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断根、环割对烤烟叶片钾含量及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田试验,对烤烟进行断根、环割和断根+环割处理,考察烟叶片的钾含量、经济学性状以及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断根、环割和断根+环割处理提高了不同部位烟叶钾含量,与对照相比,上部叶钾含量分别提高了45.58%、20.00%、9.77%,中部叶分别提高了33.86%、33.33%、49.47%,下部叶分别提高了146.0...  相似文献   

2.
2007年至2010年在滇中旱区楚雄州初步研究喷施赤霉素(GA)对烤烟上部叶片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GA能提前烤烟上部叶落黄时间,提高落黄整齐度,增加上部叶叶面积,提高烟叶有效产量和上等烟比例,降低杂色烟比例,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江西烟叶工业可用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适用下部烟叶摘除法对江西烤烟不同叶位烟叶叶面积、单叶重及烤后烟叶等级结构、经济性状、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1 d摘除下部叶,第10叶位(中部叶)和第16叶位(上部叶)烟叶的叶面积、单叶重及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高于其他摘叶时间。同一摘叶时间下,摘除5片下部叶时烟株叶片单叶重、上等烟比例均高于摘除2片叶处理,上部叶比例增加1.8%~3.2%。随着摘除下部叶时间推迟,上部叶比例降低,而中部叶和下部叶比例增加。打顶后1 d摘除2片下部叶时,C3F和B2F等级烟叶的评吸质量最好。综合烤烟生长及产质量性状,打顶后1 d摘除2片下部叶适宜作为生产中优化烟叶结构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和成熟度对烤烟上部烟叶单叶重、烟叶等极、烟叶外观质量、烟叶物理特性和烟叶化学成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采收方式中,烟叶烘烤质量在总体上以一次性采收(带茎或不带茎)的最好,一次性带茎采烤能增加烟叶的产量.可能是因为叶片在烘烤过程中得到了茎杆中的一些物质补充,自身内含物质消耗较少;一次性采烤对提高上部叶烘烤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一次性带茎采烤的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也均优于其他采收方法。常规采收的次之,常规采收的烟叶的各种特性和成分优于环割处理的烟叶,但比一次性带茎采烤的较差。环割处理的烟叶与前两种采收方式采收的烟叶相比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几种采收方式对返青烟落黄效果及各部位烤后质量的影响,减少在大理州特殊生态条件下返青烟的发生以及在烘烤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方法]通过对当地特色烤烟红花大金元烟株进行不同采收方法处理,研究其对下、上部返青烟叶的叶绿素含量变化、烤后烟外观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高扫或早采下部叶、充分养熟中上部叶的采收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平衡了烟株营养物质分配,改善了各部位烟叶采收素质,有利于叶绿素降解,促使烟叶成熟落黄,达到了减少返青烟发生的目的。其中,早采下部叶、充分养熟中上部叶的采收方法对烟叶落黄效果及烤后质量最好。[结论]研究可为减少返青烟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以间接提高烟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曾宇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8):1847-1849
为探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上部叶的鲜烟素质和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云烟87为材料,选取上部叶(倒3叶位)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成熟度烟叶的鲜烟素质差异和烤后烟叶质量的优劣。结果表明: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上部鲜烟叶色素含量逐渐减少,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逐渐降低,自由水含量逐渐升高,束缚水含量逐渐降低,烟叶烘烤特性及烤后烟叶质量先变好后变差。上部烟叶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外观描述为叶色浅黄,叶片落黄约60%~70%,主脉变白80%,SPAD值在18.5左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和成熟度对烤烟品种K326上部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上部叶一次性带茎采烤技术优于常规逐叶采烤技术,有利于促进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提高经济效益;当一次性带茎采收910成黄上部烟叶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强,烘烤耗能成本低,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8.
