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直以来 ,国内外对真丝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竞争相当激烈 ,真丝新材料的改性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由于丝纤维特殊的原纤构造和聚集态结构 ,因此 ,在中性盐氯化钙溶解过程中具有阶段性的溶解机理。这种溶解首先表现在丝纤维中结构较疏松的非结晶区 ,破坏其中的弱连结 ,使丝纤维内部产生分纤( 1) 。本文主要研究了桑蚕丝在氯化钙溶液微溶解作用下 (对丝纤维的机械性影响不大的前提下 )的溶解、分纤举动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比较了丝纤维处理前后的形态结构变化规律 ,探索丝纤维改性以后的微孔穴生成特征 ,以期使…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真丝纤维织物的抗菌防皱性能,根据真丝纤维蛋白质主体的结构,研究了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单体接枝真丝的影响因素,并对DMC接枝真丝后的回潮率、单丝强力和泛黄指数进行了研究,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接枝真丝的化学结构。当DMC浓度为06mol/L,CAN的质量分数为10%,pH=3,温度60℃保温120min时,接枝效果较好。接枝后回潮率改善,但泛黄指数有上升趋向,单丝强力也有所下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单体已接枝到真丝纤维上。  相似文献   

3.
顾青  沈一峰  王景景  杨雷 《蚕业科学》2010,36(5):808-812
对真丝织物接枝增重是改善其抗皱性和耐水洗性能的方法之一。采用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为引发剂,将单体甲基丙烯酰胺(MAA)接枝到真丝纤维上,研究接枝的反应性及工艺因素对真丝织物接枝增重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引发剂AIBA引发单体MAA接枝真丝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MAA浓度0.31 mol/L,AIBA浓度2.95 mmol/L,浴比1∶30,反应液pH 9,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 min。当单体MAA和引发剂AIBA的浓度分别为0.31 mol/L、2.95 mmol/L时,真丝纤维的活性基团与单体、引发剂之间的反应性(表观反应速率)Rg=K[MAA]1.58[AIBA]0.21,由此得出单体MAA在水相中接枝真丝纤维的表观活化能为148.46 kJ/mol。  相似文献   

4.
为利用溶胀剂的膨化和分纤作用提高真丝织物的接枝增重率和改善织物的性能,采用不同浓度的溶胀剂U对真丝织物进行预处理,再以甲基丙烯酰胺(MA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对真丝织物接枝增重。选择体积分数为10%的溶胀剂U对真丝织物进行预处理,丝纤维直径由11.90μm增加至14.24μm,起到了较好的膨化和分纤作用,织物的强力、折皱回复角、白度损失也较小。与未进行预处理的真丝织物相比,用10%溶胀剂U预处理后真丝织物的接枝增重率提高,织物的强力、折皱回复角、白度得到改善。真丝织物经10%溶胀剂U预处理后进行丝纤维微观结构形貌表征:红外光谱(IR)显示丝纤维仍保持着β-折叠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到丝纤维表面覆盖的聚合物减少,横截面变粗,直径变大,出现分纤现象和微孔特征;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丝纤维的结晶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王景景  沈一峰  江崃  陈国洪 《蚕业科学》2011,37(6):1036-1040
在真丝纤维的接枝反应体系中添加适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提高单体甲基丙烯酰胺(MAA)的利用率。研究SDBS对引发剂过硫酸钾(KPS)分解过程及单体MAA接枝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接枝反应体系中加入1.6×10-5 mol/L SDBS后,SDBS与丝素蛋白、单体MAA分子之间电荷的相互作用,中和了丝素蛋白与MAA间的斥力,更多的MAA分子参与到接枝反应中,提高了接枝真丝纤维的反应速率,使单体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SDBS的加入使引发剂KPS的分解偏离一级反应,降低了单位时间内真丝纤维上吸附KPS的浓度,提高了接枝聚合物的平均分子质量。因此,在采用单体MAA接枝真丝纤维的反应体系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可提高单体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张爱华  周全 《北方蚕业》2005,26(2):47-48
我国丝绸工业自1998年以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大批丝绸企业关停并转,业界人士无不为之忧虑。导致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原料茧的劣质价高,加工成本高,贸界竞争加大,品种面貌陈旧(包括纤维、面料、服装设计),市场疲软等许多种原因。尽管如此,目前人们对真丝服装的需求以及真丝作为绿色纤维皇后的地位不会改变。真丝服装不仅代表高雅时尚,而且是保健性、舒适性、艺术性的完善结合,符合消费需求和发展趋势。而国际上流行真丝服装外衣化、时装化,又导致了真丝高档面料重磅真丝的潮流,特别是为适应西服需求的新型丝绸面料更是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市场前景十分看好。那么如何才能获得上好茧、优质丝、高档绸呢?为此我们楚川区蚕桑站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牵手、依托研究所的科研成果,确定把建设天然粗纤度蚕丝原料基地作为工作重点和突破口,为我市的蚕丝业走出困境,重现生机提供新的途径。利用常规原料茧生产重磅高档丝绸面料,需要通过有效的工艺途径进行纤维加粗加捻,织物的加厚,从而涉及重复并合,重磅型织造及印花以后处理等一系列工艺技术、设备的研究和改造。为了进一步改善织物的品质风格,进一步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国内外专家争相想方设法再...  相似文献   

