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材超声波-真空协同干燥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超声波和真空干燥的优点,采取超声波 真空协同干燥方法,对核桃楸试件进行干燥。在不同干燥温度、绝对压力、超声波功率和频率的条件下,检测木材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的有效扩散系数,并建立对应条件下的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超声波 真空协同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绝对压力对于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影响较小;干燥过程中,温度对干燥速率起着主要作用,相同温度、不同压力下木材的干燥速率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有效扩散系数和菲克单方向扩散方程得到的干燥模型和实际干燥动力学很接近。   相似文献   

2.
结合超声波和真空干燥的优点,采取超声波一真空协同干燥方法,对核桃楸试件进行干燥。在不同干燥温度、绝对压力、超声波功率和频率的条件下,检测木材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的有效扩散系数,并建立对应条件下的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超声波~真空协同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绝对压力对于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影响较小;干燥过程中,温度对干燥速率起着主要作用,相同温度、不同压力下木材的干燥速率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有效扩散系数和菲克单方向扩散方程得到的干燥模型和实际干燥动力学很接近。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取较优的种子干燥工艺,并在确保种子活力的前提下提高干燥速率,以黄豆种子为例,将超声波与热泵联合,探究不同干燥温度(28、32、36、40℃)及不同超声波功率(0、50、100、150、200 W)对种子干燥动力学特性、理化特性和发芽特性的影响。理化特性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发芽特性包括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提高干燥温度和增大超声波功率都可以加快种子干燥速率,显著缩短干燥时间(P0.05),并且将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从3.035×10-11 m2/s提高至11.394×10-11 m2/s;而SOD的活性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超声波功率的提高先增大后降低,POD与CAT的活性都是随温度和超声功率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少;SOD、POD和CAT活性最大值对应的干燥条件分别为28℃+100W、36℃+100W和36℃+150W;有毒物质MDA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会显著增加(P0.05),而在较高的温度下应用超声波能够显著降低其含量;种子的发芽能力随温度的升高会逐渐降低,而随超声波功率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并且其发芽指标参数最优值所对应的干燥条件为28℃+100W。  相似文献   

4.
为兼顾黄精的干燥效率和产品品质,以黄精片为研究对象,探讨微波间歇干燥技术对黄精片的干燥效果,以期获得品质较好的黄精干片,为黄精片微波间歇干燥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研究不同微波功率、间歇时间、装载量、切片厚度条件下黄精片间歇微波干燥特性,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黄精片在间歇微波干燥过程中可分为加速干燥、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3个阶段;微波功率越高、间歇时间越短、装载量越小和切片厚度越薄,干燥速率越大,所需的干燥时间越短;黄精片间歇微波干燥全过程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1.013 2~6.160 3)×10-9 m2/s。Page模型最符合黄精片间歇微波干燥(R2=0.987),对于黄精片干燥过程的预测、调控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微波间歇干燥方法对山核桃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山核桃微波间歇干燥动力学模型,对干燥后的山核桃进行加速贮藏实验,研究干燥后山核桃油在贮藏期间酸价、碘价、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变化,以明确微波间歇干燥对山核桃原料贮藏特性的影响。微波间歇干燥实验表明,将山核桃含水量干燥至6%以下仅需200 min,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2.38×10-9 m2·s-1,Page模型最符合山核桃微波间歇干燥(R2=0.984)。