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及成熟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验证上部烟叶一次性采烤对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和品质的作用,确定适合云南省实际的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特征和标准,设置了移栽后105±5 d、115±5 d、125±5 d、130±5 d等4种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处理,进行一次性采烤上部烟叶成熟度及成熟特征与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和品质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顶部1~3叶叶面绿黄至淡黄,叶面落黄60%~80%,主脉变白2/3以上,叶面黄色程度接近顶4~6叶,栽后120~130 d,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值)为20~30,而且顶2叶和顶5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时,就是云南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最佳的田间成熟度和成熟特征。此时采烤的烟叶,外观质量好,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改善,工业可用性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湘南烟区中下部烟叶普遍偏薄的问题,提高中下部烟叶品质和工业可用性,以云烟87为材料,在湘南郴州和永州2个植烟区喷施0.01、0.02 mg/kg芸苔素内酯和15、30 mg/kg赤霉素(分别记为T1—T4处理),同时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析烤烟中下部叶的净光合速率、厚度发育、经济效益以及烤后烟叶的感官风格特征、感官品质特征及工业可用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喷施0.01 mg/kg芸苔素内酯(T1)能够显著提高郴州和永州烟区烤烟中部叶及下部叶的净光合速率和经济效益各项指标,显著提高郴州烟区烤烟中部鲜烟叶厚度、烤后烟叶厚度以及永州烟区烤烟中部和下部鲜烟叶厚度、下部烤后烟叶厚度及其烘烤厚度收缩率;喷施0.01 mg/kg芸苔素内酯后,郴州和永州烟区上等烟比例和烤后烟叶均价均有所提升,郴州烤烟下部叶和中部叶醇甜香、焦甜香、浓度及特征彰显程度最好,感官品质得分较CK分别提高2.36%和3.45%,永州烤烟下部叶干草香、醇甜香、焦香均好于CK,中部叶所有风格特征指标均好于CK,下部叶和中部叶感官品质得分较CK分别提高1.83%和1.30%;喷施0.02 mg/kg芸苔素内酯(T2)...  相似文献   

10.
不同打顶和采收期对烟叶烟碱含量等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打顶期和采收期对烤烟叶片烟碱含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期的推迟,烤烟株高及节距有提高的趋势,上部倒数1~3叶位的叶长及叶宽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烤后上部叶单叶重呈下降趋势,气候斑点病发生有减少的趋势,赤星病发生有增加的趋势;打顶期与采收期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打顶期比采收期的影响更大;推迟打顶期可以明显提高下部叶的烟碱含量,极显著提高下部叶的总氮含量,显著降低上部叶的烟碱含量;在20%~30%中心花开放时打顶并在打顶当天采收下部1~3叶位叶片有利于提高中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新型植物营养液“溢根专家”在烟草及茶树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烟草和茶树育苗以及烟草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营养液后,烟苗成苗率提升10.08个百分点,根系表面积增加20.24%,根系体积增加51.61%,总叶绿素增加23.80%,净光合速率增加32.16%;茶苗成苗率提高8.89个百分点,根系体积及干重增加,根系活力及呼吸速率增强。营养液的施用,显著促进了烟株的生长,成熟期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面积显著增加;烟叶产量提高12.86%,烟叶产值提高17.12%,烟叶均价提高1.06元/kg,上等提高29.42%。本试验结果说明“溢根专家”新型植物营养液具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并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适宜的根剪时期,以18 a矮化中间砧长富2号苹果树为试材,进行了秋季、萌芽期及花后根剪处理,测定了叶片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根剪提高了树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在生长季前期,降低了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率,生长季后期各处理差异较小,其中秋季根剪光合能力的提高优于其它处理。根剪处理有利于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及果皮花青苷含量,果面鲜艳程度高,果肉硬度较大。