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一株地衣芽孢杆菌的性质研究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谭明  潘宝平  宋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348-1351
[目的]研究实验室自分离的地衣芽孢杆菌KL6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并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工业化发酵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表型试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评价及产酶评价;运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其培养基进行改进,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地衣芽孢杆菌KL6的D-葡萄糖产酸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淀粉水解试验等均呈阳性;4种因素对活菌数影响的显著性次序为:MnSO4>NaCl>酵母粉>蛋白胨,对芽孢数影响的显著性次序为:MnSO4>蛋白胨>酵罐放大培养,最佳放罐时间应在14~16 h,获得的菌体数量约101.63×109个/ml,芽孢率为97.11%。[结论]体外评价试验表明,地衣芽孢杆菌KL6具有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潜力;发酵培养基及条件优化试验表明,地衣芽孢杆菌KL6能够适于高密度液体发酵。该试验为以KL6为基础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大规模发酵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凝结芽孢杆菌发酵产孢率,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爬坡试验、中心复合试验对凝结芽孢杆菌高密度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凝结芽孢杆菌最佳培养基组分为麸皮36.91 g/L、玉米浆干粉13.70 g/L、MnSO4 0.84 g/L,在此条件下凝结芽孢杆菌发酵产芽孢数达到2.848×1010 cfu/mL,相比优化前芽孢数提高了61.72%;在优化的培养基基础上进行500 L发酵试验,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40 ℃、转速150 r/min、通气量2.5 m3/h、接种量5%、pH 7.0、培养时间36 h,发酵液芽孢数达到2.98×1010 cfu/mL,与优化试验结果相近,为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研究芽孢杆菌的共发酵对蛋白酶产量的影响。[方法]对4株具有产蛋白酶能力的芽孢杆菌,通过菌株两两配伍发酵或三者配伍共发酵培养,分别检测单一菌株发酵产物和不同菌株共发酵产物的蛋白酶活性。[结果]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均具有一定的产蛋白酶能力,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共发酵培养48 h后蛋白酶活力有显著提高。[结论]菌株之间的科学配伍在共发酵中可以显著提高蛋白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花生饼粕、花生茎叶混合饲料为原料,筛选最佳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条件为目标,研究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培养条件:加水量(料液比)1∶0.83、培养时间62 h、接菌量0.78 g、培养温度30℃,在该条件下所得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数为(195.222±0.003)。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提高纳豆菌的产率,达到高密度发酵培养的效果,对纳豆芽孢杆菌高密度发酵培养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最终确定最佳培养基为淀粉20.0g/L,酵母粉2.0g/L,蛋白胨2.0g/L,NH4C11.0g/L,K2HPO4 2.0g/L,KH2P042.0g/L,MgSO41.0g/L。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6.5;接人菌种的体积分数为0.05;培养温度35℃。在20L发酵罐中高密度发酵培养,纳豆芽孢杆菌活菌数达2.95×10^14 cfu/L,较优化前提高近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
丰贵鹏  杨丽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862-6864
[目的]对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实现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借鉴谷春涛等关于地衣芽孢杆菌TS-1液体培养发酵条件的研究成果,对培养基进行澄清,并运用单因素试验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其培养基进行改进,对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得到其最佳温度、pH值和接种龄。[结果]4种因素对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影响的显著性次序为:玉米浆〉豆饼粉浸汁〉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玉米浆0.45g,蛋白胨1.50g,豆饼粉浸汁为1:15,葡萄糖1.50g。最适宜种龄为18h,接种量8%,起始pH值7.5,最佳温度37.5℃,此条件下地衣芽孢杆菌对数生长期在14~20h,发酵周期为22~24h。活菌数每单位提高近1亿个,发酵周期比经验周期缩短10h。[结论]试验得出了地衣芽胞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比及最佳培养条件,在此条件下培养,收获菌体量大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有利于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芽孢杆菌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3种菌单菌发酵培养和两两混合发酵培养及三者混合发酵培养24 h和48 h后,提取上清液,即为抗菌粗提液。通过杯碟法检测上清液对猪丹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及巴氏杆菌6种菌的生长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及3种菌之间是否有抑制作用,以确定3种菌在发酵过程中是否产生抗菌物质以及哪个时期发酵产生的抗菌物质的抗菌作用更强。结果表明,3种芽孢杆菌的提取液对6种菌的生长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发酵24 h的上清液比发酵48 h的上清液的抗菌作用更强;3种芽孢杆菌之间除地衣芽孢杆菌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外,其它的两两之间都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复合菌发酵豆粕生产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通过优化豆粕发酵工艺参数,研究发酵条件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并对不同批次和不同厂家的产品进行分析,为选择发酵豆粕产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接种菌龄分别是24 h和36 h;在1000 L发酵罐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接种菌龄均为18 h。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优化产蛋白酶培养基为:豆粕92.85%、麸皮4.64%、玉米粉2.32%、葡萄糖0.19%,料水比1∶0.6,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接种比为2∶3,接种量为4 mL/100 g。通过对发酵产品分析,生物降解是去除抗原蛋白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具群体感应淬灭作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T-1株的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一步提高其产孢量,为今后开发地衣芽孢杆菌制剂(抗菌益生菌)打下基础。【方法】在摇床发酵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T-1株的最佳培养条件,并确定影响发酵菌液活菌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筛选出影响芽孢产量的2个最显著因素,以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其响应中心点和最佳浓度范围,然后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佳发酵培养条件。【结果】T-1株的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37℃、盐度0.5%和pH 6.0,在此条件下T-1株芽孢产量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在培养48~60 h期间其芽孢产量趋于稳定。在对T-1株芽孢产量影响较大的6个因子[X_1(糖蜜)、X_2(可溶性淀粉)、X_3(酵母浸粉)、X_4(CaCl_2)、X_5(摇床转速)和X_6(接种量)]中,X_2(可溶性淀粉)对T-1株芽孢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X_5(摇床转速)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他因子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T-1株的最佳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1.11%、酵母浸粉0.3%和CaCl_2 0.5%,在摇床转速218 r/min的培养条件下,其芽孢产量较优化前采用初始基础培养基的芽孢产量提高6.25倍。【结论】具群体感应淬灭作用地衣芽孢杆菌T-1株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条件下,其芽孢产量较优化前明显提高,且延长菌株生长的稳定期,加上优化筛选出的培养基是采用相对廉价且高效的原材料,有效节约了生产发酵成本,可在规模化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寻求解淀粉芽孢杆菌较高发酵产量的发酵条件,采用响应曲面试验方法,研究了发酵温度、时间和初始pH值3个因素的发酵条件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时间23~26 h、温度29~31℃、初始为pH 6.5时,该株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菌体产量达3.0×109个/mL。采用该试验方法提高了该菌株的发酵产量,同时适合工业上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1.
旨在筛选可应用于发酵食品的快速产酸芽孢杆菌,从本院实验室保存的300株芽孢杆菌中,以加有溴甲酚紫指示剂的培养基,筛选出在2 h内变色的快速产酸菌株9株,将其在37℃下140 r.min-1摇床培养24 h,筛选出pH值低、活菌数高的菌株L-1。从形态、生理生化反应、全细胞蛋白电泳以及16SrDNA序列比对方面进行分析,最终确定L-1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基因重组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工艺,为得到高浓度和高产量的链球菌(Streptococcus)G蛋白(SPG)奠定基础。[方法]通过一级摇瓶、二级种子罐培养,以及将菌种转接到发酵罐并进行分批补料高密度培养,探讨了IPTG加入量等条件对发酵的影响,考察了接种量、氧气、pH、培养方式等发酵工艺。[结果]高密度发酵能得到至少80 g/L的菌体,最高达到150 g/L,每升发酵液可得到1 g的SPG。SPG高密度发酵的生产条件为:接种量10%,通气量1 vvm,溶氧控制在30%~45%,发酵过程控制pH 7.0~7.2,IPTG的诱导浓度为0.2 mmol/L,时间为4 h,发酵后SPG总蛋白能达到菌体蛋白的20%以上。[结论]利用该生产工艺可得到高浓度菌体和高产量SPG。  相似文献   

