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农机维修时,常进行拆卸和安装,而农机的类型、牌号很多,构造不一,若乱拆硬装,就容易损坏农机。因此,在拆卸和安装时,应严格按规程进行。1.拆卸。应按农机构造的不同,预先考虑好操作程序,以免先后倒置。拆卸时,应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进行。操作时应使用专用工具,禁止用锤子直接在零件上敲击。要弄清零件的回松方向,对精密零件宜小心操作,如丝杆长轴零件须用绳索吊起,用布包好,以防弯曲变形和损坏。拆下的零部件,应按要求依次放置于木架上、木箱或零件盘内,不得置于地上,以防碰坏、锈蚀。拆下的零件应尽量按原结构套在一  相似文献   

2.
正1.拆卸拆卸时,应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进行。操作时应使用专用工具,禁止用锤子直接在零件上敲击。要弄清零件的回松方向,对精密零件宜小心操作,如丝杆长轴零件须用绳索吊起,用布包好,以防弯曲变形和损坏。拆下的零部件,应按要求依次放置于木架上、木箱或零件盘内,不得置于地上,以防碰坏、锈蚀。拆下的零件应尽量按原结构套在一起,如轴、齿  相似文献   

3.
正1拆卸(1)应按农机构造的不同,预先考虑好操作程序,以免先后倒置。(2)拆卸时,应从外到内,从上到下地进行。(3)操作时应使用专用工具,禁止用锤子直接在零件上敲击。(4)要弄清零件的回松方向,对精密零件宜小心操作。如:丝杆长轴零件须用绳索吊起,用布包好、以防弯曲变形和损坏。(5)拆下的零部件,应按要求依次放置于木架上、  相似文献   

4.
一、拆卸注意事项 1.拆卸过盈配合零件时,应首先除去联接件上的销钉、卡簧、键等辅助固定装置,以防零件被拆坏。 2.由于一些静配合联接件只能从一个方向拆卸,因此拆卸前一定要弄清楚拆卸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如何拆卸滚动轴承 拆卸轴上的滚动轴承应在轴承内圈上加力,拆卸轴承座孔中的滚动轴承则应在外圈上加力。使用拉力器拆卸时,作用力应通过零件的轴心,使被拆零件受力均匀,以防损坏或变形。  相似文献   

6.
一、应按农机结构的不同 ,预先考虑操作程序 ,以免先后倒置。二、拆卸的顺序与装配顺序相反 ,一般先拆外部零部件 ,然后按总成、部件进行拆卸 ,也应按从外到内 ,从上到下的顺序拆卸。三、拆卸时应尽可能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用手锤敲击零件。四、拆卸时必须清楚零件的回松方向 ,对精密零件要小心安放 ,如丝杆长轴零件必须用绳索吊起 ,并用布包好 ,以防弯曲变形和碰伤。五、拆下的零部件 ,必须按次序有规则地安放在木架、木箱或零件盘内 ,不得放置在地上 ,以免碰坏 ,锈蚀。六、拆下的零件尽可能按原结构套在一起 ,如轴、齿轮、螺钉、键、垫片、…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维护修理农业机械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拆卸和安装。由于各种农业机械的类型、牌号很多,构造特点不一,如果不熟悉农业机械的结构,不掌握拆装农业机械的技术,就容易产生乱拆硬打,损坏零件的情况。因此,在拆卸安装农业机械时,应按下列规则进行,以供广大机手参考。 1.拆卸①应按农业机械结构的不同,预先考虑操作程序,以免先后倒置。②拆卸的顺序,应与装配的顺序相反,一般应按先总成、后部件,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拆卸。③拆卸时应尽可能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用手锤直接在零件上敲击。④拆卸必须清楚零件的回松方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在日常维护修理时 ,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拆卸和安装。由于农业机械的类型、牌号很多 ,构造特点不一 ,如果不掌握农业机械的构造和技术 ,就容易产生乱拆硬打而损坏零件的情况。因此 ,在拆卸安装农业机械时 ,应按下列规则进行 ,仅供广大机手参考。一、拆卸1 应按农业机械结构的不同 ,预先考虑操作程序 ,以免先后倒置。2 拆卸的顺序应与装配的顺序相反 ,一般应先拆外部零件 ,然后按总成、部件进行拆卸。拆卸时 ,也应按照从外到内、从上到下拆卸的顺序依次拆卸。3 拆卸时应尽可能使用专用工具 ,严禁用手锤直接在零件上敲击。4 拆卸必须清…  相似文献   

9.
1.液压自卸系统检修原则拖拉机液压自卸系统各元件有的结构较为复杂且配合精密,因此,在拆卸修理前要经过认真分析,确认有必要时再拆卸,并且只拆必须维修的部位,同时对拆卸的零件、部件的相互装配位置、连接关系必须了解清楚,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拆卸。清洗零件时,应使用毛刷或绸布,严禁使用棉纱擦洗,以防棉纱堵塞油道。  相似文献   

10.
<正>(1)按农机构造的不同,预先考虑好操作程序,以免先后倒置。拆卸时,应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进行。操作时应使用专用工具,禁止用锤子直接在零件上敲击。(2)弄清零件的回松方向,对精密零件宜小心操作,如线杆长轴零件须用绳索吊起,用布包  相似文献   

