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长期对辽吉侧金盏花的开花物候期和单花开放动态、花部特征、不同开花期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类型和访花昆虫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辽吉侧金盏花花期从3月下旬开始,4月中旬结束,单花花期为5~17 d,雌雄异熟;开花第2天花药开裂,花粉散出,此时的花粉活力最大,花粉活力为68.21%,开花第4天起,花粉活力开始显著降低;柱头在开花当天即具有可授性,开花第2天可授性达到最强,并且维持3 d左右;辽吉侧金盏花的杂交指数为3,花粉胚珠比为1 987,辽吉侧金盏花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访花昆虫主要有东方蜜蜂、黄钩蛱蝶、食蚜蝇等,其中东方蜜蜂为主要传粉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盐地柽柳(Tamarix karelinii Bunge)的传粉生物学特征及传粉能力差异。【方法】以盐地柽柳Tamarix karelinii Bunge为研究对象,设置野外定点观测,记录花部形态特征、开花动态、传粉昆虫种类及其传粉行为特征,运用离心法测得花蜜含糖量,TTC法测定花粉活力,MTT法测定柱头可授性,显微计数统计传粉昆虫的携粉量。【结果】盐地柽柳的种群花期约58 d,单花花期为3 d,在单花花期内花粉与柱头均具活性,且开花首日两者活性最高;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稀刻淡脉隧蜂Lasioglossum albescens、长尾管蚜蝇Eristalis tenax、大灰优食蚜蝇Eupeodes corollae及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为主要传粉昆虫,其中稀刻淡脉隧蜂的访花频率最高,意大利蜂在个体数量、单花停留时间及携粉能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一天中14:00~16:00花蜜的含糖量最高,该时间段与上述传粉昆虫的访花高峰相吻合。【结论】盐地柽柳具有适应于虫媒传粉的花部综合特征,其泛化的传粉系统适合膜翅目及双翅目昆虫为其传粉,其中意大利蜂的...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桔梗花期访花昆虫群落结构和传粉昆虫种类及行为,本试验采用马来氏网取样法和目测法对当年生桔梗田昆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桔梗花期访花昆虫类群主要有双翅目(Di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半翅目(Hemi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分别占昆虫总数的52.68%、21.38%、17.01%、3.10%、3.28%。桔梗花期主要访花昆虫有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淡脉隧蜂(Lasioglossum sp.)、梯斑墨食蚜蝇(Melanostoma scalare)、切叶蜂(Megachile sp.)和熊蜂(Bombus sp.),其中意大利蜜蜂访花个体数量、访问花朵数量和访花时间均最大,分别为12.54只、31.29朵和285.65 s。在桔梗花期,多样性高、有传粉功能的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的数量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4.
新疆野苹果传粉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野生苹果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开花物候、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和访花昆虫及访花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整个开花过程中,从花序出现到花朵凋谢,历时较长,可达30 d以上;不同海拔,开花期相差4~14 d;一个居群的花期达30 d左右;通过对花粉活力的测定结果分析表明,花粉的活力较高,花粉平均活力达64%;用两种方法测定柱头可授性所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差距,但差异不显著;在整个花期中,昆虫的访花行为与天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云南黄素馨的开花习性与传粉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云南黄素馨的利用提供依据,野外定点观察了云南黄素馨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开花物候、开花动态、访花昆虫的行为及访花频率,并对其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等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云南黄素馨的种群花期为2-4月中旬;单花花期为4~11d,其中重瓣花8~11d,单瓣花4~8d.2)在花未开时,其花粉活力及...  相似文献   

6.
