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消毒剂胁迫后的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s的抗性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本研究选取次氯酸钠、氯已定(97%)、苯扎氯铵(80%)和十六烷基氯化吡啶(≥98%)分别胁迫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s,胁迫后菌株经消毒剂抗性测定及抗生素耐药性测定。结果表明,胁迫后的沙门氏菌,对4种消毒剂的抗性几乎不变,而对部分抗生素的抗性产生显著变化,其中经氯已定、次氯酸钠胁迫的菌株对环丙沙星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显著增强,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减弱;苯扎氯铵、十六烷基氯化吡啶胁迫的菌株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提升。因此,消毒剂的过度使用,对食品加工中耐药菌的防控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湖南地区沙门氏菌的耐药表现和基因分布情况,采集了永州、怀化、长沙等地生猪养殖场、屠宰场的猪肛门拭子样本和鸡盲肠样本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16种常见兽用抗生素耐药性检测和血清型分析以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从300份猪肛门拭子样本和170份鸡盲肠样本中总计分离到沙门氏菌69株,血清凝集试验显示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69株中的48株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猪源和鸡源沙门氏菌都对四环素、氨苄西林、磺胺异恶唑具有很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在62%以上,其次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氟苯尼考,耐药率在40%左右,未有菌株对乙酰甲喹、安普霉素耐药;多重耐药性结果显示每株菌至少对1种抗生素耐药,最高出现了13重耐药菌株,尚未发现对16种抗生素全部耐药的菌株;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见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耐药基因检出率普遍不高,其中Bla CTX-M检出率相对较高,为14.49%(10/69)。这表明湖南省部分地区健康来源动物样品中沙门氏菌检出率相对较高,并有一定的多重耐药情况存在,应保持监测。  相似文献   

3.
禽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禽沙门氏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的总称。沙门氏菌有2000多个血清型,它们广泛存在于人和多种动物的肠道内。在自然界中,家禽是最主要的贮存宿主。该菌根据细菌抗原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三类: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鸡白痢和禽伤寒沙门氏菌有宿主特异性,主要引起鸡和火鸡发病,而禽副伤寒沙门氏菌则能广泛感染多种动物和人。  相似文献   

4.
正多种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可引起绵羊流产,其中包括4种:绵羊流产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及蒙得维的亚沙门氏菌。偶尔也可以分离到外来菌株,这经常与输入的异体蛋白有关。文章介绍绵羊沙门氏菌病的病原、流行、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要点、治疗和控制。1病原和流行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需氧短杆菌,37℃条件下,大多数在实验室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属于肠杆菌科,可通过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反应区分。本属细菌对干燥、腐败、日  相似文献   

