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及时准确获取甘蔗叶面积指数对于甘蔗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尝试通过构建组合核函数,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甘蔗LAI估算模型,并利用新型国产卫星数据环境星CCD图像和准同步的地面观测数据,分别采用指数关系模型、对数关系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3种方法,以广西甘蔗主产县为例,开展了环境星遥感图像在甘蔗叶面积指数反演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可以对甘蔗LAI进行有效预测,且能获得较好的预测效果,验证了环境星CCD图像在甘蔗LAI反演中的实用性,其中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反演精度最高:5月份决定性系数R2分别比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滴灌条件下糖料蔗灌溉制度,分别选取桂南、桂中、桂北3个主要蔗区开展大田试验,观测分析不同灌溉制度下糖料蔗灌溉定额及产量情况,以产量最高条件下灌溉定额最小为评价标准,优选滴灌条件下糖料蔗节水型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在糖料蔗生育期的萌芽期、幼苗期以及成熟期,糖料蔗所需的灌水次数较小,只需要1至2次便满足其生长所需,伸长期是糖料蔗需水最多的时期,需要灌水9至14次。桂北区糖料蔗灌溉定额最高,其次为桂中区,桂南区的糖料蔗平均灌溉定额最低。3种灌溉保证率下桂南、桂中、桂北区的糖料蔗平均灌溉定额分别为1 547、1 806和1 963m~3/hm~2。  相似文献   

3.
基于SPOT遥感数据的甘蔗叶面积指数反演和产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POT遥感数据进行甘蔗叶面积指数LAI反演,建立最佳NDVI-LAI反演模型,同时结合不同生育期甘蔗叶面积指数的时序变化规律,建立各生育期甘蔗叶面积指数LAI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得到甘蔗叶面积指数LAI 产量最佳估产模型.在验证甘蔗叶面积指数LAI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反演的甘蔗叶面积指数LAI进行甘蔗单产估算.结果表明:甘蔗叶面积指数LAI与NDVI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全生育期二者的相关性最高,以二次函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决定系数R2为0.8429.将遥感数据反演得到的平均叶面积指数LAI数据代入甘蔗叶面积LAI-产量模型得到全县平均单产,与统计数据相比,相对误差仅为2.6%.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估产效果,可以为甘蔗区域估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糖料蔗是广西重要的经济作物,2003年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达60万hm^2,产量4853.3万t,蔗糖业产值占广西国民生产总值的15%~20%。蔗糖业是广西主要支柱产业,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是广大蔗农的迫切愿望,也是摆在广大农机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糖料蔗生产已发展成为广西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种植面积、原料蔗产量和蔗糖总产量均占全国50%以上,高效节水灌溉是糖料蔗生产过程中增产和节水的有效措施。针对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尚缺乏科学、有效、系统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结合遥感调查和实地踏勘等,从糖料蔗生产、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三个一级指标入手,建立了一套包含糖料蔗产量及质量、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水资源节约和水质改善、微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提高等在内的14个二级指标和33项观测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具体观测与评价方法。以江州区糖料蔗基地为例,定量评价了地埋滴灌、地表滴灌、管灌、喷灌等不同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的生态效益及差异。评价结果可为促进广西糖料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最大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业机械化 构筑上思县甘蔗产业大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把素有"蔗海"之称的上思建成甘蔗富县在经济作物布局中,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说,广西甘蔗都雄居全国第一位。2011/2012年榨季,广西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1560万亩,进厂原料蔗5700万吨,食糖产量达700吨,约占全国总产糖量的65%。广西上思县地处祖国的十万大山北麓,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很适合大面积、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广西糖料蔗天然降雨利用量与非充分灌溉定额耦合利用和仅利用天然降雨灌溉分别对糖料蔗生长带来不同的影响,通过查阅广西桂南、桂中、桂北的降水资料对广西主要蔗区降雨特性进行分析,并采取了固定灌水次数、固定灌水时期、固定灌水定额的方法对代表主要蔗区的南宁市武鸣等7个县进行试验,再根据对试验区试验研究的糖料蔗需水量及需水规律,绘制出试验区糖料蔗需水量、天然降雨利用量和补充灌水量过程线,显示出广西糖料蔗全生育期3-12月(10个月)降水量在时间上差别较大,缺水时间多,缺水量大,除桂南7月份降水特性能满足糖料蔗生长需水量和砍收前20d不补充灌溉,其他8个月都需要补充灌溉。结果表明耦合天然降雨利用量与非充分灌溉定额的灌溉对糖料蔗产生的效应比仅利用天然降雨灌溉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2月5日,中联重科甘蔗生产收获机械化推广演示会在广西崇左举行。为促进广西糖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广西加快推进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的建设,以中联重科"谷王"AS60甘蔗收割机为代表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产品,将为未来广西500万亩"双高"基地的实施推广,提供高适用性农机产品。据了解,广西甘蔗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十分不平衡,机耕率在90%以上,而机收率仅有1%左右。业内人士指出,劳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9.
正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糖料蔗产区,常年种植面积100万hm2、产量7500万t左右,占全国的60%以上。目前,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主要集中在耕种环节,联合机收率不到0.3%。甘蔗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尤其是收割环节机械化程度低已成为制约广西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2011/2012榨季开始,广西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通过采取项目带动和宣传培训等手段,组织引进22台甘  相似文献   