杨甫  王凤鹤  徐希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11-10713
[目的]综合评价明亮熊蜂、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3蜂种对温室草莓的授粉效率,更有效地利用蜜蜂为大棚草莓授粉。[方法]采用2m×2m样方观测3种授粉蜂的行为,测定其出巢温度、日活动时间、访花频率、单花停留时间、花粉移出率、柱头花粉沉降数目及授粉效果等,并对3种授粉蜂的授粉成本进行比较。[结果]整个花期3种蜂均十分活跃,明亮熊蜂较快适应环境,意大利蜜蜂阴天不访花;活动起点温度明亮熊蜂和中华蜜蜂的低于意大利蜜蜂;日活动时间明亮熊蜂和中华蜜蜂较长;花粉移出率明亮熊蜂比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高,但访花频率中华蜜蜂比意大利蜜蜂和明亮熊蜂的高;3种蜂的柱头花粉沉降数目没有显著区别;明亮熊蜂与中华蜜蜂授粉后的草莓平均单产、平均畸形果率差异不显著,而与意大利蜜蜂的差异极显著;意大利蜜蜂、中华蜜蜂成本基本相同,显著比明亮熊蜂成本低。[结论]中华蜜蜂为冬季及早春温度较低状态下大棚草莓授粉最佳。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研究(Ⅳ)——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5年盛花期(7~8月份)对长白山北坡昆虫的访花行为进行了研究。经初步鉴定,在22种蜜源植物上共捕捉38种访花昆虫,其中双翅目、膜翅目为主要访花昆虫。经观察,在整个花期拜访的访花昆虫中,意大利蜜蜂和乌苏熊蜂是最有效而稳定的访花者,而且拜访频率非常高。此外,气温下降、阴天降雨等都能使访花昆虫的访花频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风箱果花粉生活力、柱头可授性及传粉者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TC法研究了风箱果(Physocarpus amurensis)花粉的生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风箱果柱头可授性,在野外实地观测风箱果的访花者。结果表明:刚开花时花粉生活力达到90%以上,在干、湿两种保存条件下,花粉生活力都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干燥条件下,生活力能维持3d,从第3天开始生活力显著下降,在第6天时丧失生活力。而湿润条件下,花粉仅保存1d就完全丧失生活力。风箱果柱头的可授性是在开花后第2天,持续大约3d。风箱果在自然条件下靠昆虫传粉,但是种类和数量稀少,访花频率极低,其中蜜蜂科昆虫是有效的传粉者。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灰毡毛忍冬开花进程和昆虫访花特性进行了观察,采用离体培养法测定了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和套袋测定柱头可授性,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实验对灰毡毛忍冬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灰毡毛忍冬群体花期约30 d,单株花期约16 d,单花花期2~3d.灰毡毛忍冬开花前12 h至开花后36 h柱头可授性强,而花粉活力以开花当天正午时最高.灰毡毛忍冬传粉昆虫以膜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为主,它们的活动对灰毡毛忍冬的传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杂交指数OCI=4,判断繁育系统为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花粉-胚珠比P/O约为664.4,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套袋实验测定自交结实率3.03%,异花授粉结实率为79.17%,繁育系统为异花授粉.灰毡毛忍冬繁育系统为异交,部分自交亲和,异花授粉需要传粉者.  相似文献   

10.
小桐子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访花昆虫种类与访花行为、花粉活力、交配系统等试验观测的结果表明:该植物的访花昆虫有17种,其中11种为有效传粉昆虫,主要传粉者为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中华蜜蜂Apis cerana和迁粉蝶Catopsilia pomona,昆虫访花高峰每天有2次,第1次于花开后2 h(10:00-12:00)左右,第2次为16:00-17:00;花刚开放花粉就具有较高的活力,5 d以后还可达37.11%;柱头于开花当日便具有可授性,可授期可延续到花后6 d左右;人工自花和异花授粉的结果率分别为87.93%和86.66%,明显高于自然传粉的结果率,去雄后自然传粉的结果率为68.28%,明显低于自然条件下的结果率,表明小桐子不存在自交不亲和,但具有异花传粉的倾向,其结果率高低与柱头接受到的花粉数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滇龙胆传粉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滇龙胆花粉活力、花粉粒形态、柱头可授性、传粉者及访花行为,明确滇龙胆的传粉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I2-KI染色法和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花粉活力;用FEIQUANTA 200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粒形态;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人工观察并记录访花者种类及其访花频率。【结果】最适合测定滇龙胆花粉活力的方法为过氧化物酶法,开花后第3天滇龙胆花粉活力达到最高(65.98%)。在同一天中花粉活力也会发生变化,开花当天花粉活力在14:00达到最高(64.71%),之后花粉活力开始显著下降。滇龙胆花粉粒外观呈球形,具有3条萌发孔沟,属于N3型花粉,花粉外壁条纹形成网格状。柱头在开花第4、5天出现极强柱头可授性,柱头可授性分别达57.69%和63.16%。滇龙胆的访花昆虫主要为蜂类和蚁类,在11:30—12:30访花昆虫数量最多。蜜蜂为最主要传粉昆虫。【结论】本研究对滇龙胆植物的有性生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滇龙胆资源保护和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徐皓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26-5127
对人工栽培元胡种群的开花习性、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传粉试验及访花昆虫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按照Daffni的方法,元胡杂交指数OCI为3,由此判断元胡繁育系统为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且元胡P/O值在31.9~396.0之间,依照Cruden(1977)的标准,元胡的繁育系统属兼性自交;元胡栽培种群开花高峰期在3月底,花期短,15 d左右;元胡为兼性自交繁育系统;花粉活力随时间逐渐升高,到第5天达到最高之后又逐渐下降;在整个花期柱头都具有一定的可授性,且在开花第6天最强,随后降低;每天观察元胡的访花昆虫,偶有蜜蜂或蝴蝶一两只,访花时停留5~16 s,其他昆虫几乎未见。表明野生状态下,元胡访花昆虫的访花频率很低。  相似文献   

13.
