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启东县志良乡针对蚕桑实行分户承包后桑园防病治虫统一难、效果差,桑园病虫发生多,危害大的情况,加强集体统的功能,逐步实现桑园防病治虫统一组织,有效地控制了桑病虫的蔓延。一、统一建立桑园病虫防治基金。志良乡从1988年秋蚕起,按养蚕数量收取桑园病虫防治费,收费标准根据当年防治经费预算  相似文献   

2.
桑园统一治虫是东台蚕区蚕茧取得高产优质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栽桑养蚕“六统一”的其中一项。为保证桑园治虫安全有效,自2009年开始,东台蚕区对桑园统一治虫进行了规范,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来,桑园鳞翅目害虫的发生与为害越来越重,而在桑园治虫用的农药品种比较单一。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的农药,造成害虫的抗药性提高,防效逐步下降。为了筛选出更多的桑园治虫农药,在浙江省植保总站的统一布置和指导下,我们于1995年9月,在我区洪合实验场开展用灭鳞威磷等农药对桑园鳞翅目害虫的防效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中西部桑树栽培岗位专家胡兴明研究员的统一部署下,笔者于2010年10月开展了江西省桑树栽培现状调查。调查地点主要集中在江西重点蚕区,即修水县、永新县、东乡县、乐安县等基地县。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桑树分布、桑树栽培品种、桑树栽培结构、桑苗繁育、桑园管理、桑园产出水平、桑园间作套种(养)、桑树病虫草害防治、桑资源利用、桑园自然灾害。2011年10月完成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桑园治虫一直是蚕桑生产上的难题之一。由于千家万户管桑养蚕,桑园治虫不统一,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桑园虫口密度愈来愈大,为害日趋严重;同时,由于承包户在治虫时间、农药品种、施用浓度等方面的差异,家蚕的农药中毒现象骤增。因此,如何搞好桑园治虫工作是我们经常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庙港乡86年在庙港村1队、开弦弓村7队两个地方,进  相似文献   

6.
蒙自市冷泉镇蚕桑产业在退耕还林、农业开发项目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从2002年到2008年共发展桑园1 460 hm~2,但2010年因农民弃蚕毁桑又锐减至333 hm~2,2018年仅维持在133 hm~2。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分析了冷泉镇蚕桑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弃蚕毁桑现象严重,桑园面积锐减;桑园规划布局不合理,桑叶产量低质量差;气候环境适宜,桑树病害多;桑园管理粗放,养蚕比较效益低;养蚕劳动力老龄化,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省力化养蚕推广不足,规模效益难以提高。提出了发展冷泉镇蚕桑产业的建议:统一思想,提高对蚕桑产业的认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选择适宜的桑、蚕品种;加强蚕业技术培训,做好小蚕共育工作;加强桑园管理,提高单位面积桑园收入;改进饲养方式,推广省力化养蚕模式;强化扶持力度,提高蚕桑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安市桑园虫害防治工作的不足,提出了生产中要采取相应的农业防治措施和科学的药剂防治,坚持联防联治和统一防治时间、统一用药品种、统一浓度和用药量、统一喷药方法的"四统一"原则,提高桑园害虫防效和蚕作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 海门县新余乡幸福村81年冬栽桑43亩,因无经验,桑园多数分摊到劳。由于各户桑园比重不大,次年桑园收入光靠夹种。82年冬又种桑43亩,因责任制未完善,多数桑园又按劳分摊,导致不能养蚕,桑园收入仍靠夹种。83年全村83亩1~2年生桑园仅养蚕42张,总产茧2352斤,总产值3541元,张产  相似文献   