综合分析认为,秋季根剪对提高叶片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叶面喷施有机钾肥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烤烟品种“云烟105”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在打顶后分2次叶面喷施有机钾肥,并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析比较叶面喷施有机钾肥对成熟期烟株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生物量、烤后烟叶单叶重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有机钾肥能显著提高烟株的株高、叶面积系数、生物量等性状。叶面积系数增加了10.7%,根的干重增加了50%,叶片的干重增加了36.5%。同时,叶面喷施有机钾肥还有效地改善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方面,叶面喷施有机钾肥还能提高烟叶钾含量,降低烟碱含量,进一步协调烟叶的化学成分。此外,叶面喷施有机钾肥后,中部叶片感官质量的总体评价优于对照,尤其在香气质、杂气程度、甜度等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本试验的结果说明,在成熟期叶面喷施有机钾肥,对于提高单叶重,增加叶面积系数,协调烟叶内部化学成分,提高烟叶品质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距离植株中心不同距离处根系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作用,为生产上通过筛选理想根系构型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夏玉米品种登海661(深根型,DH661)和郑单958(浅根型,ZD958)为材料,于大喇叭口期(V12)的植株为中心,沿行向分别在植株两侧10 cm(T-10)、20 cm(T-20)处侧向垂直断根,断根深度60 cm,以不断根处理为对照(CK),共6个处理,研究在玉米植株两侧不同水平距离处侧向垂直断根对不同根型夏玉米品种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结果】深根型品种DH661在距离植株10 cm范围内其根系干重(RDW)、总根长(RL)、根表面积(RSA)、根系体积(RV)分别占总体根系的83.18%,69.55%,68.74%,66.44%,浅根型品种ZD958则分别为75.19%、51.17%、53.85%、56.49%,DH661根系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距离植株中心0—10 cm范围内,相对于ZD958根系在横向分布上更为紧缩。在距离玉米植株两侧10 cm及20 cm处垂直断根对于DH661各根系指标的影响较ZD958要小。断根显著影响了两玉米品种叶片的光合性能,抑制了花前叶片的生长,加速了花后叶片的衰老。两年中DH661的T-20处理在抽雄期(VT)叶绿素含量下降4.29%和6.32%,净光合速率(Pn)下降5.16%和4.66%,T-10处理降幅分别为6.37%和6.86%,6.47%和8.66%;ZD958的T-20处理降幅分别为6.52%和9.91%,6.48%和9.15%,T-10处理降幅分别为15.40%和15.01%,11.89%和15.49%。断根同时造成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显著下降,各指标的下降幅度均为T-10T-20,且对深根型品种DH661的影响显著小于浅根型品种ZD958。【结论】侧向垂直断根显著降低了两种不同根型夏玉米品种的穗位叶净光合能力、植株生物量和最终产量,降幅随着侧向垂直断根距离植株中心靠近呈显著增加趋势。两品种相比,深根型夏玉米品种(登海661)对于远距垂直断根(T-20)的响应明显弱于浅根型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深根型与浅根型夏玉米品种从根系构型、分布和垂直断根后保留的根系功能方面相比,深根型品种根系性能更适宜纵向压缩的栽培空间,是其较浅根型耐密种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硫酸钾对烤烟生长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同田试验,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硫酸钾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云南文山丘北特定的土壤生态条件下,叶面喷施2%浓度硫酸钾,烟叶质量较为理想。叶面喷施2%浓度硫酸钾,成熟期提前2~3 d;打顶后株高比对照增加3.5cm,叶片数比对照增加1.3片,促进上部叶片发育;减少病害发生;促进烟叶分层落黄,改善落黄均匀度和叶片厚度;提高产量,产量比对照增加168 kg·hm-2;有利于改善烤烟油分和色度;并使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提高烟叶香气,减少杂气,提高烟叶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余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41-3344,3389
