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短尾鮠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形态以及细胞核、拟染色体和线粒体等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精子细胞的发育,核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强.精子细胞时期细胞器较丰富,到精子细胞后期,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短尾鮠的精子具有椭圆的头部和复杂的中片;近侧中心粒和远侧中心粒靠近核的中央;鞭毛呈9+2轴丝结构,并具有由外膜折迭形成的波浪形的鳍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短尾鮠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形态以及细胞核、拟染色体和线粒体等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精子细胞的发育,核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强。精子细胞时期细胞器较丰富,到精子细胞后期,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短尾鮠的精子具有椭圆的头部和复杂的中片;近侧中心粒和远侧中心粒靠近核的中央;鞭毛呈9+2轴丝结构,并具有由外膜折迭形成的波浪形的鳍状结构。  相似文献   

3.
鲶精细胞和精子的超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鲶成熟精巢中的精细胞和精子。结果表明,两者均由头部、中片和鞭毛组成。精细胞较精子体积大,细胞器丰富,中心粒具有9×3结构。精子中片内线粒体发达,近侧和远侧中心粒均靠近核的中央,鞭毛呈9×2+2的轴丝结构。  相似文献   

4.
胭脂鱼精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胭脂鱼精子的结构进行研究,并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精子各部分的长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胭脂鱼的精子主要分为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头部在光学显微镜下近圆形,透射电镜下头部纵切似马蹄形;头部无顶体,主要由细胞核组成,核内染色质致密,核内有核空泡;核外可见清晰的核膜,头部几乎无细胞质存在;头部后端中央处有一较深的植入窝,深度占细胞核总长约2/3,植入窝内有中心粒复合体.精子的中片紧连在核的后端,由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组成;袖套两边接近对称;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组成;近端中心粒与远端中心粒之间的角度近直角,呈"T"字形;精子尾部轴丝与细胞膜之间有较大的空间,轴丝与细胞膜之间还有囊泡等细胞器;精子尾部有侧鳍;尾部可分为主段和末段,尾部主段具有典型的"9+2"的轴丝结构.光学显微镜测定结果表明,精子头长约(2.56±0.14)μm,尾部约(52.69±5.59)μm,全长约(55.51±5.67)μm.  相似文献   

5.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青海湖裸鲤精子的外部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3部分组成。精子头部呈椭圆形,主要结构是细胞核,细胞质极少;核前端无顶体,后端偏向一侧有植入窝,植入窝约凹入细胞核的1/3;核中染色质致密。精子中段由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组成。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包括近端中心粒和基体,近端中心粒和基体之间成钝角关系;袖套与细胞核后端相连,袖套中含有线粒体。精子尾部细长,主要结构是轴丝,为典型的"9+2"型结构,轴丝外两侧为细胞质膜形成的对称性侧鳍。  相似文献   

6.
七带石斑鱼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七带石斑鱼精子由头部和尾部(鞭毛)两部分组成,没有明显的中片,头部前段无顶体,主要有高电子密度的球形细胞核,核中主要是致密的染色质,还分布有一些核泡,核外由核膜包围,将核与细胞质分隔开,核膜最前端紧贴质膜,核后端有植入窝,近端中心粒和中心粒间体位于其中。头部后端为袖套结构,由质膜包围的袖套结构延伸到后部,使整个头部呈椭球形,质膜后端沿鞭毛形成一个袖套腔,袖套结构中分布有中心粒复合体、线粒体以及囊泡等。精子细胞的细胞膜不光滑,呈现小的皱折。七带石斑鱼精子的尾部细长,紧接于头部细胞核,穿过袖套腔,通过基体与核紧密结合,中心粒复合体也位于此,且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呈钝角,鞭毛的轴丝由此形成,基体与鞭毛间的过渡区轴丝无中央微管,呈“9+0”型。尾部的主要结构为轴丝,其轴丝为典型的“9+2”结构,其起始端开始于前端基体,轴丝外仅有少许细胞质。  相似文献   

7.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长吻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的形态以及细胞核、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精母细胞的发育,核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强。精母细胞时期细胞器较丰富,到精子细胞后期,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长吻Wei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的形态以及细胞核、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精母细胞的发育,核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强。精母细胞时期细胞器较丰富,到精子细胞后期,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江黄颡鱼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和电子显微镜研究江黄颡鱼[Pelteobagrusvachelli(Richardson)]精巢的精细胞结构。未成熟精巢中次级精母细胞的细胞核大,核物质染色浅;次级精母细胞的线粒体向细胞的一侧集中,有囊泡从细胞膜排出;精子细胞的核物质染色深,有明显的外排作用;精子分头部、中段和鞭毛三部分。头部长约1.8μm,有马鞍形的细胞核及不规则的核泡。中段有袖套、核小窝及中心粒复合体;核小窝非常发达,长度约为细胞核长轴的一半;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核小窝内。鞭毛长约15μm,其轴丝为典型的"9 2"结构。江黄颡鱼的精子不具顶体。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和电子显微镜研究江黄颡鱼[Pelteobagrusvachelli(Richardson)]精巢的精细胞结构。未成熟精巢中次级精母细胞的细胞核大,核物质染色浅;次级精母细胞的线粒体向细胞的一侧集中,有囊泡从细胞膜排出;精子细胞的核物质染色深,有明显的外排作用;精子分头部、中段和鞭毛三部分。头部长约1.8μm,有马鞍形的细胞核及不规则的核泡。中段有袖套、核小窝及中心粒复合体;核小窝非常发达,长度约为细胞核长轴的一半;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核小窝内。鞭毛长约15μm,其轴丝为典型的"9 2"结构。江黄颡鱼的精子不具顶体。  相似文献   