9.
毒死蜱与甲胺磷防治桑虫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地重视。为此,桐乡市从2002年4月1日起对农作物全面禁止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作为桑园治虫长期使用的甲胺磷农药,虽然为桑园治虫、确保夏秋桑叶产质量起过很大作用,但为了全市农产品安全,倡导绿色食品,必须从大局出发,桑园治虫也全面禁止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因此筛选替换甲胺磷农药已成为当务之急。2002年在浙江省植保总站的统一部署下,我们于夏秋季进行了两次毒死蜱防治桑园主要害虫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推广速成丰产密植桑栽培技术是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对密植桑园高产持续期的问题在认识上还不统一,同时,对密植桑的地上部分群体结构的调查过去较为重视,对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的调查则注意不够,而这对正确制定桑园的施肥与土壤管理措施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我们在进行速成丰产桑园栽培技术研究课题时,进行了以下两个调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建立,桑园已全部承包到户.但如何搞好夏、秋季桑园害虫的防治工作,防止农药中毒,以达到蚕桑稳产高产,提高经济效益.新联乡蒋家村(土斗)郎生产组的经验是实行四个统一,即:1.统一地块,对全村桑园先进行划分,为尔后的分片治虫打下基础.2.统一时间,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上半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业部门乘借全县土地墒情好,冬春雨水充足的良好环境,积极加强蚕种备种、桑蚕生产技术培训,强化蚕种和商品小蚕监管力度等,努力做到"六个统一",进一步维护桑蚕饲养环境,提高桑蚕质量和效益,实现桑蚕质的提升。上半年,完成桑园扩种面积206.67 hm2,完成低改面积0.13 hm2,桑园总面积达到1.174万hm2,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合作桑园”的发展概况与经营形式苍溪县在八十年代初就建起集体桑园近2万亩。1982年实行户营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部份桑园平分到户(或先包后分),由于自主安排,收入归己;一部份采取联产承包,定额上交,双层经营。结果,前者多因“单一种植”的传统观念而挖桑种粮;后者由于有合同规约,桑园得以保持下来。据1989年统计,全县有912个社(组)幸存桑园4100亩,有桑树881万余株,由7045户承包,年上交集体141400元,平均每个社(组)有桑园4.4亩,亩栽桑  相似文献   

14.
<正> 邳县自1954年开始发展成片桑园,但到1983年,仅有桑园6275亩,产茧333.585吨,从1984年起以适当集中为原则,调整了蚕桑布局,桑园达8231亩,产茧507.65吨,比1983年产茧量增长53%,1985年桑园达2.1万亩,产茧745.55吨,比1984年增长47%,1986年桑园达2.34万亩,产茧1203.05吨,比1985年增长61.4%。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抓住了蚕桑基地建设这一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 如皋县吴窑乡为了更好地发展蚕桑生产,最近规定:承包者不得任意毁桑;更新桑园必须先栽后挖;按85年土地普查时的桑园面积,对任意毁桑的集体或个人,每亩被毁桑园扣除500公斤统销计划,限期恢复桑园面积;对长期不向桑园投肥,缺乏养蚕技术,经济效益低的桑园承包户,给予适当的调整,让有技术、舍得投肥、养蚕技术高的农  相似文献   

16.
于步亮 《江苏蚕业》1994,(3):50-52,48
<正>里下河地区蚕桑生产起步较晚,大部分桑园是近十年来在水旱轮作农田基础上陆续建立起来的,由于桑园的建立,原来水旱轮作农田土壤的理化状态势必发生变化。为了为该地区蚕农提供桑园肥培的科学依据,1992年冬我们对地处里下河中部洼地的建湖县冈西、钟庄两乡部分桑园进行了土壤性状及其肥力调查,并对典型的高低产桑园进行肥力比较,从而提出了该地区高低产桑园土壤肥力指标,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桑园养鸡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兴化市周奋乡谭堡村蚕户董永明,1984年开始,在桑园边空地搭起鸡舍4间,用聚乙烯网作鸡栏将桑园四周栏好,利用桑园养鸡,蚕桑综合效益显著提高,为长期、稳定地发展蚕桑生产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一、桑园养鸡的经济效益董永明全家3口人、两个劳力,承包桑园1.7亩(因建鸡舍、蚕室和种蔬菜,实有桑园1.5亩),粮田2亩。1987年养蚕6张,  相似文献   

18.
<正> 大丰县蚕种场濒临黄海,地域偏僻,周围地广人稀,劳力十分紧缺,现有桑园面积430亩,成片集中。1986年开始,大丰蚕种场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合作进行桑园机械化耕作试点,采用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配套桑园中耕除草机,进行桑园中耕、除草、机种绿肥。初步试点结果,1986年机械作业中  相似文献   

19.
<正> 为提高新栽桑园的经济效益,1986年我们在桑树行间内搞了间作西瓜的试验,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近二年在六个乡(镇)1019亩桑园内推广了间作西瓜,桑树长势普遍良好,西瓜累计增收23.63万元。现将此项技术总结于后。一、具体做法 1.桑园准备。试验和对照桑园各2亩,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千家万户管理桑园,桑园治虫很难统一,因而桑园虫害日趋严重,同时,各户的治虫时间、用药种类、浓度等不同,致使桑蚕中毒现象骤增。为搞好桑园治虫工作,1986年吴江县庙港乡在庙港村1队,开弦弓村7队进行了专人承包,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成本大为降低,平均每亩工本支出仅2.3元,深受每承包户的欢迎。他们的经验是实行“三定”:一定承包人员。两个队共有77.8亩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