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春季低温寒冻害是影响广西桑树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分析广西春季桑树低温寒冻害发生频率以及空间分布,可为优化广西桑树产业布局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利用广西9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2~4月的日平均气温气象资料,根据广西桑树低温寒冻害等级指标,计算出广西桑树(2~4月)低温寒冻害发生频率,基于SURFER技术获得桑树低温寒冻害空间分布图,划分出广西轻度低温寒冻害区、中度低温寒冻害区、重度低温寒冻害区,为指导广西桑蚕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9,(5):104-105
为促进广西砂糖橘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介绍了温度、光照和水分对砂糖橘生产的影响,并以梧州市和桂林市等砂糖橘主产区为例,分析2016~2019年两地低温阴雨天气对砂糖橘销售的影响。结果表明:梧州市和桂林市砂糖橘销售价格随两地秋冬季节低温阴雨天气持续天数的增加而下降。总体上,持续性低温阴雨天气使近年来广西多地砂糖橘的成熟期延后,并对采收运输造成不利影响,加之果农惜售,果品销售承受较大压力。应在提高应对恶劣天气变化能力的同时,做好对市场行情的分析研判。  相似文献   

3.
基于1981~2017年廊坊麦区9站气象观测数据和历史冻害资料,利用秩和检验法、 Bayes判别准则等方法,确定冻害指标和最佳临界值,分析了冬小麦冻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主要结论如下:年代发生趋势: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冻害发生较多, 90年代发生较少, 20世纪初期增多, 2005年以后又有减少趋势;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空间分布:长寒型冻害在空间分布呈现西边多东边少的特征;融冻型冻害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为河北夏季高温热浪天气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74-2018年河北省142个气象站夏季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法进行高温热浪突变分析方法研究河北省高温热浪日数、频次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高温热浪日数、频次和强度的空间分布呈南多北少趋势,邢台中部任县处于极值中心,北部坝上地区未出现高温热浪;高温热浪日数、频次和强度年际变化均呈先减少后增加的波动性变化,整体呈增加趋势,1997年为突变年;高温热浪日数和频次的主周期为16 a,热浪强度的主周期为4 a和32 a。  相似文献   

5.
低温寒冻害是影响木薯生产的重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分析广西低温寒冻害发生频率以及防御低温霜冻对策,可为优化广西木薯产业布局、趋利避害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利用广西9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的气象资料,计算出广西木薯低温寒冻害轻、中、重、严重发生频率,基于SURFER技术获得广西木薯低温寒冻害轻、中、重、严重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图。结果表明,纬度越高木薯低温寒冻害轻、中、重、严重发生频率越高,纬度越低,出现的频率越小,根据木薯低温寒冻害空间分布图,划分出广西轻度低温寒冻害区、中度低温寒冻害区、重度低温寒冻害区以及严重度低温寒冻害区。研究结果可为规避低寒冻害对广西木薯的危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影响梧州砂糖橘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雪香  徐芳  梁妙芝  潘习元  罗延林 《农技服务》2010,27(8):1068-1069,1081
通过对影响梧州砂糖橘生长发育的低温阴雨、霜冻、干旱、大风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引发的病虫害对砂糖橘产量、品质影响分析,确定出影响梧州砂糖橘产量、质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次序关系为:冻害、旱害、风害、病虫害等。这一结论对梧州砂糖橘生产及布局调整等有积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内蒙古自治区119个台站1971-2008年近4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趋势分析、功率谱分析、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暴雨日数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暴雨日数的空间分布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分布,暴雨日数最多出现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暴雨量日数存在10年的主周期,此外还存在3年的次周期;暴雨日数在1998年前后存在一次突变,1999-2008年年均暴雨日数比1971-1998年年均值减少了17.1d。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江西油菜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油菜产业高效发展,以油菜单产与冬春季日最低气温(站日数)为研究对象,分析建立了江西油菜产量与低温冻害的关系模型,诊断揭示了油菜低温冻害发生变化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1)前冬日最低气温≤-3℃、后冬日最低气温<0℃的低温,均会影响油菜产量的形成,且后冬更为显著。后冬日最低气温≤-3℃的站日数,与油菜气象产量负相关的显著水平,远高于前冬日最低气温≤-5℃(含≤-7℃)站日数,这表明油菜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对低温冻害更加敏感,受到的影响更不可逆。(2)一方面,江西油菜低温冻害发生的站日数,年代际变化和年线性变化均呈递减趋势,且出现持续的减少突变,表明该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油菜低温冻害风险总体降低;另一方面,当地油菜低温冻害时间分布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周期性振荡特征,且在未来10 a可能进入风险上升的周期,由此可知,尽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但冻害风险仍具有突发、重发等可能,需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江西油菜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油菜产业高效发展,以油菜单产与冬春季日最低气温(站日数)为研究对象,分析建立了江西油菜产量与低温冻害的关系模型,诊断揭示了油菜低温冻害发生变化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1)前冬日最低气温≤-3℃、后冬日最低气温<0℃的低温,均会影响油菜产量的形成,且后冬更为显著.后冬日最低气温≤-3℃的站日数,与油菜气象产量负相关的显著水平,远高于前冬日最低气温≤-5℃(含≤-7℃)站日数,这表明油菜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对低温冻害更加敏感,受到的影响更不可逆.(2)一方面,江西油菜低温冻害发生的站日数,年代际变化和年线性变化均呈递减趋势,且出现持续的减少突变,表明该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油菜低温冻害风险总体降低;另一方面,当地油菜低温冻害时间分布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周期性振荡特征,且在未来10 a可能进入风险上升的周期,由此可知,尽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但冻害风险仍具有突发、重发等可能,需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0.
