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北方马铃薯生产中,各类真菌细菌病害常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除了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晚疫病外,早疫病、环腐病和黑胫病也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减产。下面就这几种病害的识别、发病条件及防治作简单介绍。1晚疫病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为马铃薯第一大病害。表现为发病马铃薯茎叶死亡导致减产,块茎染病后薯块组织变硬、干腐,潮湿时软腐、发臭,在储藏期间可传染其它健康块茎,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
刘淑芹  王连刚 《蔬菜》2018,(3):55-57
针对2012年以来青岛市部分地区重发马铃薯环腐病的现状,对青岛地区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重发原因进行了调研,摸清了种薯带菌是发病初侵染源、消毒不彻底是传播的重要途径、土壤适温是重发的重要因素等发病规律,并提出了严格检疫、小种薯播种、土沟覆膜法晒种、切刀消毒、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合理用药等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青薯2号马铃薯属晚熟品种,株型直立,株高80~100cm,茎秆粗壮,叶色浓绿,结薯集中,休眠期长,耐贮藏。花浅紫色,薯块圆型无空心,白皮白肉,芽眼较浅,食味中上等,生长势强。生育期为118天。抗花叶、卷叶病毒,高抗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经过几年的种植,平均亩产达2870kg,最高亩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的迅速发展 ,套作栽培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 ,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正逐年增加 ,而病害也时有发生。为控制及减轻病害的发生为害 ,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就生产中发生相对较重的马铃薯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等作简单介绍。1 马铃薯晚疫病1.1 病原及侵染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为致病疫霉。晚疫病可发生于叶、叶柄、茎及块茎上。主要病症是患病叶如同被开水泡过。叶早期发病在叶尖和叶缘上 ,生成暗褐色水浸状不规则形小斑 ,以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暗褐色大斑 ,病斑与正常叶组织交界处有白色稀疏霉轮 ,病叶背面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许驰 《上海蔬菜》2000,(2):10-11
1 鲁引1号鲁引1号是山东省农科院培育出的一个早熟脱毒马铃薯。早熟,从出苗至收获60~70天(d),株形直立,植株较矮,约60厘米(cm),休眠期较短,适于春、秋两季栽培,也适合与玉米、棉花等喜温作物间作套种。茎杆粗壮,分枝少,叶片肥大,叶缘波状,花淡紫色,块茎膨大速度快,结薯集中,产量高,一般亩产2500公斤(kg)左右,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鲁引一号薯块极大,长椭圆形,芽眼浅,薯皮淡黄色而光滑,薯肉淡黄色。品种和食味好,适合加工及出口创汇,在香港及东南亚各国极为畅销。抗马铃薯Y病毒,对A病毒免疫,抗疮痂病,感环腐病和晚疫病。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讷河市马铃薯常见的生理病害(冷害、绿皮、空心、二次生长、裂沟、块茎薯皮粗糙和薯形不整、黑心病等)的形成原因,总结其解决方法及防治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可有效提高商品薯的商品性,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天水市马铃薯窖藏病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天水市马铃薯窖藏病害主要有马铃薯干腐病、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软腐病,其中马
铃薯干腐病和马铃薯晚疫病病害比例之和达到66.32 %,是天水市马铃薯窖藏期间最主要的病害。  相似文献   

8.
科薯6号品质优良、效益突出,适于枣庄市种植。早春拱棚覆盖栽培常采用4、6、8垄的拱棚。选用一级和二级脱毒种薯作种,严格消毒、催芽、晾芽后播种。注意及时破膜防"烫伤",严密控制温、湿度;及时培土防变绿;重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青枯病和环腐病;灵活确定采收期。  相似文献   

9.
陕西勉县定军山镇运用地膜覆盖早栽技术,通过早播覆膜提高地温,使马铃薯较露地栽培早出苗25~35天,早上市近1个月,较露地栽培增加效益80%以上。现将马铃薯地膜覆盖早栽技术介绍如下。1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前茬种植禾谷类作物的微酸性沙壤土,不宜选用粘质土壤,土壤粘重影响根系发育和块茎膨大,使块茎畸形,芽眼凸出,薯皮粗糙,商品性差。在碱性土壤中马铃薯易得疮痂病。在种植前应对田块进行深翻。  相似文献   

10.
陇东旱塬麦后抢茬夏播繁育马铃薯脱毒种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陇东旱塬气候和区域特点,从栽培管理、病虫防治和种薯贮藏等方面提出了适于该区域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育模式。结果表明,在陇东旱塬区,马铃薯种薯繁育地块应选则塬周通风较好区域;繁育品种选择喜湿热、抗逆性广的中早熟品种;微型薯块要经催芽、包衣和分切处理;播种应抢茬浅种,适当起垄,覆膜催苗,出苗后及时分次培土;主要防治蚜虫、晚疫病和环腐病,要定期加强预防;收获应杀秧早收,严防霜冻和混杂;贮藏期定期进行通风和窖内消毒。  相似文献   