7.
阻燃真丝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晋平  陈国强 《蚕业科学》2007,33(2):259-263
多数国家已立法要求对纺织品进行阻燃整理,作为睡衣、蚕丝被原料的真丝更需要进行阻燃整理。采用含磷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磷酸酯(DMMEP)对真丝进行接枝共聚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整理后真丝的燃烧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及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阻燃整理后真丝可达优异的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达到30%以上;阻燃整理后真丝强力稍有下降,但不会对服用造成影响。通过热分析研究了阻燃后真丝的裂解性能,探讨了阻燃处理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 真丝脱胶一般使用碱或酶剂,但也有用清水在高温条件下完成真丝的脱胶处理。最近据印度的丝绸研究杂志报道,设在新德里的印度丝绸工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M.L古拉贾尼及同事研究了用草酸对真丝进行脱胶的新工艺,试验用不同草酸浓度(0,6.75和13.5gL)对真丝进行脱胶,脱胶温度分别为80℃、90℃和100℃,  相似文献   

9.
制备不同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用于真丝纤维改性,提高真丝织物用活性染料进行无盐染色的上染率和染色牢度。以二乙烯三胺与丙烯酸甲酯为原料,改变合成单体的反应时间(0~6 h),制备出不同的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0)~HBP-NH2(6)。通过红外光谱和氨基含量测试证明HBP-NH2中含有大量的氨基和亚氨基等碱性基团,热重分析显示HBP-NH2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将制备的7种HBP-NH2分别用于真丝织物的改性,改性后的真丝织物在以活性染料进行的无盐染色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染色性能,其中以HBP-NH2(5)改性后的真丝织物具有较高的染色K/S值和较好的色牢度。将HBP-NH2作为真丝纤维改性剂,可以实现用活性染料对真丝织物进行无盐染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真丝内衣面料,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以真丝大分子制备引发剂,以CuBr/N,N,N′,N′′,N′′-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MDETA)为催化体系,以水/乙醇为介质,将单体异丁酰酸-2-二乙氨基乙酯(DEAEMA)接枝到真丝织物上。X-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Br以共价键方式固定到了真丝织物的表面,显示真丝大分子引发剂制备成功;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和差热扫描分析(DSC)均表明DEAEMA单体已接枝到真丝织物上,且织物的热稳定性能提高,热焓随接枝率的升高而降低;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接枝反应主要发生在蚕丝纤维的无定形区,而结晶结构基本未改变。接枝后的真丝织物经季铵化处理后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且抑菌率随接枝率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Outlast纤维是一种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智能纤维。研究了粘胶型Outlast纤维与真丝不同组分比交织物的调温性能,以及染整加工对织物的调温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粘胶型Outlast纤维与真丝的组分比为57∶43时,织物具有良好的调温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其热焓为5.41 J/g;染整加工使织物的调温性能有所下降,精练后织物的热焓下降到5.17 J/g,染色后织物的热焓进一步下降到3.94 J/g;采用相变微胶囊对染色后的织物进行整理,可使其热焓上升到7.71 J/g,扫描电镜(SEM)下显示相变微胶囊附着于织物表面。  相似文献   

12.
<正> 真丝衣之所以成为人们青睐的夏装,是因为它不但穿着舒适、飘逸,而且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散汗洁肤真丝衣穿在身上,轻飘飘,不沾身,特别散汗。真丝纤维还能吸附并散发人体皮肤上看不出的分泌物,有利于保持皮肤清洁,这是其它质地的服装所不能相比的。防晒护肤真丝衣不仅能保护身体不  相似文献   

13.
周春晓  陈国强 《蚕业科学》2006,32(3):372-376
为了改善丝织物的服饰性能,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研究了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对真丝的接枝改性效果。采用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表征,并对整理后的纤维和织物的相关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接枝对真丝的白度、强力影响较小,但接枝后织物的拒水拒油性有明显提高。为优选单体预乳化工艺,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接枝参数对真丝接枝率的影响。接枝的较好工艺条件为:单体用量100%~120%,引发剂用量1%,接枝温度70℃、时间100 m in、反应液pH 3。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平菇处理小麦和水稻秸秆对纤维成分和体外瘤胃发酵特征的影响。选用未处理和平菇处理的小麦和水稻秸秆作为发酵底物,通过瘘管采集3只成年湘东黑山羊的瘤胃液,进行体外模拟瘤胃发酵72 h试验。结果表明:平菇处理小麦秸秆显著降低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P0.05),显著提高72 h总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和甲烷产量(P0.05);平菇处理水稻秸秆显著提高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和氢气产量及含量(P0.05),显著降低半纤维素含量、72 h总产气量、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甲烷产量及含量(P0.05);此外,平菇处理小麦和水稻秸秆显著降低乙酸比例(P0.05),显著提高丙酸比例(P0.05)。由此得出,平菇处理小麦秸秆可降低木质素含量,有助于瘤胃纤维降解和丙酸生成;平菇处理水稻秸秆会增加木质素沉积,抑制瘤胃纤维降解以及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生成,造成氢气累积和丙酸生成。  相似文献   