库尔勒香梨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阿克苏地区库尔勒香梨4月5日进入初花期,花期持续约15 d.单花开放时间5~6 d,花粉寿命25 d,柱头可授性在开花第1~2 d内最强.花粉胚珠比(p/o值)为12 186±2 603,属异交繁育系统.花部形态具有典型的动物传粉特征,结实必须依赖传粉昆虫或人工授粉,意蜂、鼠尾管食蚜蝇等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是有效传粉者,昆虫有效传粉距离约20 m.砀山、早酥和红香酥等梨品种与库尔勒香梨花期相遇并均能有效提高其坐果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长柱紫茎Stewartia rostrata的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统,为紫茎属Stewartia种群更新、人工扩繁及园林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3年生长柱紫茎为材料,观察(测)长柱紫茎的花部特征和昆虫访花特性,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测算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分析其传粉生物学及繁育系统特征。  结果  ①长柱紫茎居群花期为5月初至5月中下旬,约17 d,单花花期约2 d。②花粉活力开放当天最强,单花开花24~32 h,花冠和雄蕊易脱落,脱落后花粉极易失去活力。③开花前柱头已具有可授性,可授期达7 d,花粉强活力与柱头强可授性具1~2 d的相遇期。④花蕾期柱头高于花药,开花后花药高于柱头;无论开花前后,雄蕊与雌蕊均具有一定的空间分离。⑤长柱紫茎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为2 108.0~195 525.0,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需要传粉者,部分自交亲和。⑥传粉昆虫以熊蜂Bombus sp.为主。  结论  长柱紫茎花粉寿命短,传粉昆虫单一,传粉易受阴雨天气影响,繁殖过程有较大限制;集中开花模式、花粉量大、柱头5裂及可授期长等花部特征是保障繁殖成功的基本表现。图5表1参31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定点观测的方法,运用杂交指数估算、花粉/胚珠比 P/O 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观察访花昆虫等方法对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和元江干热河谷的罗望子花的开花进程、花部综合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罗望子花期在 5—10 月,元江干热河谷地区时间相对提前,单株花期持续时间在 30 d 左右,花序为无限花序,单花为两性花,花序长 78.36±28.45 mm,花蕾直径 5.01±0.40 mm,小花完全开放后花冠直径为 27.97±1.63 mm;杂交指数 OCI 值为 4,花粉/胚珠比约为 2408.4,花蕾完全开放后 4~6 h 内花粉活力较高、柱头可授性强;访花昆虫主要有蚁类、蜂类、蝇类三类。通过重力玻片法检测未检测到罗望子花粉粒,初步认定罗望子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传粉者。  相似文献   

16.
濒危植物矮沙冬青传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培培  李志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22-1224,1234
[目的]阐明矮沙冬青的传粉机制,揭示影响矮沙冬青传粉成功的因素。[方法]以矮沙冬青的自然居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药日散粉进程和传粉昆虫的种类、行为及访花频率。[结果]矮沙冬青花粉活力保持时间较长,I~9d内均能保持50%以上的花粉活力,0~8d内柱头均具有可授性,但柱头可授性下降很快,花后10d柱头丧失可授性:传粉昆虫主要为蜂类。昆虫的访花频率与植物的花药散粉进程高度吻合。花药日散粉、昆虫的传粉频率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结论]影响矮沙冬青传粉成功的因素主要有访花昆虫的数量、访花昆虫的访花频率和外界因素,  相似文献   

17.