10.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糖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广西将实现500万亩糖料蔗基地全程机械化生产,其余蔗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其中耕作机械化水平90%左右,种植机械化水平80%左右,收获机械化水平50%以上。同时,按照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全程机械化技术内容要求,深耕深度要求30cm以上,深松深度要求40cm~60cm,甘蔗联合种植:开行(沟)→  相似文献   

11.
甘蔗作为广西、云南等地的主要农作物,极易受到干旱的影响。土壤含水率是评估甘蔗是否受到干旱影响的重要指标。以蔗田土壤含水率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搭载的热红外和多光谱传感器数据计算出甘蔗冠层的温度、重归一化植被指数RDVI等植被指数,采用人工测定的方法对无人机监测数据进行校正和率定,构建了甘蔗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多光谱和热红外传感器计算的TVDI与蔗田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土壤含水率均具有高度相关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06 6、0.819 0、0.852 9和0.916 0。因此,TVDI模型最适合用于监测甘蔗苗期和成熟期的受旱情况。  相似文献   

12.
<正>广西作为我国最大的糖料蔗和蔗糖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是我国糖业安全的重要支柱。在2016年12月20日的"广东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现场会(湛江)"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副局长江垣德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广西经验。江垣德说,广西甘蔗机械化工作概括起来就是5句话:政府高度重视、效果有所体现、问题困难不少、重点方向已明、关键在于坚持。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规划用3~5年时间建成500万亩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的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力争亩产达到8t、含糖量达14.8%以上。为破解我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提供前所  相似文献   

14.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糖料蔗和蔗糖生产基地,产量连续十多年占全国的60%以上。但广西90%以上的蔗田为旱坡地和丘陵地,糖料蔗收获一直主要由人工完成,机收水平低,蔗糖生产成本居高不下。2014年广西开始推进“双高”基地建设,致力于经营规模化、水利现代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  相似文献   

15.
以新台糖16号甘蔗为试材,分别在甘蔗的萌芽期、苗期、分蘖期、伸长期进行了单生育阶段和连续2个生育阶段的共21种控制灌溉处理试验,研究控制灌溉对甘蔗出苗率、分蘖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萌芽期不同程度的控制灌溉影响了甘蔗的出苗率,萌芽期的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50%~60%的出苗率最高,出苗率达83.3%,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60%~70%的处理的出苗率次之,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40%~50%的处理的出苗率最低。苗期的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50%~60%、并在分蘖期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60%~70%的处理最有利于甘蔗的分蘖,比苗期和分蘖期正常灌溉的分蘖率高50.0%。伸长期的控制灌溉对甘蔗的株高影响最大,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明显抑制了株高的增长,正常灌溉的甘蔗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6.
<正>广西是我国甘蔗和食糖的主产区,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已连续18个榨季占我国自产糖的60%左右。上思县是广西种植甘蔗生产大县之一,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hm2左右,排在全区第七位。2021/2022年榨季由于全国甘蔗种植面积减少,国内食糖减产10.37%,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印度等产糖大国实施封锁措施,导致我国白糖进口量受到影响,糖市供应出现吃紧迹象。在这种情形下,  相似文献   

17.
2021年12月16日,2021年广西高效机收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现场会在柳州市召开,同步举办“2021年糖料蔗机收减损降杂技能大比武”活动。凯斯A4000甘蔗收获机在糖料蔗机收减损降杂技能大比武环节中,凭借其优良的作业效率和低含杂率,获得了专家和用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研究糖料蔗膜下滴灌的生长效应,为探索新型高效的节水灌溉模式提供理论支撑。试验设置盖膜+滴灌(A)、不盖膜+滴灌(B)、盖膜+不灌(C)、不盖膜+不灌(CK)4种处理水平,研究各处理对糖料蔗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产量和糖分的影响。结果发现:A处理在出苗率、株高、伸长速度、叶绿素、净光合速率、产量等方面表现最好,B处理的有效茎数最多,C处理则在分蘖率、单茎重、纤维分等方面表现最好。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膜下滴灌对糖料蔗的生长效应最好,滴灌次之,对照最差。  相似文献   

19.
以甘蔗品种粤糖00-236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滴灌施肥条件下钾肥施用分配比例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施钾量相等时,甘蔗不同生长期钾肥分配比例的不同对甘蔗伸长速度、蔗茎产量、干叶重的影响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钾肥施用量不同分配比例中,22.5%~55%~22.5%、30%~50%~20%、20%~60%~20%1、0%~60%~30%四种钾肥分配方式更有利于提高甘蔗蔗糖分、蔗汁蔗糖分和蔗汁锤度。因此,在甘蔗水肥管理中,应注重中、后期的钾素供应,以利于甘蔗糖分的积累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2021年12月2日,崇左市农机中心在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园区和扶绥县农机中心举办2021年甘蔗收割机驾驶技术暨甘蔗高效机收基地建设及机械化作业补贴培训班,崇左市农机中心相关科室、各县(市、区)农机中心分管副主任及业务骨干,各县(市、区)有意向建设糖料蔗高效机收基地的业主、甘蔗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甘蔗收割机销售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