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量指标,筛选出黑脉羊肚菌液体培养基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是酵母浸膏,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黑脉羊肚菌液体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3%、酵母浸膏0.5%、MgSO4·7H2O 0.1%、KH2PO4 0.3%、VB110mg·L^-1。  相似文献   

2.
花脸香蘑及袋料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优选出适用于花脸香蘑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木屑78%,白砂糖3%,玉米粉10%,豆饼粉5%,轻质CaCO3 2%,石灰1%,KH2PO4 0.5%,石膏0.5%,在袋料栽培过程中,施基肥钙镁磷肥250g/m^2,尿素50g/m^2,KH2PO4 20g/m^2,能明显增加花脸香蘑产量。  相似文献   

3.
大球盖菇液体母种制备培养基碳氮源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对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中碳氮营养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 g/L,酵母膏4 g/L,KH2PO42 g/L,MgSO41 g/L;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6.5,25℃培养6 d.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液体菌种的栽培袋的发菌时间平均比接种固体菌种缩短17 d.  相似文献   

4.
液体菌种培养基与培养方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扬军  陈若霞  杨勇 《食用菌》2006,(Z1):43-44
试验比较了秀珍菇、平菇、香菇的液体菌种培养液配方与培养方武。试验结果秀珍菇和平菇液体培养最适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KH2PO4 3g,HgSO4 1.5g,蛋白胨1.5g,木屑10g,水1 000 mL;香菇液体培养最适配方:马铃薯100g,葡萄糖20g,KH2PO4 3g,MgSO4 1.5g,蛋白胨1.5g,玉米粉50g,水1 000 mL。3种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方式为接种后先静止培养48 h,再振荡培养。  相似文献   

5.
玉米芯栽培香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升厚  王常仕 《食用菌》1998,20(1):23-23
目前,香菇栽培均以木屑为主料,辅以麸皮,但在非林区木屑资源有限,适合香菇栽培的优良树种如柞树、楸树就更匮乏。为了使香菇在广大平原地区也能得到发展,我们尝试用玉米芯来部分或全部替代木屑栽培香菇。本文主要报道高产配方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配方 ①木屑80%,麸皮20%,石膏2%;②玉米芯80%,麸皮20%,石膏2%;③木屑16%,玉米芯64%,麸皮20%,石膏2%;④木屑32%,玉米芯48%,麸皮20%,石膏2%;⑤木屑40%,玉米芯40%,麸皮20%,石膏2%;⑥木屑56%,玉米芯24%,麸皮20%,石膏2%。各配方水均为60%~65%。按配方备料,常规拌料、装袋。每个配方20袋,每袋装干料400g,共154袋,将所有料袋装入高压锅内,在1.05kg/cm~2压力下灭菌2小时。 1.2 接种培养 灭菌的料袋冷却到30℃以下在无菌操作台上接种。每个配方接两个品种。其中Cr02为75袋,Cr04为79袋。接种后将菌袋放在干净的室内,恒温(25℃)发菌。每个配方取2袋观察菌丝生长情况,每  相似文献   

6.
鸡腿蘑是一种抗杂能力强的草腐土生菌。几年来,笔者利用栽培平菇、杏鲍菇、茶薪菇等的废菌料,进行小拱棚畦床栽培鸡腿蘑试验,并应用于大田生产,取得了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菌种制作 选用优良的鸡腿蘑品种,按常规方法制作母种、原种、栽培种。1.1 母种制作 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KH2(PO4)35g,水1,000mL。配好后装进试管,制成斜面,灭菌,接种,置22~28℃下培养,10天左右菌丝长满斜面。1.2 原种制作 培养料配方为棉壳85%,麦麸10%,石灰3%,糖、过磷酸钙各1%,KH2(PO4)30.1%,料水比1∶1.3。拌匀堆闷5~7天(翻堆1~2次),装瓶灭菌后接种,待菌丝长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以及不同pH值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桑黄菌丝生长的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C0:淀粉18 g,葡萄糖12 g,酵母粉1.2 g,KH2PO41.2 g,MgSO40.6g;最佳一级培养基配方为E1:酵母粉1 g,蔗糖4 g,琼脂3 g;最佳二级培养基配方为C2:木屑60%,棉籽壳18%,麸皮20%,石膏1%,蔗糖1%;最适pH为7.5。  相似文献   