贮藏实验表明,加速贮藏4周后,山核桃酸价从0.07 mg·g-1升至0.36 mg·g-1,每100 g过氧化值在117~130 mg·kg-1波动,碘值从10.646 mg·kg-1降至9.227 mg·kg-1,酸价和过氧化值均符合《GB/T 24307—2009山核桃产品质量等级》要求;山核桃总不饱和脂肪酸和总饱和脂肪酸分别下降了123.80和11.76 mg·g-1。综上所述,微波间歇干燥能显著缩短山核桃干燥时间,提升原料贮藏特性,在山核桃干燥领域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微波真空干燥对虾夷扇贝闭壳肌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微波功率密度和脉冲间歇比条件下,研究了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闭壳肌中蛋白质、多糖、粗脂肪和脂肪酸保留率的变化情况,以探讨微波真空干燥对扇贝闭壳肌营养成分的影响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真空干燥中的微波功率密度和脉冲间歇比显著影响扇贝闭壳肌蛋白质、多糖、粗脂肪和脂肪酸的保留率(P<0.05),在较低的微波功率密度和较小的脉冲间歇比(间歇时间长)下,闭壳肌的营养成分保留率较高;在微波功率密度为2 W/g、脉冲间歇比为10 s-on/20 s-off、真空度为-90 kPa的最佳干燥条件下,扇贝闭壳肌需297 min可达15%的干基含水率,干贝的蛋白质、多糖、粗脂肪、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的保留率分别为96.84%、87.52%、60.40%、59.66%和63.62%。研究表明,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干燥速度快,干贝柱品质好,科学地选控干燥参数,有利于蛋白质、多糖、粗脂肪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保留。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间歇加热干燥对干燥应力的缓解作用及不同间歇率(非加热阶段与循环周期之比)对干燥过程的影响,以24 h为1个循环周期,设定0、33%、66%3种间歇率对杨木锯材进行常规干燥.采用分层切片及图像解析等方法分析不同间歇加热干燥过程中的分层含水率、干燥速率、弹性应变的变化趋势以及干燥质量.结果表明:间歇加热干燥方式在减少加热时间的同时,平均干燥速率比理论值提高28.9%、44.12%.间歇加热干燥过程中含水率梯度随间歇率的增加而变小,木材内部水分下降趋于一致,干燥应力减小,3种间歇加热干燥锯材均达到二级标准.当含水率为92.8%~60.0%,选取间歇率为33%干燥处理;当含水率为60.0%~30.0%,选取间歇率为66%干燥处理;含水率30.0%以下,选取间歇率为0干燥处理的干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玉米种子微波间歇干燥特性及其对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影响玉米种子微波间歇干燥因素的研究,寻求适合玉米种子微波间歇干燥的条件。【方法】通过对干燥过程种子含水量和干燥后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对影响玉米种子微波干燥各个因素,包括微波输出时间比、种子初始含水量、微波承载重量和微波干燥功率进行研究。【结果】微波干燥功率和微波输出时间比是影响微波间歇干燥玉米的关键因素,其中在700W和800W微波干燥功率下,10%是较好的微波输出时间比,但在800W微波不间断干燥条件下,种子含水量应≤16.38%,在700W微波不间断干燥条件下,种子含水量应≤17.29%。在800W功率、10%和20%微波输出时间比条件下,采用间断干燥模式可以对初始含水量18%种子干燥,可分别根据公式y1=23.9160e-0.1426x1+ 3.4943e-0.0114x1(10%微波输出时间比)和y2=2.0466+11.1693e-0.2457x2 + 9.306e-0.2457x2(20%微波输出时间比),计算在不同间断干燥时间下初始含水量18%种子干燥至13.5%的水分,不同间断干燥时间下所需要的干燥次数。种子承载重量为300g时,微波干燥速率最快,但对种子损伤也最厉害。【结论】微波干燥功率、微波输出时间比、种子含水量、种子承载重量等对种子的微波干燥都有显著影响,依据以上研究结果选择适当的微波干燥条件和方式能达到种子干燥和保障种用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微波真空连续干燥扇贝柱中出现的由于物料内部及边缘过热而导致的感官恶化、收缩率大、复水率低等问题,进行了变功率间歇方式干燥扇贝柱的试验研究.在真空度保持90 kPa不变,微波功率密度分别为1、2、3、4 W/g,微波间歇比分别为10s-on/20s-off、20s-on/10s-off和连续工作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微波真空干燥扇贝柱的干燥时间、收缩率、复水率、感官品质等.结果表明:变功率干燥及间歇干燥对扇贝柱干燥速度有显著影响;间歇干燥对扇贝柱的收缩率、复水率、感官品质有明显影响;与连续干燥相比,适宜微波功率下的间歇干燥可避免焦糊、结壳现象,能改善干制品品质;本试验条件下,微波功率密度为3 W/g,间歇比为10s-on/20s-off时,变功率微波真空间歇干燥可获得很好的干品品质,扇贝柱湿基含水率达到13%需时190 min,收缩率为56.07%,复水率为66.80%.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真空协同干燥自由水迁移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尺寸规格为200 mm×100 mm×20 mm的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为试材,在干燥温度为40、60℃,绝对压力为0.05、0.02 MPa,超声波频率为20、28 kHz和超声波功率为60、100 W的条件下进行超声波-真空协同干燥.