11.
<正>1畸形薯产生原因马铃薯畸形主要有裂薯、念珠薯、孔洞薯和皮面凹凸等,造成畸形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温度不适。马铃薯结薯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2~25℃,块茎膨大最适温度为15~18℃,如温度超过27℃,块茎生长被抑制,不能继续膨大,而匍匐茎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块茎上的芽有可能抽生出来,高温解除之后,新生的匍匐茎顶端膨大长成薯块,如此重复几次,形成链条状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作物,即可当粮又可作菜,但由于病害浸染导致马铃薯减产和商品性状降低,所以防治马铃薯病害是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 马铃薯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疮痂病及生理病害。 1.病毒病:是由马铃薯过滤性病毒引起的,它的种类较多,一般以花叶、卷叶、皱缩及坏死病毒病危害较重。 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乐都县主要的粮经作物之一,2006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33万hm2,占农作物总面积的60%左右,年生产总量达4亿kg,其中30%马铃薯块茎作为商品薯上市销售;70%的块茎通过贮藏,作为食用和翌年种薯及商品薯淡季销售.但马铃薯块茎耐贮性差,往往在贮藏期间大量腐烂,给农户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此,笔者2005年对山区马铃薯贮藏期间的腐烂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郑薯9号是由早大白×豫马铃薯1号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早熟,生育期(出苗至收获)56d(天)左右。每667m2产量1200kg左右。薯块椭圆形,黄皮白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商品薯率89.08%~100%。淀粉含量11.8%,VC252mg·kg-1,蛋白质2.52%,还原糖0.32%。田间调查较抗病毒病、晚疫病、环腐病。适宜二季作栽培及一季作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5.
郑薯八号是从"Mermavrx豫马铃薯一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早熟,生育期58天左右.春季每667 m2平均产量1 124.26 kg,高产可迭1 397.3 kg以上.薯块圆形,浅黄皮白肉,芽眼浅,表皮光滑,商品薯率高.品质优,淀粉含量为12.9%,VC含量高迭26.8 mg/100 g,蛋白质含量为2.12%,还原糖含量0.26%.抗病毒病、晚疫病、环腐病.适宜二季作栽培及一季作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春季,我省发生数起马铃薯播种后出苗率低甚至严重缺苗的问题。给少数种植者造成毁种的麻烦和较大的经济损失。根据我们参与调查的情况和掌握的信息,马铃薯缺苗既有种薯本身又有栽培技术两方面的问题。前者主要是指种薯在贮藏期间已经感染真菌性的晚疫病、干腐病或细菌性的环腐病、软腐病、黑胫病……等。后者主要是指种薯挑选不严带病母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畸形薯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日益成熟,脱毒种薯有可能完全取代常规种薯,从而使马铃薯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但大部分种植户在一味提高产量的同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块茎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畸形薯,尤其是在中原二季作春季栽培时,由于高温干旱,畸形薯比率较高,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商品性,大大降低马铃薯的种植效益。现结合多年的种植经验,并参考文献资料,将马铃薯畸形薯的产生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供大家在生产中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环腐病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学俭 《蔬菜》2003,(2):22-23
马铃薯环腐病在我国的黑龙江省始先发现,后由于种薯调运,相继传至吉林、辽宁、内蒙、甘肃、青海、宁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浙江、上海、广西等地。马铃薯受环腐病菌为害后,常造成死苗、死株,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30%,个别可减产60%以上。一、症状识别此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可引起地上部分茎叶萎蔫,地下块茎发生环状腐烂。从薯皮外观不易区分病、健薯,病薯仅脐部皱缩凹陷变褐色,在薯块横切面上可看到维管束环变黄褐色,有时轻度腐烂,用手挤压,有黄色菌脓溢出,无气味。发病轻的病薯只部分维…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晚疫病是发生最普遍的重要病害,既能造成茎叶产生大量枯斑,及早枯死,轻者减产30%~40%,重者减产70%~80%;同时还能引起田间和窖藏的块茎腐烂,对马铃薯生产危害很大。根据晚疲病的发生、流行特点,采取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薯、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商马铃薯一号是以中薯2号为母本、阿奎拉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早熟,生育期65 d;抗卷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晚疫病、早疫病和环腐病;薯块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商品薯率87.9%以上,品质优;属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适合中原二季作区纯作或间作套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