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君 《花卉》2011,(1):18-19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又称张氏红山茶、杜鹃叶山茶、杜鹃茶、四季茶等,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因花似山茶、叶片却像高山杜鹃而得名,为我国的特有植物,只生长在广东阳春市鹅凰嶂保护区的小溪边,1985年被华南植物园植物学家卫兆芬发现并命名。  相似文献   

2.
2003年,金华国际茶花大会,代表们在参观“国际山茶物种园”时,看到一株杜鹃红山茶的种苗感到惊喜,“这就是四季开花的茶花啊!”。今年6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广东省阳春市原生地的野生杜鹃红山茶短片后,茶花界欣喜若狂,继金花茶之后,又一个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诞生”了。  相似文献   

3.
<正>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又名张氏红山茶,杜鹃茶,四季茶、四季杜鹃红山茶、"假大头茶"等,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因其花似山茶叶像杜鹃而得名。杜鹃红山茶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极其珍稀的山茶品种,曾濒临灭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于上世纪80年代在广东省阳春县鹅凰嶂自然保护区被发现。目前杜鹃红山茶野生数量稀少,茶花市场也少见,仅有少量栽培品种在广西、广东、云南、四川、浙江、福建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4.
2003年,金华国际茶花大会,代表们在参观“国际山茶物种园”时,看到一株杜鹃红山茶的种苗感到惊喜,“这就是四季开花的茶花啊!”。今年6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广东省阳春市原生地的野生杜鹃红山茶短片后,茶花界欣喜若狂,继金花茶之后,又一个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诞生”了。  相似文献   

5.
杜鹃红山茶     
曾京 《花卉》2013,(6):7-7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 Ye)又名张氏红山茶、四季杜鹃茶等,为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至小乔木。仅原产广东阳春等地,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山茶原种。现在南方地区多嫁接后盆栽观赏。  相似文献   

6.
杜鹃红山茶是四季开花、花色鲜艳且抗逆性强的珍贵山茶品种,在茶花新品种培育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培育多色、重瓣、四季开花的杜鹃红山茶新品种,用杜鹃红山茶做母本,用观赏价值较高的茶花品种做父本开展杂交育种工作,得到了一批遗传父母本优良性状的杂交后代。对亲本的选择、花粉采集与保存、授粉操作与管理、果实处理与播种、苗期管理与开花等进行了论述,以期在原产地为杜鹃红山茶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根据山茶(Camellia japonica)同源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同源克隆和3′,5′-RACE技术,从杜鹃红山茶(C.azalea)嫩叶组织中克隆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基因,命名为CaAPX1(Gen Bank登录号:KP635267),基因全长1 097 bp,开放阅读框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发现,CaAPX1在4种不同的山茶中均得到表达,其中较耐热的微花连蕊茶(C.minutiflora)表达量最高,其次是中等耐热的杜鹃红山茶和‘耐冬’山茶(C.japonica‘Naidong’),最低的为耐热性较差的‘恨天高’云南山茶(C.reticulata‘Hentiangao’)。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表达量高低与测试物种的耐热性有关。CaAPX1在杜鹃红山茶4种组织中均得到表达,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片、花蕾、种胚、花芽,其中叶片表达量高达其他组织的1.29~4.26倍。CaAPX1转基因烟草分析表明,过量表达CaAPX1后,APX酶活性提高了2.58~3.81倍,抗坏血酸(Ascorbate,AsA)含量也提高了2.67~3.56倍,并且转基因烟草植株及其种子的耐热能力也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ITS序列的红山茶组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敏  李纪元  倪穗  范正琪  李辛雷 《园艺学报》2008,35(11):1685-1688
 测定了红山茶组30个物种的ITS序列,利用茶作为外类群,应用PAUP程序中的最大简约法构建了该组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红山茶组植物构成一个单系群,这一单系群又分为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包括了分布在我国中南地区的大花红山茶、多齿红山茶以及分布在华东南的浙江红山茶、山茶等,其自展支持率为79 % (Clade I);另一个分支主要包括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西南红山茶、金沙江红山茶、滇山茶等,自展支持率为92 % (Clade II)。根据ITS系统树并结合物种的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探讨了红山茶组植物的种间关系及其系统进化。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杜鹃红山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外植体和最佳培养基。以杜鹃红山茶叶片、叶柄、嫩茎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类型、激素组合对杜鹃红山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叶片、嫩茎,叶柄在愈伤诱导率及分化率上优于其他外植体。杜鹃红山茶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mg/L 2,4-D+0.5mg/L 6-BA,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 2,4-D+3.0mg/L6-BA+1.5mg/L IAA。该研究可为杜鹃红山茶愈伤组织诱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柄仁 《花卉》2016,(3):22-23
正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又名茶花、耐冬、曼陀罗树,为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目前人工栽培的山茶类植物还有云南山茶、杜鹃红山茶、红皮糙果茶、南山茶、单体红山茶、金花茶、茶梅等。栽培的品种繁多,如‘十八学士’、‘红六角’、‘列香’、‘贝拉大玫瑰’等。山茶花的最大特点是花期较长久,一朵花能开放20多天,且鲜艳如故。所以说山茶花是人们钟爱的名花的确为名副其实。山茶花具有较强的抗烟尘、抗含硫等有  相似文献   