11.
1.拆机注意事项(1)先弄懂零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按照合理顺序和正确方法进行拆卸,拆前机子外部要清洗干净。(2)明确拆卸目的,要比较准确地确定拆卸的部位和范围,不可盲目。(3)注意零部件的配合关系、必要时作好记号,为装配创造条件。(4)拆下的零件要正确摆放,应按零件的大小及精密程度分类摆放,同一总成的零件放在一起,不准互换的零件分组摆放,易损零件放在箱内,纸垫应平放或挂在墙上。(5)尽量用专用工具拆卸,不可乱打乱敲,以防损伤零件。(6)拆装精密零件要尽可能在室内进行,以防止进入风沙灰尘。(7)在田间和路…  相似文献   

12.
在拖拉机的修理过程中 ,拆卸工作量占修理工作量的10 %以上。这项工序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拖拉机的修理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所以应予以重视。1拆卸零部件时的注意事项1 1拆卸前应了解拖拉机及其零、部件的构造 ,避免因不了解结构而损坏零件。1 2拆卸时应使用合适的拆卸工具 ,避免猛打乱敲 ,以免零件损伤或变形。1 3拆卸时应按合理的顺序拆卸 ,由表及里。先将整台机器拆成总成 ,后将总成拆成部件 ,再由部件拆成零件。这样逐级拆卸 ,既可以避免混乱 ,又便于拆卸。1 4按需要进行拆卸。对于那些不拆卸检查也可以断定技术状态良好的总成…  相似文献   

13.
正立春过后,"冬眠"了好几个月的大中型机械又该"出工"了。面对这些被冷落了几个月的宝贝疙瘩,应及早维修。维修时,应先拆卸后安装,拆装容易损坏机械。因此,应按照机械维修规程要求进行。拆卸:应按照农业机械构造的不同,预先安排操作程序,防止先后倒置。拆卸时,应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操作时应使用专用工具,禁止用自用工具直接在零部件上敲打挤撞,对精密零配件要小心操作,用布包好以防损坏。拆下的零部件  相似文献   

14.
机械在日常维护和修理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拆卸和安装。由于各种机械的类型、牌号很多,构造特点不一,如果不掌握机械的构造和技术,就容易产生乱拆硬打、损坏零件的情况。因此,在拆卸安装机械时,应按下列规则进行,以供大家参考。 一、机械维修的拆卸 1.按结构的不同,预先考虑操作程序,以免先后倒置。 2.拆卸的顺序,应与装配的顺序相反,一般应先拆外部零部件,然后按总成、  相似文献   

15.
当拖拉机、农用机车、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在行驶途中损坏,确需在野外抢修时,应谨慎而认真,切忌马虎,以免造成机械和人身事故.总结实践,有以下注意事项. 1.注意防烫伤 野外修车为抢时间,多在热机状态下拆卸.这时高温的物体就会对人体构成威胁,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止烫伤.例如拆卸排气管等零件时,应注意手臂不要触及,最好戴防护手套;打开油底壳放油螺塞时,应防止热油流到手臂上;需打开散热器加水口盖时,应用湿毛巾或湿布裹手,缓缓拧开;加水时应缓缓加入,细水长流,以防加水过急导致热水喷出而烫伤皮肤.  相似文献   

16.
农机的拆卸与安装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拆卸的顺序应与装配的顺序相反,一般应先拆外部零部件,然后按总成、部件进行拆卸。2.拆卸时应尽可能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用手锤直接敲击零件。  相似文献   

17.
1.双头螺栓的拆装 将两个螺母旋紧在一起,拧动下面的螺母,即可将双头螺栓拧出。在装配时,只要拧动上面的螺母就可将双头螺栓拧入。 2.螺钉组的拆装 当一个零件上有多个螺钉或螺栓时,应先将各个螺钉拧松1~2圈,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拆卸。对方形和圆形零件,要按对角线进行拆卸,装配时也用同样方法顺序拧紧;对长条形零件,拆卸时应先拧松两边的螺钉,再拧松中间的螺钉,而装配时则先拧紧中间螺钉,再拧紧两边螺钉。在拆卸悬臂部件的螺钉时,应先从下面开始,最后再拆最上部的几个螺钉,并且要认真检查部件是否垫稳,否则零件容易产生  相似文献   

18.
1“三漏”关 修理柴油机时,防治并解决“三漏”问题,可采取“五字”准则,即严、洁、抹、磨、紧。 严:对零件的拆卸和安装,要严要求,遵守操作规程,严禁乱打乱敲。如拧螺栓时要按顺序并分几次紧固,不要无顺序乱拧,以防零件变形。……  相似文献   

19.
<正>农机维修时,常进行拆卸和安装,而农机的类型、牌号很多,构造不一,若乱拆硬装,就容易损坏农机。因此,在拆卸和安装时,应严格按规程进行。拆卸应按农机构造的不同,预先考虑好操作程序,以免先后倒置。拆卸时,应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进行。操作时应使用专用工具,禁止用锤子直接在零  相似文献   

20.
<正>1.注意弄清拆卸对象的结构原理,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弄清正确的拆卸顺序。在实际拆卸时应先清洁外表后按先外后内,由表及里的顺序,先外部附件,然后到总成、部件,最后拆解到零件。在拆卸不太熟悉的对象时要用卡片进行编号记录。2.注意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例如,拆卸带轮、齿轮、飞轮等部件时应用合适的拉拔器拉出,必要时可用铜棒等软质材料直接接触被拆件的非工作面,再用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