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省昌江南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示范场实施建设以来不断推行对虾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扩大服务培训范围,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为全面推进对虾标准化健康养殖作出更大的贡献."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创建,规范了对虾养殖业的科学管理,有力推动水产养殖业由数量扩张型向数量与质量、效益和生态并重的增长方式转变,对顺利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无公害水产养殖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该公司在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场期间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东港市(原东沟县)是水产养殖大市,仅海水池塘港湾养殖面积就有12万亩,上世纪八十年代,对虾产量连续几年位于全国之首,成为全国养虾“冠军县”,年产量万吨以上,为国家出口换汇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面积暴发对虾病毒病,产量骤然下降,1994年对虾总产量从万吨降至500余吨,养虾业从此走入低谷。自此以后,水产科技人员同广大的水产养殖从业者一道吸取对虾养殖失败的沉痛教训,  相似文献   

3.
示范点对虾养殖技术于向阳王有田刘善成(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沈阳110031)温荣国(辽宁省水产总公司)虾病防治示范区是农业部1995年下达给我省的“丰收计划”项目。为了很好地完成此项目,1996年我站承担了省水产局下达“虾病防治示范点”项目。项目...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郊沿海地区的对虾养殖业有一段时间曾经不错 ,但自 1 993年以来 ,像国内其它养虾集中区一样 ,因虾病肆疟 ,生产一直处于徘徊状态。为攻克对虾病毒病和探索对虾养殖新路子 ,水产养殖工作者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取得了防病治病上的一定成绩。但就总体而言尚未达到有效控制 ,养殖产量不稳定 ,区间发展不平衡 ,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多年来 ,沿海地区养殖环境的恶化和传统养虾模式使养虾业未能摆脱困境。在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上海市水产办公室和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关心、支持下 ,奉贤县柘林镇于1 999~ 2 0 0 0年建立了全国对…  相似文献   

5.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1,26(12):21-22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仍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笔者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  相似文献   

6.
最近两年来,大丰对虾养殖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与进行科学养虾,掌握养虾的客观规律有关。作者对大丰对虾养殖进行合理投饵进行探讨,供养虾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7.
虾苗的质量优劣是直接影响养虾者的切身利益,当前无论养什么虾,采用那种养殖模式,都要进行无公害建康养殖,这是今后水产养殖的唯一出路,首先是以健康的种苗为前提,养虾的虾苗必须是SPF虾苗。当然无公害健康养殖系统是整个养殖系列工程的生产与管理等构成,健康虾苗是确保养殖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前提。所以每个养殖者都希望能购到最好的虾苗,[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对虾养殖是汉沽水产养殖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其中杨家泊镇对虾养殖面积近667hm2,年产值达2亿元,年利润8 000万元,占汉沽的90%多。但近3年,汉沽对虾养殖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出现了大面积亏损。为保持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汉沽水产局与杨家泊镇等联合开展了"对虾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对虾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病是对虾殖业的最大危害,每年因虾病全球对虾养殖的产量减少一半,损失几百亿元人民币。1993年,由于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暴发,我国对虾养殖业出现大幅度滑坡,使年产对虾20多万吨、年创汇5亿美元,成为世界养虾大国的我国对虾产业走入低谷,随后,为了恢复和发展对虾养殖业,广大科技工作和虾农做了大量的科研攻关和细致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在全国范围内,对虾养殖业仍没有恢复到虾病暴发流行前的水平,并存在一定的差距,虾病依然是对虾养殖业的瓶颈。本对广东省对虾养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对虾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3月9—10日,国家虾体系沧州试验站联合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沧州中捷举办了"对虾养殖试验示范技术研讨暨培训会",国家虾体系首席专家何建国教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高宝全博士、南海水产研究所曹煜成博士、国家虾体系沧州试验站夏金树站长、河北省海水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怡群所长、河北省  相似文献   

11.
东营、潍坊、滨州3市地处山东北部沿海黄河口畔,这里的濒海地带为黄河冲积平原,又是退海之地,有着十分丰富的滩涂、盐卤水资源,具有进行滩涂开发、水产养殖增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对虾养殖、滩涂贝类增养殖和卤虫生产加工正成为驱动3市滩涂综合开发的“三驾马车”,使这片海和滩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日益显现,以其特有的价值,成为不可多得的希望之地。1 3市滩涂开发的基本做法与经验1.1 以优化养殖品种结构为重点,大力推进对虾养 殖“二次创业” 我省从1998年进行对虾、扇贝养殖“二次创业”,提出要利用3~5年时间使对虾…  相似文献   

12.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2,27(2):14-15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本人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病害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严重,致使养殖风险加大,养殖效益增速缓慢。尽管我国水产科技已取得长足发展,无论是药物研发、水化分析、疾病诊断,还是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都已大大提高,但对于虾病尤其是病毒性  相似文献   

14.
《水产科技》1994,(3):38-39
在省水产局领导的重视和关注下,在全省虾病开始抬头、养虾业形势相当严峻的时刻,省水产局科技办、省水产局对虾养殖办公室、广东水产学会、省海洋湖沼学会、省海洋学会,于4月26日至28日在南海市西樵水产技术培训中心,联合召开了省对虾养殖病害分片地区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灌云县地处苏北平原,海水养殖区主要集中在县城东部的燕尾镇和洋桥农场,水产养殖面积6 666.7hm2,自1980年起开发虾池从事中国对虾的养殖,到1984年养虾面积达到3 333.3hm2,1993年对虾养殖区疾病暴发,一度使对虾养殖处于绝境,1994年逐步海改淡从事淡水鱼的养殖,至目前,高涂上淡水养殖面积6 000hm2,海水养殖面积只有666.7hm2左右,其中,鱼类和贝类养殖面积533.3hm2,中国对虾养殖面积只有66.7hm2.  相似文献   

16.
《河北渔业》2012,(3):F0002-F0002
<正>结合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2012年3月1-3日,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国家虾产业体系沧州对虾试验站、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沧州中捷农场联合举办了"河北省对虾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培训班"。秦、唐、沧市站、沿海各县站技术人员、沿海养殖大户等12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  相似文献   

17.
对虾养殖产业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水产养殖产业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随着世界水产业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的加固,对虾养殖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应对市场,养殖业必须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对虾养殖生产的特点,采取无公害、质量安全的新型养殖技术进行养殖生产,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业从南至北虾病灾情严重。汕头地区是全国虾病的早发区、重灾区,自1990年以来已连续发生对虾暴发性流行疾病,1993年对虾发病面积占放养面积的86.7%。特别是中国对虾的养殖每年发病最早,死亡率最高,1993年我市养至5—6厘米的中国对虾几乎全部绝产。为了探索解决我市对虾暴发性病害的新路子,1994年我们在汕头市达濠区金声水产养殖公司协助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虾主要养殖种类的耐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养殖面积每年以50%递增,养殖产量1990年已达15万吨,养殖种类也越来越多。我国对虾的主要养殖种类有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和刀额新对虾。1991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中,中国对虾约占70%,墨吉对虾约占15%,长毛对  相似文献   

20.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2,27(3):34-35
在养虾业的发展过程中,虾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虾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已成为制约养虾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病毒性虾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的治疗方法。虾病的发生,不仅是病原体侵袭的结果,还与对虾本身的抗病能力及养殖环境条件和养殖者的饲养管理技术等密切相关。因此,对虾养殖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施对虾的生态健康养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病。对虾的健康养殖和疾病预防技术主要包括如下3个方面:1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1.1科学建池选择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科学建造虾池是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