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对产几丁质酶菌株发酵产酶活性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将筛选得到的一株产几丁质酶菌株G-254进行驯化培养,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菌株产酶活的影响响应面试验利用,以菌株发酵所产酶活为响应值,确定最佳的发酵产酶工艺条件。[结果]菌株G-254发酵产几丁质酶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8%,牛肉膏料5%,硫酸镁0.07%,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几丁质酶活为6.86U。[结论]该研究提高了菌株发酵产几丁质酶酶活,为后续工业化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产几丁质酶菌株发酵产酶活性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将筛选得到的1株产几丁质酶菌株G-254进行驯化培养,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菌株产酶活的影响;进行响应面试验,以菌株发酵所产酶活为响应值,确定最佳的发酵产酶工艺条件。[结果]菌株G-254发酵产几丁质酶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8%,牛肉膏料5%,硫酸镁0.07%,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几丁质酶活为6.86 U。[结论]提高了菌株发酵产几丁质酶酶活,为后续工业化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产黄纤维单胞菌CR-14纤维素酶活力,对菌株进行亚硝酸、紫外线及复合诱变处理,筛选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突变株,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亚硝酸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Y-UA-18,其酶活力为10.57U,为原菌株产酶活力的1.67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菌株Y-UA-18产酶最佳培养基为:秸秆粉1.0%、复合氮源0.6%、KH2PO40.1%、MgSO40.1%、NaCl0.08%;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7.0、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3d。通气量对菌株Y-UA-18产酶影响不明显,但在厌氧条件下发酵液酶活显著降低,0.1%TW-80对菌株Y-UA-18的产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前期从香樟叶片分离出来的1株可降解纤维素的内源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进行液体发酵以分析其纤维素酶的酶活力.采用DNS还原糖法测定菌株液体发酵产生的粗酶液的纤维素酶活力,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菌龄4d、pH值为4、温度35℃、转速200 r/min、碳源为滤纸、氮源为(NH4)2SO4是最佳产酶发酵条件,最大CMC酶活达到0.263 U/mL,滤纸酶活0.057 U/mL;酶促反应最佳pH值和温度分别为5、55℃;该纤维素酶(CMC酶)酸碱稳定性较好,不耐50℃以上的高温.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从陕北花马盐湖嗜盐真菌中筛选出的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鉴定,研究该菌株的产酶条件,为嗜盐纤维素酶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从陕北花马盐湖嗜盐真菌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ITS序列鉴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该产酶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条件,并研究该产酶菌株的NaCl耐受性。【结果】从陕北花马盐湖嗜盐真菌中筛选出1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6MA1,根据形态学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该菌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玉米芯粉22.0g/L,蛋白胨6.0g/L,NaCl 4.0g/L,MgSO4·7H2O 0.55g/L,K2HPO40.5g/L;最佳发酵条件是,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6d,起始pH 6.0,种子液接种量18%(体积分数),在此条件下菌株6MA1的CMCase活力为47.8U/mL。此外,该菌株在含0~15.0%(体积分数)NaCl的培养基中仍具有产纤维素酶活力。【结论】从陕北花马盐湖筛选出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6MA1,并得到了该菌株产酶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
产纤维素酶菌株C真3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株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摇床发酵试验,并对其产生的纤维素酶进行滤纸酶活、CMC酶活、β-葡萄糖苷酶活测定,初步筛选出1株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菌株C真3。  相似文献   

7.
产纤维素酶真菌菌株的分离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由于真菌的纤维素酶系较全,且可分泌至胞外,易分离,所以试验致力于筛选高产纤维素酶真菌菌株.【方法】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法、刚果红染色法、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法从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产纤维素酶菌株,同时结合菌落形态观察、显微镜观察和ITS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初筛,筛选出15株Hc值较大的产纤维素酶真菌菌株,再经过液体发酵复测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和滤纸酶活,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活最高的菌株B-2-3,经鉴定B-2-3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为2 341.76U/mL,滤纸酶活为398.18U/mL.经过产酶条件优化,确定其最适产酶条件为温度25℃、接种量4μL、蛋白胨0.5~0.6g/L、CMCNa 0.3~0.35g/L、pH 6.5.【结论】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烟曲霉菌株B-2-3.  相似文献   

