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索高致病白僵菌受自然环境影响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外部环境条件对球孢白僵菌Bb01生长的影响及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致病力的影响.[结果]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马丁氏培养基,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优培养温度为26℃,最佳湿度为100%,菌落的生长和孢子产量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球孢白僵菌Bh01对青杨脊虎天牛成虫的致病力不高,仅为16.67%;26 ~ 28℃条件下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病力最大,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2.23和2.58 d,湿度在100%时致病力最大,LT50为2.57d;通过虫体传代白僵菌可增强菌株的致病力.[结论]试验结果为提高病原真菌的适应性和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选对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具有明显诱捕效果的光波波长,研究成虫夜间活动节律,优化金龟成虫的灯诱防控技术。【方法】 2014~2015年评价19种不同波长(375~748 nm)LED灯对2种金龟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2019年分时段监测385 nm、395 nm的LED灯以及黑光灯(365 nm±50 nm)的诱捕数量。【结果】 2014~2015年,395 nm的LED灯对铜绿丽金龟的诱捕效果显著高于其他18种波长,395 nm的LED灯对暗黑鳃金龟的诱捕数量同样最多,但与418 nm之间差异不显著。2019年385 nm的LED灯诱捕到的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成虫数量均显著高于395 nm的LED灯,但与黑光灯之间无显著差异。2种金龟成虫的上灯高峰均在20:00~24:00,占整个夜晚(18:00~翌日06:00)诱捕量的68.9%~76.7%。【结论】 诱捕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的最优波长是385 nm,最佳时段为20:00~24:00。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伴生真菌在青杨脊虎天牛寄主选择过程中的作用,利用触角电位法(EAG)测试了青杨脊虎天牛对伴生的46株真菌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有11个菌株能够引起青杨脊虎天牛雌成虫明显的EAG反应,其中6个菌株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雌成虫对2株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具有较强的EAG反应,EAG最高相对均值达201.67%和199.00%,约为对照的2倍,差异极显著;有17个菌株能够引起青杨脊虎天牛雄成虫明显的触角电位反应,其中3个菌株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波长杀虫灯对草地贪夜蛾田间诱杀效果。方法:选用368nm、384nm、405nm和448nm4个单波长杀虫灯,以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为对照进行试验。结果:368nm单波长杀虫灯对草地贪夜蛾成虫诱杀效果显著高于384nm、405nm和448nm杀虫灯及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试验结果对于利用或研制杀虫灯诱杀草地贪夜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栗山天牛发生的特点进行了治理对策分析,通过对栗山天牛虫害木采伐、人工灯诱捕成虫、生物天敌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的实践与分析,寻找出防治栗山天牛的最佳组合:对受害林分实施虫害木采伐,然后在成虫羽化高峰年实施黑光灯诱捕,对以后的防治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 Linnaeus)成虫交配行为的观察和Y型管生测仪的生测研究表明,释放化学信息是引起青杨脊虎天牛成虫交尾的主要通讯方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试虫正己烷提取物的定性检测,进一步证明了雌虫释放短距离性信息素,雄虫接触后释放较长距离挥发性物质的推断.雄虫释放的化学物质通过空气传递给雌虫,而后进行交尾.  相似文献   

7.
<正>1调查时间地点以及方法自2012年2月在动物园安装60盏黑光灯(每盏灯诱捕范围2万平方米),自2012年2月至2014年9月,每周清理黑光灯内诱捕成虫,进行数据统计,并观察周围植物病虫害危害情况,进行记录。2调查结果2.1黑光灯捕获的成虫蛾类最多,其次是金龟子类,另外捕获蝇类、瓢虫、天牛、斑衣蜡蝉等。2.2不同季节,捕获成虫种类不尽相同,每年4~  相似文献   

8.
