻燃处理除了利用阻燃剂处理外,还可以对其进行化学改性、纳米改性、炭化、机械添加、表面涂覆等处理。阻燃处理会对竹材物理力学性能、吸湿性及吸水性、胶合强度、涂饰性、阻燃剂成分的流失性等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竹材阻燃处理技术,分析了阻燃处理对竹材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推动竹质材料的安全、广泛应用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6.
选用新型木材阻燃剂SLB对马尾松和南洋楹两种木材进行了阻燃处理,并用氧指数法和木垛法对处理后木材的阻燃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SLB阻燃剂处理木材,载药量达到40 kg/m^3以上时,阻燃性能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阻燃效果随着载药量的增大而增强。在载药量相近时,南洋楹木材比马尾松木材的阻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磷-氮-硼复合木材阻燃剂配方优化及处理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由磷酸、硼酸、双氰胺等为主要组分制备的新型磷-氮-硼阻燃剂的优化配方,以氧指数和烟密度为指标评价了该阻燃剂处理材的阻燃、发烟性能,并进一步优化阻燃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该阻燃剂主要组分双氰胺、磷酸、硼酸最佳配方摩尔比为0.095∶0.102∶0.162.经阻燃处理后的杨木木材,其氧指数从23.4%提高至60%,烟密度由40.64%降至25%.同时得出的优化处理工艺为浸渍浓度5%,浸渍时间84 h,浸渍温度60℃.  相似文献   

8.
竹片的炭化及染液着色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更好地发挥竹材作为装饰材料的优势,解决竹材作为装饰材料时表面处理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求一种环保、无毒型的,既能达到防霉防菌效果又能改善竹材的表面性状,使竹材成为一种优质装饰材料的新型技术.该文通过竹片的炭化及染液着色处理,探讨了炭化处理竹片和染液着色竹片的表面性状.结果表明,竹材的炭化和染液着色处理技术是实现竹制品环保无毒、防霉防菌的表面高档化装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木材阻燃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木材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包括浸注法、喷涂法、贴面法、热压法、复合法、辐射法、超声波法、离心转动法、高能喷射法等木材阻燃处理技术与磷类阻燃剂、硼类阻燃剂、酚类阻燃剂、FRW型阻燃剂等木材阻燃剂。  相似文献   

10.
以气干椴木和BL-环保型阻燃剂为原料,采用轴向真空处理设备对椴木进行阻燃处理,研究不同的轴向真空阻燃处理工艺因素对椴木阻燃效果的影响,分析得出处理时间、前真空时间、阻燃剂溶液浓度对椴木的载药量、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材的载药量和氧指数随处理时间增长而增大,随前真空时间及阻燃剂溶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沿椴木长度方向,试样的氧指数先减小再增大。  相似文献   