15.
家蚕膨松丝的聚集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双折射法、声速模量法等测试方法,研究家蚕膨松丝的聚集态结构。测定结果表明家蚕膨松丝中丝素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均低于普通生丝。这2种真丝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主要由它们的聚集态结构不同而引起的,对真丝材料的力学性能起着决定性影响的最主要的基本结构因素是丝纤维大分子的取向程度,而材料的结晶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不是主要因素。用圆二色光谱研究家蚕膨松丝的丝胶分子构象表明,它的无规卷曲结构多于普通生丝,而β结构含量较低,这是家蚕膨松丝的丝胶具有良好的膨润溶解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H·SaSaki教授和他的同事及Sbinshu大学的研究人员 ,利用瑞士汽巴公司的酸性橙 7染料 ,对真丝染色的两项主要性能染色速度和上浆率进行了研究。研究是用两组不同的真丝进行的。第一组真丝“A” :用人工饲料喂养的蚕茧缫出的真丝。人工饲料是由于豆腐饼、脂脂大豆粉、柠檬酸、抗坏血酸 (维生素C)及干的桑叶混合配制而成。第二组真丝“M” :用常规的桑叶喂养的蚕茧缫的真丝。然后分别取这两组真丝的丝芯蛋白和丝胶对染色性能进行研究和测定。研究结果发现 ,A组真丝的丝芯蛋白和丝胶试样的上染率要比M组真丝的上染率高 ,而…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制备环保及阻燃性能优良的真丝织物,采用低毒性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ETS)对真丝织物进行化学接枝。以极限氧指数为考核指标,经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接枝工艺为:单体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织物的质量分数150%,引发剂过硫酸钾(KPS)对单体的质量分数1%,整理液pH 4,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0 min,浴比1∶20,单体水溶液超声波处理时间9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阻燃整理的真丝织物的接枝率为27.1%,极限氧指数为25.8%,提高2.7个百分点。对接枝真丝织物样品的红外光谱表征及热重分析认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单体与真丝织物发生接枝反应后通过提高织物燃烧后的成炭量增强其阻燃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接枝真丝织物样品燃烧后的炭渣残留量高,起泡现象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后真丝织物的阻燃性能得到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 德阳市绸厂开发的真丝手绘、扎染、蜡染新产品,受到国内外用户的欢迎。我国丝绸绘画历史悠久。但当时的绢画不耐水温,易退色。现代真丝手绘,采用现代染料液在丝绸上描绘花纹,经处理后即耐水洗,不败色。德阳市绸厂近年开发的“真丝手绘”  相似文献   

19.
三眠蚕生丝及其包芯丝的力学性质和服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SM-1诱导三眠蚕的生丝及其包芯丝的力学性质和服用特性,与对照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眠蚕茧生丝的初始模量、强力、吸湿性、透湿性、膨松性及抗折皱回复等性能,高于四蚕眠茧丝。三眠蚕茧丝纤维的密度为1.4148,微孔积率为9.80%,而对照四眠蚕茧丝纤维的密度为1.4090,微孔积率为8.91%。真丝包芯丝(芯丝为30D/12F涤纶长丝,茧丝比例为46.48%和49.41%)和生丝相比较,初始模量显著减小28.4%和25.6%,微孔积率约为生丝的53—60%,吸湿性约为生丝的50%。但和单纯的合成纤维相比,真丝包芯丝的服用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采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在催化剂次亚磷酸钠(SHP)的作用下将β-环糊精(β-CD)接枝到真丝纤维上,然后浸渍加入具有驱蚊功效的薰衣草精油使其包合在β-CD空腔中,制备出具有驱蚊功效的真丝织物。设计单因素试验优化β-CD接枝真丝织物的工艺参数,当BTCA和β-C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g/L,SHP的质量浓度为60 g/L,170℃下焙烘3 min或180℃下焙烘2 min,真丝织物的接枝增重率可达1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β-CD已成功接枝至真丝织物上,且可耐15次以上的水洗。接枝β-CD的真丝织物能够赋予薰衣草精油缓释的效果,且放置8 d后对按蚊仍可保持75%以上的驱避率。此方法制备的防蚊真丝织物效果持久可重复使用,且具有对人体无毒害、环保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