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日葵菌核病,又称白腐病、烂盘病.这种病害在向日葵主产区里每年发病率在50%左右,严重时可达80%以上,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向日葵菌核病是我省向日葵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菌核病的危害,使向日葵的产量和质量遭受重大的损失,直接影响着向日葵生产及加工业的发展.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我省向日葵种植面积已由90年代初的6.5万hm2左右增加到11.3万hm2(2000年),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菌核病的发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为此,开展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对稳定我省向日葵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栽培条件等关系,并提出一套综合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技术措施,供向日葵生产部门和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3.
向日葵菌核病是向日葵的主要病害之一,又称白腐病、烂盘病.这种病害在向日葵主产区里每年发病率在50%左右,严重时可达80%以上,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该病除为害向日葵外,也为害大豆、烟草、西葫芦、大麻、胡萝卜和芹菜等作物. 1、病症 向日葵菌核病在整个生育期间都能发生,主要为害茎秆和花盘.受害植株逐渐凋谢至干枯,花盘腐烂.在苗期感病,即使形成了花盘和花朵,植株也会死亡.在生长后期感病会减产一半,千粒重  相似文献   

4.
向日葵菌核病又叫白腐病,俗称烂盘病.近几年来,这种病害在向日葵主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病株率大多在50%左右,严重地块高达80%左右,严重影响向日葵的质量产量.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菌核病,又叫白腐病,俗称烂盘病。近几年来,这种病害在向日葵主产区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发病率一般在50%左右,严重时可达80%以上,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一、发病症状向日葵菌核病在向日葵整个生育期间都能发生,病害症状有以下两种类型。1.立枯型。自幼苗开始到花盘形成前都能发生。幼苗期发病主要在茎基部,绕茎形成水浸状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  相似文献   

6.
调节播期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民勤向日葵菌核病发生严重区进行了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程度逐步降低,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播期为5月20日时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率较低,为6%;产量最高,为3 727.3 kg/hm~2。说明调节播期可以减轻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危害,5月20日左右为最适播期。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菌核病苗期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向日葵苗期--现蕾期分期喷洒多菌灵,筛选防治向日葵苗期菌核病的最佳防治时期.试验表明在向日葵2~6叶期对根腐型、茎腐型菌核病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向日葵菌核病的起因与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菌核病又称烂头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病害。在存我国分布于各向日葵产区。向日葵菌核病的寄主范围较广,可侵染多种作物和杂草,如大豆、大麻、烟草、西葫芦、芹菜、胡萝卜、大白菜、甘蓝,还为害菜豆、圆葱、菠菜、莴苣、黄瓜以及茄果类蔬菜等。可侵染64个科的380余种植物。向日葵是我地区的主要经济油料作物,栽培面积达几万由。由于近几年向日葵菌核病严重发生,使栽培面积大大缩小,产量也大幅度下降,旱田向日葵由80年代初平均亩产75公斤,下降到45公斤,产量下降60%。为尽快摸清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起因及防治措施,于1986年开始了试验研究工作。一、向日葵菌核病流行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土肥管理和微生物菌剂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通过不同的土肥管理及在3个关键时期采用生防菌进行预防,在成熟期对向日葵菌核病的病情进行调查和收获期测产。结果表明,播种前土壤处理加苗期灌根预防向日葵菌核病的处理,不仅防治向日葵菌核病效果最好,试验田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而且向日葵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国外向日葵菌核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外向日葵菌核病的抗病育种、向日葵的抗性机制、核盘菌的致病机理以及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的向日葵菌核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