11.
新型复合氮-磷-硫阻燃剂对于竹基材料的阻燃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低聚合度的聚磷酸铵(APP)与无水对氨基苯磺酸(ASA)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制备一种用于竹基材料的复合阻燃剂——氮-磷-硫(N-P-S)复合阻燃剂。其原理为经脱水缩合的磷酸盐通过交联促使竹基材料表层炭化,同时成为强脱水剂及不燃气体覆盖竹材,从而隔绝或稀释氧气浓度达到阻燃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浸渍N-P-S时间的增加,竹材的载药量呈现出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浸渍24 h后竹材的阻燃时间达到207.69 s,是浸泡蒸馏水的3.25倍。N-P-S阻燃剂属于无卤的绿色环保新型阻燃剂,可为竹材阻燃改性提供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三乙醇胺(TEM)对3种木材阻燃剂(F1、F2、DPB)处理试件的载药率、阻燃效果、吸湿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三乙醇胺加入量的增加,阻燃试件的载药率增加,氧指数增加,阻燃效果得到改善;三乙醇胺加入量大于3.5%时,处理液的黏度增加,载药率增加不明显;加入2.5%~3.5%的三乙醇胺时,处理试件的吸湿率最小。同时实验还显示了在3种木材阻燃剂中加入三乙醇胺后,只有F2与三乙醇胺有协同效应,其它两种阻燃剂协同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三种木材的渗透性与阻燃处理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尾松、米槠、檫树的渗透性及它们的阻燃剂浸注量的研究发现 ,3种木材的阻燃剂浸注量与它们相应的渗透性呈线性相关 ,相关系数在 0 847~ 0 896之间 ,该结果说明了木材的阻燃处理与木材的渗透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选用3种自制阻燃剂浸渍思茅松单板,通过测试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氧指数和烟密度,分析阻燃剂对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制备阻燃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氧指数、烟密度等级满足国家标准GB/T 17657和GB 8624-2006的要求,说明工业生产阻燃胶合板是可行的.与对照试件相比较,阻燃胶合板的氧指数提高了75.8%~149.8%、烟密度等级降低了15.4%~60.5%、胶合强度降低了43.9% ~ 56.1%;其中阻燃剂FR-B对胶合板氧指数影响最大,阻燃剂FR-A对胶合板的烟密度影响最大,阻燃剂FR-C对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s)与三聚氰胺磷酸盐(MP)复配阻燃剂的协同阻燃机理,为MgAl-LDHs与磷氮阻燃剂复配阻燃剂应用于阻燃纤维板制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氧指数仪和锥形量热仪测试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阻燃性能,通过氧指数、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释放速率、烟释放总量变化和协效比计算,分析复配阻燃剂的释热性能及其在生烟特性方面的协效作用,运用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分析技术探讨MgAl-LDHs与MP之间的凝聚相和气相阻燃机理。【结果】复配阻燃剂制备出中密度纤维板的氧指数为31.9%,复配阻燃剂在氧指数协效比计算中未表现出协效作用,而锥形量热仪协效比计算表现出协效作用,热解分析表明复配阻燃剂对木粉的阻燃效果优于MgAl-LDHs和MP单独阻燃作用。燃烧过程中MP催化MgAl-LDHs快速分解,释放大量水蒸气和CO2,吸收纤维板热量,降低表面温度,使燃烧难以维持,同时水蒸气和CO2稀释可燃气体和氧气浓度,降低燃烧速率。复配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主要为气相阻燃,凝聚相阻燃作用不明显,气相阻...  相似文献   

16.
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竹质材料常用的阻燃剂、阻燃处理方法以及阻燃性能的测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竹质材料阻燃研究的方向为环保型、复合型、纳米材料阻燃剂,阻燃材料的物理力学和加工性能等。  相似文献   

17.
阻燃中密度纤维板阻燃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氧指数测试仪、热重分析仪等仪器对采用了BL阻燃剂的中密度纤维板进行阻燃性能分析。结果表明:BL阻燃剂具有阻燃效果好、抑烟性、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氮磷系膨胀型阻燃剂。压制的中密度纤维板,阻燃剂能均匀分布在纤维之间,燃烧时能促使纤维炭化,有效抑制燃烧。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满足中密度纤维板优等品要求,阻燃效果明显,重量损失率低,燃烧失重率在7%以下,氧指数达到了难燃级48%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制备无卤阻燃剂——杂化硅,并与膨胀石墨复配,用羟甲基化木质素替代部分聚醚多元醇,通过一步法制备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结果表明:阻燃剂在聚氨酯体系中混合均匀,泡孔大小均匀。通过极限氧指数测试试样的阻燃等级,试样达到难燃材料。通过热重-差热综合分析研究试样的热分解过程,测试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和导热系数研究试样的物理力学性能。当羟甲基化木质素用量为8%,杂化硅用量为14%,膨胀石墨用量为6%时,改性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最高可达到29.6%;试样的表观密度为41.0~45.0 kg/m3,导热系数为0.019~0.026 W/(m·K);压缩强度分布为0.190~0.240 MPa。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磷酸铵(APP)作为阻燃剂,对竹/聚丙烯纤维复合毡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阻燃改性,研究阻燃剂的添加对复合材料力学、阻燃和导热性能的影响。当复合材料中添加25%APP时,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分别降低了18.49%和62.86%,而隔热效果基本不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内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PP的添加会破坏酚醛树脂的固化能力,导致力学性能的下降。采用锥形量热仪和极限氧指数仪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APP后,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了50.62%和50.82%,而极限氧指数则达到29.7,阻燃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采用导热系数测定仪对阻燃前后复合材料的隔热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PP的添加对复合材料保温效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三乙醇胺(TEM)对3种木材阻燃剂(F1、F2、DPB)处理试件的载药率、阻燃效果、吸湿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三乙醇胺加入量的增加,阻燃试件的载药率增加,氧指数增加,阻燃效果得到改善;三乙醇胺加入量大于3.5%时,处理液的黏度增加,载药率增加不明显;加入2.5%~3.5%的三乙醇胺时,处理试件的吸湿率最小.同时实验还显示了在3种木材阻燃剂中加入三乙醇胺后,只有F2与三乙醇胺有协同效应,其它两种阻燃剂协同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