11.
《花木盆景》2008,(10):44-45
御苑主要经营各种规格杜鹃红山茶,目前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可供应不同规格的杜鹃红山茶。公司从2002年开始从事杜鹃红山茶快速扩繁研究,经过几年的研究,这种野生的茶花实现了人工栽培,并且通过嫁接技术把原本小灌木的杜鹃红山茶,变成了大树杜鹃红山茶,使其应用更广泛。现杜鹃红山茶已扎根在中国盆景大观园御苑内,园内分为大树区、盆景区、庭院应用区等。  相似文献   

12.
杜鹃红山茶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年生嫁接的杜鹃红山茶花粉为试材,采用MTT法、TTC法和离体萌发法,研究了不同测定方法对杜鹃红山茶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测定方法对杜鹃红山茶花粉活力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其中,离体萌发法是杜鹃红山茶花粉活力的最佳检测方法,30℃条件下花粉萌花最适培养基为2.5%琼脂+100g/L蔗糖+10mg/L硼酸,适宜统计的培养时间为4h,花粉萌发率达58.10%,Ca2+对花粉萌发起抑制作用;MTT染色得出92.5%的杜鹃红山茶花粉具有活力,明显高于离体萌发法,而TTC法由于染色不清晰,不适合用于杜鹃红山茶花粉活力检测。  相似文献   

13.
山茶花     
山茶花是山茶属中以观赏花为主的一个大类群,主要包括山茶组的山茶.即通称的华东山茶、川茶、红山茶.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浙江、江西、福建、山东、安徽、江苏等地是山茶花原始分布和现代栽培的集中地。  相似文献   

14.
游慕贤 《花木盆景》2007,(11):28-29
杜鹃红山茶自2003年金华国际茶花大会亮相后,引起了世界茶花界的关注。目前杜鹃红山茶通过自然变异和嫁接芽变,  相似文献   

15.
侯鸣 《花卉》2008,(11):22-22
杜鹃山茶又叫杜鹃茶,或“假大头茶”,属于山茶属,是目前全世界仅在广东省阳春县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内发现过的一个极其珍稀的山茶品种,因外形极像杜鹃而得名。  相似文献   

16.
徐晔春 《花卉》2016,(7):10-11
正福建山樱花(Cerasus campanulata)又名钟花樱桃、山樱花、绯樱,为蔷薇科樱属乔木或灌木,高3~8米。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薄革质,长4~7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有急尖锯齿。伞形花序,有花2~4朵,先叶开放,萼片长圆形,花瓣倒卵状长圆形,粉红色,先端颜色较深,下凹,稀全缘;核果卵球形。花期2~3月,果期4~5月。产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生于海拔100~600米的山谷林中及林缘。日本、越南也有分布。福建山樱花可采用播种、扦插及嫁接法繁殖。性喜  相似文献   

17.
根据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基因(CaAPX1,GenBank登录号:KP635267)序列,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并对4℃低温和200 mg·L~(-1)NaCl胁迫下杜鹃红山茶CaAPX1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能够在低温和NaCl胁迫下应激上调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CaAPX1在49个山茶品种中均得到表达,但表达量有差异。通过田间抗寒耐盐指数和APX1表达量隶属函数值对49个山茶品种抗寒和耐盐双抗能力进行分析,其中Ⅰ类抗寒和耐盐能力强的有4个品种,Ⅱ类抗寒和耐盐能力中等的有11个品种,Ⅲ类抗寒和耐盐能力弱的有34个品种。  相似文献   

18.
杜鹃红山茶优良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9个杜鹃红山茶优良无性系为试材,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研究杜鹃红山茶优良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无性系遗传多样性较高,采用筛选的26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11个位点,多态位点18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5.3%,有效等位基因数1.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45 1,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510 6,相似性系数为0.488 2~0.815 2,平均为0.668 8。UPGMA聚类分析得出,在遗传距离为0.360时,所有供试材料可以分为两大类:第Ⅰ类群是由4号和5号无性系组成,其它无性系构成第Ⅱ类群;当遗传距离为0.304时,又可将第Ⅱ类群分为6组。  相似文献   

19.
浙江红山茶的分类地位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红山茶在现有山茶属植物分类系统及相关研究中种的地位是明确而重要的,现就"山茶叶面积指数模型研究"一文中将其视为山茶品种的观点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杜鹃红山茶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a生杜鹃红山茶“红露珍”嫁接苗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研究测定了杜鹃红山茶不同月份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并对其花期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仅3月没有花开,8月开花量达到最大为24.2朵/株.12月当天散粉的花粉活力最好,花粉活力可达94.96%,柱头在未开花时,已具有可授性,不同月份柱头可授性持续时间不同,4、12月开花后48 h柱头仍有可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