8.
用于栽培金针菇的原料很多,常用的有木屑、棉子壳、甘蔗渣、麸皮、米糠、玉米粉、菜子饼、大豆饼等农副产品下脚。为了比较不同配方组合与金针菇产量的关系,笔者于1993~1994年初进行了五个不同配方组合的栽培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 杂交种89号,纯白种50号。 (二)培养料配方 配方1棉子壳、木屑各35%,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对照组)。配方2棉子壳70%,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配方3木屑70%,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配方4棉子壳、木屑各30%,麸皮、菜子饼各20%。配方5棉子壳、木屑、麸皮各30%,菜子饼10%。 (三)试验方法 每品种各设五个配方,每配方10个重复,每重复装干料300g,制种按常规法,培养料含水量68%,于10月27日接种,23℃左右温度培养,杂交89号12月10日,纯白种12月20日见绝大部分菌袋面上已吐黄水或有鱼籽般菇蕾,搬入栽培房开袋,用工具将老菌块挑出,袋口覆盖报纸,每天掀开报纸通风1次,报纸保持湿润,菇房地面、床架喷水增加空气湿  相似文献   

9.
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野外采集、分离纯化得到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菌株,并进行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试验。试验表明,硫磺菌在复合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生长速度为3.2mm/d;在代料栽培中以麦粒或栎木屑培养基培养硫磺菌菌种时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从8种液体培养基配方中筛选出菌丝体产量较高的配方,配方为:葡萄糖30g,豆粉20g,玉米粉10g,酵母提取物5g,KH2PO41g,CaCO32g,MgSO40.5g,水1000mL,菌丝体产量为22g/100mL。  相似文献   

10.
灵芝高产栽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石启田 《食用菌》1998,(6):30-31
我国栽培和利用灵芝历史悠久,近年来灵芝的消费量增长较快,但传统的灵芝栽培产量低,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对灵芝的栽培方法作了研究,现简报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菌种为赤芝,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棉子壳87%,玉米粉10%,石膏粉2%,蔗糖1%,料水比1∶1.6。栽培料培养基:①阔叶树木屑70%,棉子壳18%,玉米粉10%;②棉子壳70%,木屑18%,玉米粉10%;③木屑44%,棉子壳44%,玉米粉10%。各配方均要加石膏粉、蔗糖各10%,pH自然,料水比1∶1.6。 1.2 试验方法 各种培养基的制作、灭菌、接种(两点接种)按常规法进行。原种瓶装200g,17×33cm的栽培袋装400g干料,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养。试验设计:①瓶栽与袋裁;②不同开洞数(2、4、6)对比;③注水、覆土与墙式栽培对比;④不同配方袋栽对比。共13个处理,每个处理50袋(瓶)。生物产量以总袋(瓶)数作统计进行平均。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  相似文献   

11.
张福元  刘兴元 《蔬菜》1999,(12):28-29
为了开辟北方香菇栽培新料源,降低原料成本,发展香菇生产,我们选用了栎木屑、杂木屑、醋糟和玉来芯为栽培主料,于1998年1月18日(接种)至6月18日进行了香菇的袋栽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菌株为本室保存的7402香菇菌株。2栽培料配方配方:砾木屑80%,效应20%;配方:玉米芯80%,鼓皮20%;配方:以杨、柳为主的杂木屑80%,敖庆20%;配方:醋糟80%,麸皮20%。各配方另加白糖、石膏粉各1%。配方④还添加2%的石灰粉。3.工艺流程选用干燥无霉变的新鲜栎木屑、杂木屑、醋糟和玉米芯…  相似文献   

12.
不同发酵条件对苹果轮纹病拮抗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株苹果轮纹病细菌No.1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确定了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含酵母浸膏5g、蔗糖20g、蛋白胨10g的1000mL液体培养基中,菌体生长量最大;细菌生长所需的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浸膏和蛋白胨;当温度为28℃,pH7.0,在250mL三角瓶中装40mL液体培养基,接种量体积分数为5%,培养时间96h时,菌体生长量最大;在酸性条件下(pH4),细菌几乎不生长。  相似文献   

