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增加遗传变异性,改良作物 1.1单倍体育种 通过花药培养,从小孢子获得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后获得正常二倍体植株,这是一条育种的新途径。单倍体育种与传统的杂交育种比较可以缩短育种年限,节约人力物力,较快地获得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
基于小孢子培养的芥蓝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芥蓝育种效率,对基于小孢子培养的芥蓝单倍体育种技术流程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离心管进行机械破碎替代手工研磨提取芥蓝游离小孢子,采用秋水仙素处理芥蓝再生苗,并对其他技术环节进行优化。【结果】机械破碎提取芥蓝小孢子的胚状体诱导率(11.96%)与手工研磨的胚状体诱导率(10.80%)无显著差异,可用于批量处理样品、提高芥蓝小孢子提取效率;两种方法采集芥蓝小孢子进行培养,共诱导产生胚状体255个,经继代、生根培养获得112个芥蓝再生株系;再生植株大多为单倍体,秋水仙素处理使其存活率和染色体加倍频率提高;再生株系单株自交获得芥蓝DH系41个,其中秋水仙素处理的DH成系率达56.45%,是未处理的4.07倍。【结论】建立了一套较完整有效的芥蓝单倍体育种技术流程,可在芥蓝育种实践中有推广应用,提高芥蓝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3.
游离小孢子具有单倍体核、单细胞和较高同步性等特点,小孢子培养已成为从甘蓝型油菜获得大量单倍体的主要途径。游离小孢子经离体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后,能获得纯和的双单倍体植株,小孢子离体培养是加快育种进程的有效方法。本文对游离小孢子离体培养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院油菜育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组织培养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小孢子培养在细胞遗传学和育种中的应用Eber等(法国)培养了甘蓝型油菜单倍体植株产生的小孢子 ,并获得了苗子。培养单倍体植株的小孢子的目的是想从中分离A和C基因组 ,即分离出白菜型油菜或甘蓝 ,或者创造非整倍体油菜。作者观察了单倍体植株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的减数分裂行为和单倍体自交、单倍体与单倍体杂交、单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结实率和子代的染色体数。用流细胞仪(FflowCytometry)和同工酶分析了培养的单倍体植株小孢子形成的植株的染色体数和谱带特征。结果是 ,从培养单倍体植株小孢子产生的苗中没出现…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加倍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孢子加倍培养技术可以培育基因纯合、稳定的遗传材料,掌握该技术对加速育种进度有重要意义。从选取花蕾、游离小孢子分离、小孢子加倍培养、胚诱导培养、胚状体培养、再生苗培养、再生植株倍性鉴定等方面总结了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加倍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6.
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单倍体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1):1553-1557
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单倍体是创制DH系的一种新方法,通过亲本一方的染色体在合子期发生快速丢失而获得单倍体。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玉米染色体完全消失获得小麦单倍体胚,经过胚拯救及染色体加倍的技术能快速得到性状稳定的纯系,这种方法已成为小麦单倍体育种的一种重要的途径。综述了染色体消失法获得单倍体的机制及其在小麦×玉米创制小麦单倍体中的应用,旨在为普通小麦规模化DH系创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小麦×玉米远缘杂交,后代体细胞中父方染色体消失,经激素2,4-D诱导获得小麦单倍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获得纯合体,能够稳定遗传。虽然单倍体幼胚诱导受亲本、激素、光温等多因素影响,但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能大大缩短小麦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节省人力物力,在小麦育种上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硬粒小麦单倍体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粒小麦×玉米形成的单倍体幼胚,由于缺乏胚乳滋养往往发育不良,致使幼胚培养成苗率很低。本试验通过诱导杂种幼胚产生愈伤组织的途径,建立起高效硬粒小麦单倍体植株再生系统,从而可以大量获得单倍体试管苗,为经植株移栽和染色体人工加倍后仍能获得大量成活的纯合二倍体植株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油菜(Brassica napus L.)基因型小孢子培养试验中不同浓度秋水仙碱和氟乐林加倍剂对不同基因型材料小孢子再生、加倍率以及成株结实性的影响,选取3个遗传背景不同的F_1杂交组合,利用秋水仙碱或氟乐林处理小孢子细胞以及对从小孢子直接再生的植株根系进行秋水仙碱浸泡处理,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不同处理方式下小孢子成苗的倍性水平,并对双单倍体植株开展结实性考察分析。结果表明,3个F_1组合的小孢子细胞经过85 mg/L秋水仙碱处理后得到的再生苗数目最多,并且所得到的双单倍体植株的数目最多。不同浓度的氟乐林加倍剂处理试验显示,10μmol/L氟乐林处理小孢子后获得双单倍体相比其他浓度氟乐林处理后的数目多。3个F_1组合的小孢子胚在4℃处理10 d后能够显著提高胚的一次成苗率。对3个F_1组合的小孢子自然加倍和加倍剂处理后获得的DH群体的结实性考察结果显示,自然加倍获得的双单倍体植株的平均角果长、平均每角果粒数和平均千粒重与不同浓度秋水仙碱或者氟乐林处理后获得的双单倍体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植物体外雄核发育(androgenesis)是植物的花粉粒或游离小孢子在人工诱导条件下,偏离原来的发育途径经连续的细胞分裂发育成胚再生单倍体,后者通过染色体加倍可以获得纯合二倍体,对于植物的发育机理研究和遗传育种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植物体外雄核发育的细胞学事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回顾,重点论述雄核发育的小孢子分裂方式和发育途径,围绕供体植物的基因型、生理状态、小孢子发育时期、诱导处理和培养条件等对雄核发育效率的影响进行探讨,并进一步论述体外雄核发育在单倍体和双单倍体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限制因素,以为加快植物育种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204-1206
