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李民 《蚕桑通报》2014,(4):58-60
《蚕桑通报》陪伴着我一路走来,从毛头青年,到成熟中年,从一名普通的蚕桑技术人员,成长成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时光流转,物换星移。一晃已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29年了。记得刚走出校园时,被分配到新成立的婺城区独立负责蚕桑技术推广工作,没有前辈的指导,工作中碰到一些难题不知如何解决,科研工作更不知从何下手。在有关领导的指导下,开始阅读《蚕桑通报》,每期总有1~2篇论文吸引我眼球,为我工作提供帮助,从而迅速适应了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开始明白所谓的科研就是试验、记录和传播,而记录和传播与杂志密不可分,我们从事的蚕桑技术推广工作更与《蚕桑通报》戚戚相关。于是,在从《蚕桑通报》中吸取养分的同时,我也开始慢慢地尝试将工作中的一些心得,试验、调查等情况整理给《蚕桑通报》投稿,让同志们也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成果。29年来,慢慢地形成一种习惯,但凡有一点可以总结的试验和基层经验,略作整理即发往《蚕桑通报》。岁月无痕,笔墨留香!不知不觉已发表了20余篇论文(含合著)了。  相似文献   

3.
说起《桑蚕通报》,我与她还有一段特别的情缘。 我是学蚕桑专业的。那是1998年,我到一位同事家去玩,无意中发现他的书架上,摆放一本书。我拿起一看,封面上印有《蚕桑通报》几个刚劲的大字。我随便翻了翻,可谁知,翻着翻着,我就被书中内容吸引住了,里面不仅有前言的理论知识,还有实用技术,很切合农村养蚕实际,信息量也非常的丰富。说真的,以前我也订过蚕桑杂志,往往理论知识多,实用的少,对于农村技术员指导性不强。而《蚕桑通报》却不同,我非常地喜爱。  相似文献   

4.
《蚕桑通报》是我的老师,是我开始专业学习和工作后的衷心朋友,在《蚕桑通报》中,我更多了解了现代蚕业的信息,学习到了更多的实用技术,同时也是交流经验的好平台。  相似文献   

5.
杨增群 《蚕桑通报》2004,35(2):65-65
我是<蚕桑通报>的热心读者,也是每期必看的自费订阅者.我认为,该杂志介绍的技术推广和调查总结等内容,很结合蚕桑生产的实际,很适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很适合咱们蚕农朋友的口味.  相似文献   