通过对试件的干燥动力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干燥温度、绝对压力、超声波频率、功率对木材超声波-真空协同干燥的自由水迁移速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统计方法得到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超声波的协同可以使真空干燥的自由水迁移速率提高8%~40%,自由水迁移速率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且绝对压力越小,自由水迁移速率越快,但超声波频率对自由水迁移速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16,(4):528-531
在风速和风量一定的条件下,研究山药在不同切片厚度和不同干燥温度的热风干燥过程;拟合出其干燥曲线,计算其XC值(临界含水量)、α值(传热膜系数)、KH值(传质系数)及其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在60℃、山药切片厚度为3 mm时干燥情况较好,同时其对应干制品的复水性也较好,其干燥方程也符合Page模型;并且随切片厚度增大,α值与KH值均减小,但温度对二者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基于环境相对湿度可控的微波干燥系统,探究相对湿度对山楂微波干燥过程的影响。在物料干燥温度60℃的条件下,研究恒定湿度(相对湿度5%、30%、50%、70%)和阶段变湿[CRP(恒速阶段)、FRP(降速阶段)分别保持相对湿度5%、30%、50%]共10种方案下山楂的干燥特性;利用Weibull函数进行干燥动力学分析并计算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_(eff));基于复水性、色差、V_C含量和感官品质,评估不同干燥条件下干制品品质。结果表明:恒定湿度条件及阶段变湿条件下,干燥时间均随相对湿度的下降而缩短,其中,相对湿度5%条件下干燥时间比相对湿度70%条件下缩短了51.62%;FRP阶段降湿可显著缩短干燥时间。Weibull函数可很好地拟合山楂干燥过程,D_(eff)随相对湿度的下降而增大,验证了降低相对湿度可增强干燥过程中水分扩散速率,其中FRP阶段降湿对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的提升更为明显。恒定相对湿度30%和阶段变湿(恒速阶段相对湿度50%、降速阶段相对湿度30%)条件下干制品色差、V_C含量和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地皮菜的热风干燥特性,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新鲜地皮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大小(10、20、30和40 mm)以及不同热风温度(50、60、70和80℃)对地皮菜干燥特性的影响,分别利用Page方程和Weibull函数对其干燥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并进行评价,对尺度参数(α)、形状参数(β)、水分扩散系数(Deff和Dcal)、活化能(Ea)和几何参数(Rg)进行解析。【结果】热风温度越高,干燥速率越快,干燥时间越短;地皮菜大小对干燥时间的影响较小。Weibull函数能更好地预测热风干燥过程中地皮菜水分比随其大小和热风温度的变化规律。Weibull函数中的α值与热风温度和地皮菜大小均有关,热风温度对其影响更大;β值在1.945 0~1.254 4之间;Rg值均小于1;Deff值在2.513 2×10-9~9.965 6×10-8 m2/s之间,Dcal  相似文献   

14.
以水为介质对杨木进行超声波预处理,探究不同的处理功率、频率和时间对杨木的干燥速率、水分扩散系数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预处理能大大提高杨木的干燥速率。当频率为28 k Hz,功率为300 W时,处理时间越长,干燥速率越快。在本实验条件下,超声波处理功率为40 k Hz时,干燥时间更长;超声波处理后的试材尺寸稳定性有所提高,超声波处理材的弦向和径向湿胀率都要低于未处理材;在相同的功率条件下,杨木试材的水分扩散系数都随着预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以5 mm柞木单板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不同干燥工艺(高频发振与停歇时间,木材控制温度(Tc)、环境压力(Pa))的高频真空干燥,测算其温度分布、干燥速度、干燥周期、终含水率及其标准偏差、脱水比、开裂和翘曲度等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其较适宜的高频真空干燥工艺。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单板材堆的温度分布变化,长度方向近端部略高,其它部位相近;宽度方向,呈现内部高侧边低的分布趋势;高度方向,呈现中心层高、近接地极板层低的分布趋势。底层与接地极板间设置已干单板后虽能减小温度梯度,但不能使其消除。单板干燥速度取决于温度(T)、Pa、水分渗透性、扩散系数、迁移距离(L),Pa降低,T升高,水分迁移驱动力(ΔP/L)增大,干燥速度加快;T升高还能使渗透性和扩散系数增大,因而对干燥速度影响显著,但单板易开裂;单板终含水率分布均匀性主要由材堆中温度分布均匀性、干燥工艺条件等决定。在材堆与电极板间设置隔热材料,能使材堆高度方向温度分布均匀性提高,含水率差异减小。5 mm柞木单板较适宜的高频真空干燥工艺确定为,高频发振7 min/停歇1 min、Tc为54.5℃、Pa为6.5 k Pa、ΔP为8.5 k Pa。  相似文献   

16.