郑梦琪  赵华荣  郭纯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28+16912-16828,16912
[目的]研究1957~2007年桂林气象站降雨资料变化。[方法]利用桂林市区1957~2007年逐日降雨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法等方法,对51年来桂林市区降雨资料进行降雨趋势、降雨周期、降雨突变等分析。[结果]51年来桂林市区降雨量存在上升趋势,第1、第2、第3季度除个别年份变化稍大外,其余年份变化均大体相同,第4季度却有减少的趋势,且各年份变化较为明显,说明近些年的气候变化中,冬季的降雨量变化很不稳定,同时有越来越少的趋势;但整体来讲,桂林市区总降雨量变化不明显,但伴有上升趋势,说明51年来桂林市区气候变化不甚明显。小波分析表明,桂林市区降雨量变化以15年为一个周期、以2~3年为一个小周期。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表明,51年来桂林市区总降雨量的突变情况并不明显,但第2、第3季度的突变情况变化比较多,其中以近10年变化最为明显,可能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桂林气候变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辽宁省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在降水变化中的作用,利用辽宁省1961~2014年22个站点的日降水数据资料,对54年的降水日数进行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分析,并分析不同等级降水日数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省夏季降水日数、小雨日数和中雨日数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大值区均位于辽宁东部,降水日数从东向西依次递减,渤海沿岸地区为日数小值区域。降水日数、小雨日数、中雨日数和大雨日数均呈减少趋势,降水日数减少速率最大,为2.42天/10年;暴雨日数气候倾向率为0.005天/10年,呈略微增加趋势,但5个降水日数的气候倾向率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α=0.05)。夏季降水日数年际变化空间分布上有12个站点的气候倾向率通过显著性检验。随降水量级增加,降水日数与夏季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也逐渐增大,暴雨日数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最好,即辽宁夏季降水量主要由暴雨所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砂糖橘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是,永福县砂糖橘产业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砂糖橘种植面积过大、导致供大于求,黄龙病蔓延、严重危害砂糖橘产业发展,砂糖橘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砂糖橘品牌效应不明显,砂糖橘销售渠道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砂糖橘产业链不完善等。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永福县可采取如下措施:优化砂糖橘产业布局,严防严控砂糖橘黄龙病,提升砂糖橘生产标准化程度,实施砂糖橘品牌战略,完善砂糖橘营销体系,提升设施设备水平,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滨州市干热风气候特征及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涛  马焕香  翟贵明  吴炫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98-12900,12920
利用1961~2009年(5月15日~6月10日)滨州市7个台站逐日最高气温、14:00相对湿度、14:00风速及1980~2009年逐年小麦千粒重资料,采用周期方差外推法、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滨州市49年来干热风空间分布、年际变化和周期等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还就不同类型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干热风日数、干热风天气过程等级和干热风年型等级的年平均发生日数自北向南逐渐增加;年代际变化规律:20世纪60年代出现次数平均值最大,70、80年代有下降趋势,90年代发生次数最低,2000~2009年出现次数比90年代略有上升;干热风日数存在6、16年左右的周期;小麦千粒重与重干热风天气过程出现次数具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5~2011年温泉县大风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小波变换和M-K分析,研究了温泉县大风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7年来年大风日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4 d;大风日数以7月最多,2月最少,以夏季最多,秋季和冬季较少;年大风日数存在6年左右的主周期变化和3年的次周期变化。年大风日数在1988年发生了由多向少的突变。  相似文献   

15.
