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紫苏属植物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苏是我国传统的特色药食两用型油料作物,在医药、食品、油料及景观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紫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紫苏的主要成分、药食价值、资源分布、栽培区域及品种选育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紫苏种群划分以及关键性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紫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对紫苏的下一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油橄榄和紫苏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采用文献检索分析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系统分析了甘肃省特种油料作物油橄榄和紫苏的具体分布区域,生产现状以及规范化种植和精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油橄榄要合理布局;改造低产园,建设丰产示范园;扶持发展加工企业;加强科研合作,广泛深入开展与品种、栽培管理、加工增值相关的科学研究;加大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力度;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设立政府监管部门组织机构;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宣传,逐步确立甘肃油橄榄在全国的名牌地位;研究制定促进油橄榄产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生产、加工、科研协调发展。紫苏应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快新品种引进与技术创新步伐;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紫苏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步伐。  相似文献   

3.
紫苏籽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紫苏籽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探究了紫苏籽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草莓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山西省草莓产业发展,对山西省草莓科研的历史、现状及近10年来主持承担的科研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了简述,对山西草莓种质资源研究利用情况,包括草莓种质资源鉴定评价、草莓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对外交流与引种利用等做了详细阐述;分析了草莓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草莓科研工作提出几点设想,以期促进山西省草莓科研与生产的良性发展,加快山西省草莓产业化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5.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采用良种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子产业化发展很快,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种子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育种科研和种子经营相分离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种子公司兼有政策和商业双重职能,严重阻碍种子产业化的发展,我国种子产业化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对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研究将推动我国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发展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机遇。讨论了现存的科技体制下所形成的科研、生产、推广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通过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有同结合是加速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8.
贵州马铃薯科研与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问题普遍存在。从马铃薯科研与产业化发展出发,围绕产业搞科研、搞好科研促产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紫苏是一种常用食用、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文阐述了庆阳市紫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紫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十二五"期间,我国的主食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整个行业的科研水平稳步提升,产业规模越做越大,产品结构也日趋丰富多样。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认识水平、发展方式、科技支撑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主食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一、对主食产业化发展的认知不足受传统意识影响,部分基层粮食管理部门和企业等对主食产业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特别是一些基层粮食部门在推进主食产业化发展中职责不清、力度  相似文献   

11.
紫苏是延边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但目前随着种植年限的延续,开始大量发生虫害、病害以及草害等,从而导致减产、降效,严重影响苏子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延边紫苏地适宜土壤处理的除草剂为敌草胺与扑草净的混剂,使用剂量为3kg/hm^2 5kg/hm^2,一年生杂草除草效果可达到90%以上;茎叶处理除草剂为拿捕净(12.5%,1.0kg/hm^2)、稳杀得(35%,1.0kg/hm^2)、精禾草克(5%,1.0kg/hm^2);紫苏的主要病害为锈病,对紫苏叶片质量影响较大;主要食粒虫害(待定)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苏麻的种质特性,揭示其与紫苏的亲缘关系,本文采用形态学鉴定结合ISSR标记技术,对苏麻与紫苏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形态学鉴定表明,紫苏为野生紫苏,而苏麻为紫苏(原变种),苏麻与3份紫苏属于紫苏属紫苏,但属于紫苏的不同变种。从20个引物中筛选出的10个ISSR引物中扩增出69条清晰谱带,其中5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为73.9%;采用M05、M06或856等3个引物扩增出的标记,能将4份种质区分开来;聚类分析表明,4份供试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35~0.53,3份紫苏的亲缘关系很近,而与苏麻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3.
紫苏不同外植体组培灭菌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紫苏种子、子叶、下胚轴、叶片为外植体,采用不同酒精、升汞、NaClO灭菌时间进行处理,探讨不同处理对外植体污染和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外植体的最适灭菌条件。结果表明,不同酒精、升汞、NaClO灭菌时间对不同外植体的影响较明显,综合发芽率、污染率或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情况,紫苏种子较好的灭菌方法为:75%酒精20s+0.1%升汞10min,污染率和发芽率分别为50%、36%;子叶、下胚轴较好的灭菌方法为:75%酒精20s+0.1%升汞4min,其污染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7%、8%和40%、36%;适于叶片灭菌的条件为:75%酒精30s+0.1%升汞7min,其污染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10%、7%。该结果为紫苏再生体系的建立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云南紫苏的种子DNA提取和RAPD引物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保存多年的云南紫苏种子为材料,对其DNA提取和RAPD引物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活力很低的紫苏种子提取的DNA也有较高的质量,可以用于RAPD分析;从86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42个显示紫苏遗传差异的多态性引物。  相似文献   

15.
张忠宝  刘丽华  李大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22+12074
[目的]研究低温处理对紫苏生理指标的影响,确定造成紫苏叶片低温伤害的时间。[方法]将紫苏叶分别低温处理0、12、24、36、48和60 h,并测定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并考察2~5℃低温对紫苏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确定紫苏叶片低温伤害的时间。[结果]低温处理48 h能明显减少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而且低温处理60 h的叶绿素含量减少非常明显;低温处理48 h能明显减少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论]低温处理超过48 h,紫苏就会受到伤害;低温处理时间达到60 h时,紫苏受到的伤害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不同林地因其郁闭度差异,为了判断林下种植的中药其指标性成分含量是否能够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方法]在林下不同郁闭度(0.2、0.5、0.7)种植几种中药植物,测定不同郁闭度下药材的指标性成分含量和药材产量.[结果]结果表明:林地不同郁闭度对中药指标性成分含量和药材产量有明显的影响,穿龙薯蓣、苍术、菘蓝、知母适应0.7郁闭度的林下环境;牛蒡、射干适应0.5郁闭度的林下环境;紫苏适应0.2郁闭度的林下环境;红花在0.2、0.5、0.7郁闭度下,两种指标性成分含量均未达标.[结论]北京林下中药材大部分可以在郁闭度0.5~0.7的林下种植较为适宜,红花、紫苏耐荫性差,适宜种植在低郁闭度林地或种植在林缘.  相似文献   

17.
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火龙果的种属、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等进行了概述,为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法优化蕨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 (Linn.) Kuhn var.latiusculum(Desv.)Underw.exHeller]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蕨菜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蕨菜总黄酮提取的因素,乙醇体积分数、沸腾时间、淋洗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优化。[结果]蕨菜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沸腾时间2.0 h,淋洗时间1.0 h,料液比1∶30(W/V)。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蕨菜总黄酮得率达8.80%。蕨菜不同器官中总黄酮含量趋势为:脱脂叶片〉叶片〉脱脂叶柄〉叶柄。[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提取蕨菜总黄酮的方法得率高于传统方法,且节省时间、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9.
连云港海域海英菜铅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连云港海域海英菜中的Pb含量。[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连云港海域海英菜中重金属Pb含量。[结果]海英菜的Pb含量为10.63±0.32mg/kg,加标回收率为95%-105%,Pb污染因子质量分指数Pi≥1.0。[结论]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海英菜中重金属Pb含量准确可靠;海英菜中的Pb含量远超出国标水产类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采自浙江苍南县以及邻近地区30个分布新纪录植物类群。其中田野水苏(Stachys arvensis Linn.)为中国分布新纪录;鱼木属(Crateva Linn.)等10属和藜蒴栲[Castanopsis fissa(Champ.ex Benth.)Rehd.et Wils.]等16种、3变种为浙江分布新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