5.
为检测鉴别鸡白痢、肠炎、鼠伤寒、伤寒4种养禽业中常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利用每种血清型的特异基因位点,建立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对多重PCR法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与非沙门氏菌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限度13.1 pg/mL,肠炎沙门氏菌最低检测限度达12.5 pg/mL,鼠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限度13.7 pg/mL,伤寒沙门氏菌最低检测限度12.3 pg/mL.结果表明,此方法准确可靠、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有望成为以后检测沙门氏菌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正>沙门氏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一种或多种细菌所引起鸡的一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的总称。主要包括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及亚利桑那菌病。目前世界上已发现2 107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有201个血清型。在自然界中,禽类是沙门氏菌的最大宿主,而人类的沙门氏菌感染和食品中毒,又常来源于患沙门氏菌病的禽类和禽蛋。因此,加强对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治,对养鸡业和人类公共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动物食物中毒是由血清型非白痢沙门氏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海德堡变种引起的。为防止沙门氏菌污染饲料,可采用包括日粮处理、监测原料及成品、监控饲料加工中的各个参数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1病原和疾病分析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群体。有的沙门氏菌会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或动物发病(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有许多不同的血清型,但最有可能导致猪群发病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而德尔卑沙门氏菌的危害较轻。其他"外来"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可能会感染猪,并通过粪便在有限的时间内排菌,但其通常是亚临床感染。猪霍乱沙门氏菌是猪特定的宿主适应性的血清型,会导致严重的全身性疾病。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德尔卑沙门氏菌常导致较轻微的临床症状,主要症状通常是腹泻。猪可能会长期作为猪霍乱沙门氏菌的亚临床携带者,这一病原存活于与肠道相连的肠系膜淋巴结内。除非遭受应激,许多这样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动物食物中毒是由血清型非白痢沙门氏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海德堡变种引起的.为防止沙门氏菌污染饲料,可采用包括日粮处理、监测原料及成品、监控饲料加工中的各个参数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该研究旨在研究沙门氏菌多重耐药性与Ⅰ型整合子的流行情况。[方法]该研究从山东省鸡场分离沙门氏菌,根据Kauffmann-White方法测定其血清型,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沙门氏菌对1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MIC值,并且采用PCR技术测定了Ⅰ型整合子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结果]本次分离得到311株沙门氏菌,包括印地安纳沙门氏菌(133株)和肠炎沙门氏菌(178株)2种血清型;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萘啶酸、氨苄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和甲氧苄啶普遍耐药,菌株多重耐药率为91.0%(283/311),99%的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敏感;PCR测定Ⅰ型整合子结果:Ⅰ型整合子的检出率为65.0%(202/311),其中多重耐药表型菌株Ⅰ型整合子阳性率为92.6%,202株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有6株的携带基因盒dfr17-aadA5。[结论]Ⅰ型整合子普遍存在于沙门氏菌中,并且与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血清型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败血性疾病。通常表现为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各种类型养鸡场均有流行,集约化养殖场可出现暴发,各个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严重降低家禽养殖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该文对一起疑似沙门氏菌病暴发进行了临床资料收集,临床症状为鸡沙门氏菌病常出现的下痢和精神呆立等,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脏点状坏死灶,小肠充血、出血等。结合该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等流行特点诊断为沙门氏菌病。通过采取硫酸粘杆菌素、恩诺沙星等药物治疗,并结合圈舍消毒和带鸡消毒轮番更替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此次疫情。  相似文献   

12.
猪感染沙门氏菌后可引起肠炎腹泻,急性病例主要呈败血症变化。此种致病菌不分猪年龄阶段,对仔猪来说,危害性最大。由于沙门氏菌具有多种不同的血清型,所以对应的致病性存在一定差异,感染能力最强的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为了降低猪群的患病风险,养殖场的工作人员需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3.
饲料沙门氏菌污染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饲料市场还不规范,变质饲料、假货、劣货屡见不鲜,私屠乱宰、贩卖病畜在一些地区还时有发生,人畜沙门氏菌病发病率有增长的势头,因此防止饲料沙门氏菌污染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据《波杰氏细菌分类学手册》分为5个亚属,共有2020个血清型,我国发现的血清型约近200个。许多血清型沙门氏菌都能产生毒素,尤其是肠类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毒素具有耐热能力,75 ℃下1 h仍有毒力,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沙门氏菌的细菌依据其对宿主的感染范围可分为宿主适应血清型和非…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源自合肥地区表观健康鸡的沙门氏菌耐药性及其与血清型、基因型的相关性,在前期已鉴定血清型和ERIC基因型的基础上,采用K-B纸片法对21株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21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利用PCR技术对耐药菌株进行32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总耐药率为100%(21/21),耐2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占76.19%(16/21),多重耐药谱为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其中耐受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类别最多,耐药率最高达100%(21/21)。21株沙门氏菌均检出耐药基因,涉及blaPSE、sul1、strA、blaTEM、sul2、tetA、tetB、aph3-Ⅱa和catⅠ9种,其中blaPSE基因的检出率最高,为85.7%(8/21)。可见源自合肥地区表观健康鸡的沙门氏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最强,与其携带blaPSE基因有关;耐药表型测定结果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耐药性与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血清型、基因型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沙门氏菌对食品的污染及其所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状况,综述了近年来沙门氏菌在各类食品中的检出率、沙门氏菌病发病率、与疾病暴发相关的媒介食品和优势血清型等。结果表明,沙门氏菌仍是近年来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畜禽产品易受沙门氏菌污染,与疾病暴发相关的食品主要是蛋类和禽肉类;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优势血清型为肠炎和鼠伤寒。这为日后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监控食源性沙门氏菌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蛋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某些特定血清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一类常见多发病的总称,不仅严重危害蛋鸡的健康,也会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而且污染鸡蛋,对人类健康产生较大危害。此文从鸡沙门氏菌病的病原特性、流行特点、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等方面加以分析,为更有效地防控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93~2006年间分离鸡白痢沙门氏菌141株,通过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测定其对三甲氧苄氨嘧啶(TMP)耐药性,并用PCR方法检测dfrA基因的流行及与Ⅰ类整合子的关系。141个分离株对TMP的耐药率为90.8%(128/141)。128株TMP耐药性沙门氏菌中检测到4种dfrA基因,即dfrA1、dfrA12、dfrA13和dfrA17。dfrA12和dfrA17基因广泛分布。PCR产物测序表明:所有dfrA1和dfrA17基因都位于Ⅰ类整合子中;而dfrA12和dfrA13基因与Ⅰ类整合子无关,主要通过接合性质粒发生转移。鸡白痢沙门氏菌中TMP耐药性居于首位,其主要原因是dfrA基因广泛由接合性质粒和Ⅰ类整合子携带。  相似文献   