8.
产纤维素酶绿色木霉F-UV264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英  秦萍  杜志强  张蓓蓓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12-2314
对诱变菌株绿色木霉F-UV264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1%(NH4)2SO4和2%酵母膏为氮源,并加入3%表面活性剂,2%Mandels营养盐,麸皮与稻草粉比例为1∶3,加水量为干料的4倍,可提高酶的产量。该菌株最适产酶培养条件为pH值4.6~5.6,30℃条件下发酵96~135 h纤维素酶的酶活性达到较高水平。此研究可为工业化生产纤维素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唐蕊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232-1233
在筛选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基础上,对纤维素酶高产菌株ZJW-6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液体发酵培养,使用DNS法对发酵后的菌悬液进行酶活力测定从而获得其最优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ZJW-6产纤维素酶的最优发酵条件是以蛋白胨+(NH4)2SO4为氮源培养基,在30℃、pH 6下振荡培养48 h.  相似文献   

10.
葛江丽  施汉钰  刘瑰琦  刘芳  曹昊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441-10442,10455
[目的]筛选降解菌糠纤维素的菌株,并且优化其发酵条件.[方法]采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进行筛选,筛选出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通过比较不同氮源、碳氮比例等条件下CMC酶活,研究其最佳发酵条件.[结果]选出一株酶活较高的菌株,命名为N3.其最适有机氮源为豆饼粉,无机氮源是(NH4)2SO4.最适合N3产酶的(NH4)2SO4∶豆饼粉比例为2∶4.最适碳源氮源比例为5∶2.[结论]N3是一株具有研究价值的产纤维素酶的菌株.  相似文献   

11.
产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C-36的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产纤维素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C-36为研究对象,从碳源、氮源、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温度等方面研究该菌株的产酶条件,结果表明该菌产酶的最适碳源为2%的CMC-Na,最适氮源为2.5%的蛋白胨+酵母粉复合氮源,最佳接种量为4%,最适起始pH为5.0,产酶最适温度为37℃。在此条件下,培养36 h后达到产酶高峰,CMC酶活为196.33 U/mL,是优化前的3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1株耐冷纤维素降解细菌HQ产内切纤维素酶的最佳发酵条件,通过测定菌株HQ细胞培养液和超声细胞破碎液的CMCase酶活,确定CMCase为胞外酶。以CMCase酶活为指标,运用Plackett-Burman方法初步筛选出影响CMCase酶活的3个主要因素,即初始pH、接种量和促进因子。以响应面法对菌株HQ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最终确定菌株HQ较优的发酵条件为:30.0g/L CMC-Na为培养基碳源、40.0g/L 1∶1牛肉膏-蛋白胨为氮源、0.11%吐温-80作为促进因子、初始pH为5.35、最适产酶温度为40℃、接种量为6.42%。在最适条件下摇瓶培养,4d后CMCase酶活可达到32.5U,较优化前提高2.96倍。经16SrDNA序列测定及GenBank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HQ为枯草芽孢杆菌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并优化其产酶条件。[方法]对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到的100余株菌进行平板筛选,获得1株产碱性纤维素酶的菌株ZJJ-1,并对其进行液体培养基成分及发酵产酶条件优化。[结果]培养基最佳配方为:麸皮0.5%,大豆粉2%,KH2PO40.2%,NaCl 0.7%;最优产酶条件为:37℃、175 r/min培养48 h,初始pH值为7。在此条件下,最高酶活水平达51.20 U/ml。[结论]为碱性纤维素酶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条件。[方法]以里氏木霉RutC-30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培养基不同氮源(硫酸铵、尿素、蛋白胨)及浓度、不同碳源(纤维素、乳糖、甘油、葡萄糖)及浓度和不同的初始pH(3.0、4.0、5.0、6.0、7.0)对产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氮源、碳源和pH为影响因子采用正交试验探讨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的优化条件。[结果]正交试验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酶影响顺序依次为碳源>氮源>pH,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是:以1%纤维素为碳源、以0.5%蛋白胨为氮源,初始pH值为4.0,在30℃产酶发酵培养5 d,纤维素酶活力高达7.303 U。[结论]里氏木霉RutC-30经优化培养后,产酶能力可得到大幅度提高,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选取绿色木霉化L4C作为纤维素酶的生产菌株,分别研究了碳源、氮源、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 H对液态发酵方法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绿色木霉化L4C液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时间对酶产量影响最大,液态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分别以稻草粉—纤维素粉混合物和硫酸铵为碳源和氮源,初始p H 5.0,接种量15%,28℃培养5 d。在最佳产酶条件下,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为1 315.16 U·m L-1,滤纸酶活性为1 282.77 U·m L-1。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牦牛粪便中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实现高纤维素类饲料资源化利用。利用刚果红平板染色法初筛,纤维素酶活测定复筛,从甘肃省天祝县牦牛粪便中分离产纤维素酶菌株,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对菌株培养时间、温度、初始pH、接种量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并在优化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将优化后纤维素酶液处理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10 d后检测秸秆降解率。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M2,鉴定为Bacillus pumilus;初步确定该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3℃、初始pH 6.5、接种量5%、培养时间30 h,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最高为520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3倍;滤纸酶活为98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1倍;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优于其他2种秸秆,玉米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6.2%、25.5%和4.3%。  相似文献   