铁皮石斛热风干燥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于传统方法的新的石斛干燥方法。[方法]通过对铁皮石斛进行热风干燥试验,分析在温度、风速和铺排密度等因素变化的情况下,铁皮石斛外观品质和质量的变化情况,探讨各种因素水平对石斛干燥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各因素对铁皮石斛干燥效果的影响大小排序为:干燥温度→风速→铺料密度→加热时间→间歇时间,其中干燥温度为60℃,风速为0.5 m/s,铺排密度为8 kg/m2,间歇时间和加热时间分别为10 min和30 min的条件下,干燥得到的铁皮石斛外观品质最佳。[结论]研究对铁皮石斛干燥工艺的改进和优化具有参考意义,可用于指导生产石斛干品。  相似文献   

17.
干制茶树菇是延长茶树菇保质期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采用4种不同干燥方法对茶树菇进行干燥处理,研究茶树菇干燥过程中的干燥曲线、失水曲线、复水比、干制品质的变化和特性.结果表明:对茶树菇4种不同干燥方法干燥效率和失水速率顺序依次为远红外干燥>热风干燥>自然干燥>真空干燥;复水性效果依次为真空干燥(60℃)>远红外干燥(70℃)>热风干燥(60℃)>自然干燥.根据干燥效率、干制品的复水性和品质等综合考虑,茶树菇干燥方法和温度组合首选温度70℃远红外干燥、其次为温度60℃热风干燥方,不宜选择真空干燥和自然干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不同的热风干燥温度对苦瓜干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的热风温度(40、50、60、70、80℃)对苦瓜进行干燥,分析了不同温度干燥后苦瓜干制品的理化及抗氧化活性。[结果]热风50℃条件下苦瓜干制品多酚含量最高,为2.83 mg/g;热风干燥60℃条件下的苦瓜干制品黄酮含量最高,为2.584 mg/g。不同的干燥温度对苦瓜中多酚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较大,差异明显;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是热风干燥50℃,其IC_(50)为0.015 0 mg/m L;热风干燥80℃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IC50为0.068 9 mg/m L。综合考虑,热风干燥50℃对苦瓜干品质的影响最小。[结论]研究可为苦瓜干制品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GZ-1型干燥试验装置,在不同温度和风速条件下进行茶树花热风干燥动力学试验,获得茶树花干燥水分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分析风温、风速对干燥质量、干燥速度的影响;并通过不同干燥条件下茶树花的感观指标、多酚含量对比分析,确定茶树花较佳干燥工艺.结果表明:较佳干燥工艺为温度60~70℃、风速2.5m·s-1,干燥至干基含水量...  相似文献   

20.
香菇热泵-真空联合干燥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加工成本、保证干制香菇的品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 Design(BBD)方法设计优化试验,研究热泵温度(A)、真空度(B)和转换点含水率(C)对单位能耗、感官评分、复水比和硬度的影响,推导多项式回归模型,优化联合干燥工艺条件,并与单一热泵干燥,单一真空干燥相比较。【结果】确定了最佳联合干燥工艺:热泵温度49℃,真空度110 Pa,转换点含水率(w)56%。在此条件下实测得单位能耗345.01 kJ·g–1、感官评分8.3、复水比2.72、硬度3.61 N;与预测值相近,相对误差分别为0.19%、3.61%、1.47%和1.66%。联合干燥的单位能耗比真空干燥减少37.69%,但高于热泵干燥;其感官评分和复水比与真空干燥相近,高于热泵干燥;其硬度略大于真空干燥,小于热泵干燥。【结论】热泵干燥和真空干燥相结合,得到能耗低、质量好的干制香菇,解决了热泵干燥品质不佳、真空干燥能耗高等问题,可为香菇的热泵–真空联合干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