18.
沙门氏菌可引起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等沙门氏菌病,对我国养鸡业产生了巨大威胁。动物养殖中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了沙门氏菌耐药性的出现,这给沙门氏菌病的防治增加了难度。本研究从泰州地区养殖场采集病死鸡病料、健康家禽的泄殖腔样本进行沙门氏菌株的分离鉴定,通过药敏试验了解耐药状况。结果表明,共分离样品339份,活禽检出率为2.3%,病料检出率为8.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耐药表型与致病性的相关性,为有效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玻片凝集试验对55株鸡源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以纸片扩散(K-B)法和PCR分别测定其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通过小鼠攻毒试验检测其致病性,并分析鸡源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耐药表型与致病性的相关性.[结果]55株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为主,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噻吩、红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均达100.00%,而对庆大霉素和大观霉素较敏感(耐药率在10.00%以下).55株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中有1株(占1.82%)携带7种耐药基因、6株(占10.91%)携带6种耐药基因、20株(占36.36%)携带5种耐药基因、12株(占21.82%)携带4种耐药基因、13株(占23.64%)携带3种耐药基因、3株(占5.45%)携带2种耐药基因;16种耐药基因中,blaTEM、tetX、sul3和aadA1基因检出率较高,qepA、blaCMY和tetB基因检出率较低,而qnrA、qnrB、Aph(3)-IIa、blaPSE和aadA2基因等未被检出.55株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对昆明小白鼠均具有致病性,致死率为20%~100%;随机选取10株分离株对昆明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00×107~3.18×108 CFU/mL.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种类数量与LD50对数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86x+8.971(R2=0.9329),耐药基因数量与LD50对数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48x+8.673(R2=0.5748),即沙门氏菌的耐药性与其致病性呈正相关.[结论]2015—2017年从广西发病鸡分离获得的致病性沙门氏菌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为主,普遍存在耐药性,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的耐药表型与其致病性间呈正相关,因此,生产上要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加大细菌耐药监测与防范.  相似文献   

20.
鸡沙门氏菌病临床上分为了鸡副伤寒、鸡白痢、鸡伤寒,是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传染性疾病,除了感染鸡之外还可以感染其它家禽类动物,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在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该种疾病呈现爆发流行态势,对家禽养殖产业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控技术,希望通过该次研究对进一步提高该种疾病的诊断效果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