6.
贺词     
《蚕桑通报》2004,35(B08):7-7
欣闻《蚕桑通报》创刊50周年,值此纪念会之际,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50年来为《蚕桑通报》发展作出努力的所有编辑和工作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向长期关心和支持《蚕桑通报》发展的有关单位和广大读者和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蚕桑通报创刊60周年啦,像人生经历了一个甲子,从1954年的创刊至今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展示了我国桑蚕茧丝绸的辉煌和成就,是一部记载我国蚕桑事业发展的现代史书,也是一本体现蚕桑工作者的科技实录。回顾我的人生,从上大学开始学习蚕桑科学,进入蚕桑事业的大门,成为一个蚕桑工作者,蚕桑通报无疑是我入门的重要向导之一,给了我很多的启迪,特别是引导科研论文的写作等,使我受益匪浅,在我的心里,《蚕桑通报》就是我们蚕业工作者的《Nature》和《Science》。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蚕桑通报》杂志创刊六十周年,也是我投身蚕桑行业并从未间断一直为之努力的十五周年。伴随着我省蚕桑产业的优化与提升,我也经历了不断成长与进步的过程,从“职场菜鸟”变成了基层蚕桑工作上的业务骨干。《蚕桑通报》,从1999年开始一路伴我走来,她犹如大海航行中为游轮点亮的灯塔,给我指明前行的方向;又是我专业道路上迷茫时的引路人,付于我披荆斩棘的勇气。她是桥梁,是纽带--崇尚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集蚕业科技专论、试验研究、科普推广、经验交流于一体,是我们广大基层蚕桑技术人员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9.
一提起<蚕桑通报>,心里是多么的激动,它伴随我们近30年了.我和我妻子俞金姬同是从事蚕桑工作,如同我俩结婚后的家庭生活一样,对<蚕桑通报>,一刻也不曾忘怀.在办公室,在家庭书架上,时时闪耀着郭沫若同志所写的"蚕桑通报"这4个秀丽的封面大字,让我们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0.
1刊名 1954年8月创刊,刊名为《蚕丝通讯》; 1955-1958年更改刊名为《蚕丝通报》; 1959年再次更改刊名为《蚕桑通报》并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1.
陈清奇 《蚕桑通报》2004,35(2):61-62
<蚕桑通报>从创刊已走过50年历程,笔者从事蚕桑工作50余年来,可以说<蚕桑通报>是与我相伴而行,共同前进,并结下了不解之缘.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以下3件事.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浙江省蚕桑学会会刊——《蚕桑通报》创刊60周年。根据省蚕桑学会2014年工作重点,以及省科协“《蚕桑通报》期刊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要求,11月8日省蚕桑学会在浙江大学举办了纪念《蚕桑通报》创刊60周年座谈会。省科协、中国蚕学会、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业科学》、《丝绸》、《中国蚕业》,我省蚕桑界的老前辈、老专家,学会老领导,省内重点市县蚕桑站、受表彰的优秀作者、发行单位的代表,学会13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以及《蚕桑通报》全体编委,共5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3.
在《蚕桑通报》创刊60周年之际,首先祝贺她60岁华诞!向为这本学刊做出心血和奉献的历届主编、副主编、编委和编务人员等表示最崇高的敬意。《蚕桑通报》为我们传播蚕业信息,展示省内外蚕桑科技动态,关注蚕业界重大问题,为蚕桑专业人员研究与成功创作等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平台。她是没有课堂的老师,无形的指挥棒和没有条文的学术规约,也是我们基层蚕桑工作者和广大蚕农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4.
《蚕桑通报》2004,35(B08):8-8
《蚕桑通报》是我省创刊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至今已走过了整整50个春秋。在此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5.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蚕业界几代人熟知的《蚕桑通报》已走过了六十个年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古老蚕丝文化的孕育和现代蚕业科技发展的推动下,1954年8月以陆星垣先生为首的一批有识之士在杭州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有关蚕丝科技方面的刊物--《蚕丝通讯》,1959年初更名为《蚕桑通报》,融学术性与科普性为一体的《蚕桑通报》创办,为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开辟了学术交流新园地,为蚕桑新技术的推广搭建了新平台,也为广大青年学子和农技人员的蚕桑专业知识学习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汤传根 《北方蚕业》2003,24(1):52-52
1959年以来,我一直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多年来累计在<蚕业科学>、<中国蚕业>、<蚕桑通报>、<江苏蚕业>、<北方蚕业>等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及各类实用文章70多篇,计27 万余字,其中有18篇获省、市、县有关部门颁发的优秀论文奖.计获得国家、省、市、县科技进步奖24项.现就怎样撰写蚕桑实用技术文章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2000年8月23日 ,在《蚕桑通报》编辑部的支持下 ,由徐冰主持 ,柳苑工作室制作承办的“蚕桑通报网络版”网站正式开通。该网站属于国内知名蚕桑专业杂志《蚕桑通报》的在线网站 ,建网的宗旨是为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蚕桑通报》的内容通过网络与各位网友见面 ,让行业内的网友通过网络能及时浏览和查阅《蚕桑通报》的各项内容。网站主要内容由“科技专论”、“试验研究”、“调查总结”、“技术推广”、“信息动态”、“产品推介”、“供求信息”和“过刊查询”等专栏组成。1.“科技专论”专栏 :专门介绍知名专家学者对蚕业领域及各…  相似文献   

18.
蚕桑服务体系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推广先进适用蚕桑新技术和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提高蚕农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蚕桑产业的急剧变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蚕桑技术推广体系和大农业一样,存在"网破、线断、人散"等突出问题,加强和改善基层蚕桑技术推广工作,是蚕桑主产区应该共同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蚕桑通报》自1954年创刊以来,已走过了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传播蚕桑科技信息,提高蚕学学术水平,促进我省乃至全国蚕丝业发展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湖州市广大蚕桑科技人员深深体会到《蚕桑通报》六十年来对推动我市蚕业科技进步,促进蚕丝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蚕桑技术创新和蚕桑新技术推广共同托起了蚕桑产业的发展,蚕桑科技创新是蚕桑产业得以进步和升级的不息动力,蚕桑新技术的推广是蚕桑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蚕桑技术推广体系是新技术、新成果的宣传车和播种机,一代又一代的蚕桑技术推广人员为蚕桑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但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蚕桑作为大农业的一个弱势产业,其产业地位受到了动摇,蚕桑技术推广体系的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弱化,出现了一些困扰体系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