思茅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发生与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思茅南岛河咖啡试验示范场,调查研究不同时间和不同微生境咖啡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的发生危害。结果表明: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主要危害定植后5 a以上的咖啡树。在思茅一年发生1代,幼虫期296~322 d,由于发育进度不同,世代重叠严重,一年四季均有成虫。在不同微生境中,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主要分布于靠近杂木林及阳坡的咖啡地。成虫喜在温度高的中午及阳光直射的咖啡树上活动。天敌黑足举腹姬蜂(Prislauacus nigripea Kieff)寄生灭字脊虎天牛幼虫,对咖啡灭字脊虎天牛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波长杀虫灯监测落叶松毛虫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落叶松毛虫( Dendrolimus superans ( Butler))羽化期,在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选用9种不同波长的频振式杀虫灯进行监测诱捕试验。结果表明:紫外光波段杀虫灯均可有效监测落叶松毛虫成虫,诱虫量明显高于可见光波段杀虫灯。9种灯下诱捕的落叶松毛虫雄虫均多于雌虫。落叶松毛虫对364 nm附近波长的黑光灯具有明显趋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云南省德宏州咖啡灭字脊虎天牛3年的动态观察,明确了德宏州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生活习性及为害情况,为其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德宏州,咖啡灭字脊虎天牛4—9月多数为幼虫和蛹,9—11月多数为成虫,12月至翌年的3月多数为卵。可以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手段,到达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3种扁谷盗对不同波长光趋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成虫、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 turcicus和长角扁谷盗Cryptolestes pusillus雌成虫对不同波长光的趋性。【方法】室内应用光行为反应装置测试3种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雌)成虫对试验波长303、320、330、340、351、368、400、445、460、480、520、525、545、560、575和580 nm的趋光率。【结果】锈赤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成虫趋光率最高的刺激光波长分别为351、351、400、480 nm,对锈赤扁谷盗成虫诱集效果较好的光波长有351、400和445 nm,随着日龄的增加,对锈赤扁谷盗成虫诱集率大于20%的光波数增加;土耳其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趋光率分别为16%~51%、11%~46%、7%~37%和4%~28%,雌成虫趋光率最高的刺激光波长分别为351(368)、368、330和351 nm,对土耳其扁谷盗雌成虫诱集效果较好的光波长有368、351和303 nm;长角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趋光率分别为1.11%~75.56%、18.89%~70.00%、33.33%~62.22%和22.22%~71.11%,雌成虫趋光率最高的刺激光波长分别为575、320、400(445)和320(560)nm,对长角扁谷盗雌成虫诱集效果较好的光波长有320、575和330 nm。【结论】锈赤扁谷盗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强,土耳其扁谷盗雌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下降,长角扁谷盗雌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略为下降。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不同天气和时间对西葫芦花粉生活力的影响及不同授粉时间对种子质量、数量和子叶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晴天花粉生活力最强的时间段是6∶00~9∶00,阴转晴天气花粉生活力最强的时间段是6∶00~10∶00,阴天花粉生活力最强的时间段是6∶00~11∶00,各种天气状况综合在一起,花粉生活力最强的时间段是7∶00~10∶00。在8∶00授粉所得的种子质量和数量均为最多;其次为6∶00授粉的,种子数量大,但种子质量稍差于8∶00授粉的;10∶00授粉的种子数量较少,但种子质量好;12∶00授粉的种子量极少。8∶00授粉得到的种子其子叶苗质量最好,其次为10∶00授粉的,再次为6∶00授粉的,12∶00授粉的种子子叶苗质量最差。因此,适宜授粉的时间为6∶00~10∶00。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无公害防治微红梢斑螟( Dioryctria rbu ell a)的方法,采用320~585 nm的单波长太阳能灯开展了林间诱杀研究,筛选了诱杀微红梢斑螟的最佳波长、最适时间以及诱杀容器的颜色和置放高度,测定了其对非靶标昆虫的诱杀作用,比较了不同时段诱杀微红梢斑螟的数量和比例。结果表明:380 nm太阳能灯诱杀微红梢斑螟的总量与368 nm的诱杀量差别不大,却显著大于其他波长灯的诱杀量;以21:00—23:00时段诱杀数量最多;蓝色容器的诱杀量最大;将盛水容器放在距地面1.2 m高度比放在地面对微红梢斑螟有更好的诱杀效果;380 nm灯对其他鳞翅目昆虫、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的诱杀量与对照灯的诱杀量相比无显著差异。因此,波长为380 nm的太阳能灯可作为诱杀微红梢斑螟的最佳灯具。  相似文献   

14.