11.
采用薄层层析法鉴别复方口服液中的丹参、川芎2味中药。结果表明:在薄层色谱上均能检识出丹参、川芎的色谱斑点。所用方法可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通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小地老虎真核和无核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Tris—柠檬酸—葡萄糖(TCG)稀释液基础上,分别添加0.1 mol/L乳糖、蔗糖、海藻糖,并采用细管法对精液进行冷冻,研究不同双糖对冻融后猪精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ol/L的海藻糖和蔗糖相对于对照组和0.1 mol/L的乳糖TCG稀释液能够显著改善冻融后猪精子质量,其冻融后精子的活率、顶体完整率、低渗膨胀率、平均路径速度、运动线速度、平均侧摆幅度和平均鞭打频率均明显提高(P0.05),分别达到42.14%和40.56%,51.48%和49.84%,46.20%和43.01%,32.8μm/s和33.2μm/s,60.80%和59.00%,1.70μm和1.62μm,7.68 Hz和7.62 Hz。TCG稀释液中添加0.1 mol/L海藻糖和蔗糖的猪冷冻精液体外受精的受精能力明显高于0.1 mol/L乳糖组和对照组,其卵裂率分别为41%和38%。  相似文献   

14.
将10例正常生育男性的精液标本进行冷冻保存、复温后电镜观察。结果,冷冻精子复温后精子超微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主要改变为精子顶体肿胀,顶体内、外膜分离,外膜形成波浪状皱褶,有的核局部出现凹陷,线粒体改变呈基质密度降低,结构模糊等。但是,精子基本结构保持完整。研究结果表明:冷冻精子超微结构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在冷冻过程中,由于冰晶形成的影响,水分内移,细胞肿胀,因而造成其活动率的明显下降。但并不影响授精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冀北山区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块公顷级大样地进行林木调查数据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群落的近自然度和优势度。结果表明,不同天然次生群落的近自然度和优势度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次生杨桦混交群落在自然度和优势度两个方面均优于山杨和白桦纯林,更接近天然林的稳定结构,也是该地区次生杨桦林演替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超低温冷冻保存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精子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加抗冻剂的情况下,精子线粒体和顶体结构不完整,质膜、鞭毛破损。加入保护剂后,多数精子结构完好,部分精子细胞器受损,表现为质膜褶皱或膨胀举起,与核膜的间隙明显增大;顶体肿胀、破裂或脱落;线粒体嵴间隙增大,内部出现空泡,甚至线粒体内膜破损,内嵴减少,呈弥散状;鞭毛被膜肿胀,呈波浪状,"9+2"型结构模糊;细胞核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精子冷冻保存前后DNA的损伤。结果表明,不加抗冻剂的冷冻组及添加抗冻剂的试验组精子DNA损伤情况与鲜精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冷冻对精子结构的损伤是造成精子活力及受精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性控冻精的广泛应用给现代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性控冻精在制作生产过程会受到高倍稀释、离心、激光照射、染色及冷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使精子DNA的完整性发生变化,结果降低受胎率,同时会对性控后代的遗传稳定性产生影响。精子DNA损伤检测方法有彗星实验(COMET assay,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 UTP末端标记法(Terminal tranferase d UTP Nick End Labelling TUNEL),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sperm chromatin structure assay SCSA)和精子染色体扩散实验(Sperm chromatin dispersion SCD)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精子DNA损伤检测方法的使用概况,对比了不同方法对检测结果的优势,为更好的评价性控冻精的质量,确定分离参数,及为生产受精率高、安全性高的性控冻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与精子共培养的方法,达到体外提高精子活力的目的.利用睾丸组织切片技术,观察并分析支持细胞对生精细胞的作用.从6~7日龄小鼠睾丸中分离睾丸支持细胞,体外培养两天后,形成细胞单层作为滋养层.取小鼠附睾尾内精子,转移到以支持细胞为滋养层的培养液中培养,同时设立对照组.通过精子分析仪观察各组精子的活力,结果显示,以支持细胞为滋养层的精子前向运动百分比为56.1±5.81%,显著高于对照组40.7±2.96% (P<0.05).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精子结构,结果显示两组精子形态结构差异不显著,表明支持细胞能够提高体外精子的活力,但不改变精子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牛精子原位杂交DTT去凝集处理的优化浓度及时同.[方法]牛精子解冻后经密度梯度离心优选并制片,采用0、5、10、20、40、80和100 mmol/L六个DTT浓度以及15、30、45和60 min4个时间段的28个组合进行去凝集处理,Motic Images Advanced 3.2软件测量精子解聚后头部面积.[结果]40 mmol/L DTT处理45min精子头部面积为(52.32±4.68 )μm2,浓度< 40 mmol/L的16个处理组及浓度≥40 mmol/L、处理时间<45 min的6个处理组,精子头部面积小于(52.32±4.68) μm2(p< 0.01);浓度>40 mmol/L、时间≥45 min的5个处理组,精子头部面积与40 mmol/L DTT 45 min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精子形态不完整.[结论]40mmol/L DTT 45 min为较优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