13.
李杨  郝捷  陈飞  朱巍巍 《食用菌》2013,35(1):28-29
采用压缩秸秆替代部分木屑栽培平菇,设置8个栽培料配方,观察并记录.结果表明,在配方栽培料上面的平菇菌丝,产量及长速有明显差异,其中10%和20%秸秆替代木屑试验组均高于添加木屑试验组,每袋产量最高可达544.8 g,生物转化率可达到136.2%,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4.
1配方 1.1栽培包配方组成 配方①(高氮培养基):粗料为木屑17%,甘蔗渣20%,玉米芯20%;精料为麸皮20%,玉米粉10%,豆粕10%,其他包括轻质碳酸钙1.5%,石灰1.5%。配方②(低氮培养基):粗料为木屑24%,  相似文献   

15.
侧耳属3个种菌种培养基配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武  唐丽娜  崔晓  安秀荣 《食用菌》2019,(3):32-35,39
研究不同营养及配方对侧耳属3个主要栽培种菌丝长速、长势的影响,结合生产实践、综合评价,平菇母种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淀粉0.5%,酵母膏0.2%,牛肉膏0.3%,KH2PO40.1%,MgSO40.05%,琼脂2%;秀珍菇母种适宜培养基配方为淀粉1%,蔗糖1%,酵母膏0.3%,蛋白胨0.3%,KH2PO40.1%,MgSO40.05%,琼脂2%;杏鲍菇母种适宜培养基配方为淀粉3%,蔗糖1.5%,牛肉膏0.2%,酵母膏0.4%,KH2PO40.1%,MgSO40.05%,琼脂2%。平菇扩繁种适宜配方为棉籽壳60%,玉米芯30%,麸皮8%,石膏1%,石灰1%,料含水量58%~60%;秀珍菇扩繁种适宜配方为棉籽壳60%,玉米芯30%,麸皮8%,石膏1%,石灰1%,料含水量54%~60%;杏鲍菇扩繁种适宜配方为棉籽壳50%,玉米芯40%,麸皮8%,石膏1%,石灰1%,料含水量58%~60%。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根据微测量法测量菌丝生长直径及长度指标确定了一个适合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菌丝培养的培养基,培养基配方(g/L) :去皮马铃薯(煮出液)100 ,葡萄糖15 ,酵母浸膏3 ,D-异亮氨酸0 .15 ,(NH4)2HPO40 .25 ,KH2PO40 .5 ,CaCl20 .05 ,NaCl 0 .03 ,麦芽糖0 .05 ,MgSO4.7 H2O 0 .5 ,MnSO40 .2 ,维生素B10 .0001 ,琼脂30 ,1 % FeCl31 .2 mL,pH值4 .5  相似文献   

17.
杨树菇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筛选出杨树菇液体培养的最适氮源为蚕蛹粉,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确定了杨树菇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蚕蛹粉4%,可溶性淀粉3%,KH2PO40.1%,MgSO4·7H2O 0.3%;适宜装液量32%,起始pH 7.0,接种量15%,液体发酵周期7d.  相似文献   

18.
比较玉米粉、米粉和可溶性淀粉三种碳源对金针菇液体发酵的影响,玉米粉最好,米粉其次,适宜含量5 %。黄豆粉是良好的氮源,适宜含量为 2 %。金针菇液体发酵的培养条件:玉米粉 5 %,黄豆粉 2 %,KH2 PO4 0 1%,MgSO4 ·7H2 O 0 0 5 %,VB10 0 0 1%,接种量 10 %,温度 2 4℃,摇床转速 110~ 12 0r/min。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液体培养基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最佳生产配方和最适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深层发酵培养基碳源以蔗糖为最好,氮源以豆粉为最好,最佳培养基配方为:5%蔗糖,0.15%豆粉,0.2%KH2PO4,0.25%MGS04,土豆汁20%,VB1 0.001%。初始pH值6.0;装液量10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1,3斜面;菌龄7~11d.  相似文献   

20.
白灵菇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及栽培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白灵菇液体培养条件,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0%(w/v)麸皮,1%蔗糖,0.3%蛋白胨,0.1%KH2PO4,0.05%MgSO4;最佳培养条件为pH7.0,温度25℃,接种量10%(v/v),培养基装量100mL/250mL,培养时间7d。栽培试验表明,液体菌种制种时间比固体菌种的少13~18d,头潮菇出菇时间缩短了10-2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