小麦与玉米杂交利用玉米染色体的消失而产生小麦单倍体是快速培育小麦新品种和构建特殊遗传群体的重要途径。针对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研究现状,系统归纳总结了不同培养基、胚龄、幼胚大小对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影响以及小麦单倍体加倍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孤雌生殖诱导系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被广泛应用,极大地加快了育种进程。介绍了单倍体概念及其植物学形态;阐述了玉米单倍体的获得途径和加倍方法,以及育种中单倍体的筛选方法,其中人工获得单倍体的途径主要有远缘杂交、花药培养、小孢子培养、物理法诱导、化学法诱导、不定配子体诱导孤雄生殖、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加倍的方法主要包括单倍体的自然加倍和化学加倍,单倍体的筛选可以通过遗传标记性状、形态特征以及流式细胞仪和分子标记加以筛选;讨论了单倍体在缩短育种周期、群体改良、筛选突变体、构建基因定位群体,以及商业杂交种亲本保纯提纯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单倍体育种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2020年、2021年玉米父本DH系D1279×D752杂交F1诱导单倍体自然加倍自交结实穗的穗粒数为研究对象,应用DH群体遗传模型及混合分布方法,对花粉结实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2年中单倍体自然加倍花粉结实力分别由3对和4对主效基因决定,具有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主效基因遗传力分别为64.85%和92.20%。此结果可为玉米单倍体遗传育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了快速选育叶用芥菜耐抽薹新品种,以贵州本地资源威宁青菜和修文青菜2个基因型为供体材料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结果表明,2个基因型均诱导出胚,产胚量分别为29.5胚/蕾和15.6胚/蕾;选取子叶形胚接种到再生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形成再生植株,成苗率达88.33%。2个基因型诱导出的单倍体在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100.0 mg/L时加倍效率最佳,分别为52.00%、67.40%;对260株再生株进行倍性鉴定,检测到单倍体、双单倍体、非整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嵌合体、二倍体+四倍体嵌合体5种类型,其中,威宁青菜单倍体占87.50%,双单倍体占8.75%,其他倍性占3.75%;修文青菜单倍体占77.50%、双单倍体占17.50%,其他倍性占5.00%。不同倍性材料田间表现,单倍体无花粉,不结实,植株矮小;单倍体+二倍体嵌合体正常开花结实,植株长势强,但有部分空荚;非整倍体虽有花粉,但是结荚小,种子较小、不饱满,植株长势较弱;双单倍体、二倍体+四倍体嵌合体长势较好,有花粉,并且种子饱满,量多。因此,可先根据植株田间表现判断倍性,再选择性进行倍性检测。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威宁青菜和修文青菜优良叶用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型诱导系在育种领域的选育和诱导效率的提高,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发展也至关重要,但现有单倍体加倍方法效率普遍较低。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率,探索最佳的加倍条件,采用对玉米籽粒胚部划胚技术及不同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玉米单倍体籽粒进行划胚加倍。结果表明,对玉米单倍体的划胚处理显著高于自然加倍;不同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及不同处理时间对加倍后植株散粉率等影响显著,其中,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为0.04%、处理时间3 h的散粉率最高,加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业科学》2017,(12):2032-2037
很多植物存在生殖周期长、基因杂合度高、自交不亲和,且育种周期长、难度大等问题。植物单倍体加倍能够使植株快速纯合、使隐性基因表达,并且在形成单倍体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性状,创新种质资源。利用单倍体进行作物育种,可以加快育种进程、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育种效率,是现代作物育种中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总结了单倍体的获得、加倍技术、鉴定方法以及单倍体研究进展,可为植物遗传育种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单倍体诱导系在玉米育种研究中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个单倍体诱导系与8个不同基因型母本(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杂交诱导,根据籽粒颜色、根尖染色体压片、气孔密度并结合田间植株表现鉴定单倍体,并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结果表明,不同诱导系间诱导率存在差异,MT041 平均单倍体诱导率显著高于其他 2个诱导系,诱导率为4.17%;不同基因型母本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糯玉米和普通玉米材料单倍体率显著高于甜玉米,甜糯玉米杂交种对甜玉米单倍体提高有利.0.06%秋水仙素溶液浸根加倍效果显著高于0.02%浓度,但高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成苗率不高,结果表明加倍技术仍然是制约DH育种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甘蓝类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单倍体育种得到迅速发展。游离小孢子培养是产生单倍体的有效途径。对影响甘蓝类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材料的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培养条件、培养技术及胚状体发生和植株再生等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应用小孢子培养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利用玉米花粉诱导普通小麦产生单倍体,经过幼胚离体培养及人工加倍快速获得小麦稳定的纯合体,则是诱导小麦产生单倍体的途径之一,是育种家为了提高小麦育种效率而找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玉米单倍体高效加倍技术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来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国内外单倍体育种的成功经验,组装集成了“玉米单倍体高效加倍技术规范”(仅供参照试用)。本规范是玉米单倍体人工(化学)加倍的基本操作程序,适用于利用杂交诱导单倍体快速选育玉米自交系技术,主要包括单倍体种植、单倍体植株确认、高效加倍技术、单倍体植株的授粉与收获、获得DH系等5个技术环节。按此技术规程操作,可显著提高单倍体的加倍率和育种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