桂南木莲繁育系统及其传粉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桂南木莲(Manglietia chingi)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的原因及其传粉适应性意义,运用花粉活力测定、柱头可授性检测、传粉昆虫观察和套袋试验等方法研究其繁育系统及开花特征。结果表明:桂南木莲单花花期3~4 d,过程分为松蕊阶段、初次开放阶段、闭合阶段、再次开放阶段、衰败阶段;其中闭合阶段柱头可授性最强,花粉活力最高(31.34%),但雄蕊群未对外散粉;再次开放阶段雄蕊群对外散粉,但花粉活力低(8.85%);花朵两次晚上开放吸引少量甲虫访问,花朵白天下垂合拢滞留活力极低的花粉(1.93%)并吸引蜜蜂访问;桂南木莲的花粉/胚珠值(P/O)为12 430,属专性异交,自交不亲和。因此,桂南木莲二次开合、花朵下垂是对昆虫异交传粉机制的适应,自然条件下对外散出的花粉活力低、缺少有效传粉昆虫是其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蜀葵(Althaea rosea)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传统花卉,其花具有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两种特征,柱头能发生弯曲与自身花粉接触,存在潜在的延迟自交。为了检测蜀葵花蜜成分和观察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在自然居群内观察蜀葵花期物候、访花昆虫种类及主要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花蜜的主要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蜀葵每株每天开放0~40朵花,平均具有23朵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蜀葵的花朵在开花前分泌花蜜,单花花期内花蜜分泌呈单峰曲线。花蜜含糖量为8.41%,共检测出14种氨基酸。访花昆虫13种,主要为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其访花频率与花开放时间和花蜜分泌的高峰时间一致。意大利蜂在同一植株上访花数超过1朵的访问比例约占66.04%。蜀葵内同株异花传粉导致的双亲近交不可避免,两性花中的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的适应意义可能主要是避免雌雄干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玉铃花Styrax obassia的开花动态,揭示其繁育系统的基本特征,认识其生物学特性,为玉铃花杂交育种、生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城市园林绿化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  田间观测玉铃花开花动态特征、花部结构、昆虫访花特性,采用TTC染色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运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等方法确定其繁育系统类型。  结果  ①玉铃花的花期为4月中旬至5月初,始花期为4月15—18日,盛花期为4月19—26日,末花期为4月27日—5月2日,单花花期约3~5 d。②总状花序下垂,开花顺序由花梗基部向先端分2~3区段开放, 30个总状花序的小花数量平均为(25.3±1.8)个。③开花1 d后的花粉活力最强,雌雄蕊成熟时间部分重合, P/O为(646.30±64.35), OCI为4。④访花昆虫主要有中华蜜蜂Apis cerana、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等。  结论  玉铃花开花始于4月中旬,结束于5月初,盛花期持续1周时间,其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需要传粉者的类型,部分为自交亲和。图3表1参25  相似文献   

20.
绿豆为自花授粉作物,蜜蜂授粉可以大大减轻人工杂交授粉的劳动强度.为高效生产绿豆杂交种,研究意大利蜜蜂对于雄性不育绿豆材料的访花行为以及设施对蜜蜂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蜜蜂采集花粉时将喙自绿豆花朵龙骨瓣前端探入,同时携带花粉进行辅助授粉.蜜蜂进行采集活动时,更喜欢沿着一列植株飞行采集花粉,异列飞行率仅为9.07%.蜜蜂对于可育花的单花访花时间平均值为14.93 s,对于不育花的单花访花时间平均值为20.38 s;1 min内,棚1可育花和不育花上进行采集活动的蜜蜂数量平均值分别为4.7、13.65只,棚2可育花和不育花上蜜蜂数量平均值分别为3.9、11.2只.可以看出意蜂更喜欢绿豆不育植株的花朵且访不育花单花时间更长.设施对蜜蜂活动的影响表现为,不覆盖遮阳网棚下活动蜜蜂总量为覆盖遮阳网时活动蜜蜂总量的5.7倍左右,两者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