17.
从小蠹虫幼虫肠道中筛选分离出降解纤维素的菌株5株,通过杜氏纤维素选择性培养基,以滤纸、脱脂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底物,测定菌株所产纤维素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酶活最强的为HS-11-5号菌株,最大酶活32.62 U/mL;此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发酵时间50 h,培养所需最佳氮源为硫酸铵,培养最佳pH 7.5~8.5,培养最适温度28~30℃,最佳瓶装量为占培养瓶容积的12%~16%。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鹅源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 Currie&Thom)F67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及发酵条件(接种量、温度、pH和发酵时间),试验以鹅源草酸青霉为研究菌株,采用液体发酵培养法,通过对C1酶活、Cx酶活、β-葡萄糖苷酶活和滤纸酶活(FPA)的测定,研究了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对其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筛选出了草酸青霉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不同组分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可以强烈诱导草酸青霉产纤维素酶,C1酶、Cx酶、β-葡萄糖苷酶和FPA酶活分别达到507.104U·mL-1、9.353U·mL-1、642.989U·mL-1和149.576U·mL-1(p<0.01);以硝酸铵为氮源时,Cx酶活力最高,比基础组提高了1.342倍(p<0.01);而以尿素为氮源时,C1酶活、β-葡聚糖苷酶活和FPA最高,分别比基础组提高了1.212,0.285和2.055倍(p<0.01).(2)CX酶活、C1酶活和β-葡聚糖苷酶活最高时的最适接种量分别为3%、7%和7%;发酵温度分别为30℃、28℃和30℃;培养基起始pH均为5.5;发酵时间分别为96h、72h和96h.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离获取产纤维素酶高效菌株,并对其进行系统分类鉴定。[方法]以羧甲基纤维钠为唯一碳源,从烟草秸秆自然发酵腐熟物中选择性分离了51株产纤维素酶细菌及放线菌。通过刚果红染色初筛筛选到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9株菌,根据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了这些菌的系统发育地位。[结果]基于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的复筛选定了高效菌株Luteibacter sp.L43。单因素试验确定了pH、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对L43发酵液中滤纸酶活、外切酶酶活、内切酶酶活的影响,并优化了发酵条件,即在pH为6、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为12.5 g/L、NaNO_3浓度为5 g/L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中滤纸酶活达16.9 U/mL,外切酶酶活达39.62 U/mL。[结论]本研究为烟草秸秆腐熟提供了优良产纤维素酶菌株资源,为Luteibacter sp.L43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自然界采集到的各种样本中分离纯化纤维素酶产生菌,运用透明圈法进行初筛,将通过初筛的菌株进行摇瓶液体培养,测定各菌株的酶活,筛选出了一株酶活较高的纤维素酶产生菌.通过对该菌株在不同产酶条件(包括碳源、氮源、pH、温度、发酵时间)下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和滤纸酶活(FPA)的测定,发现其最佳产酶工艺条件为麸皮作碳源,黄豆粉作氮源,pH 6.5.在30℃下培养92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