[目的]研究烟草赤星病对烟叶产量、产值损失的影响。[方法]在烟叶采收期分上、中、下部叶3个部位进行赤星病不同危害程度对烟叶产量产值损失率估计研究,并进行回归相关性分析。[结果]赤星病病级与烟叶单叶重呈极显著负相关;赤星病病级与单叶重损失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中、上部叶单叶重损失率上升速度明显高于下部叶,上、中、下部叶单叶重损失率分别为3.18%~28.95%、3.43%~28.88%、10.07%~26.90%。赤星病病级越高,烟叶产量、产值越低,损失率越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赤星病病级与烟叶产量和产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产量、产值损失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赤星病对烟叶产值的负影响远大于对产量的影响,烟叶产量损失率最高为28.56%,产值损失率最高可达89.67%。[结论]该研究为准确把握赤星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减少其对烟叶的危害、提高烟叶产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舒小兵  李佛琳  杨虹琦  张映  杨兴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31-15632,15668
[目的]为寻找丽江金沙江河谷地区烟田适宜施氯量。[方法]试验设置6个施氯量处理(KCl 0、30、45、90、135、180 kg/hm2),比较各处理的烤烟生长、产质量表现。[结果]随施氯量增加,烟株的团棵期、现蕾期分别提前了2~3、3~5 d,终采期及大田期均延长了1~7d,烟株株高增加3.55~7.78 cm。增施氯使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0.59%~10.70%、3.75%~10.92%、4.05%~8.56%、6.25%~28.13%、2.35%~5.88%。当施氯量为KCl 180 kg/hm2时虽产量最大,但较对照均价已下降0.82元/kg。施氯较为一致地提高了各部位烟叶的含氮量、含氯量,均降低了烟叶烟碱含量。施氯量效应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施氯提高了上部烟叶的总糖含量,而降低了中部、下部烟叶的总糖含量。[结论]从烟叶的可用性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以KCl 135 kg/hm2为丽江砂质冲积型水稻土最佳施氯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不同赤霉素(GA_3)浓度对烤烟上部叶生长的影响。[方法]针对山地和坝地烟田,采用一年多点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GA_3浓度对烤烟上部叶面积、干重、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2类烤烟上部叶面积和干重增幅随GA_3浓度升高均先升后降,随叶位下移逐渐降低。山地以GA_3浓度20 mg/L效果最佳,上部平均叶面积和干重增幅近20%,新平和易门县产量分别增加5.2%和15.0%;坝地以30 mg/L最优,平均叶面积和干重增幅为25%~30%,新平和峨山县产量分别增加7.0%和11.9%。同时,2类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下降,总钾含量普遍升高,化学成分趋向协调。[结论]适宜的GA_3浓度可有效促进烤烟上部叶开片、增产和化学成分的协调,而低浓度作用较小,浓度过高会推迟烟叶成熟,影响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19.
发酵饼肥与减少采收次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施用发酵饼肥与减少采收次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施氮量情况下,增施发酵饼肥和减少采收次数均不对烤烟产量产生显著影响,但施用发酵饼肥能提高烟叶糖含量和钾离子含量,而适当减少采收次数能有效降低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二者均能提高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和吃味,改善烟叶品质,提高上中等烟比例和产值。以施用发酵饼肥225 kg/hm2+10 d采收1次效果最好,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达到35078.10元/hm2和67.42%。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根灌肥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烤烟品种“云烟105”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在移栽后45d分2次根灌中药肥,并以根灌清水为对照,分析比较根灌中药肥对成熟期烟株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生物量、烤后烟叶单叶重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灌中药肥能显著改善烟株的株高、生物量等性状。株高增加了近5%,根与茎的干重分别增加了32.6%和6.8%,下部叶的单叶重增加了40.73%。同时,根灌中药肥还有效地改善了叶片的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其中,气孔导度增加了92.31%,蒸腾速率增加了8.42%。在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方面,根灌中药肥使中部烟叶钾含量上升了0.48个百分点,下部烟叶还原糖、总氮和烟碱的含量分别降低了5.53、0.44和0.27个百分点,烟叶钾含量升高了0.55个百分点,并使烟叶的化学成分进一步协调。此外,根灌中药肥后,上部叶片感官质量的总体评价优于对照,尤其在刺激性和甜度等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本试验的结果说明,根灌中药肥对于提高单叶重,增加生物量,协调烟叶内部化学成分,提高烟叶品质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