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黎平县国营东风林场作为国家级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基地之一,在杉木遗传改良领域取得的成果众多,先后营建了杉木初级种子园、第一代改良种子园和二代种子园,目前正在向更高世代种子园迈进。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结实量、种实性状及遗传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80年代初在马尾松主产区建立了一批初级无性系种子园,并开展了种子园有关营建技术的研究。反映种子园无性系繁育能力的种实性状包括了球果及种子性状,是林木种子园经营管理者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种子园的产量和种子品质等问题。国外对火炬树(P .teada)、阿勒皮红松(P .abasica)、斑克松(P .banksiana)、白云杉(Piceaglaua)、北美黄杉(Pseudosugamenziesii)等树种(Matthewsetal.,1986 ;Matzirisetal.,1998;Todhunteretal.,1981;Horh ,1984 ;Clairetal .,1991) ,研究了花粉产量…  相似文献   

3.
林木种子园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种子园是重要的良种生产基地。近年来, 林木种子园发展迅速。文中概括了种子园建园和经营过程中保障产量和品质的技术措施, 阐述了种子园增益的表现规律, 提出了未来种子园发展趋势, 以期为我国种子园经营实践提供参考, 促进林木良种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在联邦德国,有8个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的机构,其中4个全国性研究所侧重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另4个地区性研究机构则致力于育种实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研究工作中重视国内、国际协作.着重介绍了种源试验、种子园、杂交育种、抗性育种、无性繁殖方法及生物技术应用这几个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应用同功酶分析技术研究挪威云杉天然群体的地理遗传变异、欧州赤松种子园的交配系统、以及空气污染对林木的遗传影响,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果.挪威云杉扦插繁殖及杨树组织培养已在生产上推广.几个树种的基因转移试验也取得了初步进展.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加强生物技术应用的研究,加速育种成果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我国林木遗传改良进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了大量资料,对我国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在种源选择、种子园营建及多世代改良技术、无性系选育技术、森林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生物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林木良种繁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我国林木良种繁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从80年代起,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并对40多个主要造林树种,开展了不同水平的遗传改良,取得了显著成效。林木良种繁育工作,充分利用种源、林分和个体选择的结果,按照自然区划和树种特点,建立不同层次的种子生产基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园址选择不尽合适,繁殖材料选择、配置不当,经营管理粗放,产量较低,在种子园建设中,对实生种子园有所忽略  相似文献   

7.
林木种子园在世界各国普遍建立,已成为林木改良的基本手段,各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种子园营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种子园是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它是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园以其结实早、结实多且稳定,生产的种子遗传品质、播种品质好并且面积集中,经营管理方便等特点而深受种子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欢迎。种子园在生产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在许多国家已成为林木种子生产基地的  相似文献   

9.
林木种子园的科学营建、管理对加快林木良种化进程、促进森林健康经营有较大影响。该文从种子园建园选址、种源选择与构建到种子园管理、种苗繁育利用,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林木种子园建设和管理的关键技术。建议种子园经营管理中要综合考量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以服务森林建设为最终目的,同时注重造林地种子园建设,以快速提高森林质量,加强遗传稳定。  相似文献   

10.
促进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林木结实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昆明大马山树木园开展了促进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林木结实措施的研究.经过多因素、多水平、多年度的重复试验,获得了提高其林木种子产量的较佳组合为A2C3B2,即选用生长量高、材质优、结实多的禄丰樟木箐云南松10号无性系为建园材料,在其种子园的经营中每株林木施用浓度为160 mg/L的"云大120"50 mL,以及每株林木施用磷肥 尿素(比例为4:1)的混合肥1 kg,能有效地提高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的林木结实量.  相似文献   

11.
利用同工酶标记对广西覃塘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及其附近一人工林的亲子代群体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种子园还是附近人工林均表现为:亲代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杂合体相对过量,但子代已偏离遗传平衡,杂合体相对不足,亲子代的基因频率变化不大。种子园亲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子代,而附近人工林的亲代群体遗传多样性略低于子代。本文研究的种子园具有较宽的遗传基础,该种子园附近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与种子园接近,但不论是人工林本身还是它的子代其多样性平均水平都较种子园的亲代和子代略低。  相似文献   