无纺布与塑膜覆盖下早稻秧田温湿光因子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覆盖物对早稻秧田主要气象因子变化的影响及其与早稻秧苗素质的关系,选用3个早稻品种,连续3年分别在无纺布和塑膜覆盖下育秧,实测并记录田间光温湿等气象资料,测定早稻秧苗素质。结果表明,无纺布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通透性,覆盖后温度变化平缓,与塑膜覆盖下的相比,最高温低21.9℃,不会出现高温烧苗现象;空气相对湿度较塑膜下的平均低11.7%,最高的低25.7%;光照度日变化为大气>覆膜>无纺布,晴天时塑膜和无纺布覆盖下的光照占大气光照的平均比例分别为70%和63%;无纺布覆盖较塑膜覆盖的成苗率高,根系干重增加16.7%~38.8%,地上部分干重提高10.2%~21.1%,还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研究明确了无纺布覆盖育苗技术的相对技术优势,并围绕采用无纺布覆盖的优势及其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金太阳杏设施栽培主要生态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金太阳杏高产设施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6年3~5月研究了金太阳杏在塑料大棚内主要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大棚内光照度(I)与外界光照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棚内低于棚外。透光率晴天为41.2%~49.6%,阴天为61.1%~69.2%。棚内气温(Ta)旬变化为13.5~26.6℃,0cm地温(Ts0)为12.5~23.3℃,20cm地温(Ts20)为9.8~20.2℃。棚内空气相对湿度(RH)旬变化为55.4%~80.3%,日变化晴天为44%~88%,阴天为53%~94%。晴天和阴天,T、Ta、Ts0先升后降,峰值和谷值均出现在14:00pm。在不同因子变化中,T起主导作用,Ta、Ts0与I呈正相关,RH与T、Ta、Ts0呈负相关。Ts0在1天内较为平稳少变,受Ta影响较小。[结论]塑料大棚内的环境因子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厚度化纤保温被对温室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温室环境条件下,连续晴天或连续阴天,化纤保温被单位面积质量(厚度)对0:00—8:00时段温室30 cm高处平均气温和10 cm处平均地温影响较大;被雨淋湿后,不论晴天或阴天,不同厚度处理间保温效果差异不显著。采用2.25~2.40 kg/m2厚的化纤保温被,既可以提高温室30 cm高处的气温又可提高10 cm处地温,是节本增效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张小红  彭琼  鄢铮 《农学学报》2022,12(10):25-29
为筛选西瓜栽培适宜的覆盖材料,选取4种不同材料(白膜、菇渣、液态膜、黑色防草无纺布)进行覆盖栽培,综合比较其对西瓜氮代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所有处理中,黑色防草无纺布的覆盖效果最佳,果实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叶片总氮、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覆盖处理的西瓜产量与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NR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氮含量与NR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GS、GDH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果认为,黑色防草无纺布可作为西瓜栽培适宜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金铁锁覆盖栽培的效果,笔者采用白色农膜覆盖、银黑双色农膜覆盖、绿色无纺布覆盖和不覆盖任何农膜(CK)四种方式,研究了金铁锁种子直播栽培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栽培金铁锁,其生长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表现最好的是覆盖银黑双色农膜,杂草滋生和病虫害都较少,长势也较好。相对较差的是对照和覆盖绿色无纺布种植,覆白色农膜的表现一般;不同覆盖栽培方式栽培的金铁锁,其有效成分总皂苷的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覆盖银黑双色农膜的总皂苷含量最高,其次是覆盖白色农膜的,覆盖无纺布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