临夏地区极端气温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61—2010年临夏地区6个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日观测数据,应用国际上流行的百分位法确定年极端温度阈值,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临夏地区50年极端气温气候特征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和研究;使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找出极端气温气候特征振荡周期和振荡规律,对未来极端气温气候做出预报预测。结果表明:临夏地区年极端最低、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日数在减少,最高气温日数呈增多趋势。小波分析显示,极端气温普遍存在4~13年、18~22年和27~28年周期振荡规律。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71~2010年邯郸地区16个气象台站的日最高气温、14:00时空气相对湿度和14:00时风速的观测资料,研究了邯郸市干热风发生日数和干热风天气过程发生次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探讨了邯郸干热风发生日数的周期性。结果表明:邯郸市轻度、重度干热风的年平均发生日数分别为2.6 d和1.4 d,在空间分布上自西北到东南逐渐减少;轻度、重度干热风天气过程的年平均发生次数分别为0.9次和0.5次;从1971年至2010年,轻度和重度干热风发生日数的年际变化很明显,均呈先减少后增多的变化趋势;轻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的变化存在3.5年和2.0年的周期,重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的变化存在3.0年和2.0年的周期。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71~2010年邯郸地区16个气象台站的日最高气温、14:00时空气相对湿度和14:00时风速的观测资料,研究了邯郸市干热风发生日数和干热风天气过程发生次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探讨了邯郸干热风发生日数的周期性。结果表明:邯郸市轻度、重度干热风的年平均发生日数分别为2.6 d和1.4 d,在空间分布上自西北到东南逐渐减少;轻度、重度干热风天气过程的年平均发生次数分别为0.9次和0.5次;从1971年至2010年,轻度和重度干热风发生日数的年际变化很明显,均呈先减少后增多的变化趋势;轻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的变化存在3.5年和2.0年的周期,重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的变化存在3.0年和2.0年的周期。  相似文献   

18.
周小云  李娜  吴珍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08-14209,14223
利用清远市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清远市暴雨出现次数和强度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用年暴雨极值序列,通过皮尔逊Ⅲ型概率分布函数,进行异常气候重现期计算。结果表明,近50年清远市暴雨主要集中出现在4~9月,暴雨日数的月际分布具有单峰特征,年际分布线性倾向率呈减少趋势,但减少趋势不明显,年代变化有2个上升和1个下降阶段,21世纪以来暴雨(大暴雨以上)日数明显偏多(偏少)。暴雨日数具有明显的4~7年左右的年际周期变化和40年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变化。历年日暴雨极值普遍低于2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但1982年的日暴雨极值超过了5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19.
周小云  白玉洁  李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55-9057,9071
[目的]分析广州汛期暴雨的频数和强度及周期变化。[方法]利用1951~2010年广州市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60年来广州市汛期暴雨的年际与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汛期暴雨与年平均温度的关系。[结果]近60年来,广州汛期暴雨量和暴雨日分别以6.23 mm/10a和0.27 d/10a的线性趋势增长,日数(雨量)最多的年份均为2001年,为15 d(1 085.7 mm),最少年份没有暴雨(1990年);广州汛期暴雨量和日数的年际变化均在近20年明显增多;前后汛期暴雨年代和年际变化均存在差异,前汛期趋势增多,后汛期趋势有微弱减少。广州汛期暴雨日数与年平均温度的正相关关系显著,相关系数为0.22,通过α=0.02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广州市前汛期暴雨总日数主要存在4.2年左右的年际和52.9年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变化,后汛期主要存在5.5年左右的年际和18.4年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变化。[结论]该研究为汛期降水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福建省极端温度事件的变化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利用1960—2013年福建省17个气象台站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等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反距离空间插值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了福建省1960—2013年极端温度事件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近54年福建省极端高温(低温)事件发生日数呈上升(下降)趋势,而极端温度事件的强度和年极值均呈上升趋势。2)在空间分布上,极端高温(低温)事件各指标值均表现为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增(递减)的规律,此外,海拔越高极端温度事件各指标值越小。3)年极端温度事件和年平均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与极端温度事件发生日数的相关性最高。4)Hurst指数表明,未来极端高温日数、强度、年最高温度、年极端低温强度和年最低温度仍呈增加趋势,而极端低温日数呈现减少趋势,暖冬的趋势将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