12.
杉木种源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我国第一个杉木种源种子园营建的关键技术,包括建园材料的选择和亲本配置、采穗圃的营建和管理、种子园园址的选择、穗条的采集、种子园嫁接和管理等技术,为加速杉木良种化和高世代育种进程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浙江长乐杉木种子园营建技术和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长乐杉木种子园,始建于1976年,目前已建成初级种子园514亩,一代种子园136亩,本文对该种子园的建园技术路线,主要经营技术和改良效果作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资料分析表明,杉木资源较少的浙江地区,大量收集杉木中心产区的优树材料建立种子园,其后代增益十分明显,7.5年生子代林平均材积比当地对照增长30%以上,研究还表明,气象因子特别是2-3月份的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以及亲本来源,土壤状况和坡向等是影响种子园种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与评价马尾松一代、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遗传增益及改良效果,指导马尾松良种选育、生产及应用。【方法】利用营建在浙江省淳安县燕山林场和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的6年生马尾松一代和二代自由授粉家系遗传测定林,分析不同世代种子园子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并进行家系育种值估算及生长评价。【结果】马尾松不同世代的种子园子代生长差异很大,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量显著大于马尾松优良天然林分的混系子代,其中一代种子园子代各家系单株材积表型值和育种值分别大于优良天然林分混系55.78%~84.62%和40.66%~71.39%,二代其值分别大于优良天然林分混系58.96%~108.97%和42.97%~91.89%,二代种子园子代的平均生长量和遗传稳定性总体上高于一代种子园子代。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主要生长性状在世代内家系间的生长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一代种子园子代中最优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最差家系21.94%、30.72%和97.75%,在二代种子园子代中最优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最差家系23.42%、29.60%和90.09%,说明种子园中对亲本材料的再选择非常重要。依据子代的单株材积育种值在两测定点的位次及其变幅大小,将38个家系分成速生型、较速生稳定型、较速生不稳定型和慢生型4类,各类所占家系数分别有23.68%、26.32%、21.05%和28.95%,其中速生型和较速生稳定型家系所对应的亲本无性系可作为新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优良建园材料。种子园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地点×家系、区组×家系的互作效应极显著,说明各家系在不同立地环境中生长表现不一致。【结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良种效益显著,二代增益大于一代。通过选择速生型和较速生稳定型家系将有助于种子园建园亲本的再选择、现有种子园的留优去劣疏伐和重建新的种子园。鉴于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使各家系在不同立地环境中生长表现不同,建议对子代生长表现突出、结实量较多的无性系进行单系采种利用。  相似文献   

15.
从杉木林中采集七株优树的种子,并在种子园内采集相同优树无性系自由授粉种子,进行成对对造林比较试验,造林四年后,来自种子园的后代其生长量显著高于来自林分的后代,树高增长9.1%,胸径增加14.5,由此,对杉木初级种子园的遗传效应加以肯定并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16.
A second-generation seedling seed orchard including 32 open-pollinated families of Eucalyptus urophylla was built at Gaoyao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o examine the genetic performance of the orchard, which were selected from the superior trees in an improvement seed orchard. Compar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ight, DBH, individual volume, stem form, branch and blossom quantities among different families at 22 month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most superior families in individual volume and blossom quantities include No. 11,8,40,27 and 2 families; (2) With the 50%-selected rate, the genetic gain of individual volume of the superior families from seed orchard was estimated to be 4.84%.  相似文献   

17.
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营建关键技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普文试验林场营建的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作为实践基础, 总结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建设的技术, 着重从优树选择、园址选择、砧木培育、嫁接技术、种子园的定植密度、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福建柏初级种子园营建及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总结了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福建柏初级种子园的营建和管理技术措施,并对福建柏初级种子园营建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园产种量平均为10.93 kg.a-1.hm-2,效果比较明显,最后根据福建柏树种的特性,提出了福建柏初级种子园营建和管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The wood analysis for different parameters was carried out in a clonal seed orchard of Dalbergia sissoo Roxb. established during 1997 at Hoshiarpur, Punjab, India. Twelve clones with higher index value were subjected to Euclidean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wood and growth parameters to group into seven clusters. Cluster I and II contained four and three clones, respectively, and remaining clusters had just one clone each. Clone originated from Barielly, Uttar Pradesh of cluster VII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divergent clone. Cluster II with three clones maintained greater inter-cluster distance with other clusters. The divergence analysis has confirmed that the clones planted in the clonal seed orchard are sufficiently divergent and seed harvested from the orchard would maintain high diver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