13.
豆粕固态发酵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的菌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筛选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的菌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个菌种,通过平板培养、单菌和混菌发酵试验,对豆粕固态发酵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的菌种进行筛选。[结果]结果表明: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种作用于豆粕可以提高其粗蛋白含量;枯草芽孢杆菌M5094与热带假丝酵母C3161混菌发酵豆粕效果最好,发酵反应48h后,豆粕的粗蛋白含量增加了11.50%,增加率为36.43%。[结论]选择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2种菌作为豆粕固态发酵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的复合菌种。  相似文献   

14.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绿僵菌发酵工艺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液体深层发酵、固体发酵和液固双相发酵这三种发酵工艺。介绍每种发酵工艺的发酵流程、培养基质、影响因素、应用情况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黄莉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09-8011,8023
随着基因重组技术和发酵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菌体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已成为发酵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研究阐述了影响高细胞密度发酵的主要因素和建立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的优化策略,并对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菌群之间配比协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乳酸杆菌、乳酸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等菌种进行单独培养和不同比例的混合培养,测定了发酵过程中pH值、活菌数量及光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含有25%混合菌液的发酵麸皮相比,含50%混合菌液的发酵麸皮,在发酵24 h后的需氧或厌氧活菌总数都有升高趋势(P>0.05),发酵1周后其pH值的下降趋势明显(P<0.05),说明乳酸菌数越多使pH下降越大。利用需氧(LB)和厌氧(MRS)培养液分别交叉培养需氧菌和厌氧菌,均能在相应的培养基上生长。充分说明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培养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如果用滤菌膜过滤后的培养过乳酸菌的MRS培养基来培养需氧菌时,这些菌种均不能在滤液中生长。  相似文献   

17.
王健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081-8082,8086
通过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DPG!01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化培养基组成为:高温豆饼粉2.0%,尿素0.1%,玉米浆0.15%,玉米淀粉1.00%,磷酸氢二钾0.3%,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1%,硫酸锰0.02%;培养条件为:pH值7.5(消前),装量100ml/500ml三角瓶,摇床频率200r/min,温度(37±1)℃。优化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DPG!01发酵水平达到9.1×109cfu/ml,芽孢形成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8.
尹淑琴  范艳  常泓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75-3176,3192
就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工艺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重组菌构建、培养条件、生长抑制因子以及它们的控制技术等因素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介绍了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